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网站:橡胶人才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248|回复: 33

回忆我的鞋厂跟单员生涯 - 丞丞2009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8 11:49: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胶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本帖最后由 iwin 于 2016-1-18 11:51 编辑 0 ^! c9 O- ]. Y7 V8 G% q
% f" S  j* }! V: r1 N
我写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想把我做这工作的一些心得和经验还有一些专业知识告诉给那些想进这个行业或者已经在这个行业做的朋友们,所以文章中有大量的行业知识。
  t! v+ ?# o$ |- H0 R+ X& R2 L$ F2 g  y  `' @- ?: ~
    那年,离高考不到几个月,一场大病使我三度住院,从此,我失去了原有的一切,而前景,也似乎一片惨淡。. V3 v. k, ]7 U

" C% ^* ^( z8 {+ G1 E  c4 l    出院后,我不得不回家调养身体。百无聊赖的日子和苦闷的心情是我想起了养狗。) G/ n3 B1 X, z% R# g( b

& v8 I% P. t- n! ?  K    于是,我就养起了狗。% ?% s! \7 s; U) @& S& L" g2 R

" s; S2 g. m* l    小东西很乖,很听话,如同我的至爱。我觉得世上的动物皆有灵性,要想他们怎样对我,我就的先的怎样对他们。2 Z2 Y" U; _6 |& K7 o* D
! B# I. A5 l2 ?' Z( _
    日落西山,我会带上小狗和猎枪去河边散步,玩耍。
7 t2 Q; e' D3 K& e8 t
' D: T/ j1 M9 S# z" B3 J' B    月上梢头,我就和小狗去捉老鼠,他和老鼠似有不共戴天之仇,不逮住弄死那是不会罢休的。利用在警犬队工作的表叔告诉我的有关知识,我对小狗的训练逐步踏上轨道。
+ l3 y3 h9 h, q2 l: i- @8 ?
! C* U' z' w7 a0 z: a. G- {: d    一天,小狗不幸被汽车撞倒,断了一条腿,痛苦地趴在底上,鲜红的血从它的鼻子里流出来,异常醒目,慢慢地融入黑灰的土地。我忍不住黯然泪下。此后,小狗保住了性命,境况依然艰难。它很想站起来,却无能为力,它身体瘦弱,依然不多进食。
2 F% d& t9 l  k" z7 B4 M( `1 Z" g
$ Q$ s8 F6 c5 h* u) k    每当我走到小狗的跟前,他的尾巴依旧摇了起来,不过,是那么的沉重,那么的无奈。眼里流露出渴望。痛苦的神情。
& [, i0 {: D) b& q' ^$ q
: d( P3 Z" h* o: ^    我很难过,心情是如此的伤感,付出了全部的新血和感情,得到的就是这样的回报吗?
  F- C/ l; b# [7 R0 [& G6 j
$ Z( f, B6 q: ?. a. ~+ A; B+ V    我默默的为他祝福着,祈祷着,心里却不能不想着这么个问题:感情的付出,是最令人伤感的折磨,毕竟生活有着那么多的意想不到,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有是多么的需要应有的心理准备啊!# L0 T% a4 q" r5 b- k

; W& \8 h+ N) A$ r0 c# `' x) }    这篇处女作我于98年发表在当地的一个报刊上,这里拿来并非炫耀,而是可以简单地交待一下自己的背景。
7 v; z( x. O( P7 Z
4 L: n0 J. R, P6 }8 m    2002年春节过完后,就跟随我的表哥来到了东莞的一间小鞋厂,这间鞋厂原来的跟单文员年前辞职了,于是我来顶她的工作。) Y" J& N- z0 O( l

) j* J6 C! N. V6 Z9 f    这间工厂在当地的一条过境公路旁边的工业区内,两旁有手袋厂、塑胶厂、印刷厂、五金厂等,大杂烩。" ~2 V, l0 k4 T& L1 y% O0 S& v0 Z3 D# H

