- UID
- 41673
- 精华
- 积分
- 26467
- 胶币
- 个
- 胶分
- 点
- 技术指数
- 点
- 阅读权限
- 150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0-1-1
- 最后登录
- 1970-1-1
|
楼主 |
发表于 2012-7-22 09:26:38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然橡胶事业”回忆录64——我国热带作物科技高教事业的开拓者——何康与两院发展
编者按:何康,中共党员,农业科教组织管理专家,中国橡胶热带作物事业的开创者。1923年2月生,福建闽侯人。1939年5月入党,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46年毕业于广西大学农学系。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任上海军管会农林处长。建国初期,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农林部副部长。1952-1956年先后中央林垦部特林司司长、农业部热带作物司司长。1957-1978年,先后任华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后改华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院)、华南热带作物学院(简称两院),所长,所长、院长和党委书记,两院院长和党委书记,两院党的核心小组和领导小组组长。1978年调中央,先后任农林部副部长、农业部副部长、国家农委副主任、农牧渔业部部长、农业部部长兼国家计委副主任,党的十二、十三届中央委员。全国人大常委。兼任过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农学会名誉会长、中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领导小组组长、中国热带作物学会名誉会长等职。1993年荣获世界粮食奖。长期从事农业科研、教育、生产的组织领导工作,为中国农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别是橡胶热作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 w9 ~# m0 N' o! _9 u" b
9 p6 ^$ R/ M5 v1 Q; U 1957年至1978年这21年,两院经过了迁所建院于荒山野岭、三年经济困难、“文化大革命”冲击等一系列艰难困苦、曲折坎坷。然而,所幸的是,在这21年,除“文革”一段时期(1967-1973年)外,两院领导集体以既善管理又精通业务的党政第一把手何康为核心;何康以高度的事业心,高超的领导艺术,广结善缘的人格魅力,踏实勤奋的工作精神,深厚的专业基础和精湛的学术功底,坚持以地处橡胶热作中心的海南岛儋州宝岛新村为阵地,团结和带领两院科教员工,知难而上,艰苦奋斗,拼搏进取,开拓创新;制定和实施了适合两院情况的管理体制、发展目标、工作方针和建设规划;做了大量开创性的卓有成效的组织管理工作,战胜了重重困难,完成各阶段既定任务,为两院发展和建设成中国特色的橡胶热作科技和高等教育中心奠定了良好基础。0 K2 a+ {# N: W, E: r; L
! C% Z% O s6 t+ K7 O2 `& V' G; Y
梁荫东,中共党员,副研究员,1932年3月生。1952年毕业于湖北农学院植物保护专业,分配到华南垦殖局工作。1957年调到华南亚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历任系业务秘书、办公室副主任、党支部书记,院校长办公室学术秘书,院科教生产科科长,院科研处副处长、处长,副院校长。曾兼任中国热带作物学会理事会秘书长。长期从事橡胶热作科研管理工作并为之做出贡献。对亲历的新中国天然橡胶热带作物垦殖生产和科技事业发展、两院自迁所建院后发展,均有较深入研究,多次为院校以及应国家、省部有关部门约请,积极撰写大量的橡胶热作科技发展和两院史料,并在有关书刊发表。1995年退休。他撰写的《何康与两院发展》全文22000余字,详细记述和描写了何康在两院任职期间为开拓中国橡胶热带作物科学研究和创建中国唯一的橡胶热带作物高等学府所施行的6项重大举措以及调中央农业部出任部长后仍然心系两院,倾情扶持两院的感人事迹。这是一篇以何康为领导新中国橡胶热作垦殖科教事业而运筹帷幄、身体力行半个多世纪的事迹为主线,从而记述与此紧密联系的两院创业建设发展中的一系列重要事件,从而展示何康辉煌业绩和高风亮节的人格力量的综述性史料,对研究两院历史乃至中国天然橡胶事业史都有重要参考价值。此文也是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好教材。(杨振堂)1 o- L2 {3 x8 Y& f- M
. ^ a2 K; l' p% { 我国热带作物科技高教事业的开拓者--何康与两院发展
- ^/ B. w' w( {8 F" D0 a, H7 a& ~: s7 v O: |& t$ D# O
梁荫东
: `9 N( R* w: L" I8 U2 r* ~' n5 Y2 ] q) f
何康原藉福建闽侯。他的父亲何遂是有名的儒将,工诗善画,早年参加中国同盟会,拥护国共合作。抗战初即与我党中央周恩来、叶剑英等同志建立了联系。母亲为留日生。抗战时期,中学读书期间,何康积极参加农村矿山巡回文艺演出、经常撰写诗文宣传抗日救亡,并积极参加抗日募捐等活动。16岁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曾担任学校地下党支部书记。何康的两个哥哥也在抗战初奔赴延安投身革命,加入共产党后,派回国统区长期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并曾与何康组成兄弟3人的党小组直接与叶剑英联系。1941年皖南事变后,经董必武同意,何康于1943年进入广西大学就读,先学经济,后改学农艺专业。1946年大学毕业后,即到南京与董必武接上关系。后调上海,在中共上海局刘晓、刘长胜等同志直接领导下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任上海军管会农林处长。建国初期,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农林部副部长。1952年调中央林垦部任特种林业司司长。1957-1978年,先后任华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后改华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院)、华南热带作物学院(简称热作两院),所长,所长、院长和党委书记,两院院长和党委书记,两院党的核心小组和领导小组组长。1978年调中央,先后任农林部副部长、农业部副部长、国家农委副主任,农牧渔业部部长、农业部部长兼国家计委副主任,党的十二、十三届中央委员。全国人大常委。兼任过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农学会名誉会长,中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领导小组组长,中国热带作物学会名誉会长。1993年荣获世界粮食奖,是我国获得此奖项的第一人。他长期从事农业科研、教育、生产的组织领导工作,为我国农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别是橡胶热作事业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 r+ b, Y. U1 E3 X
0 n! z! o- X7 u% k* M 从1952年至1978年,除“文革”一段时期(1967-1970年),何康专门从事橡胶热作事业领导工作23年。其间,1957至1978年,除 “文革”一段时期(1967-1973年),何康有14 年在两院主持工作,也是两院艰苦创业的关键时期,何康在这一时期开拓了我国橡胶热带作物科技事业和开创了我国高教事业,将两院初步办成我国橡胶热带作物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中心。因此,回顾两院艰苦奋斗的历程,论述有关两院的发展和成就、两院的优良传统、两院特色的体制、两院在我国橡胶热带作物生产发展中的作用,都不能不和何康紧密联系在一起,所有这一切无不渗透着何康的智慧和心血。
- S- V& |9 Y# W; `$ H
$ o. C4 p* b$ y$ e 一、胸怀大志,毅然下到华南亚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决心开拓我国橡胶热带作物科技事业
/ f8 b7 y! }. Q! a$ c
