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网站:橡胶人才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13675635870

[工艺] FKM密封圈固定位置分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5-15 17:39:21 | 显示全部楼层
13675635870 发表于 2021-5-14 15:504 x6 C$ B  L" |6 o4 a
我们现有硫化时间是120秒,发现分层后,把时间改为150秒,并没有任何改善。# h0 S! i$ d5 [1 a8 Z' }, i, I
- c; i- ?0 h4 Y1 C8 b9 J9 w% n
你说欠硫,有什么依据吗?
! U) ~3 h% s  F
不要问为什么,照做就是。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发表于 2021-5-16 08:5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注胶压力低些试试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发表于 2021-5-16 09:56:4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学习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发表于 2021-5-17 10: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13675635870 发表于 2021-5-14 09:40
; j$ J& k% a0 y, i7 C  `9 ~) m, A现在材料工程师说,如果材料有问题,这个缺陷不会固定位置,而是所有位置都会出现。9 N6 @% {' C$ t; t3 _4 i

$ d% ]5 `9 A& z* A( ^- ~, {; u模具工程师说,模 ...
3 |- Z, z  C# f2 k
现在的固定位置是进料口和 汇聚点吧,进料口这里可以怀疑是胶粘剂冲刷,汇聚点这里可以怀疑是胶料焦烧时间短,这个出现分层的模腔肯定是最后一个注满胶料的  你可以试一下 冷流道三个出料嘴挤出的胶料重量差距有多少 最好低于10%。  可以自己微调一下配方,把焦烧时间延长一点,或者降低冷流道温度看一下,这个毕竟不是在现场,只能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1 b$ r. A$ \% r: J. N9 n8 V: i) \怎么说呢,做工艺真的是里外不是人,研发和生产互相踢皮球,最后解决问题的还是咱们做工艺的。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发表于 2021-5-17 10: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把胶料开炼机上先过一遍,然后直接生产一下  试一试,人机料法环,多试一试呗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发表于 2021-6-1 13:58:16 | 显示全部楼层
1、氟橡胶混炼后停放一日后再生产, ]9 p- R+ _  [
2、注意材料的污染防止
2 M8 }: l: R2 m1 r3、硫化时间才120秒,一米长注射6秒完成,从提供的信息来看,硫化速度相当快,建议慢点,温度低点
/ M. T5 y# _8 f4 N; ]8 m4、模流分析做了没?看看这个位置是否结合点?窝气,或者夹渣等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发表于 2021-6-4 07:28: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洗模具后会好就说明了一个问题,产品生产过程中出现粘模问题或者模具表面光洁度不好。还是从模具方面想办法改善吧,。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发表于 2021-6-4 09:05:03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能是窝气造成的?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发表于 2021-6-6 11: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看法:. I1 n+ j1 j& y
我认为此处模具上表面有问题居大(加工不精细导致表面粗糙、有不易手感的毛刺等原因待定)
8 O# i5 u, J& u! e" i7 W1 E1、橡胶。  胶料的焦烧时间我认为不是问题。冷流道工艺保证了胶料的T10,注意时间仅6秒,时间短,焦烧能烧到哪里去?如果焦烧,从产品的结构上看,注胶眼处于此端的中间位置,胶料的卷曲理论(忘记是不是这个词了)也不会保证焦烧的料一直在注胶眼的右侧。左侧也是有机率出现异常的,而现在左侧没有。
4 A. t' Y7 K9 Q+ \2 B) ?+ C2、清洗模次:500次左右出现,基本算是固定频次。 众所周之,橡胶中的杂质一般均会在模具的拐角处残留的较多,而此分层的地点正处于拐角旁边,如果此处模具表面粗糙,更容易粘留杂质。次数积数,如果有毛刺(假若)或较粗糙,积累的杂质会更多,从而导致分层。
6 y/ b2 E( o8 m7 ]+ X3、图片:从图片上看,不清楚是拍的原因,感觉分层的地方粘乎乎的,是不是硫化不充份?建议是否硫化个5分钟的(极限时间)
/ i& c1 C& A; z: q- @请参考,指证。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楼主| 发表于 2021-6-8 16:31:59 | 显示全部楼层
abcde9765 发表于 2021-6-6 11:10
1 r1 W8 A" _! g$ ~1 @9 k个人看法:
. w! j7 D- P6 [/ e$ V% |我认为此处模具上表面有问题居大(加工不精细导致表面粗糙、有不易手感的毛刺等原因待定)
3 Z% y0 H" k5 U8 ?) D1 ...
' b" k1 m$ H" {6 {3 j7 @
1、模具表面是喷过砂的,是麻面,不是光滑的。 . \6 k/ x0 _4 M8 l/ p6 @3 w3 z# c7 k  y

7 W) B4 j6 g' v+ `0 Q) e2、缺陷位置没有毛刺,但是倒角很小,R0.15 。
! h5 X0 [7 k" x6 H
: }1 a9 b2 V  j- i3 M3、分层可以确认和粘模有关,新鲜模具不会分层,做久了就容易分层,继续坚持做,后面就表现为粘模。
1 g( I$ Q& N5 H4 h6 x2 |- Z! ]2 u* O# [2 U; A
4、延长到5分钟生产不可能,我们成本受不了。我从120秒延长到150秒生产,并没有好转。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橡胶技术网. ( 沪ICP备14028905号 )

GMT+8, 2025-2-24 10:41 , Processed in 0.023789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