5 Z1 D0 w& |% t* X) ?) _    表哥扔下我在保安室就走了,那保安手里正扛着一大竹子在抽烟,“咕噜咕噜”的响。他抽完后就带我去宿舍,一幢和厂房一样高的四层宿舍楼,每间宿舍住着八个工人,我住那间不知道是不是得到了某种照顾,只有四个人。当然,面积也只有四五平方,厕所和冲凉房都是每层楼共用的,其它都无所谓,就是厕所臭得要命,进去能把人醺死!
  ?6 V; p$ `/ Y1 H6 N3 y2 f' d) M
. n+ U# B% V7 p: g    放下行李,出去厂门口的小店买了些日用品,也没胃口吃饭,问店老板要了个碗泡了个方便面吃。
9 ~+ ?  v, N5 B. j. ^. [
, c5 l6 N. ?% P# k    第一晚洗澡居然发现没有热水,保安室斜对面有一个热水炉,是提供开水给工人们饮用的,上面挂着一个写着禁止用桶装来洗澡的牌子。宁可骂死不能冻死,抱着这样的信念,趁着保安在角落里抽大烟,我偷偷地装了半桶开水回去。这样的生活过了几个月,后来就搬出去租房子住了。
8 H  R6 ~  l" K& k9 _% }
+ N' o" [( G. u1 k( S2 _+ X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楼主| 发表于 2016-1-18 11:50:1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天上班,七点半铃响,我七点二十五分走进办公室,太早不开门。办公室和以前的教室差不多面积,最里面是老板的办公室,门的右边是一缸鱼,想必是风水鱼了,也是第一次见,就欣赏了几分钟,左边就是办公的地方,中间隔了条长柜台。
& X3 F8 @: ]9 r+ b$ l/ @% Q& \1 c4 J
    两排大桌子共六张,左边第一张是采购司机的,第二张是我的,第三张空着摆放一些材料的色卡,右边第一张是总管的,第二张是原来的文员的,只有那里才有电话和传真机,看来是军事重地,现坐着的是仓管阿华,她暂时顶替,第三张是我表姐的,她财务会计一手抓。+ F8 B1 b% C, [2 d
, z" u! P- Q$ f
    办公区域前面是一张放电脑的大桌子,全厂唯一的一台电脑。旁边还有复印机、音响、麦克风——连着车间里的喇叭,老板以后经常在那里发号施令。
! s! F5 q8 L1 h3 o4 }6 U* ?
0 U: o1 y: o" t  z* g    我刚坐下没多久,老板就进来了,“阿钟,刚开始没什么事做,你先看看资料,跟阿华学学。”
7 e9 j$ H2 b7 l& ]
( N  H5 O0 J6 K% R3 t; o/ `( Q) ~    然后我就从旁边的长柜台里面拿出大堆以前的订单资料、采购单之类,认真看起来,都是文字上的东西,虽然没接触过,但比较好懂。: A- S6 R# r- _. Y

" _% Q2 r4 @6 h% r# W0 d9 b    阿华好像比较忙,在她空着的时候把一些重要的东西教会我,比如材料用量的核算,单位等,虽然少得可怜,但也只能这样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 F+ x1 F4 ]0 U5 S) S
- j  _6 E6 P/ }% {- |. o, @    第一单真正的工作是客户来了几份版单,要安排下去,阿华说:“把版单复印一份给三楼的版房师傅,然后你就订购大底。”
; E; ~4 n- \: S' U/ D9 r( L" u4 `& u' y) X
    第一次上三楼,是表姐带我去的,经过二楼的时候瞄了一下,是一条长长的流水线。靠近楼梯口的是包装部的女孩子,见我经过,齐刷刷的盯着我,汗,我低着头三步并两步飑上三楼了,三楼是针车部和面部车间,版房就在楼梯口左边。0 `7 [/ N5 n. i8 s& E2 V
3 n/ W8 M6 o+ v; z# t, j) N7 i
    “这是黄师傅“表姐指着一个大约二十七八的女孩子说,“这是小蔡师傅”,坐在黄师傅的对面! `3 R$ q+ e+ f) |9 b! x% \* c3 l
4 h( n9 |# O. ^1 W$ N! O) h
    “这是英姐,英姐有两个很漂亮的侄女的”,坐在一辆针车前面。
' W" P. d  M$ \, p7 c) r8 r/ p
( B# A, R/ M! N9 u1 H2 V    “您好”我分别打招呼,然后把版单递给黄师傅,“黄师傅,这是新来的版单,麻烦您安排”
5 ~: V, I' }; x3 v- N9 b. J: p" H! T0 o% h1 ~' k
    “好,你要订大底哦”她对我说。* T+ i9 f% A2 i  j/ p- f
% n6 J' }: Z0 L: v
    她这一说我才知道自己对鞋的构造都还不明白,于是那天晚上,我在仓库里找到一只不要的成品鞋,对照以前的资料,再加上阿华的指点,进行解剖和认知:. @" z# y; P5 T+ y0 z" J

. J: S0 G  ?* }) I$ ^8 g9 f    一双鞋子,分左右脚,除方向外,其它基本一样,最底下的是鞋底,行业叫大底,底台,材质主要分为TPR、PU、PVC、EVA。( J6 N& X8 u! o5 @* p

3 v+ j9 Z7 l$ l: l    鞋面的材料主要有PU、真皮、布、塑胶,内里的材料主要有真皮、网布,PU、PVC等。3 j! Z5 D/ \4 I- j7 o) ^
, a4 ?6 B+ ~$ E8 G
    鞋面和底台之间有一层中底板,起定型支撑作用,中底板和底台之间一般都有一块铁片,称腰铁,主要是防止鞋子过度弯曲造成折断。
7 p0 r3 |( m! [2 Y) ~' M5 I
5 {% z$ Z7 ]; I; j' L) [    鞋头和后跟里面都有一层白色的PVC片,叫港宝,起定型作用,也就是平时我们摸鞋子那两个地方为什么感觉硬的原因。港宝一般都要再蒙一层定型布,加强定型作用,也防止胶水外溢。6 z. f4 s) [' j) N

. ?; U5 b5 y! V  j& i/ Y: u5 ^7 P+ X; \* b    平时我们看到的运动鞋后枕会鼓起来是因为里面有一层回力胶或者海棉,软棉棉的,可以令脚感到舒适。  C/ r/ j! O  W. i