6 R L( ~' h$ w" u7 F7 L% K" d* O 何康调到华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之前,尚有其他2种条件优越的工作供他选择--一是去我国驻印尼大使馆任科技参赞;二是到中国科学院综合考察委员会任副主任。但是,此时当过特种林业司司长和热带作物司司长,为发展天然橡胶热带作物有丰富的华南垦殖组织领导阅历和对天然橡胶热带作物已有深入学术研究的何康,胸怀着发展祖国橡胶热作事业的远大理想和宏伟蓝图,放弃了这2个工作条件优越的单位,却毅然选择了能实现其理想志向的热作所,以干一番大事业。而这时的热作所在经历了科研任务和领导体制的几度调整后,正面临着新的大转折征程--农垦部王震部长为使科学研究更好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已决定将研究所由广州全部迁往海南岛农村橡胶生产中心。当然,经历了长期艰险革命斗争锻炼和考验的何康勇敢而愉快地接受了这个艰巨任务。1 h$ y1 g4 R+ h. @; s* W _0 k( w7 I
6 j/ [2 \$ P; g' F0 L: X 研究所1954年3月正式成立于广州。1952年底,原国家林垦部根据中央发展天然橡胶的需要,决定以原广西桐油研究所、重庆工业试验所橡胶组的人员和设备为基础,并从有关科教单位抽调一批专家和分配应届毕业生组建研究所。1953年成立了建所筹备委员会,起名特种林业研究所。1954年3月1日正式成立后定名华南热带林业研究所,为的是不对外公开我国天然橡胶研究,作为保密单位,隶属华南垦殖局领导。由华南垦殖局李嘉人副局长兼任所长,副所长有乐天宇、彭光钦、林西。研究所的任务是研究天然橡胶生产中栽培和加工的科学技术问题。在筹备期间,华南垦殖局海南分局的那大试验站划给了研究所,成为研究所的海南试验站,随后又在广东徐闻建立徐闻试验站,在广西龙州建立龙州试验站。从大陆各地来到研究所的人员包括专家,在此之前都从未见过橡胶树。筹备期间就组织他们到粤西、合浦(当时属广西)和海南对垦区环境、老胶园进行考察,既是了解垦区环境和生产情况,也是认识和熟悉橡胶树,在此基础上逐步开展了研究。由于所址在广州,远离研究对象,研究工作每年靠科研人员出差到千里外的海南、粤西的生产农场去进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研究工作的开展。这一时期可以说是天然橡胶研究工作的探索阶段;其间,天然橡胶事业和管理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
* `; X# r& g2 u
n2 P- l& ^0 [; U) n 我们知道,当时的国际形势--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帝国主义即对我国以及其他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实行经济封锁,并于1951年春对我国施行橡胶封锁。为了反封锁反禁运,1951年中苏双方曾协议过合作发展橡胶,即苏方提供资金、物资和技术,换取橡胶开割后每年获得成品胶的回报,苏方的投入,以中方提供的橡胶相抵。1952年9月,我国同苏联正式签订了《中苏关于橡胶技术合作协议》。因此,植胶大发展初期,曾向苏联贷款,购买了苏联的开垦森林土地的拖拉机、机械设备和运输车辆等物资,苏联还派出了专家,帮助我国在华南地区建立天然橡胶基地。由于任务紧迫和缺乏经验,当时提出了“先大陆后海南,先草原后森林,先平原后丘陵”的植胶方针。计划1952年至1957年,在广东、广西、云南、福建、四川5省区,以最快速度种植800万亩橡胶,其中广东、广西两省,应于1954年完成400万亩,以争取10年后,在大陆每年可达产胶10万吨的目标。然而,到1953年6月,各方面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国际形势已有所缓和,中、朝、美签署了停战协议;同时,我国和锡兰(斯里兰卡)签订了橡胶贸易合同,可从锡兰进口橡胶,从而打破了西方对我国封锁禁运橡胶的政策;斯大林逝世后,1957年,苏联政府单方面中止了合作协议,后续资金、物资供应就中断了,并撤走了专家;第一批大发展种植的橡胶因受风寒为害,遭到严重挫折。因此,中央调整了橡胶发展的速度、规模和种植方针。将植胶计划的面积做了压缩。提出了“提高质量,增加产量,改善经营,降低成本,巩固发展,稳步前进”的方针,从单一种植橡胶调整为“以橡胶为主,农林牧结合,实行多种经营”。1954年,从植胶失败中吸取教训,中央决定发展重点从大陆移到海南,并总结出了植胶必须“依山靠林”四字真理。领导体制也有了变更,1954年,研究所随同华南垦殖局从林业部划归农业部领导,改名为华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广西垦殖分局划归广西壮族自治区;华南垦殖局系统党的工作交给地方(广东省)领导。由于这一系列的变化,广东省曾有意将研究所合并到华南农业科学研究所,党政工作人员已开始调出。1955年11月,全国农业科研工作会上讨论热带资源问题,要求研究所以橡胶为主,同时大力开展热带经济作物的研究,并把服务范围从华南扩大到西南热带、南亚热带地区。1956年中央成立了农垦部,华南垦殖局和研究所都从农业部划归农垦部领导。而且将研究所从华南垦殖局领导转为直属农垦部,改名为华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农垦部要求研究所下迁到海南热带作物生产中心,结合生产开展研究。广东省也改变初衷,要求研究所下迁海南。
2 B3 }! ~# [, |$ a4 j2 }: \, }0 t7 R3 L8 Z) s
何康到任前,从热林司调了几名高中级科技人员(如许成文、肖敏源、肖敬平、孔德骞、郑学勤等)到研究所工作,加强研究所的科研力量。到任之后,根据农垦部特别是王震部长的指示精神,为建立以两院中心的中国热带作物科研体系,采取了一系列举措:" s1 U3 v& a U3 \
3 ~7 E1 y! p' P/ H' \+ K
(一)加强试验站领导力量,扩大试验基地
' i5 ~% G" X ^' Q; B$ A$ J. M8 m4 S! `9 g& x5 z- C* t, l
抽调了一批科研骨干下到海南和徐闻试验站,刘松泉到海南站任站长,庞廷祥到徐闻站任副站长。派田之宾、温健等到海南万宁筹建兴隆试验站,开展胡椒、咖啡、可可等到热带作物的研究和引种。在海南农垦局的支持下,从西庆农场划进两个生产队,扩大海南站的试验基地和规模;在粤西农垦局的支持下,将徐闻站从徐闻迁到湛江湖光岩,并由湖光农场划出土地,建立了约470公顷的试验基地,改名为粤西试验站。将广西龙州试验站划交广西农垦局。
8 @: o( |* [4 v, \' `+ S. r3 \8 J7 Y/ u) W& E- t" f; m
(二)坚决贯彻中央农垦部将研究所搬迁到海南橡胶生产基地的决定/ `: |' u! t7 I0 m5 {+ e
E) u2 f% k7 O 研究所在1954年成立时,对所址曾有过讨论。由于专家们,包括帮助筹建研究所的苏联专家都认为,科研机构离不开现代化水电设施、交通信息,最后选定建在广州石牌。作为以热带作物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机构,远离热带作物,试验工作确有很多不便。同当时强调理论结合实际,知识分子同工农相结合的要求也不适应。1957年10月王震部长赴日本考察途经广州时,又召集专家们座谈,动员下迁。所以研究所的搬迁已势在必行。经过多方工作,在整风反右运动后期,即1958年初,何康同志派出陆行正、缪希法、朱荣耀到海南进行所址勘察。对选址有过几种提议--有的主张将华农海南分院与研究所分开,有的地方政府有关领导主张建在海口,有的建议放在那大……经多方论证比较,选定在那大西距县城12公里,而离海口市150公里的铺仔北一块2500亩荒地,即现在的儋州市的“宝岛新村”,研究所和学院建在一起。为什么把所址选在这个地方呢?
d }, i) Y: a' T3 O% r* w: A& T
一是儋州位于海南西北部,温度虽不及南部保亭等地高,冬季偶有低温寒潮影响,但台风频率小,风害较轻,在我国热带北缘垦区具有一定代表性;
4 p! Y+ \3 X6 m7 D2 O2 O1 I3 E" \0 A# |0 u5 U
二是儋县有10个国营橡胶农场,是橡胶生产最有利的地区之一,也是海南最大的植胶县,有利于科研同生产的结合;
' e# ^) U1 `) c( _8 s( j' `
# L& k) L3 ?: }3 r" o 三是研究所原来的海南试验站就在其北面,有相当规模的试验基地和简易办公用房与住房,研究所在搬迁过程中有落脚之地,且可同新址联成一片。
% V' D/ M, V. e4 [) K, w+ H- e% w
; R8 x2 T8 L, T2 \7 h4 y$ J 各项准备工作就绪后,3月3日所务会议研究决定,1958年3月15日和16日,全所200多名职工分水陆两路,由何康所长和武树藩副所长带领,分别乘汽车和轮船两路下到海南。除成立橡胶北移研究组留在广州继续研究,2名电工不愿来海南外,全所200多名职及其家属子女工义无反顾地离开了繁华的广州,来到了宝岛新村。
. p% E J5 o% b0 X0 x4 H* m0 y7 i- p+ j( o. ^
新所址距儋县县城12公里,离海口150公里,周围有几个农村和几片零星橡胶园外,全是荒山野岭,完全没有社会服务依托。“宝岛新村”这个名字也是研究所迁来后才起的。原来,在离新址南面约两公里的公路边有几间木板房和茅草房,地名叫铺仔的汽车上落站。因而1958年刚迁来时所院址名也就叫铺仔,与汽车上落站的地名混在一起。1959年初,为了把所院地址和汽车上落站区分开来,以便于对外联系与沟通,何康同志充分发扬民主,让所院办公室发出征集所院新址命名通知,发动群众为新址另起一个新名,大家热情很高,踊跃提出了20多个名字。由何康同志主持会议讨论评定,最后选中了时任人事处干部科副科长的王永昌同志提出的“宝岛新村”这个名字。在“公社化运动”中,所院周围农村成立人民公社也以此地名为公社起名为“宝岛人民公社”。这个名字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海南岛的地图上就多了一个新的地名。研究所是下迁到宝岛新村开始新一轮创业的,新的一页也由此揭开,迈上了新的征途。而学院创建则以宝岛新村为起点,进而逐步走出自己特色的办学道路。
