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网站:橡胶人才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41|回复: 5

轮胎损坏的原因及正确鉴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1 12: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胶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第一部分
8 E' V& }4 ]8 x  L& Q轮胎损坏的原因及正确鉴定的目的% b+ e/ |  }- \8 q" Q4 J6 V
一、轮胎损坏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种况
+ ~1 o% L6 o% q3 v# a2 h1、使用问题:
0 y4 I% Q" p& T# z+ K% i2 W   不标准负荷(超载),不标准气压,非标准轮辋及轮辋变形或爆破,车况不良,使用环境(如路况)与轮胎性能不匹配,扎伤,撞击,急转弯,急刹车。2 A* Q; ~% @( i. A
2、性能问题(能力问题):' Z1 d; [6 y* Y, t0 {
性能问题也与使用问题有关。受大环境的影响,人为或少数人不能改变的。如超载能力,速度能力(高,中,低),散热能力:生热造成胶料改性,同时生成气体,造成轮胎出现问题如:肩空,子口空引起的抽丝爆或断丝。" i  e9 s5 E+ g
3、制造问题:6 l; j5 t; R) q8 ?
胶部件之间由于气泡,杂质,粘合不好造成界面脱层;部件之间无差级;带束层成型时上偏;胶部件尺寸及性能不合格;欠硫,过硫。胎侧或内衬层接头大;胎体帘布稀线(一般发生在帘布尾线部分,在压延裁断时),辟缝(成型定型压力过大或扯拉造成),交叉。! ?2 S7 k# n$ p5 E" [. V4 s
4、人为制造:8 ]9 G0 }; Y, \$ f
病象造假。
& s) g9 w6 [2 w: L9 `二、故障轮胎鉴定的目的
1 G4 l9 F$ l, {! F1、查找生产工艺和生产操作过程的问题,以免再次发生。
! W- }- q( g$ @' X) i  e+ ~9 H& B2、为产品质量的技术改进提供依据。, j+ B$ s: U& I2 |  j' Q# k" v4 m
3、快速准确判断故障源,支援销售,巩固和开发市场。0 N, E. s5 w6 W3 e
4、有目的地为客户提供技术支援和技术培训,延长轮胎使用寿命。1 m% i  a; P, H/ ]* `  R

7 X" h1 N  G; U- N第二部分
$ h6 [$ F8 h, C" B0 V9 w$ [+ m& Z8 |5 r5 T4 N: ]
故   障  胎  鉴  定 程  序3 z9 v' {- r8 I( ?- A! v- ?" J
     看商标-----看胎号-----量花纹深度------看是否修补-----看是否有碾伤或致命外伤或其他异常现象------看准故障、确认工艺、使用/性能问题------看规格、 层级、花纹--------(确认故障上下模-------做赔偿报废标记-------)登记理赔单--------信息反馈。
2 ^7 m6 L2 E; h( s+ d3 W
7 S6 c/ e9 M! |' W$ Z+ ^5 i: R) Q! a注:1、碾伤或致命外伤------在鉴定时要特别慎重,因为有可能隐藏着交通事故。
7 }/ K8 L' T2 Y% W( k  }; A% X  m6 g        2、是否有异常------防止造假。
' X( l( P' ~# p  Z" \7 D, H- h% k' X- l9 Z* d$ [1 W1 ]$ j
第三部分& b3 k% t# z. M
一、影响轮胎使用寿命的几种原因
; V( t/ X1 p/ A( Z1、气压(轮胎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80%是因为气压的原因造成的。)3 q" P8 z% x# B) m6 m& Q1 ?/ ?( s8 G0 o
低气压,胎面活动量大即变形大,产生热量也大,磨耗也会加大,同时轮胎使用性能相应降低。易造成肩空/碾伤胎体/异常磨损,割伤子口。
$ P0 |; E! x. u4 S7 F高气压,科学地加大气压可有效地提高轮胎承载能力,对轮胎使用寿命影不大,而当气压高到一定程度时,降低了轮胎的弹性及缓冲性能,此时轮胎就会成为一个钢性体,带束层钢丝及胎体钢丝承受的应力增大。平衡轴上移,增大了子口部位应力变形,从而造成子口裂。高气压也易引起花纹掉快,爆胎,异型磨损。  m. f8 p  U/ a. z9 `' o: i; J
2、负荷% F& U# u* f6 p' d6 a8 n
轮胎正常使用寿命为100%时: ~0 X4 T& P2 ?0 t6 Q, Z
超重30%
- P( C& L$ p) w/ X% n轮胎使用寿命是正常的60%
& `( y' ?/ H7 F) {8 J6 A6 A8 ^超重50%
' H0 _. |8 f7 l轮胎使用寿命是正常的40%
8 q( k+ J/ Z; v) u: h3、速度
1 a" N& L3 C1 t! E/ U# `假设以55km/h为标准值
* g' F8 k7 F" X4 F6 o$ J耐磨指数为100%时  H2 v: o6 v6 c
当70km/h时
( c* P; I: H. f( J, Y, D9 t0 G耐磨耗寿命为75%8 E! n% l. V" M1 H; B* R. @3 y
当90km/h时6 b. `5 |- r+ M* ?; z: o
耐磨耗寿命为50%2 E. K% Y  z) n
4、路面
! ?* w8 B* H( V/ p* \假设以光滑的水泥路面为标准,耐磨耗寿命为100%.