1 K: W( ~1 t! W2 H/ {    至于其它的配件就视各款鞋的设计而不同,有五金扣、鸡眼、鞋绳、拉链、胶章、电绣图案、高周波电压图案等等,折腾到了深夜近两点我才离去。$ s( C1 u; x0 [+ R
# o/ \' e. {/ W; g# O7 c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楼主| 发表于 2016-1-18 11:5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接着,我就开始订购大底,找到以前的资料看了一下,然后就照猫画虎写好了,咦?不对,传给谁?问阿华,她说查一下以前的资料看这大底是哪家供应商的,如果查不到就问客户是哪里的。然后递给我一本子,里面是一些大底的型号和对应的供应商。查了半天,终于查到了,然后就传真过去。再按电话本上的联系人打电话确认了一下,OK。( a) t8 T  Q6 [1 ?7 V/ F8 m$ L
   过了一两天,老板出来倒水,问我:“阿钟,那些版单做的怎么样了?”
% p8 _8 t+ T+ @6 s9 ^2 r1 b   “哪些版单?”我可是够直接爽快的,倒把导火索点着了。
! x4 [3 E# C5 F* i$ q1 T' y   “什么!你连有手头有多少版单都不知道的吗!怎么做事的!”老板怒吼。
( B- W; W% N. ], P0 L% w   我低下头,瞬间像掉进了十八层地狱,
1 l0 Y1 R8 D3 m$ ?/ V) T5 j   “他就是手头有好几份版单,不知道你问哪一份嘛”表姐为我打圆场。
! w6 @' R' d* X' a- ^9 U/ ?   等老板走后,表姐说:“你要随时记得手头的东西,看有什么材料还没到,问一下供应商估计什么时候可以到,去看版房做到哪一个流程,什么时候可以交版给客户。”我听完马上跑到三楼愣头愣脑地问黄师傅:“黄师傅,那些版单什么时候 可以交版?”$ _1 c/ o( Z% u" d8 }
   “催什么,哪些版单?你大底都没来交什么交,还有你又没告诉我你底台订了什么码数,我又不知道开哪个码的纸格,要不要丝印商标你也没说啊。”
% \/ u0 L) `  m6 F   呃,我脑袋晕晕的,马上跑下一楼,把大底的采购单拿出来一看,妈呀,怎么没标码数,“阿华,这大底订多少码的?”
/ S4 p4 X* A1 o* Q. y6 s   “版单上没写的话都是做版码”. |9 J4 m$ ^5 _  U4 j5 J& y# u1 n
   “什么是版码?”% r- i7 b8 k" T4 r( v
   “你问大底厂他们知道的。”
8 a/ h! C- Z( m8 R( r7 s   “那我开始传单过去他们怎么不问码数呢,没码数他们也不知道做多少码吧?”4 m' A0 X& Y0 ]8 W' K* L+ B  c
   “哼,要底厂问你?他们才懒得理你,样版又不收钱,反正是你的错,到时他们没安排做也是你的责任,你不告诉人家做几码人家做什么!”& z( A$ Y9 Z- b& p3 Y: Z. K. X6 l6 s
  