; M, L5 a3 R* v1 E0 d3 e1 u4 I+ `1 M6 M: [) j0 }; R
(三)支援垦区热带作物科研机构,增强其科技力量: @5 v: L9 k* |+ o# {
: J; }4 D @4 k* ^- a
天然橡胶从1904年引进中国,解放前没有多大发展,生产规模很小,科学技术、高等教育完全是个空白。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以橡胶为主的热带作物业的发展,垦区各地相继成立了试验机构。如广东是在原育种苗圃基础上扩建成育种站,稍后才建研究所。云南在西双版纳试验场的基础上1959年成立研究所,广西则在原龙州试验站的基础上成立了研究所,而这些所站也都是地处边陲农村,交通不便,信息不灵。除广东外,其它省区科技力量比较薄弱。何康早在1952年从华东调中央林垦部特林司时,就已意识到我国发展天然橡胶,一定会遇到不少科学技术问题需要研究,要有一支专业科研队伍。所以,他虽然是在华南热作所任职,但工作着眼点绝不仅限于本所,而是全国热带作物的科学技术工作的发展,是建立我国自已的热带作物科技体系。他到所之前,下调高中级科技人员到研究所的同时,也下调了李一鲲、戴渊到云南。在研究所下迁时,派出了16人,1960年又派出30人到云南和广西,支援他们的科研机构。并先后接受福建、广西派来40名科技人员到本所跟班学习,为他们培养热带作物科研人员,以加强这些省区的科技力量。. ] _9 X% ?* k% o
`% v! w* W. D6 L* D) s3 ^
(四)建立与广东、广西、云南、福建四省(区)热作科研机构的联系与合作( G" W9 k/ z( |* H, F5 e# b$ K9 O
; G: \" Y9 ^8 o; B" ~; U4 _+ w
对橡胶重大科研项目组织联合攻关,分工协作,交流进展情况与经验,派出科研人员协助考察,提供并交流科技情报资料。如研究所下迁之前的1958年1月23日在广州召开云南、广西、福建热作试验场、站工作座谈会。1959年3月6日召开四省(区)科技座谈会,分别讨论各省重点课题和课题的分工与协作。1960年1月10-27日在本所召开的科技工作会,除热作垦区6省(区)(增加川、贵)热作科研机构外,中国科学院土壤所,植物生理所,地理所,华南植物所,包括学部委员李庆逵在内的有关专家参加了会议。还有化工部、轻工部所属科研单位及有关高等院校97个单位178人参加了会议。由何康传达了国家科委科技工作会议精神,提出了“开展全国大协作,生产、科研、教学拧成一股绳”的主张。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朱则民在会上讲了话。会议交流了学术论文。讨论了本所1960年科研计划和1960-1967年长远规划,对各省热作科研课题、作业计划提出了修订意见和部署。并讨论了科技情报工作,建立热作科技情报网。1961年7月7-12日,召开科技工作汇报会,除云南、广西、福建、四川热作所站外,江西农科所,赣南科学院和湖南宜章热作所也派代表参加。' @; G/ b# y; ^; s; W7 x7 [" X8 U2 I
0 h* B& Z2 X* [# v) u/ a 1962年农垦部刘型副部长在湛江主持召开热作四省区所站长会议,提出华南热带作物研究所对四省(区)所站(包括各育种站)进行业务指导的要求。1965年经农垦部和国家科委批准,研究所扩建成为华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院。农垦部明确要求研究院承担对四省区热带作物科技指导任务。至此,我国初步构建起以两院为中心的热带作物科研体系。8 N7 [; E8 m) w0 k) Y
. U1 J+ y0 u. h$ `- Q 二、把握机遇,利用有利形势,知难而进,艰苦奋斗,开创我国热带作物高等教育事业
7 p1 F. F, P( }* [. f
, P5 J7 O3 g9 U0 k% O" E" X/ R 早在研究所酝酿搬迁的时候,何康就已设想借鉴美国贝尔茨维尔(Beltzville )农业科学城的做法,研究所建到生产基地后,应该开展科技培训和技术推广,办成科研、教学、推广三结合的基地。但是要实现这一目标,仅靠研究所的力量是不够的,1958年,全国大跃进的形势下。华南农学院正准备在全省各地区办分院,由于人力不足,海南分院要推迟开办。得此信息后,何康立即与华南农学院的领导杜雷联系洽商,提出由研究所与该院合办。这时农业部高教局邢毅副局长正在华南农学院检查工作,经过与邢局长汇报,由他召集双方领导协商确定,海南分院由华农与研究所合办,院址与研究所在一起。在海南行署的领导与支持下,当年挂牌招生。设本科橡胶栽培、热带作物栽培、热带作物加工3个专业。另设干部进修班和工农预备班,干部班培养农场领导,工农预备班招收工农兵学员,学习一年文化后进入本科。就这样,开始了一场艰苦创业的历程。
2 l/ C. N4 U% u
0 D+ J+ r2 ], W4 Y( W 在宝岛新村一片荒山野岭上,创建所院,一切从头开始。在当时严格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又在农村基层,远离城镇,没有社会服务依托,各种重要物资,科教仪器设备以及人们生活所需的粮油、副食品供应,完全靠自已组织订购、转运或组织生产。总之,几乎全靠自力更生创造工作生活条件。+ I6 r- q- A; Z
: R9 r* w1 u4 f/ X& Z
(一)自盖房子,草房大学上马
# M& ^' Y+ a" h: }9 d( J
* U" G4 K* q9 h2 D5 `1 X& ` 学院开办,当年招生要赶在9月开学,留在广州的职工家属子女,也因房屋要在9月前交给新创办的华南化工学院开学使用,人员必须在此之前撤离,宝岛新村的建设,完全靠国家的建筑公司已来不及,只好组织职工自己动手。首先盖起16幢茅草房,作学生食堂、课室、图书馆。9月18日被人称为“草房大学”的华农海南分院正式开学。为了加快基建速度,成立了自己的工程队,烧砖瓦,石灰,砍木材,至年底盖起一批简易砖瓦平房,职工和家属有了初步安身之地。随后建起科研和教学大楼,科研教学有了基本场地。6 a0 u A5 D3 Q8 y$ ]6 j: d
M9 c1 c! X: C: H/ x (二)组织副食品、杂粮生产,弥补国家供应不足" ^1 m, ]" f) {6 c
: N$ K# x3 @! c; d, R 所院办在农村,各种供应本已困难,加上随后发生的3年经济困难。1959年职工粮食每月定量只有19斤,大学生也才22斤,还要搭配甘薯干、木薯干。有时是倒仓发霉的大米;有时没有大米,只有稻谷,要自己拉回来加工。有时因公路不通,拉运粮食的车受阻,不能及时运回而无米下炊,只好动员职工包括研究员、教授上山挖野菜充饥。其他副食品基本没有供应。为了满足大学生和职工的基本生活需求,所院开办时就建立了副食品生产基地,种菜、养猪,为职工和大学生提供副食。在特别困难的1960年,响应中央大办农业的号召, 动员职工、大学生生产粮食(杂粮)、蔬菜。好在自已有土地,加上海南优越的气候条件,种下去3个月就有收获。以此补充国家供应不足,度过难关。
8 f+ ^$ k7 P) e- [( a
d7 _1 K9 ~' L9 @$ l w 这里特别要提到烧柴。海南不产煤,大陆的煤难以运达。除像海口这样的城市有少量供应外,一般县城根本看不见煤炭,更不用说农村了。所院生活用燃料无论集体或个人,都靠到山上捡柴、砍柴,集体食堂派出职工到山上砍柴,附近没有了,派出车辆到远处去拉。各家各户则靠自己上山拾捡。所以每逢节假日,所院职工包括教授、研究员很多都忙着上山捡柴,每次台风过后更是各家各户都全家出动,砍捡断倒橡胶木。为了节省用柴和寻找替代品,有的同志还创造了省柴灶和一种用锯木屑等夯实的拢糠灶,可用木屑代替煤炭作燃料。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改革开放后,大多数科教人员和干部才逐渐用上煤炭和煤气。
& y- ]' d1 w. u# ]; }2 \" n0 u* A4 ] ]4 h. ?
(三)建立社会服务系统,创造适应科教生产和职工生活需要的社会环境
6 Z+ g B h& h3 x+ E: f
# m5 k, |1 H2 E# I0 q 1960年,所院接收一批退伍军人,职工人数猛增到2000多人,学院也扩大专业,增加招生,大学生增多,还有一大批职工家属子女,总共3000多人。从衣食住行到生老病死,所需要的社会服务系统都要靠自己创办。从托儿所、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医疗卫生,也都逐步建立起来。水电设施也是从小到大发展起来。刚搬下时都用煤油灯,买来第一台发电机才5千瓦,用于晚上2个小时的照明。逐步增大到25千瓦、50千瓦、80千瓦,以后建立了发电厂,修建水电站。用水先是挖井,何康亲自带领后勤人员寻找水源,挖一口井不够,再挖第二口。以后发展建水厂。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建立了邮电、银行、书店等机构。一个社会功能基本配套的小社会逐步形成起来了。/ p: @# e. G+ V0 M
$ ^( X7 a$ ~& u# ?
