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网站:橡胶人才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bestbelt600

中国橡胶的红色记忆(报告文学)……薛媛媛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2 21:07:39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年,云南的国境线是整个东南亚的导火线。”老人说,“20世纪50年代初,那些被解放战争打得犹如丧家之犬、仓皇逃亡境外的李弥和国民党残部就盘踞在缅甸北部,他们危害邻国偷袭中国。缅甸无力对付,要求中国出兵剿灭这帮匪徒。中国同意出兵前从战备上考虑先修路。景洪至打洛自古为是中国至缅甸经商的必经之路,可当年只是一条旧时称为驿道的马帮小道,如果景洪至打洛路不通,严重影响军事行动。为了尽快打通这一交通要道,西双版纳州政府决定动用大量民工,在30天内完成这一历史使命。”# ?  @, ~( y# Z- @

) G+ |* s9 S( Z+ O7 h; `  我知道,湖南人支边的农场分布在云南3000多公里国境线上。德宏州的孟连农场、西双版纳州的东风农场、橄榄坝农场、黎明农场与缅甸接壤;西双版纳的勐腊农场、勐捧农场、勐满农场与老挝接壤。文山垦区的天保农场;红河州的坝洒农场、河口农场、南溪农场、蚂蝗堡农场、金平农场的43个生产队与越南接壤。
" g; Y$ P* m, v: Z6 u: y 2 j& I8 k) L. ]- n- M
  老人说:“也就是湖南支边人到农场第二天,接上级紧急命令去打洛修路,橄榄坝农场把刚到的湖南人编成两个连,浩浩荡荡开向景洪城。景洪离打洛还有170多公里,又接命令:下午五点出发,日夜兼程,明天早上赶到打洛。当时是战备时期,边境的国民党残军嚣张,队伍白天行走怕有残军袭击。”
3 w/ S$ {* S; R. F( f# `8 q * [! h( e$ o, N
  我看到湖南人一踏上边疆土地,就像一个个整装待发的士兵,又像上足马力的轮子,接命令向前开了。- D" r* e0 @9 `! r* I7 V) b( u

5 c% S0 Q" I: e8 r  汪绪厚说:“打洛的战备路修了一个月。我从打洛回来,发现这里遍地是蛇。”- z+ _8 q" l7 r# I3 T

+ R* c$ d0 |4 {- P  “这里遍地是蛇?”我这一生中最怕的是蛇。尽管我看过被人性化的《白蛇传》,但我还是怕蛇。带儿子去动物园玩我从不带儿子看蛇馆。
& a3 P. A0 Y- P' b + c( B) S3 ]7 |
  老人说:“有一天,我打开房门,发现一条蛇横在地坪里,地坪左边的草地上看不到蛇头,右边的草地上看不到尾巴。我不知哪是蛇的头哪是蛇的尾。我掉头关上房门。从门逢里我看见蛇走了,我再打开门,发现左边坪里的小树被压死了,右边地坪的小树也被压死了。第二天我从山上劳动回家,看见爱尼族抓到一条蟒蛇,有十五公分粗四米多长,七十多公斤重,它嘴里吃着一只鹿。他们拿一根木板敲蛇头,鹿被蛇吐出来,鹿有四十多公斤。爱尼族杀这条蛇时把梯子放到一棵千年大树上,由一个男人提起一条巨蛇的头从梯子上爬上去,把蛇捆到树顶上。然后拿出一把杀牛的刀从蛇下巴割开,血“砰”地从树顶上喷下来,像落雨一样洒。那男人又在蛇脖子上把皮左右划开,左边的皮拴在四匹马上,右边的皮拴在四匹马上,八匹马跑剥下这张皮。”0 p) |7 {# W! H) H! L7 g