) r, z- K, S# N$ N; e, _$ j   问到码数和确定大底的交版时间后,我分别注明在采购单上再拿上版房,告诉黄师傅码数,然后我小声的问:“黄师傅,你刚才说什么丝印商标?”# N% S; Y4 v0 |$ I
   她估计是看我年纪小,然后苦口婆心地对我说:“版单上没写丝印商标,你就要问客户要不要印商标,不要等鞋做好以后才来改,烦死人的。”+ N4 L" n. d) L) n" f! r8 ?2 V
   “哦。”我又一溜烟跑下一楼打电话问客户丝印商标的事。
6 ^/ k. q. p2 T   解决完这事后,黄师傅又问道:“内里要不要印款号和码数?带子上的绣花图案左右脚方向怎么摆?这些都要问清楚客户!”" {# U& ?& l4 x' `3 o
   “好。”我再一次致电客户,然后把结果告诉版房。又迎来黄师傅的热情咨询:“丝印网板有没有做了?什么时候回来?”
( P8 N$ |( H3 u   “网板?什么来的?”$ m1 Y, A1 s* O7 U0 U9 M
   “没有网板拿什么印商标印款号印码数?你自己去外面看看”4 f/ m  N' @6 D- G& {6 }% ~, x
   7 S6 g3 m9 n  u
   我走出版房,来到车间一个桌子上,上面摆放着一台机器,旁边有几个木窗户一样的东西,只不过不是镶玻璃,而是镶一张菲林,应该就是所说的网板了。工人把网板固定在机器上,把要印的材料放在网板下方,然后用一把毛刷沾点黑色的油漆在网板上有商标的地方一扫一下,下面的材料上就出现一样的商标了。) T+ A5 J! q4 u5 h) z0 x* X
   噢,明白了,可上哪做这个东西呢?问黄师傅固然是不妥的,我飞快跑下一楼,问阿华,她回答:“叫那个XX丝印厂过来拿图案,把规格告诉他叫做做一个网板就可以。”
+ F. o, O5 e+ s8 Z9 w  1 k* X: K7 w2 f1 }- s  A( A
   老毛说实践出真理,这可是大实话,经过实际工作后,我对工作和一些鞋有关的东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比原来单纯看资料听别人说是完全达不到的效果。
' B9 u2 w4 s7 q" x" o   老板再来问版单的情况的时候,我已经能把他想知道的东西都回答出来了。所以这时候就很能明白有些公司不招新人,因为新人是需要冒很大的风险,一定会有工作失误出现,只有付出代价,你才能成长。7 v$ W3 i% g, W: ]) \# Q1 T! d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楼主| 发表于 2016-1-18 11:50:42 | 显示全部楼层
  版鞋做好后小蔡拿下来给我就拍拍屁股走人了,我拿着版鞋看了一下,嗯,挺漂亮的,看完后又怎么样呢?我问阿华,她回答: “找几个盒子装好然后寄快递过去客户。”
* N! I' b% p% r; L$ C- x! \# j   寄过去两天后,老板就拉长着脸走到我的面前:“寄出去的版鞋你没有看的吗?客户说有一只大底都开胶了!”
9 q, W, X  ^+ K  V1 W% I7 X   我不敢回话,等他走后我坐在座位上,心情低落。& A: X5 @9 z/ ]% @9 M
   “你要检查一下做好的版鞋,有问题的交给版房重新处理。”背后飘来表姐的声音。! P. @7 q: ~' I
   接下来的几天,没事可做,一天早上,老板来到我面前,对我说:“平时多认真看一下以前的资料,看一下人家是怎么做的,多点向阿华请教,有空的时候多去车间看看,不要等别人吩咐,要主动。一会把这堆色卡还有你后面那堆、柜台里的整理一下,太乱了。”' T+ B7 G" D# }1 W
   所谓色卡,也就是材料色卡,在鞋厂来说即是指鞋面的材料和内里的材料,供应商会把他们的所有材料剪一小块长方形的整齐钉在一个大约半张A4纸大的硬纸板上,上面印有供应商的名称,地址联系电话和材料编号等资料,如果你要哪种材料,把编号报过去就可以了。一般都是用在样版材料的订购和小批量的采购,采用快递方式。( m. b% l) D, f
   看起来这里足有几百份色卡,我一份一份地清理,把同一家公司的编在一起,再用绳子绑起来,可是编好后我一想:咦,找材料好像按公司分没什么作用。于是我又全部拆开,把同一种类型的材料重新编在一起,这样在需要材料的时候就可以很快知道这种材料有多少供应商有货,价格比较如何。事实证明,这种做法很大的方便了以后我的工作。这工作足足搞了一整天,不做整理完后,看着整齐划一的成果,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4 Y- H) ^" _8 [6 y, u/ {9 ~+ N- A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楼主| 发表于 2016-1-18 11:50:5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天,我壮起胆子“巡视”车间!