1959年,华南农学院在各地的分院相继下马。2月14日广东省委召开加速开发海南和湛江热带地区的座谈会,王震部长参加了这次会议,传达了周总理关于开发海南,发展橡胶等热带作物的指示精神,根据华农撒销各地区分院的形势,会议决定将华农海南分院由农垦部接管。经教育部批准改名为“华南热带作物学院”。学院遂成为面向热带、南亚热带地区,唯一培养热带作物专业人才的高等院校。从此所院不仅内部管理,而且在领导关系上也统一于农垦部,实现了何康创办热带作物高等教育事业的意图。7 D8 b( t( `( C
+ q9 e; W0 o% L3 p 三、锐意改革,大胆创新,不断探索和改进科研、教学、生产三结合的形式,加强科研教学工作, N9 m1 Q$ e2 G1 P r
+ N- h ]# B! G; V: E
学院开始创办时,华南农学院仅派出了李锦厚副教务长带领的7名教师。如何才能把分院办起来?教师严重不足,专业教材和教学设备完全没有,只有调动研究所的力量,学院才能开办起来。为此,何康主持所院党委会议研究决定:7 k( v* @; g5 M( J% o
5 g; c! O D0 m) l8 r% G
(一)改革研究所的科研机构,适应教学需要$ Z7 H4 C3 a/ t9 W) H- J
) Y2 x( C' E4 j$ y) t: @ 将研究所原来按学科设置的研究室,改为以作物为对象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机构,使各研究系和研究室与学院相应的系、室相结合成为科教系,当时各个研究室正在建立自己的试验基地、所以把基地建设也归到一起,由科教系管理,实行科研、教学、生产(试验基地的生产)三结合。成立了橡胶栽培,热带作物栽培,热带作物产品加工,热带农学和综合技术五个系和图书情报室。承担科研和教学两方面的任务。同时提出“一统四包三结合”的工作方针,即在党委统一领导下,科教人员包科研、包教学、包生产、包推广,实行科研、教学、生产三结合。这样才保证了科教工作的顺利进行。但这种把科研、教学、试验基地机构完全合在一起的做法,在实践中也出现了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科研、教学和生产都有各自的特点和规律,科教人员,特别是教学人员变动太多,不利于自身经验的积累和骨干队伍的形成,影响教学质量提高。科研人员也不能专心致志坚持研究,不利于国家重点科研任务的完成。因此经过一段时间实践后,对组织机构进行了调整,将科研、教学机构分开,各自成立研究系、教学系,党政后勤部门仍然统一在一起,但人员明确分工,院领导也明确分工,各有侧重。进一步制定出“一主二副三结合”的方针,代替 “四包”的提法。明确研究所以科研为主,兼顾教学和生产;学院以教学为主,兼顾科研和生产任务;试验农场以生产为主,保证科学试验和教学实习任务的完成。各部门相互协调配合,做到如同何康所说的“分而不离在于统”(统一领导),“合而不混在于专”(业务工作专人管理),使“三结合”形式臻于完善,向前推进一步。
* ^9 i/ u1 D' @3 E$ B9 a/ B% P8 Q9 y9 f7 i
(二)加强基础建设,不断提高科研教学质量
- E/ u9 O, z6 |) o3 _
% K& \) Q8 u' b1 ~! j 1960年,学院已发展有6个系7个专业和6个定向培养组。1961年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随后又制定了“科研14条”、“高教60条”,为了贯彻中央方针和科、教条例,同时,针对贯彻“一统四包三结合”中出现的问题,经党委研究,何康根据科研和教学工作任务各自的特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J5 `' f& R6 c- L9 W
x) z/ E5 C) G5 F K% I& Z- a 一是改善科研工作。在围绕橡胶速生高产生产中出现的重大问题,系统地布置了各项试验。同时,开展基础性工作,加强试验基地的建设与管理,由科研人员中课题负责人兼任试验队长,统一安排试验和生产。建立培养一支具有熟练操作技能的技工队伍,作好田间试验观测与记录。1 b$ [. k2 N) G" a5 }- K6 @; I
& j- ]) B$ d- E8 R" o7 p# |3 f 二是加强学院教学工作。由于学生增多,教学规模扩大,而在前一段时间因统得过死使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影响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为了保证教学工作顺利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在党委领导下,成立了学院工作组,由吴修一副书记任组长,成员有项斯桂、李恒春、郭善庆、吴妙明、马放等。除重大问题须经党委讨论外,一般问题均由工作组独立处理,包括原后勤服务工作在内。加强基础课教学和实验课,减少大学生劳动,取消教师坐班制,减少教师参加与教学无关的会议。何康还亲自主持组织科教人员编写教科书,系统地总结我国橡胶、热作栽培的经验,广泛收集国外橡胶、热作种植的科技成果和生产经验,编写出《中国橡胶栽培学》、《热带作物栽培学》。组织和参与将60多万字的《马来亚橡胶栽培手册》翻译出版作为参考书。这本书集中了马来西亚橡胶研究的科研成果和生产经验,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 e+ G' H" n& w/ s. N7 [2 u' \/ w; A) B+ e$ y3 R
此外,还为科教人员开办外语培训班和试验操作训练。除要求英语能阅读专业文献外,按其专业分别掌握芽接、授粉或割胶技术。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工作,教学秩序稳定,科研教学工作建立了良好秩序,取得很大进展,质量显着提高,工作、生活条件也有明显改善。经过直到“文革”之前的这段时间的工作,为以后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为后来出成果出人才创造了条件。所以20世纪80年代,国家开展成果鉴定,实行成果奖励时,两院有一大批获得国家、部、省级奖励的科研成果;恢复高考后第一批大学毕业生中,就拥现出陈章良等一批优秀人才。$ h: j' s5 q+ K: w0 R8 s5 k4 b: ?
0 U% w' V& k8 t6 P" H& U+ ? 四、坚持为生产服务,利用各种条件,加强同生产结合,促进热带作物生产发展
5 Y- l, r% k2 H5 r2 O# }, ^0 p* k7 ]. a
科研、教学、生产三结合,前面所讲的仅是内部管理的探索实践,而更重要的也是根本的是,科研、. Q3 v" [; W$ x& W8 ^
- a ~, e: Y9 `6 \# v- a# Z% @ 教学同广大垦区的橡胶热作生产的结合--就是坚持为生产服务。何康为此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5 l8 t* h! u: R$ a$ g( e2 B' [& W) v# ^0 K- f% J2 F2 l; l
(一)开展对各地资源环境的考察,为橡胶生产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关心和帮助农村农民植胶和制胶
* p! u& ?/ |/ }$ V" E! B# B% S N1 x6 _) i" L% X. M
早在1952年6月何康调到北京就任林垦部特种林业司司长时,到任的第三天,就南下到广东的湛江、海南和广西进行了3个月的实地考察,为中央作出建立橡胶生产基地决策提供依据。1954年初,又到云南同植物学家蔡希陶一起,骑着马跋山涉水到西双版纳、德宏地区考察,选定在西双版纳的景宏建立特种林业试验站,先行试种橡胶,为以后发展作准备。在华南地区第一批大发展受到挫折后,何康参考国外资料,在调查研究国内外植胶经验的基础上,起草了给中央的报告,分析了遭受挫折的原因,提出了应根据橡胶的习性,选择高温多雨静风的环境,依山靠林,种植优良品种的芽接树等建议。很快,中央批准了他的报告,周总理办公室还特地找他询问了什么是芽接树及其增产效益等有关问题。据此,中央提出了橡胶发展要“提高质量,增加产量,改善经营,降低成本,巩固发展,稳步前进”的方针。' k/ C3 R' D& b7 D
0 T3 w( E% z. O& o: ^7 S i% D 到研究所后,何康更是争取各种机会为生产提供服务,促进科研同生产的结合。1958年,研究所刚刚下迁,就根据海南区党委的要求,派出微生物研究组的科研骨干,在海口创办细菌肥料工厂,满足海南行政区农业生产的需求。根据农垦部指示,1960年7月,由何康率领,组织有垦区热作科研单位共同组成的“云南热带作物科学技术工作队”到云南进行考察。工作队成员有本所各专业人员,有广西热作所、华南植物所、福建诏安热作试验站、四川西昌热作试验站。考察历时一个半月,走遍了云南的河口、西双版纳、德宏3个垦区,分析了各垦区的气象资料、土地资源,提出考察报告和橡胶(包括育种、栽培、间作、病害、割胶、加工)和油棕、咖啡等专题报告,以及云南橡胶发展规划,并针对栽培中的问题提出系统意见与建议。这次云南考察所经历的艰辛和险情鲜为人知,在此应该特别记述一笔。现已86岁高龄的许成文教授是参加这次考察的成员之一,从他的考察经历回忆,可见当时考察情景的一斑。1960年是经济生活最困难的时期。云南农垦局刚从省农业厅分出成立农垦局,家底很薄,仅能派出一辆货车给考察队使用,20余人挤在一辆卡车中谈天说地,一路谈笑风生,其乐融融。沿途还历尽艰辛--
1 Z' G* U) w' I+ V; Y