5 K' f4 A8 ^( N% l# @, {7 i  我像是在听神话,这巨蟒大大超过我的想象力。1 x0 _# O' S! v; I

2 D8 ~# E  g! S8 D5 c8 X  B3 T  老人说:“有一次我们割茅草,发现一条很大的蛇在我面前冲起来,我吓得浑身哆嗦,旁边一个人说你手割出血了,我一看手往下滴血,马上丢掉手里的茅草,原来是我把蛇的头给割断了。我感觉自己掉进一个蛇窝,每天走路都非常小心,生怕哪天踩到蛇。”
  }# K6 l# U" y, U, M % _8 y% j* b4 _% H4 F! @
  我只感到身后一阵凉嗖嗖的。
/ I4 o) r) ~3 U0 P% G! }4 D. o
9 O2 ~" D- {' y( R: I2 `$ h9 Y# {  他说:“这里不光蛇多,还有白蚂蚁、蜈蚣,蜈蚣身子有十多公分长,小指粗,大公鸡也得花些工夫才能将它啄死,小孩子去山里玩耍经常被它咬伤。我们与蛇、老鼠、蚂蚁、蚊子、蜈蚣、共一屋。”( [& `  B& Z2 I% c1 A5 I
8 v9 M8 C2 [& G- w3 K  R/ Z
  我很吃惊,看他认真的样子不像说着玩。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2 21:08: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天我散工回家,妻子颤抖着说,房子里有蛇。我听到蛇跑到家里非常恐慌,但脸上若无其事地说,不怕,我去捉蛇。跑进房我没发现蛇却看见有成群结队的白蚂蚁从地下和泥巴墙里爬出来,我想烧锅开水浇死它们。我揭开锅盖放水,发现锅里一窝蜈蚣,这时我身上被什么东西刺了几下,原来一条蜈蚣不知什么时候爬进我脖子了。我赶紧脱衣服洗澡,等我到木箱里找换洗衣服时,发现衣箱里没有衣服只有黄土。衣服被白蚂蚁吃光了,只留下它们拉屎拉出的黄土。我非常气愤,当时公家只有两丈布票过一年啊!% e, F6 `' t; Y+ C  i2 k/ q& Y+ o
. v8 s0 K7 g% x# e( d
  “我们每天开荒,每天从山上垦荒回家就是想早点上床睡觉。我进屋吃点东西就匆匆洗了脚睡下。我刚睡下,感到有什么盯到脸上很疼,我一看一群蚊子“嗡嗡”地朝我穷追不舍,身上立即红肿、疼痛、瘙痒不堪。我一掌过去,一脸的血,再捏起来一只死蚊子,妈呀!有黄蜂大。云南十八怪:“三只蚊子一盘菜。”我再往屋顶上看,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屋顶上粘满了黄蜂大的蚊子,它们是白天飞进来就粘在屋顶上不走,到晚上飞下来咬人。我用一把竹条子赶蚊子,蚊子没赶走,人累得没一点力气。我疲惫地倒在床上,一会,我露在外面的脚指头被什么东西狠狠地咬着,我睁开眼睛,呀,一只老鼠在啃我的脚指头,我跳了起来,老鼠唧唧叫着跑到墙洞里去了,还有几个老鼠毫不费力从泥巴墙钻出去来偷吃锅里的野菜。妈的,我这里成了老鼠窝了,我起身赶老鼠,老鼠一蹓烟又钻到墙里去了。明天我要把墙上的老鼠全掏出来,再用泥巴封死。我实在太困了,就给它们放一天假吧!我又上床去睡。刚睡着有更大的动静把我搅醒,我看到一条条蛇也毫不费力地从泥巴墙钻进来追老鼠吃,追得唧唧叫,我翻身坐起,感到一种冰凉的东西在我肚皮上,我手一摸,蛇,一条蛇爬停在我肚子上,我不敢动,我只有等它慢慢地从我身上爬过去。这时,我发现床的横杠杠上有蛇爬动,而且发现那些蛇都是从墙壁里出来的。这时我明白了,老鼠吃饱了懒得动就在泥墙里做窝。老鼠多了引来蛇,蛇吃老鼠,蛇吃饱了也不想动了也在泥墙里做窝。妈的,明天多和些泥巴,把墙堵死。
- D5 E. M0 d( m
; d+ w# D3 M) ^% K! }  “快到天亮时我又睡过去,这时,我从山上带下的蚂蟥偷偷藏在人身上,分泌的一种液体不痛,晚上蚂蟥吃饱了从我身上滚下来,我一翻转身压死了七八条蚂蟥。早上起来,床上的血分不清是人的还是蚂蟥的。我拾起这几条蚂蟥骂了一句,娘的。在这里与蛇、老鼠、蚂蚁、蚊子、蜈蚣、蚂蟥住一屋了。
3 r0 ~/ @! `7 ]% e: [
3 M, I  z) T8 ~" l  老人虽然说得很幽默,但我听了非常沉重。我看到湖南人也是从这里开始了他们人生的另一个起点,一个前所未有的新起点。他们不知道这个起点指向何方,更不知道它的终结在哪里。但有一点他们清楚,那就是开山劈岭,养育胶苗,让中国人尽快种出自己的橡胶。
% A0 @5 P# u0 g: e$ z' O) l
8 r$ l* r- H' n" V' }  一个伟大的事业也就从这里开始。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2 21: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吃在山、住在山、不完成任务不下山  m0 O0 i' T( c2 a& D% ?
; L0 Y5 S4 K( t! r3 c4 z$ F$ J
  在中国,五十岁以上的人都不会忘记1960年到1963年中国的困难时期,全国人民都在饥荒线上经受煎熬。边疆农场,人口少,公粮储备不多,每个人的肚子像是吊着一个饥饿的口袋。然而,作为中国一项关系国计民生大事的橡胶,急需大批人来开发云南第二橡胶基地,在党的英明决策下,农场猛增数万湖南人。农场开始粮食报警,土地报警,物资报警。农场开始了一个人的粮食变成两个人、三个人、四个人吃;一人的衣服变成两个人、三个人、四个人穿。一分钱变成两分钱、三分钱、四分钱用。1960年国家农垦部颁发三大题词:大力开荒;大量定植;大干三五年,把我国建成橡胶大国。云南农垦系统种橡胶的农场及生产队会议室都挂着三大题词,把它作为奋斗目标。* O) _8 p! x, x" \( f  B1 P# [