# a+ K$ ]2 E; R; ?5 @% s( N# x   一楼是仓库和开料部,所谓开料就是把材料按照版房师傅出的纸格模样裁剪出来,什么是纸格呢?就是版房师傅按照客户提供的效果图或者样版鞋而制做出来的纸片,每一个纸片都对应着一个鞋的部件,有了这些形状的部件 ,才能组合成一只完整的鞋。4 ~7 w  h3 a0 K
  开料前要先把材料贴合,所谓贴合就是买回来的材料一般都是只有一层的,很薄,强度不够,要贴一层EVA或者高发泡或者无纺布起来加强作用。至于贴什么材料和什么厚度,则以确认版鞋和大货试做版鞋为准。
8 h4 {8 k% i$ V! R$ D8 B7 Z   贴合好后的材料仍然是一卷一卷的,像一根大石柱,工人们先把材料拉开进行平面叠好,一般PU材料叠三到四层,这叫拉料。真皮则一张一张不能叠,因为真皮每张都有可能会有瑕疵,一定要一张一张仔细检查。$ J; H" o* V2 u) y8 }2 F3 ]
   拉好料后就进行开料,开料方法有两种,一是用刀模,打个比方,在沙滩上玩泥沙,一个小水桶就是刀模,泥沙就是材料,你的操作的手就是使用刀模的机器,水桶一压下去,泥沙就有相应的形状出来了。这种方法是速度快,缺点是成本高。一种鞋款里里外外加起来有十几块纸格,最少都六七个码,加上左右两个方向,总数就很可观了。巴掌大的刀模都要几十块钱一个的。
7 r; z3 U# N9 i0 v   第二种是人工操作,工人把纸格摁在材料上,拿一把美工小刀沿着纸格边沿切割。成本低,但是速度慢,而且手艺很重要,不然割出来的材料周边不整齐,和纸格不能完全重合,或者毛毛糙糙,都会严重影响面部和针车部门的工作。
) M  K% S) D) f6 D9 k   裁剪好的材料送到三楼,分为面部和针车两个部门,首先是面部,把材料按照版房提供的画线纸格进行画线,还要刷胶水、折边、锤顺、镶五金扣和鸡眼、贴定型布等操作,完成后送到针车部门,针车就是按照面部画的线来进行缝纫,把各个散落的部件缝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完整的鞋面。
: L+ T' {# C" v/ s  ^. i& w  
  a# @- b! W: `6 Y- I   二楼是成型流水线,一进去就能闻到一种强烈的胶水味道,流水线的最开始是前段部门,负责准备前期工作,把准备做这一款鞋的楦头的底部用大型的钉书钉钉上中底板,把三楼做好的鞋面分门别类列好,鞋头和后跟放上港宝,刷好胶水,入进烤箱,加热,然后把鞋面套在对应的楦头上。3 [" {# ^+ i% |4 y. T9 i9 y
   所谓楦头,就是一种外形和脚差不多的东西,根据人的脚部设计出来,起的作用也和人的脚一样,鞋面套上去后,四周尾部折向中底板里面,用钉子钉好,鞋的大体形状就出来了,再把套着楦头的鞋面放上前邦机(也叫攀鞋机、猛鞋机),外形像一个大冰箱,里面却像一个异形八爪鱼,鱼肚里就是主战场,鞋面放上去,周围的爪子就咬住鞋面,再往四周一拉,原本松松垮垮的鞋面贴服在楦头上就马上成为有立体感的鞋子了,这一道工序如果操作不好,出来的鞋子就会歪歪扭扭,奇形怪状的。
  J# F$ K6 K( j% _9 u   鞋面经过风箱进行冷却,在这步骤完成后,仍然叫做鞋面,进入下一部门——中段(也叫底部),顾名思义,也就是把大底贴上鞋面,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鞋子。工人们要先把大底涂上一层处理胶水(根据材质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处理剂),再刷一层胶水(这层胶水是起粘合作用),然后放一块腰铁,完成后放进烤箱加热,加热过后工人就正式进行贴底工作,把大底和鞋面粘合在一起。这个工艺是直接影响鞋质量的流程,包括鞋底开胶、断裂、溢胶、左右长短不一等等。
1 P5 Q6 h: a& [6 W( h   贴好后再进入烤箱加热、定型,从烤箱出来后再进入风箱冷却进行最终定型,然后就进行脱楦操作,就是把套在鞋里面的楦头取出来,这步骤完成后就可以正式称做鞋子了。
3 `7 \4 W/ q" {9 [2 Q* ^: R   鞋子从中段出来后进入流水线最后一个部门——包装部。对鞋子进行清洁处理、放好鞋垫、绑好鞋绳、鞋头里面塞土报纸或者单面拷贝纸团进行定型,按照客户的资料要求进行挂吊牌、贴码数标和款号标,然后用白色的双面拷贝纸把鞋子包好,放进已经提前折叠好的鞋盒,鞋盒外面再贴上款号标、码数标,再放进纸箱里(也叫外箱),就正式结束可以出货了。
5 w3 _% `# S$ P, T, h4 }+ G6 Q. A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楼主| 发表于 2016-1-18 11:5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能由于我是新来的员工,在车间里,很多工人都看着我,有些还伸头想看清楚我的厂牌,估计是想知道我这个这么有空的家伙到底挂着什么头衔,可惜,他们看不到,因为我把厂牌反过来戴了。
8 o3 b! _. |  w   终于迎来了我来厂后的第一张订单,由于毫无经验,所以到手后也是老鼠拉鬼——无从下手。可喜的是,订单刚从传真机吐出来,老板就同时出现在面前:“马上安排下去!拿去给版房放格!再马上算材料用量!马上买材料!”