# ?; W( n ?& x5 r4 Q9 w 1. 途经楚雄时,地区林业局送来半麻袋核桃,称这是他们作种用的,分一些给考察队沿途赶不上客店或买不到吃的时可以充饥。一路上这些核桃作用可大了,每当大家肌肠辘辘时,每人分几个核桃吃,那是再好不过的事了。
' W6 H' G+ |5 q. v" D' ]1 C; _) L' v
% J1 N- H' N8 u, B! \9 |1 W 2.云南的山区公路,都是沿半山腰修筑的,道路狭窄;坐在卡车上看不到旁边的路,只见路下方的陡坡深谷。初到云南的人,身历此景,总会有些担心害怕。考察队结束德宏地区的考察,向西双版纳地区转移,路经景东、景谷,有段公路被雨水冲垮半边。开车的黄司机是位驾车多年的老师傅,经验丰富,小心谨慎。遇此情况,他停车下来仔细查看路况和路上有无来往车辆印迹,然后和大家商量说:此处前不接村,后不靠店,需要前进,但路况又是如此,为了安全,大家下车,我试着向前开,如能闯过去,大家就可步行走过这段险路,到前边上车。那时,别无他法,只好如此。黄司机小心翼翼缓慢地向前开去,大家为此都把心提到嗓子眼上来了。当车子安然地开过去时,大家激动、高兴的心情,那就不用说了。
- s* |) u: u9 [9 w7 r5 V5 h |, o, {8 N5 F( j
3. 到西双版纳,住省热作所,向橄榄坝、南联山、小街、省热作所的高海拔试种点作放射形调研,加上在此地进行初步小结,住留时间较长。一下增添了20来口人吃饭,热作所真是“舍命陪君子”;能够提供的食物都吃光了,后来连蔬菜也吃光了,仅有的一块玉米地嫩玉米顶上的棒子也行将掰光吃完。好在考察任务已经完成,否则,真要山穷水尽,无粮断炊了。
, u. R# W, t& D% D$ |$ D& H8 Y+ P6 T$ Y4 u' Q ?2 }; o/ X
4.由景洪返昆明,行至通关,适逢暴雨造成塌方滑坡,道路堵塞,通关的小旅店里,挤满了被阻滞留的旅客,男女混杂挤在一起住。阻留几天,待路整修可通行人时,每人才携带必要资料和衣物,步行通过。好在附近还有通关小镇,总算有个地方落脚吃饭的地方,否则真要作“山大王”了。
m4 l' f# o" H3 L/ G# e" {+ q# U* b, F
在何康赴云南考察之后,还派出专人到贵州(黔南)、福建考察,提出橡胶和多种热带作物适宜发展的土地规划意见。
; b K9 t: N2 A7 \7 B' m% ]6 t5 c' Z: F
1962年,何康和黄宗道、彭光钦、许成文一起写出《关于发展我国天然橡胶生产的几点建议》,提出以海南、云南南部为重点,优先发展一级宜林地的意见。邓子恢副总理看后作了批示:“这是一个关于橡胶生产和制造的报告,把国内外橡胶生产的历史现状、橡胶的特性和生产管理、经营方针、橡胶制造与科学研究等都讲得很周详、很恰当,负责橡胶经营管理的干部,不可不看。”
+ F* ?7 w& s- W7 Q; _7 \
* `) X5 x' H" f0 G 何康对农民种植橡胶也十分关注,帮助儋县石屋大队发展橡胶致富就是很生动的事例。这个大队原来以农业生产为主,也种有部分橡胶,但都是低产实生树,产量很低,农民收入不高。何康派出科技人员并无偿提供良种橡胶芽条,帮他们芽接,加强胶园管理,传授割胶技术和制胶工艺,使石屋橡胶产量大大提高,集体经济增强,农民收入提高。大队给全队农民建了二层楼房;农民子女上学、社员生病就医等经费全部由大队支付。石屋大队对两院和何康的帮助一直念念不忘,每年春节大队长到两院拜年都要送一头肥猪作礼物,一直持续到“文化大革命”兵团时期。: ~" x+ r) U" G
0 I5 J2 H7 G8 ?$ o9 B8 j# N (二)开展技术培训,提高生产干部科技水平 s+ R3 \, q0 X' x1 p
: A# q1 W0 q& q* t8 p
橡胶发展初期,除解放前留下的胶工和归国华侨中有少数人懂得种胶外,绝大多数农场职工和管理干部都有来自部队的官兵和地方民工与干部,没有植胶经验。加强技术培训,迅速提高他们的科技水平,是生产顺利发展的重要保证。何康对此十分重视,所以,到研究所后,在积极筹建学院的同时,大力开展短期培训工作。据统计从1957年到1960年就开办训练班24次,1330人参加学习。以后又接连不断地同生产部门合作或研究所单独开办。其中重要的有:5 Z0 q) W0 r( c+ D! Z# N
5 O- ^3 i% Q6 ]4 z 1958年8月开办选育种培训班,6省区场、站、所、局25个单位38人参加学习3个月,学习理论,总结经验,并参观了育种站。
/ H8 ]+ l3 k9 T9 ]' L
; D- B$ D" t: z# v0 c 1962年1月15日-4月26日,举办场长生产技术培训班,102人参加学习。
. n v) g3 R/ Z+ t7 X7 g, p* M6 x
9 F4 E5 Y7 v5 O( f6 X 1963年10月举办橡胶无性系形态鉴定进修班,云南、广西、福建、海南、湛江、汕头及本所共60人参加学习,掌握了形态鉴定的方法和要点。广东省农垦厅罗耘夫副厅长,农垦部刘文聚同志到学习班讲了话。7 o" N6 k `+ S" W* R
2 n+ @5 F! y! n0 q C
1964年1月,与海南农垦局联合在两院开办化学除莠训练班,广东41个场、站及云、桂、闽的热作所、林学院9个单位的生产科长57人参加学习。讲课教师有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北京农业大学、湖南农科所、广东省农垦厅、海南农垦局及两院的科教人员。介绍了常用除草剂的性质和使用技术,亚砷酸钠使用的安全措施。农垦部热作局陆平东局长到班讲了话;北农大林传光教授在班上作了橡胶条溃疡考察报告。
& B& }; P; j9 H( c2 W# n, g9 l9 N5 K4 l! w) j) j
1965年7月16日-8月9日,与广东农垦厅联合开办群众选种培训班,16个单位40人参加,在西庆农场和文昌育种站学习潘枝凡(文昌站工人)、叶官裕(试验农场工人)从外部形态鉴别高部位产量的经验。同年10月还共同举办专题讲座,学习班理论与总结交流经验相结合,参加人员69人,其中海南40人,湛江16人,汕头3人,云南5人,广西5人。2 L+ v* r" i: |& A# I% W! j6 L
0 {& q: p/ ~ G; C3 z
(三)组织大批科技人员,下楼出院开展样板田活动
3 ?: i3 y/ k7 a& E5 K) l
/ K1 j, j+ H: q; j/ x6 D+ [$ q 1964年,中央决定开展以丰产为目标的农业样板田活动,在何康积极争取下,海南以橡胶为主的热带作物列为全国十大样板之一。儋县8个国营农场是橡胶样板的主要基地。根据这一形势,何康派出科研人员参加海南农垦组织的工作组,对8个农场进行土地综合利用,林段“四化”,抚育管理为主的生产管理规划,为生产建设与管理提供依据。为了利用这一有利形势,带动其它热带作物的发展,在他主持下,编制了海南热带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科学研究计划任务书,椰子、油棕、剑麻、药用植物、香料饮料作物等专项计划任务书。另一方面,何康组织科研人员下楼出院,根据自己的专业分散到各个农场、公社蹲点建立专业样板,总结生产经验,进行试验和推广成果。
! s! w" E# M% `7 k, }/ Z. U9 D
+ H* z7 v. R8 [+ J2 { G J4 }8 | 其中,橡胶系主任黄宗道带领有育种、栽培、土化、割胶等专业科研人员组成的橡胶样板组到西庆农场蹲点,与工人实行 “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总结生产经验,推广科研成果,结合生产开展科学试验。黄宗道在与工人同劳动中,发现了先进胶工邓尧的“三看”(看物候、看天气、看产胶)割胶经验,总结成为割、管、养系统经验。随后橡胶系副主任肖敬平用生理动态理论解释“三看”经验,从理论上阐述了割胶与养树的关系问题。海南农垦局对橡胶系样板组在西庆蹲点十分支持,对黄宗道总结的割管养经验特别重视,邀请肖敬平到割胶神刀手会上作报告。王昌虎局长还仔细斟酌“割管养”的提法,将其调整为 “管养割”的次序,体现出管是基础,养是条件,割是目的三者的相互关系。使这一经验成为有我国特色的胶园丰产综合技术措施之一。5 n0 v2 n3 v& [! _4 M
. X5 A7 Y9 w6 c; ` 热作所邓励教授带领椰子研究组在文昌建华山样板点,总结椰农改造老椰园的“五养”经验:以山养园,消灭荒芜;以农养园,合理间作;以海养园,利用海藻、海泥施肥;以园养园,种绿肥、覆盖;以牧养园,椰园放牧。1965年9月5-8日,海南行署在东郊公社召开椰子生产现场会,各县五料局,重点公社领导参加,椰子样板组作《椰子生产技术措施报告》,提出了留种、育苗和管理技术规程。- f# S2 s' j9 H# G9 N# I$ y4 o$ N
# B+ j. |# \; j4 a 1965年,根据中央关于国家干部都要参加“四清”运动的要求,两院党委副书记林令秋带领一支主要由党政后勤干部组成的队伍到澄迈县参加四清运动;何康则带领主要由科教人员组成的工作队,到海南东兴农场搞四清,历时一年多。参加东兴农场四清分团的还有西培、西华、西达、红光等农场的40多人,以及解放军总参有关部门的3位领导同志,何康任团长。在运动中,何康经常教育工作队员要团结合作,加强调查研究,注意工作方法,严格执行政策,实事求是,不乱批乱斗,以理服人。他经常与农场领导谈心,耐心帮助,使他们真正从思想上认识错误,心悦诚服地从行动上改正错误。因此,东兴农场四清分团在海南区被评为先进单位,受到区党委表彰。何康还在全区介绍了工作经验。另外还派出许成文、郝永禄、胡耀华等几十人到云南橡胶农场结合办样板参加当地四清。
3 Z6 p T7 L: U' Y* m' l