& t4 \; M, p3 @$ q3 l& Z5 o9 `* e普通铺装路
# s3 `; V- U5 w$ y; N" i1 j耐磨耗寿命为90%# P9 n) @/ D) v* @: S  e
部分沙石路  q2 y  q7 K8 F: `6 J, b8 z
耐磨耗寿命为70%) V% c# s- J3 J& |5 I
沙石路
, D. v8 e! A/ H3 ?. f  [3 S耐磨耗寿命为60%
. I! G: Z$ ^7 P非铺装路
2 L, N! |( Y/ Q  D" {. j; J耐磨耗寿命为50%1 @% q  N: g( Y

/ w! U; O% P3 X2 [     磨耗寿命对照表/ u& Z: N% Y& z3 J" R) I* N
7 o  N1 p% k, d. ^+ ~/ [
路面等级
' T" v0 j  A8 k0 y- h磨耗    ( mm/1000km)
8 x8 x# ^, X8 o9 v- W& w甲  级  路
4 K7 a( O: h% O$ V0 G4 K0.12——0.17
" G' M# F- c( {: S乙  级  路
* _$ i  l7 h, Q9 Z# F; f0.19——0.233 I+ `" x" h; T: i( c2 U
丙  级  路$ ?) t4 j* C8 t, Q! x  \" y
0.28——0.508 {; `9 I) I/ Z0 N
5、外界气温* t! l3 }4 s" [# [5 l2 s
以夏天30度,耐磨耗寿命为100%时。" v3 f; }/ w# A* a# {/ O! w3 k
春、秋季,耐磨耗寿命为110%
1 [( O7 x* {; a+ ?9 T- ]冬 季,5度时,耐磨耗寿命为125%
- Y) a5 B3 a* \夏季1000KM磨耗是冬季的近3倍。, l* w+ C' V- l2 X6 A+ }: K" q, A
季         节
6 O# K: m+ ]1 B磨耗   (mm/1000km)* I" N" O) `: }9 ?& U
夏:平均23度,干燥,甲乙路( f0 H/ W2 O, {- i& x' |/ B
0.4
+ m. Z& J( z4 X秋:平均14度,有雨,甲乙路% }) w/ ^2 {$ j7 U1 ^' C
0.230 g' l3 Z/ a( ?
冬:-24度,有雪,甲级路
2 ~4 O5 Z0 s; [6 w0.12
" L$ {, N' |# F) }5 j, K6、轮胎温度, \. i0 w! I: O% g9 l+ K) r
假设以轮胎温度30度为标准值,耐磨耗寿命为100%时
; g4 k1 l0 M/ f: }( k) z, j当轮胎温度为50度时0 t* i3 o) s. Y  ?
耐磨耗寿命为80%8 D* Y$ [* ?8 A3 c$ Q; ?