9 ?& p/ [# N" q1 k( v   7 T2 w6 p4 [. s7 T9 W
   所谓放格,就是我们做版鞋去接订单的时候只有一个版码的纸格,而订单是有全套码数,放格也就是把所有的码数的纸格都做出来,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版房师傅手工放格,另一种是电脑软件放格,其实也就是按比例缩放。
" Y  D! r$ M8 d   途中,我放慢脚步,一边上楼梯一边认真看订单资料,上到版房的时候,我已经把所有内容都记清楚了,不过事实证明当时看这些东西用处不大。, E/ o6 ]* Z) o& N' {  Q
   递给黄师傅:“黄师傅,您好!老板让我把这份订单拿给你放格。”, q. K( ^; l, C9 _& J6 n' f- S% @
   “确认版鞋呢?没有确认版鞋我可不敢放。”: E" z4 x, [" P% q& d7 t+ g
   “嗯,我去找给你。”第一次听到确认版鞋这个名词,得马上解决,不然老板——老板已经出现在面前了。
7 @- b: _: k+ p0 F6 }- i, H1 K   “黄师傅,这要马上放格。”
! K& s6 V, I- c* K   “确认版鞋还没回来。”1 v7 ~* ]( i& o1 u: f0 ?, R
   “去问客户把版鞋寄回来!”老板吩咐我。; J$ q) D7 p- _# H9 H$ S* _: j
   很顺利,第二天就收到客户寄回来的确认版鞋。
0 m& Q* n, h! R3 U6 ?  $ ^, F# D( U! g$ a7 Q
   为什么叫确认版鞋呢?因为工厂打样版往往不止打一次,有时候改动过几次,而且有些改动是文字上没办法表达清楚的,一旦出现错误,吃亏的往往是工厂,所以工厂必须要得到客户的签名盖章版鞋,如果有改动,就标注在鞋子上面,或者挂一张吊牌。工厂所有的生产操作包括客户的QC验货,都必须以这版鞋为标准,特别是材料的种类、颜色和规格,如果生产过程中有任何差异,都必须经过客户签名确认才能安排用到生产中去。否则轻则折扣,重则不要货,损失是肯定的了。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楼主| 发表于 2016-1-18 11:52:16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第二天就收到版鞋,但当中老板催了我几次问材料算出来没有,没有鞋子,我都不知道哪个纸格对哪个部位,实在没办法搞,也只能老老实实跟老板说。
  ^. D2 G# `! U  
5 H  [( i: i3 D   算材料用量要有纸格才能算, 于是问版房师傅要了纸格,一看,是版码28码的,但订单是25~35码的,这算出来应该不准确的吧。我问了一下阿华,她说:“这肯定不准确的啦,要准确只能等版房把全套纸格放出来再算,但那样不知道等到什么时候,来不及的,你看着比例大约加上去罗。”
7 s: h5 Z; M" c. k9 y6 `; z2 H; B   算用量基本点有2个:8 s. M* T2 Q; n! [; e! E
   一是先要把纸格和鞋子核对,认定所有的纸格都齐全了没多没少了才开始算,不然会死得很惨。0 K5 ?) d" }' ]- V" t* g
   二是把同一种材料的纸格放在一起,按材料分类来核算。
, E% C3 j$ x" a   在算用量的过程中,我发现,纸格不同的摆放方向会导致面积结果有差异,到底怎么摆呢?我想了一下,我这样算是属于理论操作,实际是由开料部操作的,也就是说,无论我怎么摆,最终还是以车间操作为准,因为他们不会按我的思路去走。
) G9 V9 A3 I2 ^5 j6 c   于是我专门去开料部站在那里看了大半天,专门看工人们怎么摆放纸格。$ e7 r: e% e8 l0 ?" Y- s2 I* _
   工人们开料是按生产单的数量开完一个部件再开另一个部件的,也就是算料的时候也是一个一个部件来算,但是实际剩下的空位他们是可以拿来开另外可以放的下的部件,所以算料的时候也可以这样操作,这样才能最接近实际用量。每一刀之间都有一定的空隙这叫材料损耗,老板说算3%就可以了。' ^9 C+ S$ _8 s  j7 c
   这样一通工作下来,用量出来了,可这是版码,要加多少才能达到订单码段的中间值呢?
0 Y9 S: |3 p  d6 Y+ R   没有人可以帮我,我尽力想从以前的数学课本里找点什么知识,可是通通不合适,我在开料部瞎转,突然,我眼睛一亮,开料部里放着很多纸格,应该是以前做大货生产时用的。我马上拿来一套纸格,好家伙,一个码有十几个部件,总共有近十个码,不管它了,我一头扎下去,画啊,量啊,算啊,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终于算完了,嗯,每个码大约增长3%,怕不准确,又找了两三套来算,结果不尽相同,有些4%,有些5%,这可犯难了,再仔细对比了一下,发现单个部件面积大的增长也大,形状不规则的增长也有影响,这下有底了。可另一个问题又来了,版鞋在师傅那里!没有版鞋,根本不可能知道哪个部件对哪里,是什么材料。