3 F: [) [0 q* Q “文化大革命”后期,生产建设兵团撤销后,何康任广东农垦总局副局长,兼任两院党的核心小组和
* r( ~ e! X$ E6 o$ w- q* e) b! v0 l7 X4 l5 G4 P! S) [
领导小组组长。两院也划归广东农垦总局领导。何康创造科研为生产服务、同生产结合的机会。组织科研单位与生产部门共同创办高产示范区,推广新技术成果。乙烯利刺激橡胶增产试验,就是科研单位同生产单位合作,采取多点试验迅速取得成果,并迅速推广应用于生产,取得巨大经济效益的突出事例。
" C! Z k# l( h5 j' W% @$ p' j7 K4 }
五、培养和树立良好的学风、校风,言传身教,形成热作两院的优良传统
( B5 j& r. ] V- v8 P( f- U) R
) A( e/ \, [7 t, Q- u! |' ^1 O6 \8 { 一个科研单位要有良好的学术风气,一所高等学校要有良好的校风,学风和校风表现了科教单位的形象和精神。这是它们的生命力所在。何康在两院任职期间,是两院开创时期,也是最艰苦困难、坎坷曲折时期,先是迁所建院,接下来是三年经济困难,以后又经历 “反右倾”、“四清”、“文化大革命”等政治运动。三年困难时期,一些在大跃进中下到农村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都纷纷搬回了城市。而两院科教员工,仍然能坚持扎根农村生产基地。这是为什么?是什么力量在支持着我们呢?除中央领导关怀支持外,我想主要的是由于大家热爱热带作物科教事业,有为之献身的精神,同时也是由于以何康为核心的两院党委和领导长期严格要求、精心培养,逐渐形成了优良学风与校风,也是他们以身作则的表率行动,深刻教育、感染科教员工的结果。- l# @2 m% ~! g4 g O, `. D+ K* o
# H% { b, s+ P
(一)以强烈的事业心和创业精神,为热带作物科教和生产事业而艰苦奋斗、无私奉献
3 r. X$ L. b# i( E; N- u; S
$ l0 p7 r) O$ P% S 到研究所之前,何康本来可以选择良好环境的工作岗位,但他从事业考虑,主动放弃,而选择了环境艰苦、合乎创业理想的研究所。他的夫人缪希霞有哮喘病,到海南后更会加重。她也坚定地支持何康,带着年幼的孩子,一起来到海南。其他领导成员也是如此。吴修一副书记和夫人龚硕蕙,原是西联农场的场长和党委书记,他们夫妇和一个孩子都患有哮喘病,龚硕蕙特别严重。本来是照顾他们调回广州的,为了热带作物科教事业,他们也毅然又从广州回到海南。我国着名的柑桔专家钟俊麟教授,为照顾他从事自已的专业研究,从沈阳调回广州华南农学院,为了发展热带作物高教事业,将他借调到研究所任副所长和新创办的海南分院任副院长,他也带着夫人同我们一起下到海南。还有原华南农学院副教务长李锦厚教授,后任热作学院副院长,他是我国着名的甘蔗专家,从筹办华农海南分院时就来到海南,同钟教授一样,坚持到文化大革命后期才同他们的夫人回广州。
, \- o& H: c! q- Q2 V# n- ?* T( d9 F
(二)团结和关心广大科教员工,同甘共苦,为热带作物事业共同奋斗/ x' e0 ?1 R1 p* p6 Q
+ I# L- z. f, o" @; | 在所院领导中,还有武树藩副所院长,林令秋副书记,以及稍后调来的郑克临副所院长。他们都是经历过严峻的长期革命斗争考验的老革命。在宝岛新村,他们都以艰苦朴素闻名,在所院员工中,他们都和普通群众一样,同甘共苦,平易近人,关心群众,帮助群众解决他们的困难。1973年,兴隆试验站一名普通科技人员郑一心身患脑肿瘤,郑克临亲自送其到广州广东省人民医院治疗,亲自派车到农村找到他妻子,安排她前往照顾。到郑一心病好出院,郑克临还去亲自看望……郑克临虽已去世多年了,郑一心至今还将此事铭记在心。
r3 j: s3 |) n L$ X
; L2 h; n/ k6 T+ f0 N 海南经常受到台风的袭击和影响,当年只要听到台风经过海南的消息,何康和其他所院领导都要紧急召集有关部门商讨研究台风的方向、路线和强度,采取相应的对策;各个领导分头去安排落实,同广大职工一起抗御灾害。何康总是身先士卒,指挥有关人员战斗在各自岗位上,并在狂风暴雨中到职工住宅、学生宿舍和物资仓库区察看,对危房及时组织力量抢修,以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检查供电、供水,确保安全。对试验基地也十分重视,如有险情及时排除,使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所院领导在抗御台风战斗中以身作则,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使广大科教员工、学生深受感动。' u& e7 q+ ~/ I. ^, g
" J3 v; D3 _& m# X5 |3 I# q8 U: h) E2 c 在生活上何康也同大家一样,过着艰苦生活,吃19斤大米、空心菜(大家称之为“无缝钢管”),喝木薯汤。领导的住房,是研究所下迁初期盖起的第一批砖瓦平房,后来所院居住条件有所改善,后勤部门请他们搬到比较宽敞的楼房住,但他们都谢绝了。因为那个年代住房虽说有改善但一直紧张,他们要把不多的好房子让给年纪较大的科教人员。一直到 “文革”时期,除2位教授外,其他所院领导都是住在两居室、三居室的平房,何康住两居室的平房一直到他调离两院。
+ u( q- q( A% _; M2 J% _1 C2 K1 A3 Y c
何康能够广泛联系所院群众,从研究员、教授到工人,从机关到试验基地,对很多人他都能叫出他们的名字。每逢节假日,每次出差回来,都要到实验室、课室和试验基地,去看望科教人员和工人。这已成为他的习惯。即便他到农业部任部长和离休后,每次回到两院还是如此。除在院部同大家见面,还一定要去试验队看望那些老工人。对不少试验队的队长、许多老工人他都十分熟悉,如三队队长金灼修、五队副队长黎昌茂,归国华侨苏友、叶官裕,割胶能手石博美、徐忠、陈应生等等,何康每次回来都要去看望他们。他们中只要还健在的,至今还念念不忘何康。
& [+ B/ K3 ]5 o. ]2 l8 R
8 ]" S, F5 i' y5 Y, L (三)发扬团结合作精神,广泛吸引人才,投身到我国热带作物科教事业中来+ N ?: i9 S |" u
: d/ L w- n% v9 }( p0 s 何康为办好所院,发展我国热带作物科教事业,多方吸引人才。在当时条件下,不可能靠物质条件,也没有“优惠”政策,靠的是思想政治工作,对事业的热爱。何康善于用自己言行和诚意招引人才。他先后从中国农林科学院、中科院以至部队和到广州等地吸引科技人员到所工作。为争取分配大学生,何康曾2次直接到北京农业大学找到校长沈其益教授,向他介绍热带作物事业的情况、重要性及其发展前景,请求农大给予支持。何康很清楚,热带作物科教事业的发展,仅靠我们所院是不够的,必须吸引更多的单位参加进来,共同奋斗。大家都熟悉他有一个通俗而风趣的口号叫“广结善缘,好客成风”。1960年,中国科学院在海南建立热带作物综合工作站,站址设在所院,在此期间土壤所、植物生理所、植物所都曾派出研究人员前来参加考察或设题研究。这时正是经济生活最艰苦的时期,何康要求所院后勤部门尽力为他们创造工作、生活条件,把最好的住地让给他们,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副食品,使他们安心工作。前面提到,在召开科技工作会议时,除邀请中科院系统外,还邀请化工部、轻工部的有关科研单位参加,也是为了请他们参加热带作物的研究和教学活动。如化工部沈阳化工研究院,天津南开大学农药研究室,都长期与两院合作研究开发热带作物需要的农药。为了稳定科教人才,解除他们后顾之忧,从广州等到地招引来医生、中小学教师,办好医务室、中小学。其中,有一个从广州引来的姓甄的个体牙科医生,请他时月工资100元,当时是比较高的,但因他没有工资级别,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无法给他调资。甄医生牙医技术很高,不仅在两院,在海南也是远近闻名。直到1983年才因年老退休回广州。! J+ P# } s# h9 B# R
& ~& o+ v6 P5 j9 x (四)谦虚谨慎,热情真诚,不计较个人名位,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
: M4 r3 L. ] _1 o0 {/ Y6 `' n9 {( S4 q% X
何康调到研究所时,已是正司局级干部,因此,他下来时部里给他配了一辆小卧车,在当时的海南是很少有的。当时海南是广东省的一个行政区,所以,无论资历、级别,何康在海南都是很高的,但是他从不以此自居,一直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宽以待人。他总是以研究所所长身分,把行署以致儋县县委领导都当作父母官,尊重他们。向他们汇报工作,他参加中央有关重要会议,回来都向他们通报。我们知道, “文革”之前,“左”的倾向一直居主导地位,对知识分子另眼看待。极少数工农出身的领导同志,以自己资格老、工农出身自居,以对待一般知识分子的态度对待何康;何康满怀热情地对生产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希望我国橡胶生产提高科学技术水平,提高种植质量,然而不仅未能引起他们重视,还常常受到冷遇。为了发展我国橡胶事业,何康委曲求全,虚怀若谷,处之泰然,从不计较。
% z+ r8 k% G& J T: N) m6 z
}2 d {3 w3 v' q& l (五)发扬学术民主,开展学术交流,促进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 J' H N/ m$ v. E0 b9 F8 p
