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网站:橡胶人才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67970|回复: 417

[技术] 清高原创:一个实用胶鞋大底配方的综合评述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6 23: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胶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a9 R. Z3 Q* ~. E8 a0 q2 n- R
/ I* ?0 v% q* U* z
       现拿出这个配方来交流,一是祝大家工作愉快,二是我也想让人家找问题,我们可以共同得到更大的提高!
# O8 t6 L: @+ H* e4 @" M5 o
/ I8 F/ e5 Y8 q8 L7 l' r
       这是一个低档的牛筯布胶鞋大底配方,目前仍有很多工在生产使用。如按现代橡胶制品的纯理论观点来评点,这是一个文不对题,漏洞百出的配方。但如按实际情况,低档制品的现实状况来评点,可以说是一个非常不错实用配方,里面却含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广泛的实践经验的精华,还涉及到硫化工艺、制鞋流程、有效地降低成本、及最大程度上提高了生产率,请大家不要看不起这个烂配方,我认为它也是包含着橡胶配方工艺师灵活运用的智慧结晶。它是个在众多苛刻条件下诞生的配方,利用工艺、流程及设备的优势,来弥补配方上的缺陷,在不平衡的条件下创造平衡点,以达到生产上的稳定,虽然如此但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存在着一定的隐患。配方如下,
6 A, Q  w1 X+ }, m* A3 S" r+ E" H' K4 i; M$ _( I; F% l3 G7 \
1.NR 50  # Y7 S6 F! }1 M8 [
2,SBR 50  
/ N4 Q. Q. O3 a* @3,S 2  
& t3 C' Q2 U- @7 H! s  S$ x: L4,DM2.3  5 K% n( L' f6 O! \
5,M 2.0  
& M* q" e5 L, d% D9 S! s2 u6,TMTD 0.5
- D4 E' h' {2 z+ |7,SA 3  9 L+ D' |9 o/ u
8,ZNCO3  6   
& U: S/ m1 n0 _0 A9,白炭黑75  6 ~& e! F* |" {; f, J! l; a: l
10,二甘醇7.5  7 }% ]) b! n, r4 P5 J2 u
11,白油,45  
2 v' v0 G* l: I& I7 \12牛筯母胶0.2。
& F* D7 F4 m2 ?0 {13.防雾剂0.8    # d6 Y$ x* C) }
14.,分散剂,1.5" X  Z/ o/ r$ O4 K2 M! ~0 f: o) N
& Y0 w* L$ b: M8 U; M3 I" u
     设定硫化温度170度(蒸汽压力7-8KG),硫化时间是150秒, 必要条件是:7 m& D% z( D3 V( j+ u' ~% d0 r
1,硫化时间150秒,7 z* R; d. ]6 Q: R
2,透明牛筯底。8 d0 H# e2 s+ s' s2 f
3,成本不能太高,- ^% C' V7 _( `" G
4,老化保质三到五个月。/ g% E6 F9 o0 _; q! H  ?
5.具有良好的粘合性能。
9 l6 t! I( H0 o) n' d- @% h' @; g  z) u$ R
       基本工艺是,硫化布胶鞋,模压底二次硫化,一次硫化与二次硫化时间相隔48个小时以内,二次用硫化罐硫化。: n) X/ x& p# \( [" P# w( [  T
       首先按高档的制鞋理念来分析一下,作为大底的橡胶材料往往追求的物性是,耐磨性、止滑性、具有一定的撕裂强度、良好的粘合性能、有适当的抗老化性能和一定的弹性,牛筯底还需一定的透明度。7 X' q! d! k+ z

3 t% D0 k0 W) M& L! A0 b0 t       如按这个理念来分析这个配方;首先是主胶搭配,表面上看上去是非常不合理的,天然胶与丁苯胶并用的耐磨性在通用橡胶中不可能达到最好的耐磨性、这两种橡胶硫化速度相差太远,共硫化需较长的硫化时间,往往是天然胶过硫了,丁苯胶还是欠硫,丁苯胶的弹性差并用太多,弹性会更差。为了达到共硫化,需大量地增加促进剂的用量,会造成严重的喷霜隐患。从硫化温度、时间来看也存在着极大的不合理,从温度来看天然胶最适应的温度是143度但不能超过150度,否则会返原、解聚等,造成物性不良。, C4 Z+ m! P% l+ E/ M

2 I. u9 N  U" f% z2 [6 _       从硫化时间来讲为了达到共硫化只用150秒对丁苯胶来说是太短的,除非大量增加促进剂,而增加促进剂又会有喷霜的危险。且天然胶的市场上成本还高,有用量太高之嫌。然中高档配方都是以顺丁为主胶,用天然、丁苯来改善工艺性能的。利用顺丁胶具有优越的耐磨性和弹性作为主胶,利用天然胶来改善拉力、止滑性和粘合强度,用丁苯胶改善综合性能及抗老化性能。" e$ g# k! k0 o# Y9 W" q; i9 Y+ [

