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67354
- 精华
- 积分
- 8295
- 胶币
- 个
- 胶分
- 点
- 技术指数
- 点
- 阅读权限
- 90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1-9-13
- 最后登录
- 1970-1-1
|
楼主 |
发表于 2012-12-22 20:5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到一个温柔敦厚的老人。来之前,云南农垦局人告诉我,马克勤退休前还是云南农垦局的一支笔,很多有影响的文章都是从他笔下流出来的。
3 L. \ n) ^0 K6 |; I4 X& [
8 g! a, i1 d# ]% }( i4 j$ Z 我问:“您身体好了点没有?”
N' A6 |3 a0 Z5 U
( z/ n7 k3 C B+ X) q/ F 老人说:“我住两个多月院了,只怕没有了多少日子。”
+ E* I( {0 h. e7 k0 ^- x# U8 A 1 q+ y+ t) C' z6 ?; _, a
我发现我的眼眶有晶莹的东西流出,我抬头去望天,不让它溢出眼眶。这时我心里又有些担心,看他身体全部依赖拐杖,担心他身体支撑不了。我说,“您躺到床上会不会舒坦些。”% a* R1 _2 t; D$ I* r9 @
$ X9 y5 z3 z$ |2 ?" b5 Q 老人说,“坐着好,我是高兴啦!”5 P9 {- M, b! ^; T
% J M) ~$ E- ?) M$ S 我说:“其实我只是想来看看您,如果可以,您就随便谈点。”# @$ F' ^/ f, b' z9 z
: s, N9 O- ^6 s. \ 老人轻声叹着息:“50多年了,好久没有人提起当年支边了,您来了,仿佛就在昨天。”7 Y1 w: L( B" A0 i# q# v, G
8 N- z9 [) r% _! ^# i3 z7 }& v# |4 y
老人眼睛转向窗外,窗外的方向正是湖南的方向。他久久望着窗外,自言自语说:我多么想回湖南?可我是回不了了。6 i8 P$ c" v4 j
0 x9 c/ V8 F8 C, U9 O2 K
我感到老人眼角的皱褶和手上紫色老年斑都在述说他对家乡的思念,我的眼眶又有晶莹的东西流出,我又抬头去望天。
5 X! J9 h. x# \, }# }! V: g, z
1 F# v: `9 p7 F' x6 L# u9 Q9 K 老人的目光终于从窗外收回来,对我说,“薛作家你还年轻呀!我们来云南时你还没有出生。我们那个年代,思想行动都是一致的,都是非常单纯的。当年我既是工作组的人又是带队干部。你不知道当年那个热血沸腾的场面。”
* Z' n; |4 v0 F! m1 X0 e+ f
7 A6 o6 R- S+ u# |8 u 忽然,罩在老人脸上的那层乡愁不见了,眼睛亮了。“我们来云南支边的湖南人可是从十万多人挑出一万多人,百里挑一呀!湖南省把醴陵一万五千名支边人员按部队建制编成团、营、连、排。出发的大军按部队建制管理,以公社为营,大队为连,生产队编为排和班。物资筹备也紧张展开,每个支边人得到政府单衣一套、棉被一床、蚊帐一顶、胶鞋一双。在三年自然灾害的日子里,湖南省政府已经是竭尽所能了。”% }0 Z3 ^( d: Y* y' A+ Q
$ Y; S: z4 z ^
老人要我记下,1959年12月20日湖南第一批支边人员出发的日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