- Y7 N6 M$ B0 X& x' z$ b% p   硬着头皮上去版房,果然,师傅们在放格,看样子不用问也知道不能给我的,我只能在旁边的地下找个空位,摊张大纸皮,量一个部件,就上前看一下版鞋。。。。。。外面的工人都时不时在盯着我。。。。。。% T6 v. o; H/ ^, ^
   算面积我们不是按平方厘米来算,而是用英寸为单位,结果也就是平方英寸。材料的面积宽度一般都是54寸宽,也有56、58和44寸宽的,但比较少。长度则没规定,要多长有多长。长度单位用码来表示,36寸长为一码材料,无论宽度是多少,反正36寸长就是这种材料的一码材料,当然,你算材料的时候就肯定要考虑宽度的。比如一双鞋这种材料的面积是100平方英寸,材料市场宽度是54寸宽,那么一千对鞋要多少材料呢?即(1000X100)/54X36,得同来就是需要多少码材料了。- w- ^! o/ u' ^; O& X
   真皮则用平方尺计算,12寸X12寸为一个平方尺,比如一双鞋真皮的面积是100平方英寸,那么一千对鞋要多少真皮呢?即(1000X100)/12X12,得同来就是需要多少平方尺皮料了。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楼主| 发表于 2016-1-18 11:52:38 | 显示全部楼层
  用量算出来后,我把明细列表交给老板,老板叫来采购,安排他明天出去买材料。采购从版房拿下来一堆确认版鞋,用箱子装着然后哼着歌出去了。我想像着他买一种材料,就要拿一只鞋子出来,觉得这方式太麻烦了。我就问阿华:“以前也是这样出去买材料的吗?”  B* V& A* b) s- `- K4 r
   “是啊,那还能怎么样。”
5 u" e% S; T+ W( v* k   可以剪一小块色卡贴在我张表上面,这样就简单多了,又不占用版鞋,我想着。
  y9 w# ^# W, {( V! d0 t   后来的订单我就尝试这样做了,怎么样做呢?要拿着确认版鞋去版房的材料室里找一模一样的材料,材料室里太多材料了,找得可真是汗流浃背,如果碰上老外,我估计他会问:虾佬,你滴,钱,掉里面了????
2 V8 Q5 x1 O, o- f   找到后再剪出一小块贴在列表上面,鸡眼五金扣之类的配件则用胶纸粘在上面,基本每款鞋都有近十种材料组成,有时候一张订单所做出来的材料表就达五六页之多,做累的时候也可顺便用来当枕头了。哪里能想到自从老板第一次见到这张物料表后就要求我以后就那样做!!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楼主| 发表于 2016-1-18 11:52:4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天下午,采购把材料买回来了,老板要我打电话给贴合厂运材料去加工。我又犯难了,怎么样加工呢?我去问总管,总管说找师傅要全套试做流程表,上面有各种工艺要求的。
& C. U' S( P& Z9 l7 |. v; ?  拿到工艺表一看,嗯,不错,都写清楚了,贴1.5MM厚度的EVA.7 ?& \7 K# C. P
   贴合厂的人过来,一看材料,再看看我,笑着说:”哎哟,新来的,贴什么啊”& [1 @3 ]7 q9 _( Y: D* I
   我说贴1.5MM的EVA3 o& E3 }/ O  w& Z$ u
   “什么颜色啊?”: s3 O. e4 m4 Q
   呃!这么高难度的问题,我让他等一下,飞奔上二楼找总管,他跟我下去,一边走一边说:“面料深色就贴黑色的,浅色就贴白色的”还告诉我以后要把要求写在材料的包装胶袋上面,以免搞错.8 q! }2 H* Z9 L1 o$ P( u
   搞定后他再问我:“大底什么时候回来?”,郁闷,我还没有订大底.. `1 @& m8 p8 A7 i' m/ g! }! Z
   客户的订单资料是只有配码而没有每码的总数量的,那个是需要自己计算的,订单资料就是这样:% b; a% c' M4 x7 U0 F- Y
  码数 29 30 31 32 33 34 35 箱数 对数
6 K& f% B3 k: D$ g8 b9 c8 T0 a  红色 1 2 2 2 1 1 1 100 1000
0 _7 p. s, h, }* u# s. B  白色 1 2 2 2 1 1 1 100 1000/ ~- R' F' r9 P# ~- b
  绿色 1 2 2 2 1 1 1 100 10007 J: B* e* w# K0 x7 p1 S3 P
  ) C; r* K$ Q& c0 @: f( l4 {, z- L/ A
   那么计算出来的详细数量就是:* [( s( ^7 P4 O, o
  码数 29 30 31 32 33 34 35 箱数 对数' j  g! X! h' c6 o
  红色 100 200 200 200 100 100 100 100 1000
( p2 |$ ?" d4 {0 S  白色 100 200 200 200 100 100 100 100 1000$ n9 O. I1 p- F4 C! Z
  绿色 100 200 200 200 100 100 100 100 1000
- D; N- y$ {& n, x  , _2 ]8 q/ q1 P4 B! c" b: I8 q2 b
  
