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1162
- 精华
- 积分
- 19073
- 胶币
- 个
- 胶分
- 点
- 技术指数
- 点
- 阅读权限
- 100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7-5-27
- 最后登录
- 1970-1-1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胶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西游取经团队”若裁员,先裁谁?
8 K' q# ]" e* P3 j9 W2 i# M0 ~" j 3 H; J3 o5 D/ `% H
一个假设 & }$ ^ w' _( T2 r% `
- o) q9 o L+ T+ h+ d5 J5 ? 如果“西游取经团队”要裁员,你会先裁掉哪一位? 7 i# C/ Q; B& a% i' @
% G1 s8 Y I6 j' _( } 水煮三国,大话西游。假如把西天取经四人组看作一个团队。唐僧就是那TeamLeader,性格坚韧,目的明确,讲原则,懦弱没主意。孙悟空即是团队中那个创意员工,业绩突出却个性极强,屡屡得罪人。猪八戒就好比那为人圆滑,偏偏干活时拣轻怕重,投机取巧。沙僧自然是那老实肯干,踏实做人,任劳任怨的模范黄牛,只是这黄牛有时也略显呆板木讷。这么个团队,倒也绿肥红瘦,搭配齐全。可偏偏经费紧缩,为节约开支,要在西游记团队中淘汰一个成员,以降低成本。你会选择淘汰谁? 2 @7 X; K5 t+ v& |4 L( |
5 u J# D8 }/ n( u
三种选择
9 s) b4 {) w x0 Z- T
9 R& i) u# m' ~+ M* R( {- n4 j “把唐僧撤了。”
. d/ r3 J$ u$ t- D# x
/ O1 H( J: o: }/ ~) c% q 西行这个团队,三个下属是一个非常好的Mix(混合)。既有孙悟空这样的业务骨干,又有任劳任怨的老实人沙僧。孙悟空虽然个性不够好,却有冲劲和干劲,作为业务骨干绝对能带动整个团队向前发展。沙僧尽管没什么创意,可执行力绝对好,属于“你办事,我放心”的类型,任何一个团队都少不了这样人。猪八戒本性并不坏,抱怨归抱怨,还是承担了保护唐僧的责任。关键是要规范他的行为。而他的圆滑也为团队的发展带来稳定和帮助。如果唐僧能把这几个人的优势发挥出来,那么绝对能提高凝聚力和效益。可事实上,唐僧经常误信小人,不能把合适的工作安排给三个下属。从管理学角度看,他没有平衡的手段,缺乏一定领导力。
& _5 F7 X1 f% b( o+ h: \2 G2 h; g7 |' l. q) y6 t% \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选择不同的淘汰对象”
5 F2 [. h, y1 F* Q+ M/ K4 @+ d) T( y/ }$ o
西行团队该把谁淘汰没有定论,应该根据团队所处不同阶段做不同选择。企业或者团队的发展阶段不同,采取的策略不同,随之而来的就是人才策略上的不同。假如公司刚成立,西行团队相当于一个销售团队,那么孙悟空是万万不能裁的。企业处于起步阶段,市场还没拓展,等于一切从零开始。企业需要孙悟空那样的骨干闯天下,立马出业绩。性格小缺陷什么的,根本不要考虑。这个阶段的企业,就应该把不出绩效的猪八戒剔除。 ) e6 q5 F+ W0 a4 l+ \3 `7 C
9 E5 G( ]% X, J. R) F
可如果企业已经进入稳定状态,业绩稳步发展,重点转向内部建设,例如:致力于企业文化的建设和企业凝聚力的打造。这个时候,别因为孙悟空的业绩而不敢动他。要淘汰的人就不是猪八戒而是孙悟空了。刺头一样的性格,怀疑一切,如果无法和企业文化很好地相容,那么放在一个稳定的团队里,总会影响其他成员,造成不和谐的气氛,增加内耗。