当轮胎温度为70度时
% I6 S% c3 X9 f. C耐磨耗寿命为70%# {$ V! j+ ~6 c, z+ M8 U6 X
, b3 b. g, C0 Y1 S" x
温度是影响轮胎使用寿命的主要原因之一。轮胎生热的原因是由气压、负荷、速度来决定的。
5 Q/ x1 @, P" |- V8 U; P/ Y6 \       天然橡胶在高温96度时,强度损失为35%左右,在130—140度开始流动,150—160度以上则变成粘度很大的粘流体,200度开始分解,270度则急剧分解。当轮胎生热达到橡胶改性的温度时,改性的橡胶会生成气体,造成胶部件脱层。当轮胎温度很高时,要慢慢降温,不要用冷却水急速降温,以免橡胶的自补强性能(橡胶自我修复功能)受到破坏。
) B6 k( I8 H) y2 U( w, s# @* d      轮胎受热造成的肩空应如何鉴定:2#带束层与0度带之间是轮胎的最厚点,也是生热量最大,散热最慢的部位(所以肩垫胶要有散热好的性能)。当达到一定温度时,此部位的胶部件因改性流动的过程是由里到外发生的,所以造成内里胶部件改性流失,同时生成气体形成肩空鼓包。如果发生爆破,有粘流体,爆破口处的橡胶有老化现象。有时也发生碳化结块的现象。这也是区别人为制造受热肩空的方法之一。7 H" B7 f) E# C4 _. K
热饱和:等量平衡-------热分散(结构设计)=热生成(使用原因)。即轮胎生成的热量与散发的热量相等时。
/ F, h3 ]6 S, I2 R8 P* Q轿车轮胎达到热饱和的时间为0.5-----1h4 S' B* W% l1 g& J6 x. L; P
载重轮胎达到热饱和的时间为2------3h
. G% I9 s1 j# l' m' ^7、转向
% }, n8 e' ~) e4 R侧滑角度越大,磨耗量越大,温度越高。经常急转弯容易造成子口锯齿形裂口。
, j( |4 o( c* l. _) r! V$ v8、制动
3 }" p) v# |7 C1 j- G$ `刹车前瞬间速度越高,磨耗量越大,制动频次多,升温快,磨耗量也大。
3 |2 B2 `1 d: K4 P1 B
4 w* O+ D0 P, z: d. G三、轮胎维护与保养的必要性. `/ d8 Y' u, F" n# W1 Z9 H( Z
1、气压
' X6 O! n* f  ?" r' t! f双胎使用时,压差不能超过0.5kg。4 Z/ [" _" o' L* x# v3 [) W! C0 j% k
当  压  差  为   2kg   时
' L. h' {6 P) J: J5 U气  压  高 的  轮  胎1 ], y1 `6 K. c/ k2 O
是正常寿命的75%
+ @- }' k- x( @4 H气  压  低 的  轮  胎
0 E& a9 a; b" E. F0 {" b) J+ k7 O是正常寿命的45%# H/ y/ {1 v" `  |5 b
2、避免双胎外径差----复轮间隙不能小于13mm。
; Q1 h* {2 k/ m外  径  差                 0.5mm     10mm     15mm
0 G* B3 t% G6 C9 H2 x正常磨损为100%     105%       108%     114%
/ N. P6 o9 N# ^: d3、换位
5 t5 s1 j6 @" s& Y9 W* C正常换位,校正到最佳状态时,轮胎综合寿命能达到122%
4 k+ D6 Q6 w( U* W: V正确换位:单胎平均行驶49700km8 O9 c; \* e5 y% V6 E* {0 x
固定位置:单胎平均行驶19700km9 h* b) ^  o2 j. W. n. R/ l
4、使用标准轮辋, H1 X) D# d& v
    最大可能使用标准轮辋,杜绝使用修补,变形,锈蚀严重的轮辋。- P( A: H% Y( m8 x) t
标准轮辋在行驶过程中,轮辋大边是按椭圆形轨迹变形滚动的,这也是轮辋大边容易出现圈空、圈裂、抽丝爆比例大的原因。正常轮辋的破损率不小于6%,保质期一般为三至四个月,再加上轮胎维护保养跟不上和超极限使用,轮胎的不正常损坏率就会增大,这也是多数知名大厂将抽丝爆破作为商务理赔的主要原因。所以,一定要说服客户杜绝使用修补、变形、锈蚀严重的不标准轮辋。
# J2 m% |4 {9 o! [! \! V第  四  部  分
3 N! g# P& L  Q# R! d( z$ d0 T: f* ?9 z; B% K& N