. `; i$ r% S. c/ E* D 学术上实行“百家争鸣”,这是党的方针。研究所成立之初就有这种风气,如最早的橡胶树阴性、阳性之争;何康到所之后,又有橡胶树老态、幼态的争论,以后的管养割丰产经验、乙烯利刺激机理和产胶动态,橡胶树死皮原因、白粉病预测预报等问题,都出现过不同认识的争论。何康从不行政干预,而是通过试验研究和学术交流讨论来解决。
1 J7 u) f" w+ u" O4 F. W6 u5 x" u2 P- a% S6 Y, z& K3 R/ ^* U
我国天然橡胶和多种热带作物都是从国外引进 ,我们自己缺乏种植经验,研究所成立后就很注意学习国外经验和收集国外资料。1956年,华南垦殖局副局长兼研究所所长李嘉人,就带领彭光钦、温健、赵灿文等人到印尼考察。同年,彭光钦副所长曾组织翻译出版《三叶橡胶研究三十年》。何康更是十分重视国外的经验和科研成果,一有机会就争取派员出国考察或参加别人的组团到有关国家考察。他到研究所之前,1956年,就带领何敬真、黄宗道、王长卓等到印度考察;“文化大革命”期间的1973年,何康复出任兵团生产部副部长,带领田之宾、肖敬平、赵灿文参加的考察团赴马来西亚考察,参观了标准胶生产。回国后随即安排加工所、院本部和国营南田农场分别采用3种不同的方式,开始了我国标准胶的研制,并在马来西亚的基础上实现制胶连续化生产,比他们前进了一步。1964年派出潘衍庆、孟庆岩、杨炳安到柬埔寨法国人管理的大胶园实习,学习橡胶栽培、割胶、制胶等技术。到1978年何康离开两院之前,两院先后出国考察14次,35人次,到过12个东南亚、美洲、非洲等热带、亚热带国家。这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尚处在半封闭状态下,是很不容易的。改革开放后,后继的各任两院领导,进一步开展多种方式的对外交流活动,从留学进修到实习访问,从科技考察到对外合作研究,从参加学术会议到援助受聘等等。到上世纪末,两院派遣出国留学、进修和访问学者128人,到过17个国家和地区;出国考察104次,254人次,25个国家和地区;参加国际会议和合作研究100次,158人次,26个国家和地区。如此频繁的对外活动,是这个事业的需要,也是两院的特色之一。
. ^& H) W$ p/ q! w
' z/ [8 R/ e- R% i% ` 为了加强与科研、教学、生产部门的学术交流,更好地团结热带作物科技人员,1962年起,何康发起并与农垦部、广东省农垦厅有关领导酝酿,筹建中国热带作物学会,使之成为热带作物科技人员之家。
& N: }- d) w A; ^' Q/ G% K
9 D' h3 i- g" d 1963年经中国科协批准正式成立了筹备委员会。后因接着而来的“四清”、“文化大革命”而中断,直到1978年科学大会后才得以成立。
' _8 n1 C8 u! x! v- \- r7 ^7 y, w- E, g$ P
何康本人的英语和专业基础很好,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人们常常见到他临下班之前到图书馆,把新到的英文书刊成堆的借回家去,争分夺秒地翻阅浏览。他知识丰富,兴趣广泛,尤其爱好植物,对栽培和野生植物博学强记。他在陪同国家总理、国际友人参观植物园时,能够随口念出植物的拉丁学名,使客人十分吃惊。赴澳大利亚、新西兰访问时,他对当地的多种栽培作物和野生植物,都能说出中名、英名和拉丁学名,同两国专家无拘束、无限制地进行交流。沙风任农林部长时,一次何康同志参加他组团去欧洲,随行翻译对有些国家的历史和有关专业知识不太懂,翻译感到困难,每当此时,何康充当临时译员和解说员。两次出国访问都给同行人员留下深刻印象,都认为他知识广泛,知道的东西多,记忆力强。
" j, _. i' o0 h: Y( r, e: a( Q
2 V) w& n- V( }) ` 为便于翻阅热带作物英文资料,对外学术交流,对科教人员特别要求他们学好英语,在20世纪60年代前期,开办高中初级三个英语短训班,科教人员按自己的程度参加培训班学习,每天1-2个小时坚持数年,使两院科教人员有较高的英语水平。
+ ]$ Z. G+ d% T0 V9 o; o$ z9 |
, n1 @4 y) i e2 F% N6 S* J0 V (六)积极开展文娱、体育活动,丰富职工精神生活2 x X$ n) W9 Q/ F" y# I! V7 x) T
" v( [9 P( L3 f4 [: m0 r 在当时的偏僻的农村,社会上几乎无文化娱乐可言,在何康积极倡导与大力支持下,所院党委发动机关各部门、工会组织各个单位广泛地开展文娱体育活动。农村没有电影院,部里配了一个电影机,自己放映电影,除在院部为大学生和职工放映外,还到试验队和附近农村放映。成立自己的乐队,周末举行舞会或轻音乐会,何康和夫人缪希霞带头上场,翩翩起舞。每逢节假日,都要组织文艺晚会,大学生、中小学生,幼儿园、机关全都上场,何康和缪希霞夫妻双双登台清唱京剧。没有礼堂,这些活动原来在一个简易的饭堂举行,记不清什么原因,饭堂突然倒塌了,好在没有伤人。后来才建了一个露天放映场。那时我在植保系,记得有一次是国庆还是五一节,全院举行文艺晚会,我们植保系在系主任陆大京教授带领下自编自演芭蕾舞,虽然表演很蹩脚,说不上是芭蕾舞,但那种认真的精神,却引起全场欢笑和掌声。特别是幼儿园、小学生的演出,每次都受到普遍赞赏。每逢重大活动,都安排他们演出,这已成为传统。为了丰富在这偏僻农村的文艺生活,何康还邀请到国内着名的文艺团体前来演出,如辽宁话剧团,着名的艺术家李默然就曾经到我们两院在露天舞台上演出;歌唱家郭兰英到两院参观时,也在研究楼前的广场即席为大家演唱《南泥湾》。这在当时的海南来说,恐怕是绝无仅有。所院体育运动也有广泛开展,尤其篮球队,当时在海南也小有名气。总之,我们物质生活虽然很艰苦、简单,而精神生活却丰富多彩,心情轻松愉快,反映了当时两院人的精神面貌。) A* A% x8 r1 I# ?% c
8 ]! L( B& \# K 六、争取中央、上级领导的关怀、支持,推进我国热带作物科教事业发展,鼓舞我们为之奋斗* a. Z* O2 [: b
2 i6 R( G! @0 R$ t' j/ r7 W: s
儋县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流放的地方,他在这里传播了中原文化。所院在这里创建时,海南只在海口有两所大专学校(医专、师专)。像研究所这样的科研机构和热带作物学院,在海南是绝无仅有的。而所院却建在偏僻的农村。不仅科研、教学具有特色,地理位置也特殊,加上何康善于利用各种机会,向上级及有关部门汇报、介绍橡胶等热带作物生产、科研、高教事业的情况,争取多方的关心与支持。所以当时到海南来视察参观的中央领导、知名人士,都会到两院视察参观--! }0 R% z6 U3 ]
+ G! G$ \6 X1 d5 e! w" e# Y
周恩来总理于1960年1月9日视察所院,仔细听取了所院长何康同志的汇报,参观了红专展览、图书情报室、实验室,赞扬所院知识分子创业、敬业精神,对在如此艰苦条件下做出了成绩,十分赞赏。对所院正在进行的机构调整及针对执行“一统四包三结合”的工作方针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要实行在党委统一领导下的“一主二副三结合”,改变“四包”不分主次,分清了研究所和学院各自的主次关系,进一步理顺了三结合诸方面的关系,予以肯定,此后所院就以后者代替前者。总理还亲自品尝了我们自己生产的木薯做的点心。参观中,还与陪他参观的何康夫人缪希霞亲切交谈说:“我多年没有听到你父亲的消息了,我们都是南开的老同学,回到北京一定找时间去看望他。”当缪希霞表示你国事繁忙,就不用去的意思时,总理笑着说:“老同学见见面,叙叙旧,听听他对我们的意见不是很好么。”总理临走之前与当时在场的所院科教员工、大中小学生一起合影留念。何康还派学术秘书王永昌到儋县县委送去题字薄,请总理为所院题字,总理欣然应允,挥笔题写了“儋州立业 宝岛生根”熠熠生辉八个大字。并应何康请求,为学院题写 “华南热带作物学院” 校徽。题词不仅在当时坚定了所院科教员工战胜困难、扎根海南热作生产中心的信心,而且至今仍然鼓舞两院人为热带作物科教、生产事业贡献力量。% e! V% \6 ]$ _ T5 r
" n( H/ Z$ `9 ?4 I+ C4 D
随后不久,国家副主席董必武和民政部长谢觉哉视察所院并题诗。在此之前的1959年2月,叶剑英元帅视察所院,接见工作人员,看了联昌老胶园,并题诗。
m* Y+ A( Q4 [* ~2 u6 v
) s, ^% i* f% }' y' I 主管所院的农垦部王震部长,在研究所下迁初期1959-1961年,几乎每年冬天都要到所院来现场办公。对所院建设在经费和物资上给予大力支持。在经济困难时期,看到科教员工因营养不良而引起水肿时,准备从东北调运大豆支援,后虽因路途遥远调运不便未能实现,但所院员工对王部长的关怀仍然铭记在心。1988年10月,两院迁所建院30周年庆典,身为国家副主席的王震同志,80多岁的高龄,亲自前来到会祝贺,肯定两院科研、高教取得的成就,特别赞扬、鼓励广大知识分子热爱祖国、献身四化建设的崇高精神风貌。
^3 N0 N% ?+ x
A* v/ \& {- A4 W 主管农垦和两院科教工作的刘型副部长也多次到所院检查指导工作,对所院提出的“四包一统三结合”工作方针,修改为“一统四包三结合”,进一步理顺了党委领导与科研教学生产的相互关系。
6 d9 x$ V5 M0 t; A6 c7 B* F- q7 s* g: h; |. M
1960年3月邓子恢副总理视察两院,要求两院研究解决橡胶速生丰产的水肥措施,适合橡胶栽培、割胶、制胶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以保证橡胶速生高产。! a& W3 h7 x; Y [, l/ V