# C: r5 w: K8 r- p) M
7 |6 m* N* X2 T& s+ L" G “工作内容不同决定淘汰谁”
" _7 a' Z' r6 E* e# C9 V+ z/ l, Y2 b6 o" k3 I
首先应该确定的是:在任何团队,沙僧都是受欢迎的。每个团队都需要踏踏实实干活的人,即使他少创意。因为这样的员工勤勤恳恳,你把任何事交给他很放心。对于到底淘汰谁这样的问题,就不同工作内容的团队来说,会有不同的答案。只有明确这个团队到底做什么,目的是什么,我们才能下结论说到底谁该被淘汰。 ) ?1 a3 X% u$ l7 V# R% f8 w
" O. [0 _) m) B# A1 t4 O( f& C. V% R
假如团队的工作本身就很难,属于创意性的工作,那么这个团队就非常需要有闯劲的人,类似孙悟空那样的人。毫无疑问,好吃懒做的猪八戒就该被淘汰。可假如工作是那种不需要什么创意,只要按部就班即可,那么整天“惹是生非”的孙悟空就留不得了。他的优点在这里未必能带来多大价值,相反,个性棱角过于分明的缺点危害比较大。 . u+ m9 M% Q3 n, i) m
' p! r" o3 A+ }9 a' v# z) u4 a# @ x
三个看法 4 W! ~- o+ ^* j
% Q% B# t; f/ F6 [, ^ 不要光看结果,也要看过程4 |* _7 a4 c8 V. }
. ` s* B. W# t$ s( f# U, x( w# j
对于淘汰什么样的员工,作为HR,其实很矛盾。从HR的角度看,不能光看结果,不能仅以结果论英雄。我们要看的是结果以及达成结果的过程。有些
# ]5 x: g/ U; y0 y7 X8 }* |2 Q& |( ?% ?, d3 K, n0 p
HR同行认为,对于销售这样的岗位,还是要以业绩结果为衡量标准。我不是很赞成这种看法。因为业绩的好坏和市场的成熟度有很大关系。一个已经成熟的市场,获得高速增长的业绩不是过分的要求。而有的市场则处于刚刚起步阶段。Sales做了很多前期的工作,这些工作未见得马上产出效益,但绝对有利于公司今后的反展,品牌形象的树立。如果用业绩把这些做伏笔而无实际产出的Sales淘汰掉是不公平的。但是,从部门主管的角度看,他们等不及你去培育市场,需要你马上出效益,用数字说话。业绩就是他们唯一的标尺。
4 U2 |5 {! w) Q! `$ B& \% H+ {& G! K: @: ^! q! ^
要解决这种矛盾,一方面HR要说服主管把目光放得长远。另一方面,在绩效考核体系中,我们要把行为规范纳入其中,占到一定的比重。这些行为的考核就是将企业的价值观化为具体的行为表现,考核业绩的同时,看员工是否有热情,做事的态度如何。这样,以绩效不好为由淘汰员工,员工会比较心服口服。假如只有业绩一个数字,员工会找到很多借口作为业绩不好理由。产品牌子知名度不高,公司支持不够等等。以综合行为表现和最终业绩来评价员工更合理,做出的淘汰决定也更合理。 # F+ R5 r4 y& z
" F2 [3 I- F A
上业绩不是唯一标准
/ T9 ?4 M0 l r B
2 {/ I, g4 G O 我们会对每个员工的职位进行评估。如果某个职位的工作量不满,公司就会重新考虑职位的必要性,作出适当的调整。假如某个职位不存在了,原来在职的员工也无法通过内部调整获得新职位,那么被淘汰在所难免。员工与企业文化是否契合也是个重要的判断标准。那些整天抱怨、又不好好做事的员工是一定要淘汰的。
2 V+ T, P" J$ b; I' N: M0 I: s$ k- p0 e/ F/ \6 E
虽然业绩很重要,但不能唯业绩,哪怕是业绩指标格外重要的销售,我们也不能盯着业绩看。员工业绩的好坏固然是衡量员工的重要标准,但员工本身的态度和努力程度也非常重要,不能忽视。例如,销售。业绩不好,可能是因为这个市场本身障碍非常多,人们对产品的接受度、其他品牌的占有率等等。如果员工确实付出艰辛的劳动,努力去提高业绩,对于这样有上进心的员工,业绩数字不好看不足以成为被淘汰的理由。 8 G- @# d. a6 m3 A9 {