  E6 t; k( C; q; }0 h  要想尽快把蛮荒变成橡胶大国,首要任务就是大力开荒。这是橄榄坝农场退休干部贺熙仕对我说的第一句话。
3 I. i( {* i; t1 Q7 R/ i 8 C9 ~9 }- q9 N( `( ~5 s
  贺熙仕,一米八的个子,国字脸型,身体很硬朗,一点也看不出70多岁的人。如果不是听他说湖南话,我还以为他是北方人。" f5 R, f5 D' Y( ]

1 `+ K& q; |/ ?% d; P0 M! u- i4 \  我到贺熙仕老人家采访他正在看电视,电视里播着国际新闻,他的桌子上摆满各种报纸和内参,我看到那些被他圈圈点点的报纸都是关于边境的事件。- D; {% `$ ]8 Z) D3 c
8 ?; G# R" K, A: N5 g, p- X
  老人说:“这是我每天必看的新闻。我们橄榄坝与缅甸接壤,但对边境上发生的大事我是通过电视、报纸知道。”
/ i2 a7 G! A% m9 J & N3 I- ^& S' o
  看得出,这是一位关心国家大事,对政治很敏感的老人。
; h6 O- H# ]% Z# p
# y3 F* k, \) ^* O3 b* J' f  “我们踏上这片土地先得有战备思想。”老人说:“当年我们一到边疆就去打洛修战备路。我修战备路时,我和陈振民用一块1.5米长、40公分宽的推土板推土,我在前面拉,他在后面推,突然棕绳断了,我失去重心滚到山崖,恰巧卡在一棵树杈上。我从树上爬下来时,大家目瞪口呆。都说,若没有那棵大树挡着,我早已成为九泉之下的人了。我笑着说路还没修好,阎王老爷还不会收我。”
# t9 N$ \  m5 Q  t. f( y  ` 1 R- B3 C2 Z3 ]4 {$ A
  老人轻描淡写地说着他掉入山崖的经历,我分明感到修那条战备路是老人一辈子的记忆,只是他将这份记记化为了今天的一种人生境界。
) q% f2 \+ @! S8 G' _. ^
7 b0 C% a( N- X, l9 m% a  “开荒挖梯田又是处在战备时期。当年,中央根据农垦农场建在边疆的实际情况给农垦提出了“生产队、工作队、战斗队”三大任务。即:在生产建设中是一支生产队;在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中是一支工作队;在对敌斗争中是一支战斗队。开荒时,我们把枪带到山上。每天下午有枪响,那是分场领导来查岗。我们边劳动边站岗放哨,以防敌特的捣乱破坏。”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2 21: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里,我看到,湖南人的一切都是按部队建制部队纪律约束进入军事化生产,再不是湖南那种散淡田园式劳动和生活了。
0 {; Z3 c# W$ z! ?( X7 ?  W
- i/ R9 t8 q  K  “虽然,湖南农民世代居住的也是农村,生活环境主要是山冲和低矮的丘陵,但早就没有原始森林了。几千年前祖先就开垦了良田良地,后人仅是轮耕复种。来到西双版纳,眼前的一切完全不同。除了在江边,平坝是傣族等少数民族的一点点水田和山民刀耕火种外,山边山上全是遮天蔽日、一望无际的原始森林。我们来云南支边是没有一点条件可讲,只有一个信念,开荒种橡胶。那个年代,你到哪个农场都是举起锄头开荒。”# `( \) p4 r# Q% D  K# l