全钢轮胎容易出现的故障7 M  h  b. b* F; p! N

/ g% J8 q  \/ t3 b( ~轮胎最薄弱的部位是:部件与部件之间结合的部位。
( g2 x' n5 E$ ~% ~, T7 U6 r5 c
/ V8 U. X  A- }+ n3 n- h6 v一、部件脱层的的几种情况:
- g  t- ~2 n$ B3 N3 p界面脱层,水分、.气泡脱层(肩部气泡易出现在2#带束层端点部位),刷汽油不均挥发不净脱层,生热脱层(性能问题),撞击、挤压、撕裂脱层,杂质脱层,欠硫脱层(易出现在0度带与2#带束层之间),胶部件移位(混炼胶不合格,造成胶部件在存放时尺寸的变化。门尼粘度低在硫化时流动性大造成部件之间相互渗透移位)。6 i8 b, i! ]7 p6 P; e

% l8 J* W! V/ G" p% g二、子午线轮胎冠部与肩部较易出现的故障: K+ m! }3 I3 c( e! |" c* f
1、冠爆。$ Z4 F" t# M1 [7 F% F! q
2、冠空即冠部脱层:胎冠与带束层之间,带束层之间,带束层与胎体帘布之间。) H  f, x9 k( a
3、胎面掉块 :高气压,胎面的不适应性,使用环境不良等。
9 j/ z8 ?3 P3 `1 F3 Z8 k, f7 O" {4、花纹基部胶裂口:夹带石子,急转弯掰伤,胶料性能,花纹设计不合理。$ F% z0 ]7 a/ [
5、胎冠接头开:急刹车,路况不良,粘合不好。* E# a1 z' P( H/ C' Q
6、异常磨损
8 }5 X4 A5 K; F: C8 S* T7、肩空; i6 ]+ B+ q' t* u5 H" _
8、肩垫胶结头开
8 G3 ~: K$ P; j: @8 T. q
* D- Q. v% ?/ J6 Q6 ?( U三、造成爆破的原因
3 N, ?- A. u& r6 q9 |& L. M1、有形外力----锐形力,能看到外力着力点。
$ d) c/ w7 E0 l' p) X2 C2、无形外力----钝形力,看不到外力着力点。
) F% a! K( C- J3、部件之间脱层。
3 @* d2 j) E, j6 ?' ]- j" ]
7 C. F- f4 C' R. b1 H3 ]四、子午线轮胎胎圈部位容易出现的问题
& f# b1 L% R2 b+ P! i; m+ x/ [1、圈空、圈裂。, \9 r) A  W! q$ S& p' H  x+ [1 T
⑴轮胎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轮胎转动时,子口部位不承担变形,而胎侧才是缓冲区。当气压太高,承载过大时,屈挠点(轮胎平衡轴线)上移到子口部位,容易出现子口裂。
0 D* u8 B4 }: ?% P% D⑵转弯半径过小,扭力过大,子口部位易出现锯齿形裂口。. E6 W. Z7 s, |" r
⑶轮辋大边宽度不足易引起子口裂。
4 C5 {; J, u9 K2 ^6 @$ S  I# o) k⑷重载缺气时,易引起子口裂(20——30分钟的时间)。
8 h* g) d4 W9 x& m6 @+ L: `⑸新轮胎作驱动轮使用时,出现子口裂或肩空的几率大。先作为承重轮使用一段时间后,再换位使用出现的问题相应会少。
! @4 L% u; U2 S2 s0 V+ d* D⑹胎圈部件之间粘合不牢8 R0 e- U2 c! f- B2 p) x' D' o
⑺子口反包端点无差级或端点低. m3 `- H6 U0 h0 |, S# X8 Q
⑻胎圈挂胶不好
) C* V* Y' ?( m1 P: O, h⑼下三角硬度不够& Z' h% J1 \& i7 N# W
⑽含气泡或杂质) _: r" U3 p5 W
⑾胎圈部件散热性能不好
# b* ^0 n! s+ z2 Y3.抽丝爆(使用问题与轮辋问题)2 J$ c* G6 X2 D: c0 s, {; u
⑴    锁圈加垫皮:初期出现空,裂。后期就会出现抽丝爆。! U8 J+ b( G+ E7 b1 y8 n! s
⑵    轮辋爆破:子口胶条两头都连在胎圈上,且胶条有撕裂痕迹,切口一般有缺口不直。
( E& f8 b; ?  M* N4 g⑶    轮辋变形:抽丝部分对应边子口有时会出现裂口。
' D) J" W8 o0 x$ n1 X⑷    胎圈塑性变形:由于受外力变形,当外力撤销后,而不能恢复原型的。
% Q) O& ]9 w0 x6 h( K⑸    缺气碾伤子口,后期出现抽丝。