3 ^  u- I9 c( }2 _1 o      硫化体系是硫黄硫化体系,促进剂搭配是噻唑类并用秋兰姆类,这是个常用的硫化体系,硫黄的用量比较正常,但促进剂的用量过高,特别是促进剂M、DM的浓度远超出橡胶的溶解度,喷霜的危险是不可避免的,硬脂酸用量3份高了点,也有喷出的危险,碳酸锌用量6份没问题。但一般情况下用到4.5份可以了。
6 r  L* |2 t+ |. ^9 V; X8 H6 |; I  A+ {
      补强体系白炭黑用量达到75份用量明显过多,一般正常情况下如不追求高硬度的话,用量超过60份物性反而下降。二甘醇用到7.5份用于改善白炭黑与橡胶的亲和性,且是碱性,能活化酸性促进剂,可以适当地降低促进剂的用量,有助于调快硫化速度。正常用量6份足够了。
% d( L/ G; N0 ~3 I; j# C      软化油用到45份,基本是填充油,主要用来降本,物性肯定是下降的。且不利于橡胶的老化性能,在硫化后它的软化油还会不断地,慢慢迁移到表面。经过长时间仃放大底的硬度会明显升高。因为油液用量太高,打破配方的各大配合体系的平衡。$ D: j- q+ d& k3 {& K

3 Z+ u* k7 e! L$ l7 ?& |      因天然胶用量过高,易粘辊,少量的防雾蜡主要是用来改善工艺性能,分散剂适用于密练机混练工艺,有助于配合剂的分散。防老剂没有加,主要是根据产品的抗老化要求,以及配方的搭配现状,还是比较附合实际的。
7 Z0 e' t9 j% p' B" Y! }9 y- a( A0 z, v
1 x9 q: p3 Y) `, H" j      这是按橡胶配方、及高档的制鞋理念评点的配方,显然配方的五大配合体系是不平衡的,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4 P3 j0 c$ D; |4 u  [, M
      然而根据工厂实际情况对这个配方的分析又是另一个情况。这个产品是个布胶鞋大底,是制鞋业中的低档产品,首先考滤的是在物性允许的情况下,降低配方成本。2 ]8 W4 M7 _" z; C0 R7 \

' O8 j' S; ]3 P* D# g; K      配方点评如下:
3 W) x3 @: J, O7 u2 N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 Q# W+ X  B2 Y5 N$ P# r
----作者:清高   2008.3. 未经本人许可,不得抄袭转载。
( i, N' }' l, T+ W. }% o, ^  V+ s* Z9 v
如果胶友们看完之后,能够说说您的见解和体会,那将是笔者所期望看到的。- T! Z8 i8 q7 l$ s& c

& A2 b9 W0 g6 Y) n/ N4 j; U. D
' Y: y; R+ {+ c. u【清高出品】硫化促进剂与活性剂、防老剂在橡胶中的反应原理: J2 n: x4 O1 v8 m' z0 ?* t
http://bbs.sto.net.cn/thread-10607-1-1.html- M8 G1 I: t/ |0 X* h' e! G

& _: c- k8 F: V: ]% Z0 R) W% |喷霜问题与实际生产中的有效控制# A0 g# X( U3 o5 a. k
http://bbs.sto.net.cn/viewthread.php?tid=6228&page=1&fromuid=1#pid49657
" J; j5 B+ R2 w0 `/ U. k/ {1 p' v, l0 X* `: h4 H- ^
橡胶的配方设计与运用(上)
& N' L' B: t# d+ d9 ohttp://bbs.sto.net.cn/thread-8559-1-1.html3 N+ q3 P) L/ C# @, W9 T

' _# _& I6 Z  [" }* r, x配方与各种物性之间的关系
3 h2 x9 E3 Q  v( J# Thttp://bbs.sto.net.cn/thread-9129-1-1.html
, q" j. i. C( v, @
7 e( c% p" K4 _. G/ K# c* R硫化温度、时间与促进之间的关系
* @- Y( R' q5 T4 X4 Q5 ]5 Ohttp://bbs.sto.net.cn/thread-7362-1-1.html
  f) }, |. z( X) n, |+ U
6 W) v2 u& [8 H! Z橡胶工艺原理之三(橡胶的补强与填充体系)* x) j2 N/ Y& z* ]' i: @& v
http://bbs.sto.net.cn/thread-15074-1-1.html&fromuid=1
5 u5 z! x- [: v' }# z0 W
) f+ \7 D' a" K+ x8 F  R  c橡胶工艺原理之四( 橡胶的软化与增塑体系)* R8 W" z1 x: J. y  s7 S
http://bbs.sto.net.cn/thread-15075-1-1.html&fromuid=1* Y7 v) \1 @" G$ s, k( m4 z  [/ J