* E% ~  q# F: {; F  老人的叙述把我带到那火红的大开荒年代。5 X; T0 C; q) q- u0 H7 n

4 }. I5 ]: I1 F2 ]! D2 Y* V0 q  1960年云南各农场开始总动员,突击开荒挖梯田。墙上到处可见大干“红五月”,“开荒一百亩迎国庆”等标语。橄榄坝农场为了加快开荒进度,农场场长刘殿富提出大会战,大干一月不下山,完成梯田5000亩。大会战是吃在山上,住在山上,民兵训练在山上,托儿所在山上。托儿所在山上就是在一个平地上,铺垫几块芭蕉叶,娃娃放在上面由一个妇女看守,便于开荒的妇女劳动喂奶。
8 _0 p3 p- j, ?2 `. c' O8 W+ a& } ! O6 C3 w' b& H& V% H/ a. [
  大战前,橄榄坝农场职工个个像士兵一样在誓师大会上写挑战书、决心书,个个拍着胸部完成任务。8 B: Z) O* n* E0 u9 {5 i
) R/ M8 S) B& x! C' L! `
  翌日一早,橄榄坝农场各生产队派精兵强将去山坡安营扎寨,派炊事员把盐巴、锅子背到山坡上。山上是男男女女砍竹子搭棚架,砍芭蕉叶盖棚顶,一个生产队建一排工棚。晚上职工们在工棚里把锄头砍刀磨快,准备第二天战斗。( o3 V7 r4 Z' ]4 W2 s( H5 R. s% t
' k! q3 W! Y3 r( z" k
  第二天,天还是一片漆黑,哨子吹响,工人们摸黑起床,到炊事员棚里端早餐,点着煤油灯就着韭菜汤、空心菜吃过早饭,天蒙蒙亮准备上山。云南是热带雨林,每年有一个旱季两个雨季。雨季五个多月有时半个月不见太阳。泥深路烂,成了开荒最困难的季节。男男女女提着锄头砍刀,穿戴雨帽雨衣上山,收工回家已是满身泥水,进屋放下工具就洗澡。旱季是半年无雨,上午大雾茫茫,山上灌丛布满露水,男男女女上山是边走边打露水,等到了劳动地点,身体衣服会打个透湿,中午吃饭脱下晒一晒,下午上山穿上。旱季是开荒的最好季节,没在热带雨林生活过的湖南人,热带雨林的异常环境给湖南人的劳动和生活带来无法想象的艰辛,他们中有的得了关节炎。关节炎成为农垦工人的职业病,如今第一代湖南支边人全都退休,他们有很多人腿脚病卧床不起。
* |* _% h& x" j9 @5 H% W * [" S; D3 V* p! l6 y. D* i% k5 b4 n
  我曾在云南农垦史查到,开荒全是重负荷体力劳动,原始森林里的刺竹林全凭一刀一刀地砍倒、晒干,然后放一把火全部烧光。这道工序不但很费力,而且经常有人受伤,上山的几百个人就有十几人负过伤,还有人因公献出了生命。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2 21: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橄榄坝的山上,男人上身光着膀子,下身穿条牛头短裤,腰间系条长毛巾。女人就比较讲究了,上身留件花衬衣,下身是宽腿黑色裤。剪着齐耳短发的是漂亮的大嫂,拖着一根又长又粗辫子的是姑娘。男男女女在山上分成若干个工地成“一”字形摆开,像是战前挖战壕的士兵,分散在山上的战线上。开荒首先是砍笆,山上是苍松翠柏的大树和一蓬蓬的驼背竹。大树是几个人手牵手围不住几百年长不出的大树;驼背蓬竹是枝枝相连、藤蔓缠绕,大蓬竹有一两亩面积,小蓬竹也有房子大,砍倒特别困难。如果砍刀不快力不猛,看似软绵绵的竹枝就会把刀弹回来,刀印子都不留一个。
: o. P) K2 m4 _, ~" b5 f
$ b( E5 B" m4 P  老人说:“湖南人总是砍竹子三天砍坏一把砍刀。当时他不会砍竹子,不是打了嘴巴就被竹子划破肚皮。数个月下来,他手上打起的血泡一个又一个,结成了厚厚的老茧。”  ~" Z, P$ E% W$ t+ Q+ A
! j% l7 Z6 H7 ?2 Z! `- @