3 E9 |. s$ x( Q6 I⑹    撞击,擦伤---外力造成。; I5 g" u9 s; y3 j
⑺    轮辋割伤子口:子口胶条只有一头连在胎圈上,且胶条细,切口较直。
6 Y4 ~! g2 j3 n! C7 w5 b# [抽丝爆造成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0 B/ K5 d0 R; ?* k8 C. O1.结构设计或生产工艺问题。; T# d2 t2 D- w
2.性能问题---能力问题如散热能力,承载能力(子口强度)。
5 f+ M# ^' H) }3.轮辋问题3 p8 k1 e! X3 ^/ j* {
4.使用问题' l5 Y* i" Y# O/ |
* _5 e1 o6 K) {3 l% o8 J1 x
五、全钢子午线轮胎肩部,子口部出现问题比例大的原因1 q8 O1 s- T  {1 y9 r
   子午线轮胎滚动阻力与轮胎的使用性能有密切的关系。因为轮胎滚动时,断面上的能量耗散分布(即应力,应变分布)产生滞后损失而生热,轮胎使用性能降低,从而影响轮胎的使用。4 V( ^2 A: p% _7 Q3 w
内力---物质内部某一部分与另一部分相互作用的力。6 j2 X* C* e  }2 N0 t
应力---以分布在单位面积上的内力来衡量内力在截面积上的聚集程度。( o# X2 D6 U8 C+ [
应变---在应力作用下,物质内部发生的形变。  % a. W% m+ V2 I1 x# H$ \
弹性滞后---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应变落后应力的现象称为弹性滞后。它把部分动能转变为热能,储存在物体内部,物体会发热。当轮胎内部热量聚集到一定程度时,热生成(使用问题)等于热分散(结构设计)的等量平衡(热饱和)就会被打破,从而使轮胎使用性能降低,影响轮胎的使用。# {0 w) [& a! j' t8 t

( }3 r& h! ?) Q4 k1 u轮胎在使用过程中,各部位材料能量耗散分布所占比例为:4 q" j* C  e3 O0 ^  m
胎面39%.带束层8%,胎体帘布6%,基部胶5%。9 \0 K0 U" l/ x# ~
胎冠及胎肩部位材料能量耗散合计为58%。
8 n5 w9 Z7 E" ?/ p  z* F) k3 T胎圈14%,三角胶13%,胎体帘布6%。
) `& r- o4 |- J, X, S子口部位材料能量耗散合计为33%。
) i2 n& E. @4 A4 j- x内衬层8%,胎侧胶7%,胎体帘布6%。6 z  t2 ^, J1 ~" ]; U
胎侧部位材料能量耗散合计21%。
! J) V2 Q4 N6 @& P5 H" V
2 \9 J4 d0 ^) X/ k2 X1 t从以上比例分配可以看出,轮胎材料滞后损失能量(生热量)主要集中在胎面部位,其次是胎圈部位。就是说胎面胎圈部位材料能量耗散分布所占的比例最大,产生的滞后损失就大,产生的热量相应也大,同时对应部件越易出现问题。8 G% Z4 P8 v7 ]( T
1、轮胎在滚动时,胎肩部位所受到的交变应力(即,拉伸,压缩,剪切各种应力同时存在的多项应力)最大也最复杂,产生滞后损失而生热量最大,出现问题的几率就大。
# c0 g1 ?: u' G4 ~2、带束层承受着胎体的60——75%的应力,所以带束层端点蠕动量最大,生热量就大,端点包胶就容易脱离,从而造成肩部脱层/带束层端点松散。6 N% l9 m  i# Y& d) \/ l
3、轮胎内磨擦产生的能量消耗占轮胎总能量消耗的80%以上。7 V3 r' }. u8 I7 W; V8 |
4、胎圈部位出现问题多的原因也是如此。2 i. F# z! ?2 d5 _4 f6 h+ U+ W* R
5、子午线轮胎由于胎体帘线呈子午向(径向)排列,在负荷状态下胎侧径向变形大,因侧向刚性低,胎侧胶承受的应力高。在此情况下,胎侧中部橡胶经受双向伸张(这也是造成胎侧拉链爆的原因之一),而胎圈区和胎面边端则为双向压缩,从而致使胎圈区产生屈挠裂口或导致带束层与胎面边端脱层。
% A! h9 w' ?- I. |# t- M# I& ^/ h
2 u! E) O" d; B& B2 L9 x; P" R六特殊问题分析
( C* Q) e2 v. s7 L' ~* `1、抽丝扫伤
% v6 c7 a" H) ]. m⑴ 抽出部分外力伤损是否严重,明显。. u/ j6 v% |* X; S* Z4 f, G( z