) [; T- V& T- Q& R T
1961年3月,郭沫若副委员长视察两院,分别为研究所和学院题诗。
2 ?3 A ?6 Q2 h# m7 g, A- A( P. L) S2 e9 q4 Z: O) M
此外,在此前后,中央书记处总书记邓小平和政治局委员彭真、朱德委员长先后视察粤西试验站。朱委员长对试验站站长书记指出:“种好橡胶对巩固国防很重要,要把主要力量放在橡胶抗寒高产研究上。”* _2 [0 d- J @/ R& V, d+ K4 ~: X
9 J ]$ P2 k/ y$ q
其他还有部省级领导,将军,全国人大、政协领导多人在困难时期来所院视察。在经济困难时期,广东省委书记陶铸明确表示,热作所院科研人员和教师享受广州地区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知识分子同等待遇,要求省政府有关部门大力支持。
: G* L8 I: F- P
; K6 ^6 k! |, Z# }" w 十一届三中全后,同样如此。党中央两任总书记胡耀邦、江泽民都到两院视察过;江总书记还在两院住宿,召开专家座谈会,接见大学生,鼓励他们要弘扬老一辈的创业精神,学习新知识,创造新业绩。
v5 o% d: L; g! ^9 y! c$ S
& S+ S: x# j( c' I/ C( ~3 t% C 此外,到两院视察的总理、副总理有赵紫阳、李鹏、田纪云、万里,邹家华、朱熔基、李岚清等;委员长,副委员长有乔石、彭冲、王汉斌、阿沛?阿旺晋美、李沛瑶、陈慕华、姬鹏飞、王炳乾等;政协主席、副主席有李瑞环、钱伟长、周光召、王光英、铁木尔等。
5 f5 N6 i6 m& _6 C$ ^# B' X( X1 k( _0 o0 s4 t( l0 V) [! F
一所普通的科研机构和一间普通的高等学校结合为一个整体的两院,地处海岛偏远农村,有如此众多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前来参观视察,检查指导工作,在全国确是少有的。中央领导、老一代革命家和上级领导对这个事业的关心、支持,说明两院事业确实重要,坚定了我们扎根生产中心不动摇的信念。这也是两院的特色之一。7 S. a1 j6 P( i8 ~% D& U ? J! D
* `# Z/ j3 f7 e3 \- y 七、离开两院后,继续关心支持两院事业,帮助解决前进中的困难,推进两院发展8 |$ q9 \. w; I' ^. a5 }0 z
* m4 |: W' p) C 何康于1978年调到中央任国家农委任副主任、农业部副部长。此时是粉碎 “四人帮”之后,改革开放之初, “文革”中受到破坏的中央农垦部已经恢复,成立了国家农垦总局,两院也回归到农垦部领导的体制,正进行治理整顿,总结基地办学的经验教训。这时,全国一些在农村的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纷纷搬回城市,包括那些早期就在农村的研究机构也不例外。这股搬迁浪潮波及两院,由此引起学院搬家的意见。不少同志认为,海南与大陆隔琼州海峡,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科教人员和大学生来源不足,所以主张学院搬到湛江。年底我跟随两院领导周嘉达、黄宗道到北京国家农垦总局汇报体制恢复后的有关问题,同时反映了学院搬家的意见。赵凡副部长(兼农垦总局局长),农业部何康副部长听取了汇报。赵副部长表示,两院不能离开生产基地,要搬只能搬到海口;何副部长也同意搬到海口。但由于两院内部意见不一,没有接受这种意见。最后农业部明确表示,不同意搬迁。学院后来在湛江开办教学点。但没有多久,也因部里要求只能“一地办学”,湛江教学点也搬回宝岛新村。$ P2 Y% n, I3 P* `
% J$ l' s# o: @+ k/ Q; _7 K, s
在学院搬迁问题上,何康对基地办学的困难和问题深有体会,对大家的意见也十分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改革开放形成的城乡反差,给两院巨大压力,国家分配的大学生不来每天一句话,记录橡胶生活!,院内科教人员留不住。科教骨干先后离开已20多人。何康提出搬到海口,办成热带农业大学,而且提出可借鉴美国的做法,大学办科研机构。这既适应当时的形势,有利于学院今后的发展,也不违背不离开橡胶主要生产基地的前提。而且当时两院党委书记、院长于光,是海南区党委副书记,他也同意搬到海口,并已选定3000亩用地指标。此外,副院长梁文墀原是海南农垦局副局长。--这些都是搬迁海口的有利条件。可是由于内部意见不一未能搬成。时间已过去20多年了,现在回头设想,当时如果两院搬到海口,办成热带农业大学,进而发展成综合性大学,现在海南高等院校的结构与布局也许是另一种局面了;而学院要是搬去了湛江,随着橡胶生产形势变化,学院能否存在呢?……如此看来,未搬湛江也是一件好事,促进两院有现在这样的发展。! |9 X# k! ?! u8 b& v* k6 a
$ z, O4 p# [9 d0 t1 S) U& M( M 由于得到何康支持和帮助,两院申请和获得了2次世界银行贷款:一次教育贷款400万美元,一次科技贷款150万美元。利用这两笔贷款先后建起了测试中心大楼,图书馆、科技情报所、计算中心大楼,引进了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教学、科研设备和订购了一批外文图书,不仅大大改善了科研、教学条件,更为出国留学生、访问学者提供了机会。此后两院人员出国留学、访问年年不断。在留学生中涌现出不少学术造诣高的青年科学家。0 W, |" @* G J! c8 U7 M
~4 w9 W4 d6 B1 [6 S# T5 R* `( N9 j
后记:橡胶热带作物大都是多年生,取得成果须要较长时间,何康在两院任职那时也没有成果鉴定、报审奖励的制度,取得成果当即推广应用。如乙烯利刺激增产,管养割综合丰产技术措施,橡胶白粉病、条溃疡防治等,推广于生产中都取得了巨大效益。20世纪80年代后的大批出成果,都是何康时期打下的基础。此外,从1962-1967年毕业的热带作物学院的大学生,广布到我国热带作物垦区,初步实现了何康“凡有热作处,皆有宝岛人”的愿望。其中,一大批走上农垦生产的各级领导岗位或成为科技骨干,他们对橡胶热带作物事业的发展和在改革、开放、体制转变、调整生产结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创立具有我国特色的以橡胶为主的热带作物科学技术体系做出了贡献。
* | x+ X; {$ }- T$ A/ G8 D' w' h7 P
何康离院之后,两院经历了黄宗道,吕飞杰、潘衍庆,余让水、陈河楷,张春发、马道文,王庆煌、刘康德等多任领导,他们继续何康开创的事业,深化改革,不断拓宽研究领域,调整各类研究比例,发展高新技术;扩大教学专业和招生规模,优化专业结构,发展成人教育;加强学科建设和学术带头人的培养;完善办学层次(已有大专,大学本科,研究生,博士点,博士后各个层次)。两院已发展成为综合性热带农业科研、院校。招生范围也从原来的热带、南亚热带省区扩大到全国26个省(区)市,在校学生从原来不足千名发展到1.2万名,其中研究生已达700名。两院也先后改名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华南热带农业大学。以刘康德、王庆煌为带头人的新的院校党委和领导班子,带领院校全体科教员工,基本完成了“十五”计划。科研创新能力快速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显着增强,科教队伍和科教条件进一步改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国际交流合作日益频繁,为三农服务取得显着成效。而今在新的形势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局出发,带领院校全体员工,朝着“一个中心,三个基地”(即创建高水平热带农业科技教育中心,建设现代化的国
' n: Z5 Q$ h/ p$ ]6 _. v% W" Z8 `# H
0 _( q& b9 M% d: s8 T3 W2 G- r 家热带农业科技创新基地、国家热带农业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热带农业科技服务与成果产业化基地)目标,团结协作,求真务实,不畏艰险,勇于攀登,面向世界,阔步前进。2 T( Q% e) h- V* V! x- E! w9 x
1 J4 M4 F& Y" A* z, I6 |
2006年10月1日
8 C6 h; |' W2 W6 b' X, e8 d' L* Y
; `1 ^$ q l) D 注:5 k( q6 \. _5 r$ l
4 i/ E* i2 ]$ E- @% r- ?
一、主要参考资料有:1. 金善宝主编的《中国现代农学家传》第二卷;2.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华南热带农业大学编印《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志》;3.《中国天然橡胶生产42年记事》。* u4 A& L! l1 |1 o# [! S. ^0 O
+ T# y' B5 H8 _
二、本文写成初稿后,先后送请原两院有关老同志、老领导王永昌、许成文、肖敬平、吴修一审阅,他们提出了宝贵意见,补充了史料;林禾生对文章结构、文字提出了修改意见。在此一并致以衷心感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