  在山上,男男女女挖的挖,砍的砍,气氛严肃,没人说话,只听锄头起落的噼啪声中一块块土地在他们的脚下延伸,只看到姑娘们辫梢上花手巾系的蝴蝶结在她们腰部一扭一扭,辫梢上蝴蝶结在腰间一甩一甩,就像蝴蝶在飞,成了男人每天特有的风景。" Q6 |- }9 x5 \/ r/ G
4 \. I3 z' \: R* i1 e
  砍大树时,职工们先把周围蓬蒿荆棘清理,然后在大树里砍出个比人高的口子,人就站在树里面砍。有时,三米一棵树,天未亮点上煤油去挖,一直干到天黑才回来,遇到千年大树每个人要砍上半个月。树上吊着七里、葫芦、马蜂等蜂巢,树被惊动倾巢而出,穷追不舍,你就是钻进草丛闷进水里也摆不脱甩不掉。常说马蜂出巢不叮得你致死也让你卧床几天,有很多人常被叮得几天起不了床。有职工不小心触怒了一群马蜂,不得不跳进河里潜水逃走。不会水的只得拼命奔跑,马蜂竟顺着人体的汗味一直追到他们家里,他们顾不得浑身泥土躲到床上放下蚊帐才免遭攻击。
5 j4 F+ _4 m( A# G0 q6 b* A ( O) ~* L) D. z9 j! }% r9 S8 u
  “我们刚到农场时,因不懂躲避方法,砍芭时惊扰野蜂被叮得满地打滚,鬼哭狼嚎直至休克的事也常有发生。”
- T( G0 q4 U5 ?2 o/ H8 o2 _# r: J% g$ \ # w3 ?$ `% p! U0 o+ o
  挖梯田是在坚硬的土地上有盘根错节的乔木和灌木根系上挖,一锄挖下去,锄头不入土反弹回来。碰到“硬疙瘩地”,锄头下去直冒火星。这样的“硬骨头”不是硬汉子干不了,缺乏毅力的人难以征服。农场职工全凭一把砍刀、一把锄头把那些糖梨树兜挖出来。他们光着脚板在竹子、茅草地挖,脚划开了口子用黄泥巴沾点口水糊一下,一来二往,脚上的伤口少了,脚皮变厚了变成老茧。被荆棘剌得鲜血直流也不吭声,工地没有救护医生,只有快用草木灰止住伤口不让流血。职工们都是重病重伤不叫苦,轻病轻伤不下火线。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2 21: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到,共和国有这么一批湖南人,在没有任何条件许诺下,他们家还没安好,就把生计抛到脑后,驻足荒原,把自己生命当成一张犁,他们在险恶的环境里开荒,意志是坚定的的,举起的锄头是钢强的。他们有一股困不住累不垮,气吞山河的气魄。
( L! ?5 c3 L2 D& V
1 T" g7 N7 I1 {7 R8 F6 I  老人说“当年开荒,山上除难砍的野生赤竹,还有散发恶心气味的飞机草,更有令人不寒而栗的蚂蟥。”
( l6 x$ Z+ t: I) ~/ X, R
, h- D8 b; @' V- }. R  随着农场开垦规模的扩大,低矮山丘逐渐被开发,野兽越来越少,农场职工对野兽也不那么畏惧,却对山林中另一种小生物蚂蟥非常害怕。蚂蟥是一种腔肠动物,热带雨林气候是森林繁殖蚂蟥的极好条件。森林里繁殖着水旱两栖蚂蟥,旱蚂蟥寄生在低洼潮湿的草丛中,还有些生活在树枝的叶片上。旱蚂蟥终日竖着身子,用前端探测前后左右的血腥味。职工上山从树下穿过时,散发的气味和响动,它立即活跃起来,弹起七八公分高。它像捞救命稻草一样从树上爬到你身上,钻进大腿或肚皮,迅速从各种缝隙找到它的目标,等你发觉它早已吸得鼓鼓胀胀、逃之夭夭。旱蚂蟥很小,在旱地里爬行不易发现,它身上分泌出一种东西不疼,爬到你身上吸血人不会有感觉,人走路被它沾上,待你晚上洗澡才能发现,若不注意,带上床睡,第二天吸饱后滚落下来才知道。而水蚂蟥寄生在污水塘中,吸人和牲畜的血。水蚂蟥吸饱后有五六寸长,云南十八怪:蚂蟥当腰带就是指水蚂蟥。水蚂蟥立起,屁股大大的、头尖尖的像个宝塔。从来没有人进入的原始森林,从未闻过人血味的水蚂蟥,一旦有人进入,咬人疼如刀割。5 Z; [' o' {/ M' o  O, V: R4 y