" {: n( Z; ~0 a9 |; S+ [ 用“淘汰”这个词不合适--环球实业科技控股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周凌君 * V& |1 n# m$ p% x% i
5 T: h5 O, \/ S$ B 用“淘汰”这个词我个人觉得不太合适。员工被动离开企业,并不是企业淘汰,而是说企业认为这名员工不适合他的岗位,不适合企业。
. y3 P) k6 G9 p8 O P& w7 ]
% Y6 B$ _& M3 h4 F. G/ h 就像招聘。很多人与企业失之交臂,并不能说明他或她不够优秀,能力不够;只能说他和应聘的岗位不匹配。员工离开也是不合适,不匹配造成的。造成不合适的原因很多,主要是员工和岗位要求间存在差距。 ' W) i4 S- a% {7 P
. I0 r+ E! ~; L {, \ 差距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员工在目前的职位上没能发挥自己的能力,或者说能力不符合企业要求;二是员工的能力明显超过岗位要求,而企业却无法提供更高的职位,也就是发展空间存在一点问题。这两种情况发生时,公司都会让员工离开。当然,后一种情况,员工选择主动跳槽的比较多。 2 G7 a8 G% g+ A: o. ]- j
* q# F1 M/ X9 ^9 T0 F1 G 打狗就要打野狗 1 C8 R3 |" |* ^ S5 E5 s
/ d) c( W3 p! d/ N 如果以业绩为纵坐标、以价值观为横坐标,我们可以将企业员工分为四大部分,五类人。
$ x! J/ B% w7 w) v' V2 N+ J! [
6 q" _7 M6 J. {. b6 q" Q; T' a 一、牛。一般企业中大部分员工也属这类。他们拚命做事,干劲十足,也甚威风。无论业绩或价值观,“牛”都是中坚分子。 ' p0 D. j- R: N: v! |7 q& x
! n9 {; t, g/ E2 z
二、明星。业绩高,替企业干出成绩之余,同时价值观亦完全配合企业精神。 # Y K6 T* A! R/ r j6 p
! }6 y ]) V3 U) ]
三、小白兔。这批人价值观极度符合企业精神,可惜业绩差。
/ P, _# |! T& e5 `6 @1 g$ Q) p9 G$ @, b1 l) n% m) d
四、狗。业绩差而价值观也差。
# z& [6 Z% L9 F& b; T
/ e. _ N1 d1 d9 E$ {( a 五、野狗。业绩特别超卓,但是其价值观彻底与企业相悖,亦即完全不遵循企业的游戏规则。
$ O* Q# g. H' T, w/ l7 q ^# [& v0 H/ |; O( f8 @1 o+ s. w- N
对于白兔类的员工,可给予他们两至三次机会,尝试培训及提升他们。白兔之中,很可能有的能发展成“牛”,甚至是将来的“明星”。但若他们业绩依然停滞不前,就当狠下心肠,不能仁慈,立即开刀解雇,否则长远计,他们将成企业负担,亦对“明星”及“牛”不公平。
^, |5 \& l" B9 f v& Q0 E
& \0 h, S3 x8 D/ F; D 狗类员工,既无业绩,价值观又相背,自然应该马上炒掉。因为碍于野狗类员工卓越的业绩而纵容他们,对于企业来说则是非常危险的。比如说,有的销售员业绩非常高,但经常抢单,甚至贿赂,价值观与企业完全相违,纵使他们可以把最好的客户带来,他们同时可以把客户全部带走,对企业造成无可挽救的恶果。这种人最危险,最要防范。决不能手下留情,应把“野狗”公开枪毙,让企业上下有所警戒,不能蓄意逾越游戏规则。管理者千万不要被短暂的效益蒙蔽,为了企业长远发展,野狗不得不除。
% I. z3 n5 z" m( W* T' \* G$ s/ X: ^6 @( S
6 k0 W. H1 @) O5 |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