! }4 a' u* k% r8 G0 C" K7 |   这样就清楚了。而且在这换算的过程千万要再三复查确认无误,因为这个数量是你所有材料核算、采购、生产单资料的根本所在,一旦错了,将会一失足成千古恨。- g2 G' Z; s! C7 X) h( b  ?; _( [
   把底台的数量整理好写好采购单传真给底厂,底厂负责人马上打电话来问要色卡,呵呵,比起版底的事来看来还是钱作怪啊。一问交货期,居然要十天!总管说过四五天就可以上流水线做鞋了,汗,看来还是没统筹安排好,应该订单一下来就准备订购大底先,在生产大底的这些天时间内,再做其它工作。后来的确因此被老板臭骂一顿,影响车间进度。
/ i$ C3 I5 \4 a3 w   “鞋盒纸箱那些包装材料你都要开始订了。“表姐一边说,一边按着计算机。. a& w9 A% a: d- K
   “哦。”我抓抓脑袋,找出以前的采购单来看了一下,
8 j) D4 K4 O+ f" H8 w5 u9 V* a9 J   “盒子规格怎么来的?“. y6 _& }  ]" }& r
   “你去找一双最大码的鞋就知道了,就是那全套试做的。”2 H8 Y! J7 ~7 \4 r$ J  s5 ?
  所谓全套试做鞋,就是按照订单的码段,把每个码的纸格放出来后,每个码都做一双完整的鞋出来,以此检测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且找到改正的办法。; N8 C$ m- `+ |
   找到一双最大码的试做鞋,S形摆放后测得盒子规格,这张订单的话可以29~31码为一种规格,32~35为一种规格,因为是装在同一个箱子里,所以实际规格不同的也就只有高度这个数据,用一种的话太浪费了,不但浪费盒子成本,而且会浪费很多的货柜空间,这绝对是客人不能允许的,试过最挑剔的客户居然宽了半个CM都不接受!减肥不但是女人的专利,也是加工出口鞋厂的必修功课。5 e5 D' `. O) y0 j, G, E* I, N
   当然,得看订单数量,如果只有一两千个的话就不必要分段的,量大的话别说CM,我会精确到MM的。也要看装箱的配码,如果前后不能平均分配数量的话那就不能有两种规格的盒子的,否则不能正常装箱,我们接触过最复杂的客户的包装资料一个客户同时下了十份订单,每份订单的外箱唛头资料都不相同,但却是同一种盒子,每份订单有三种鞋款,每种鞋款有三种配码装箱方法,A25~30码,B31~36码,C28~36码,但是你不可能简单地分三个段了事,因为数量太少了,所以必须根据配码和鞋款的情况来分段,大方向是先看鞋款,把外形一样可以共用规格的鞋款统一,再按配码情况分两个段,把C中的`2829/30数量归到A中的规格,剩下的归到B中的规格。+ u! Q  T$ j+ _" [, E. m
   盒子分规格是一门比较考究的功夫,分得合适,包装部不会搞得累,不然你一张订单搞个几种规格出来,他们光区分哪个码装哪个盒子就够折腾的了,一旦装错鞋子,直接导致无法装箱,或者这种规格的盒子多了,那种少了,这种错误可是要命的。因为盒子属于印刷品,供应商不可能给你补做几个盒子,而要车间重新把装箱的鞋子拆箱找出装错的盒子,那他们只会把你骂个狗血淋头。如果规格太少了,就如前面所说,不但盒子成本增加,外箱成本增加,运输成本也增加了。% j0 O) m" M, J- S# r( O# ?, s7 b
  % m4 Y  D; I4 F  S
   外箱的规格是根据盒子的摆放方式得来的,刚开始我没搞过,只能采取最原始的方法,到仓库找到12个盒子,折腾了半天,终于明白怎么摆放,可是回去对照以前的资料一看,量出来的长宽高好像都加长了两个CM,后来才明白那是纸箱本身的厚度。也就是说,盒子量出来的规格长宽高各加两CM,就得出外箱的规格了。至于外箱所要印的唛头就按客户的订单资料来搞就可以了,材质我没研究,就跟着以前的订单来写,心想应该不会有错,因为看了很多都是一样的。后来才知道,外箱纸叫坑纸,因为从断面看,它是有一坑一坑的,好像石棉瓦一样的,也叫瓦楞箱。材质用K、A、B、C表示,坑的数量用—表示,比如A=B,即表示纸箱的表面材质是A类纸,里面是B类纸,是双坑,K是最好的纸质,效果会比较硬,不易软,K和C是明显可以区分的,但是,相邻级别的就不是普通外行人可以分得出来的.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楼主| 发表于 2016-1-18 11:5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刚搞好,开料部主管就来问我生产单什么时候发,明天要准备开料了。郁闷,马上找到以前的生产单资料,对照着研究,然后坐在电脑前制表。
# A" R9 U0 |$ }   我98年接触电脑,对于普通的办公操作还是比较熟练的。生产单是指每张订单每个款式的详细颜色数量,材料明细及包装明细.车间完全按这单去生产,当时这间厂的生产单比较简单,只简单地写了每个款号的每个颜色的每个码的数量。还有一些需要丝印的商标。但由于订单太零散了,有八个款式,每个款式都有三种颜色,我怕有错,再三核对,所以还是搞到晚上十一点才搞完。" l. a- k" E" ^. \
   第二天一上班,就把生产单和工艺表复印发下车间,车间就正式开始进入生产阶段了。
, f. A0 v. L1 {6 E   这时候才发现有很多物料自己都没有去查去订购,都是部门管理来问我我才知道要用到这样东西,幸亏这些物料都是常用的,仓库里都有库存。
. v% C" f  M5 N) k+ F- n. \$ T0 M% W  
) Z0 n9 S. B7 |6 o/ O   后面我就找到解决的办法了,订单一下来,就把这张订单所需要用到的东西统统列表写出来,面料、里料、加工贴合、鞋底,鞋绳,五金扣、么术贴,面线、里线、拉链,胶水(处理剂,天那水,清洁剂,粉胶,黄胶,白胶),鞋盒,纸箱.吊牌,贴标,码数标,中底板,腰铁,港宝、丝印、电绣、电压、等等,一项一项来解决,解决一个就划掉一个,这样就最大程度避免遗漏东西,可以说,这个做法伴我成功走过了以后的日子。
9 a0 P* Z: w9 R. K: j5 ^" ^6 }' ]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橡胶技术网. ( 沪ICP备14028905号 )

GMT+8, 2025-2-2 13:59 , Processed in 0.035692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