; ]$ c; ?  _" f5 N( X  湖南人初来乍到不知防范蚂蟥,他们劳动或跑到草窝小便,身上全是蚂蟥。在山上砍芭的男人,遇有深沟大壑就把炸倒的大树抬过去架临时桥。叫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水里架桥是几个男人跳进水里打桩,这时,水蚂蟥从四面八方游来,密匝匝吸住你的腿,遇到这种情况,大家不能动,一动桩就打不牢。大家一动不动,咬紧牙关默默忍受,打完桩再抬腿,满满的一腿蚂蟥,吮得鲜血淋淋。3 J, x8 ^3 ]5 H  }

( |- K: S  Y( A9 E  农场女职工提起水蚂蟥就头皮发麻。女同志做饭到溪边洗菜,腿伸到水里,蚂蟥密匝匝的吸住她的腿。她跑到另一头去洗菜,蚂蟥赶着她追。她提着裤子边跳边骂:“还不如死了算了,我们来这地方干什么。不该来这地方。”骂归骂,放下菜就扯蚂蟥,每条扯出一尺多长,她扯掉一条又来了一条,一条接着一条,扯得鲜血淋淋。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2 21: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女同志问:蚂蟥怎么知道我在溪边?
% ]& P7 m0 |/ a! Z 4 Y& Q/ F+ I  H) i! Y% \9 j
  有人告诉她,蚂蟥是听响声围过来的。4 y( X, u8 @9 ~& E% H2 Y
5 y+ o- L/ a( ~
  女同志说,蚂蟥不光听声音而且是长了眼睛,看到人直往人身上钻。$ ^- i3 m- q+ W) k
/ V) v5 R' X6 Q+ [
  南屏农场三队女职工陈春兰在山上砍芭,一条蚂蟥钻进鼻孔里没发觉,后来经常流鼻血,痒得难受,直到几个月后,才发觉是一条蚂蟥在里面,她爱人用烟筒水滴进她鼻孔才把蚂蟥呛出来。这条蚂蟥竟长到十多厘米,吸血以后,足有手指头那么粗。/ ^3 _7 M( k- D; J: {/ G
2 }: c: w: x. f" \' s. \9 H5 Y
  农场副排长曾庆夫,他边开荒边不停地咳嗽,喉咙说话像鸭子叫。
* X5 I! o5 i) u+ t6 N6 |' v5 i
- X- Z8 I) a, n* }( O  L: V  贺熙仕说:“去卫生室看看。”; H& K" z6 n, ]; r( O2 J
/ S  T  C+ m, G4 {9 M- \" h; |
  曾庆夫说,“我专门找卫生员拿药吃了不见好转,而且越来越严重,有时还咳出血。”, f+ G4 V2 m% ^: r% z7 P% H( o

# J4 l7 g" I  m; a% ?* Y  贺熙仕问他,“你在湖南得过肺病没有,我怀疑你是肺病。”
* k$ M) F- a6 Y. {) X- y* l
# o8 k2 k5 n. `( u. h  曾庆夫说:“我在湖南什么病都没有。”  ^3 R" @/ u( Q* c+ a( ?1 P

: Q0 i1 O3 T% O' z  贺熙仕说:“建议你去县医院看看。”
3 N# @. {6 Z" c" S6 E* \( `% ]
5 A' b9 a  `6 W, s  曾庆夫跑到景洪市照了个X光也没有查出病来。
7 H1 t, R4 n! g$ v! H( U8 X& q( P ) |/ E9 M# S: l3 V/ v- P/ @% K
  有一天,贺熙仕和曾庆夫在山上站岗,他一阵剧烈咳嗽,咳出一条三寸长的蚂蟥,吓得他全身发抖,折磨他一个多月的病终于真相大白。这条蚂蟥是怎样进入他喉咙的,他自己说不清楚。就像当时有个七岁女孩阴道出血,父母奇怪了,女儿才七岁怎么有月经?她带女儿去医院检查,医院从阴道里夹出一条蚂蟥。  C( k& i: K5 U7 o/ h
0 l7 R, Y0 b8 [: m8 [
  不是贺熙仕老人亲自跟我说,我不相信边疆竟有这样厉害的蚂蟥。! `9 T, }7 h) C! A( ~

