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网站:橡胶人才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rubberbusiness

输送带的粘合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4 13:47:5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说的很对,但是又有多少厂家能够做曲挠呢,大多数厂家都把静态粘合强度看的很重。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发表于 2009-6-11 17:43:09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老板要省钱,所以带子的成本要越低才好呢,我们要质量好,性能才好,成本低质量保证就存在难度。这与我们搞技术的就存在着矛盾,难啊!!!! :L

评分

参与人数 2胶分 +10 收起 理由
lhx0309 + 5 我很赞同,确实如此!
娶老婆生儿子 + 5 同感!!!

查看全部评分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发表于 2009-6-25 17: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3楼的 chh31wxm 的帖子

橡胶覆盖率,主要是与橡胶的强度相关,如果橡胶厚一些,强度低一些,弹性好一些,覆盖率自然就高,可是有些厂,贴胶薄(省钱),用较多的粘合剂,提高粘合力,但粘合剂的增加,橡胶的弹性下降,强度提高,所以看上去粘合力比较高,但已经失去了贴胶的缓冲作用。输送带十分容易脱胶。

评分

参与人数 1胶分 +5 收起 理由
lhx0309 + 5 精彩回复,我很看好你哦!

查看全部评分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发表于 2009-6-25 17:5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总的来说,胶层厚一点粘合力会较高、耐屈挠性也较好,这点应该是没问题的。
" p6 r0 M" l# {. u+ n# T问题是要厚到那一个程度?当布层厚1mm时,胶层厚度应当控制在那个范围内呢?
0 D% R4 {$ t& t; w( s" v7 x试过用较薄的胶层,剥离强度ok,但感觉2层布几乎要叠在一起了(布与不间胶层相当薄),我想实际使用应有影响,但目前只能做静态测试,所以无法确认。
9 A) N& t7 N/ I9 o$ f  `) A6 I不知是否有人做过这方面的探讨?
2 ]  q( y5 y) F5 W" _另外,布层组织的松密似乎也是一个影响的重点,较密的组织,胶层不易渗透,所以胶与布无法成为一个整体(上下层胶无法接触),而且2者的刚性差异大,在反复的动态运动下,破坏应该是合理的,所以布层的组织似乎就不该过度紧密,这样对于输送带应该是较有助益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胶分 +5 收起 理由
lhx0309 + 5 精彩回复,我很看好你哦!

查看全部评分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发表于 2009-6-25 21: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输送带的粘合强度是关键的性能指标之一,希望大家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发表于 2009-6-26 14:3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喜欢用经纱密度稀一些,经纱粗一些的帆布:比如EP200:结构有三种:A:1000D/2,经纱密度190根/10公分,织物薄而经密,B:1000D/3,经纱密度125根/10公分,C:1000D/3,经纱密度 95根/10公分,织物厚而稀松,# d5 z: K6 _, j( w9 K
目前国内普遍用B这种,亚东等公司,则有部分用A这种,提高卷曲度,C:这种必须用拉幅定型才能生产,否则卷曲度太低,不能使用。
3 J8 i- I! `% Z& L  z  J; r* X+ J4 y, k) u: M; ?2 j
我比较喜欢C这种,因为我们的常识告诉我们,粗布的强度比细密的布好。5 z% C( Y8 R% J( n$ v
粗布的表面积大,理论讲,上可以提高粘合力。而且一旦这种布做好了,强度利用率高,同时织布更加容易,疵点少,生产效率也高。
! \! f: P+ e: i* t$ ~缺点:贴胶时吃胶量大,老板可能会认为成本提高。
' {0 `6 `8 ]  f" i: N4 n9 D% r! Q4 l0 A$ r( M
但我最终的目标是生产C这种帆布。它是我曾经上载的国外的输送带帆布规格,20年过去了,国内没有人做,太极当时如果引进邓洛普的技术,引进帆布专用浸胶机以后,就是生产这种规格了。
; a0 g; @- d2 c8 J" S可惜,到2006年前,中国所有的浸胶机是设计用于帘子布的,大龙和无锡刚刚引进了帆布专用浸胶机,但无锡太极至少到目前还不会用。) G) T) S, |4 N1 S  W) D. x
此外,说服客户,也是一件比较累的事情。( s9 q, R7 K) T
( X- b! M/ P* u
感谢,这个平台,使我有了表述自己的观点。

评分

参与人数 1胶分 +5 收起 理由
lhx0309 + 5 精彩回复,我很看好你哦!

查看全部评分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发表于 2009-6-26 20:25:28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向27楼所说的,我也倾向于在保证强度不降低的情况下,减少根密度,这样帆布的缝隙就会加大一些。其实输送带的粘合强度不只是贴胶和胶乳的结合力,还受“钉子效应”的影响。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发表于 2009-6-26 21:5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8楼的 chh31wxm 的帖子

输送带国家标准的经向定负荷伸长(10%参考力伸长)为4%,+ B& s( w5 ^) b

" s3 ]* g9 @( Z5 v, s我也一直搞不懂,帆布厂家为啥自家定的标准要小于1.5%,而且许多国家并不规定这个指标,而仅仅强调卷曲度。
4 X5 v: M+ d- ^3 h8 R7 a$ r: B# M, `3 ^# B# t9 g( N& |+ F
EP帆布的定负荷伸长在1.8左右是最为合理的。做好输送带后,也远远小于4%,况且EP帆布有不容易蠕变伸长。
- N) d+ F0 m& R3 M2 v4 a. l' [3 ]% \- z, |# U7 @7 J5 F
想不明白呀。自己把自己捆住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胶分 +5 收起 理由
lhx0309 + 5 精彩回复,我很看好你哦!

查看全部评分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发表于 2009-7-6 08:46:19 | 显示全部楼层
顾客常常嫌胶带伸长大,张紧距离短,在加上好多企业都用接好的环形带,如果伸长大了,就没有办法处理了。这就出现要求低于1.5%的指标了。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发表于 2009-7-6 09:0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顾工的说法,布结构最好用径向稀疏但强力高的。 这种布的浸胶工艺和压延生产工艺相对容易,就是贴胶量增加这点对成本上有所增加。
1 X8 S& v! g* I# m! l2 ]同时,在下认为当织布厂家的技术水平提高后,国家标准应当更严格些,防止大布材料良莠不齐。如果像我们采购多家帆布,最后尾料处理相当麻烦,要做好多检测才能放行!!如果各个厂家的大布性能更加接近,这个问题就不复杂了。7 m) M# L3 h7 i- N
我在设计上非常重视输送带曲挠后的粘合力,一直在做这方面研究。通过实验,我感到成品带的使用模拟实验越来越必要了,很多厂家就是静态附着力高,但动态后的附着力太差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胶分 +2 收起 理由
chh31wxm + 2 精彩回复,我很看好你哦!

查看全部评分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橡胶技术网. ( 沪ICP备14028905号 )

GMT+8, 2025-2-24 00:06 , Processed in 0.034040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