; E0 H6 I  Y3 {$ K: E  u3 E什么是凝胶' A. D" I( v  J5 o* t( ^( ]
http://bbs.sto.net.cn/thread-10976-1-1.html
7 L1 e! F6 ^; z/ U/ S5 u) ?; P
9 z7 |: ^2 }. T2 G同一张配方可以用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广泛的实践经验,评得它一文不值或出生入化。
9 O* K6 `) ], R& S' F1 _http://bbs.sto.net.cn/thread-14222-1-1.html  x( x, N$ E/ M

: v. T  q( e9 T/ T作者其他文章阅读 http://bbs.sto.net.cn/space.php?9947/mythreads

评分

参与人数 10胶分 +14 技术指数 +29 收起 理由
yinaou + 2 + 1 老工程师,膜拜
赤心木 + 2 精彩文章!
鞋底超人 + 1 好文章,楼主辛苦了!
徐虎 + 1 太棒了
terryl2009 + 5 + 2 资料不错,楼主辛苦了!
凌空游侠 + 4 我很赞同,确实如此!
梦回天南 + 2 + 2 优秀文章,好好研究下!
塑胶人 + 1 优秀文章,好好研究下!
胶大 + 10 中秋大礼,深刻学习!
海纳百川 + 10 难得的好文章!深刻的点评!

查看全部评分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发表于 2008-9-7 07:44:16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牛人!顶!!!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发表于 2008-9-7 08:0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把最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发表于 2008-9-7 08: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是搞杂品的,对这一类的配方不敢发言,但对楼主的精辟解释很佩服!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发表于 2008-9-7 08:27:57 | 显示全部楼层
清高前辈真实牛人啊,真是佩服!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发表于 2008-9-7 08:30:24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上来看评论的。
( v4 _7 [3 G3 Q! p( ~4 o9 i3 k
" h  O9 G/ f$ S/ v- u大家给点实质性的点评啊 !/ }' r( B! Q* V7 j  b* L4 k
难道觉得原帖太强大,以至于不知道回复什么才能和楼主星辉相应、互通有无?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发表于 2008-9-7 09:0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确实强大,几乎是面面俱到了。/ k4 W$ `; k9 n2 V3 c
我可以想得到提出来讨论的有几点:: [; I4 r  t( B. V0 _
1.就透明件而言,胶种应该是单一最好,如果使用NR/SBR/BR其透明度是否会有影响?$ ?) @) }4 P7 {; W
2.在耐热性要求不大的条件下,只要硫化物的机械物已能符合要求,交联密度似乎不是那么重要,不过以如此高量的促进剂用量,其交联程度的参差就较难衡量了* b4 }+ q1 v+ u$ t( ?; [! l  H
3.在硬度、耐磨许可下,白碳黑应该是可以用部份的碳酸钙取代,如此硬度就不会那么高,加工油也可以少一点,如此性能与加工性或许是加分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技术指数 +5 收起 理由
胶大 + 5 就是要参与交流探讨,提出自己的看法!

查看全部评分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发表于 2008-9-7 09: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真的分析的很精辟!% [, |4 {8 d9 \4 H# f  \7 Z% v* s

0 K  @7 f5 e4 e该配方用大量的白炭黑,混炼的均匀性是关键。
9 n" M: t5 Q; F  g另外,如此大量的促进剂,加料、返炼,控制开炼机的温度和加料时间尤为重要!
  o8 J2 J8 ^' S6 j7 S否则,产品的性能就无法保证!且有熟料的危险!
( O' s! `8 O: ]  A6 V' R5 y% T这样,对操作工人的要求就很高了!, @+ }0 ]+ R6 ^9 W1 S5 W

4 A+ u6 F' W0 J- G! V1 i9 V# J, b& ^. n用后工序弥补配方的不足,这样的配方只有在控制好每一步后加工工序后才能实现。) N4 F: g/ J3 m# D( F8 D

8 \0 K* Q" @. L  J真的很佩服楼主!

评分

参与人数 1技术指数 +5 收起 理由
胶大 + 5 您的点评也很到位!

查看全部评分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发表于 2008-9-7 09:55:4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版主分析的很有道理,我们是做输送带的。这样的配方成本还可以再降的。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楼主| 发表于 2008-9-7 10:04: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7楼,就胶种而言也应该并用适量的BR,但现场更多考虑的是填充油量来降本,BR是充不进油的,必须具有一定的交联密度及硬度才能保证制鞋操作工艺,硬度一点不高因为充了大量的油,碳酸钙是加不进的,否则影响透明度。在这样的条件下第4种不影响透明的促进剂都很难找到。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橡胶技术网. ( 沪ICP备14028905号 )

GMT+8, 2025-2-24 06:06 , Processed in 0.025686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