⑵ 断丝端点是缩径或切割。! K. G/ c  h8 ?4 t4 F" g! t
⑶ 子口部位是否存在正常的质量问题。. W0 o: R% l% n: U2 m% r. P4 |
⑷ 抽出部分确实被扫伤,但未抽出胎体是不会有外伤的。如果紧挨抽出部分的胎体有外伤,那么就不能断定是先抽出后扫伤。
7 m# v# @" k; y2 e( f( d. }; l2、拉链爆
4 y/ L( Q9 G( G' G" X⑴ 胎体接头过大时,容易挤压胎体钢丝,造成此部位钢丝受力过大而崩断。而钢丝帘布劈缝,稀线或钢丝交叉,因帘布钢丝受力不均,造成脱层/断丝/拉链式爆破/u爆。
8 t* R/ a8 m3 F! Z5 [⑵ 外力损伤,是否有径向裂口。
- h& Y0 l. {3 @, K  D$ L* D5 ^⑶ 爆破口可以是弧形,轻微s形。
* }: h' v! J  Y/ q% [2 B: Y- T5 @⑷ 缺气碾伤。
, I$ J8 R* h& i! E3 w/ j3、双病象9 [) ~+ k# e8 c) b1 L/ [
⑴ 带束层是否刺穿,有无垫子,修补。& [6 Q. E2 N* W
⑵ 受伤部位带束层是否锈蚀,松散。$ @  v( z4 R: Q
⑶ 是否串气----毛细管现象。
3 q& ^1 S4 X4 s' B2 P⑷ 是否因外力造成脱层/断丝。
$ w2 V7 b  G) M4 v⑸ 在双病象处理时要注意的问题---轮胎扎伤,受撞击或缺气时容易造成子口裂,且裂口边缘棱角分明,尖锐。这是鉴定先扎后裂的方法之一。9 C5 v; d# j8 O5 q
4、U形爆破' \6 \$ a8 J  n& o4 Z. h  y4 y
⑴ 内露丝。  G) Z& h7 _3 }9 R" M! Z
⑵ 外撞内裂
) F, n, Z9 s2 a0 V⑶ 内衬层脱层/内衬层强度不够。
0 g- y0 L9 f; D- Z) ]4 R# \1 {⑷ 胎侧接头大/胎体稀线/劈缝/钢丝交叉。( l$ L3 x1 c  [& X: G& ?
5、子口三角胶断裂' v/ @8 R+ u1 L
   下三角胶硬度不够/抗撕裂强度低。断裂的三角胶呈撕裂状,分层,有时含有气泡,严重的呈海绵状。" n! u3 p7 q1 Y  v
6、 胎体钢丝帘线与轮胎性能的关系
6 n1 b; X5 g6 C   钢丝帘线单股钢丝直径大,超载能力强。但耐疲劳性能差,生热高,易折断,高速性能相对差。而高速性能好的轮胎,帘布钢丝单股直径一般相对小,且柔软性相对好,耐疲劳性好,生热低。9 M+ b6 X$ K9 d5 n. n6 j4 T. L9 I* i
7、胎里露丝
/ ~/ |- b6 }$ I# ^; E⑴ 胎里露丝属于外观缺陷。一般在胎肩花纹块相对应的胎里部位,轮胎充气后,在行驶过程中胎体帘线与橡胶之间或内胎与胎体帘线之间摩擦生热,导致内衬层胶料强度降低。由于内压的原因,使胎里钢丝显露出来。因为钢丝帘线挂胶,而内衬层多为溴化丁基胶(比较硬),使用前,质检过程中较难发现。
) S. R2 k+ J% Y1 \) k  j分析内露丝的原因,首先要观察露丝的尺寸/面积大小和市场反应的数量。根据生产日期和批次,结合病象查找原因。
- ?% w8 i# I' b3 c⑵ 胶料不足/流动性过大0 F3 K( L! f3 E2 D
⑶ 半成品部件尺寸过小- M, A+ r" o% \, s$ Z$ r0 d6 \# c5 Y
胎面,胎侧,胎肩垫胶等半成品部件尺寸过小,导致轮胎体材料不足。过渡层和气密层胶料在内压的作用下向外流动致使胎里胶料不足,造成胎里露线。过渡层和气密层厚度过小也会导致定型和硫化过程中胎里胶料不足。8 R* C+ n7 X) G, U) {3 j
解决措施:避免半成品部件尺寸在公差下线。, E' I  Y) X' }0 W3 i
结构设计时适当增大胎肩垫胶厚度,为减小模型花纹沟处帘线的过度变形,又可使更多的胶料向花纹沟处流动,避免气密层胶料通过胎体帘布向模型花纹沟处填充。
$ X; S; I3 y( X* s$ W. n⑷ 过渡层胶料门尼粘度过小) u; s) U0 I! f" o3 P5 m
胶料门尼粘度过小,胶料在粘流状态时流动性过大,在内压作用下胶料由内向外流动,致使胎里露线。此情况下的胎里露线一般批量出现。注:在硫化过程中,各种胶部件胶料迁移渗透,由于各种部件胶料配方及性能不同,所以容易出现部件之间脱层。再由于内衬层胶变薄,强度降低,在使用过城中易磨破,造成胎里露线。
: n, j1 a6 C$ f" p⑸ 胎体骨架部分存在问题