4 k/ P/ ?- O2 z3 s: D  贺熙仕老人说:“为了完成任务,创造奇迹,工人们喊出了:
+ \# Y  D. p( H1 ` 1 _# h7 I$ B6 y1 H' u
  “抓晴天、抢阴天、毛风细雨是好天。”
- S) p  ^) Z$ T2 c: { 7 D, ?. y0 Z+ p* ?5 o
  “吃在山、住在山、不完成任务不下山。”
8 D# @4 @, w& D0 N2 I% d ( d+ T* L: w- _
  “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怕苦中苦,只求苦中乐。”* S& P# g4 ?& j
# f% c0 @% A9 f' O/ @
  “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2 21: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橄榄坝是高山环抱的坝子,气候比整个西双版纳炎热、湿热、闷热。雨季未来临,溽热的山上,太阳出来像是黄的,人像在蒸笼里;一到午后,太阳变得火辣辣就像一个大火盆。裸露在森林的石头太阳一烤,像是烧红的矿石,人踏上去就像烤肉滋滋响。还没习惯的湖南人在火盆下赤膊挥锄头,皮肤晒得一个比一个黑,汗珠子从黧黑皮肉淌出来,在太阳的反射下亮晶晶。人一个比一个瘦,又因水土不服,眼睛浮肿,厌食、腹胀。当时,祁东家乡曾有一句笑话:你到车站去接人,不要听说话,只要是面黄肌瘦者十有八九是云南回来的。而湖南人个个争强好胜,在山上,开始了队与队比,人与人比,看谁开得最快最好。如果发现你队比我队挖得多,第二天,我队就一定比你队挖得多。7 O0 p) [% p. i% I. m9 @9 H: I5 {

# h. W# d3 t, ^2 {  湖南支边队有个叫曾凡益的,身高只有一米六,又矮又瘦,却是当年开荒整个农垦最高记录者。曾凡益今年80岁,退休前是橄榄坝农场三分场工会主席。他在湖南是孤儿,1959年响应毛主席号召支边,他跟队里一块来云南后仿佛有一股使不完的干劲。/ \4 k" \9 l" ?' M  N% `
( W; m) x# g( U- A
  曾凡益发现有人一天干了十几个小时,那他就干二十多个小时。炊事员把饭菜送山上,他吃完饭便又投入劳动。他和有的工人坚持三天三晚不下山,不停止劳动,有的实在坚持不了便在草窝里打个盹。8 X1 q- g  G, B

& F8 `4 S( ?  e& @1 b5 {9 G7 [# t  虽说吃住都在山上,他和工人们根本不歇,连夜挖梯田。半个月休息一天,就必须大干一天,把休息的那天补干回来才去休息。要是晴天,队上组织十个青年突击队,每人磨两把锄头,天一亮就爬到山顶挖。白天干十多个小时还嫌时间短,提出了晚上干。有月光的晚上,他们在月光下猛干一场,凌晨三点还在月亮下掀起锄头。没月光的晚上,他们用竹筒装上煤油,中间插上布条、棉花做火把,插遍满山。闪烁的火焰中是人和锄头舞动的臂膀。荒林野地的夜晚,连少数民族都不敢滞留,太阳沉入西边的林际线,他们就赶紧返回自己的小院。大家干着干着,突然远处响起:“喝呼——喝呼”怪声,是豹子嗅到人味从森林里钻出来了。女同志惊叫起来,男人立即点起火把拿起枪,豹子见火光中黑压压的人群掉头跑了。+ ?: x8 K2 N, I6 ?6 W2 U

2 j% q% q0 n3 q1 b. A  当年队上规定每人挖带25公尺,曾凡益却挖了50公尺,超过了任务的一倍,等于一个人干了两个人的活。他成当年开荒整个农垦系统的最高记录者。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2 21: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当队长在会上宣布曾凡益成绩,全队人一片哗然,大家都不相信。那两公尺宽能开拖拉机的带面就是人高马大的李开弓一天也只能挖35公尺。李开弓,一米八的个子,还是1959年从部队复员下来的解放军战士,他都只能挖35公尺,曾凡益怎么挖出50公尺?/ D: U. H1 k3 e( y' q- `; \! V

4 F" ]! X! E& _' F# |2 k  曾凡益一肚子气地说:“不相信?你们明天守着我挖。”" b8 m( c  B  b

: U* O. v9 h, p& J; P  李开弓说:“你要是能挖50公尺,我就挖80公尺。”
8 n1 O; _! j/ L) z; Y; h " M! X$ s' x" `+ d
  曾凡益说:“光吹牛有什么用,我俩比一比不就知分晓了吗?”  f5 z$ @& y6 H0 N9 l
! g- }. V6 M. m0 s  e  p! P
  李开弓说:“比就比。”7 n' c, U+ Z" Z5 P1 ?5 o( m
  P' E8 l9 Y5 r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曾凡益就早早上山了。
1 u* a/ i7 |. |
6 L" J& {0 N1 c8 R  他想早些去占个好地方。挖带这东西如果地面平缓出土量小,自然就挖得快些。当他到达工地时,发现山林树杈挂着一个马灯,马灯下,李开弓挖出的带面早已平出了30公尺。7 ^) j  v! s( A. T& a
: V7 p" D$ P3 r
  曾凡益说,“哪有这样的比赛,比赛应该是一齐动手,一齐收工才公平!”
8 }; q! }6 v$ a. n, t/ B * z5 y5 L6 r# j1 S2 L
  李开弓笑着说:“我们比是比一天挖的,一天就是从凌晨一点到晚上12点,你要在家里睡懒觉是你的事。怎么样,认输吧!”
# S6 N3 N/ @( l- R2 d: k! }
4 M0 Q! Q+ `6 f$ g+ O% `  曾凡益知道让他钻了空子,他想,你半夜起床没休息好,能有多大耐力?曾凡益脱了衣服,只穿一条短裤,甩开膀子挖起来。
7 M" H2 ~6 m* m8 C# X9 r$ Q : l3 z! I2 |0 @  m: ?" B; u4 C
  挖带虽是纯体力劳动,但也不只凭力气大小,耐力才是关键的。李开弓有一点他忽略了,曾凡益从小是孤儿,求生的本能练硬了他的骨骼和耐力。
- t, g/ a4 g# R' Z! [
9 a9 V; V* t! a% A3 ?& K3 [7 O  接近中午时,李开弓体力渐渐耗尽。曾凡益却越战越勇,吃饭时超过了李开弓。李开弓一急,吃完饭接着干。曾凡益找个阴凉地方,睡了个把钟头醒来,精神旺盛,体力充沛,锄头舞得“呼呼”响,没多久就把李开弓远远甩在后面了。6 q0 g7 E+ d. I  b' v; `

7 S+ f. d3 ]7 _; h  晚上八点半钟,领导提着马灯来丈量验收,李开弓挖了150公尺,实现了他所说的挖不到80公尺不下山的承诺。而曾凡益却爆了个炸雷:160公尺。
0 X, V9 s: q, F$ G" k& Y ' V3 ]2 D+ w' ?! P7 Q  s0 K" I3 H* Q
  在以后的几十年里,也没有谁能破过这个记录。
! U: V* N+ x/ C3 o+ x8 W 0 `9 d/ m; ^9 T1 ^" o" z) Q: i
  李开弓拱手称臣了。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2 21: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后来曾凡益和李开弓又进行了一次挖穴比赛。曾凡益挖了110个,他挖了70个。另一次是扩带,他扩了150株橡胶,曾凡益扩了200株。
+ ~4 V. a; c7 T( N
- O2 \+ d' s3 j* `: v  分场领导领着干部,敲锣打鼓,把一面红色的标兵旗子和6角钱奖到曾凡益。他拿回去放在桌子上天天看,说是看着就来劲。% c% y* f5 T1 R( M% y1 J' v% p

* T. z7 L4 v& m& B# f  当年农场或分局一般奖给一条毛巾或一个茶杯,在当时就是最高的荣誉奖了。' B3 _' C$ d! [  |4 V0 R. S
. I" J6 e0 @9 d  ]
  孟定农场一分场场长张让仁曾这样说,挖梯田挖穴劳动量非常大,一人一天的劳动额是挖出梯田25至30公尺,挖穴是20至25个。大家劳动一天筋疲力尽,女同志累得断了月经。当年,各农场生产队的干部最头疼的一件事,是如何“看住”这些支边工人。不是怕他们走失,而是不能让他们干活时间太长,以免倒下去再也站不起来。可是,三、两个干部又怎么能看住众多的工人呢?/ Y. c! m% X% b% O& T3 v5 U
* h3 ^& O( ?2 W2 \& b3 c5 K
  他们的身体和常人没有两样,也是肉长的,在农村也是扛锄头,农忙时早出晚归两头黑,和在家的不一样,他们在这里是天天二十多个小时地干,长满厚茧的手掌也经不住锄头把的长时间磨擦,虎口和手指间裂开口也不去管它,每天就想多干点,没有人强迫他们,是他们身上多了一种东西。这东西是信念。信念能让拥有他的人做出令常人难以想象的事情。" }1 n; o8 K3 `: j) y2 w; |" @5 n
7 O$ c, T6 x) g
  他们是怀有伟大的信念,在热带雨林的亘古荒原,从零开始,开拓中国第二个橡胶基地,尽快让中国种上橡胶。这时,我仿佛听到他们喊着“吃在山,睡在山,干在山,不完成任务不下山”的豪言壮语进行梯田大会战。
$ H" C2 }, k' E+ a/ }+ n4 v' b 3 i' F* }5 P& q# |2 x& z0 K6 _- S% r
  那个年月的“九菜一汤”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橡胶技术网. ( 沪ICP备14028905号 )

GMT+8, 2024-12-26 16:44 , Processed in 0.032846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