$ o  J! `7 X. [  ~+ ]胎体帘线假定伸张值过大$ G6 d6 w. a$ e6 C$ k
轮胎定型,硫化时胎体帘线伸张值过大而显露出来。" D5 ?. n8 h/ s# U1 M  e
带束层周长过小,导致轮胎定型时不能完全伸张,胎体帘线内鼓,造成胎里露线。此情况一般除肩部露线外,还伴有胎冠中心线处内衬层过薄或露线。有时肩部露线部位还会出现胎体帘线轻微弯曲,严重时伴有胎里周向不平。
; U' E0 ~& A# B解决措施:匹配轮胎骨架材料的整体设计。
) ^+ G1 G0 d" ^) G7 o9 J          减小胎体帘线假定伸张值。+ U. A$ D" K8 @/ i! u2 E
          适当调整带束层周长。7 G  j; V- Z5 q8 v( X; |3 m
成型时胎体帘布或带束层上歪
/ n5 ^% v# x/ b轮胎定型时伸张受限,使胎体钢丝骨架材料轮廓小于设计轮廓,导致露丝。一般单侧露丝,很少批量出现。注:此情况也会造成胎体变形/ 胎肩偏磨。9 a6 g. H% v6 S2 \6 L7 r1 _
胎体帘线缺陷
3 C7 }0 c0 r  S, _胎体帘布缺线,稀线或在成型机上被拉伸,致使该部位帘线密度较小。硫化时该部位胶料在内压作用下向外流动,造成露线。
% S- `# n7 C" A2 s0 K# B解决措施:胎体帘布压延时避免钢丝帘部交叉或整径辊上缺线。直裁修边时采用电热修边,避免拉伸边部帘线保证成型和裁断工序的接头质量,避免接头部位帘线压散。
) e* z9 h6 y3 M⑹ 其他工艺问题
7 j  H  U# A) G$ r% V硫化装胎时机械手对中不准或定型偏歪。机械手与中心杆中心偏差不超过2mm。$ Z3 c$ b7 Y) R0 F! O& k
硫化工艺没有内压冷却步骤,硫化胶囊温度过高。
. x- m; o8 w9 W& Z定性压力过大,胎里胶料向外流动。  V! M6 O( b4 V! R; F4 {
胶囊表面隔离剂或保护剂涂刷不均。
) c' |# [! u6 w* M0 z: s胶囊泄漏或上下环等密封装置密封不严,造成内压介质外泄,导致胎里露线。
, N( v" p3 Y" \0 _8 I' k0 Q⑺ 使用问题
. L* {4 G5 Q* O3 H% g$ ^! f外撞内裂:外伤明显,内衬层有明显的径向裂纹。但露丝面积小,严重的伴有胎体钢丝变形/断丝现象。
& A' ~5 p! M: L( H$ [撞击,挤压造成肩部脱层,从而引起胎里局部露丝。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发表于 2012-8-3 16: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很好,不错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发表于 2012-8-3 16: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楼的 jiejie333 的帖子

这样分析,比所谓的8D报告有效实用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发表于 2012-9-7 20: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学习,学习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发表于 2012-9-15 14: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学习,学习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发表于 2013-12-29 17:5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学习学习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橡胶技术网. ( 沪ICP备14028905号 )

GMT+8, 2025-2-23 16:35 , Processed in 0.027325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