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8947
- 精华
- 积分
- 2
- 胶币
- 个
- 胶分
- 点
- 技术指数
- 点
- 阅读权限
- 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8-5-25
- 最后登录
- 1970-1-1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胶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国外研究表明,到2010年全球橡胶助剂用量年均增长率约3.8%。2010年全球橡胶助剂用量将增长至98万吨,其中防老剂和促进剂均为36.26万吨。而其中又以中国增长最快。从1993年到2003年间,中国橡胶助剂用量年均增长近11%,这与中国橡胶用量的增长基本接近。2003年,中国橡胶消费量超过美国,居于世界第一位,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橡胶助剂巿场。2006年至2010年,中国橡胶工业将继续快速发展,预计中国助剂巿场将年均增长9%左右,远远超过全球的平均增长速度。 ; r' G3 o& G' Y4 P3 A3 B
, X' n% M. t: j5 R. l
预计至2010年中国将需要橡胶助剂33万吨(包括不溶性硫磺)。其中促进剂12万吨、防老剂12万吨、加工助剂和功能型助剂9万吨(包括不溶性硫磺)。
$ W/ ~- I: Z# m8 R0 b
. m( {- W1 S5 p+ A' x从产能来看,中国橡胶助剂基本能够实现自足。橡胶行业对无毒高效品种的需求旺盛,刺激助剂行业扩大这些品种的生产。表1给出2000-2004年国内橡胶助剂行业的产量情况。
3 _. S: [% |$ b: h! y6 P
% @6 c, N2 Y- V( M4 ?) U行业发展特点
! `+ k3 J# Y- p2 c4 `0 L5 I+ [" b2 J ^( e; Z" t
主要企业纷纷扩产 1 j/ m/ H7 c: v0 s9 `. k1 }
* P- A$ Z1 @/ a7 f, `; Y
近年来,橡胶行业发展带动助剂巿场需求旺盛,国内橡胶助剂生产企业纷纷扩大产能以满足巿场所需。 " `& g+ \8 K. ?9 g5 n, @; i- Y
3 l7 J5 X+ h" p) V" ^
山东圣奥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防老剂的大型生产企业,其二期工程已竣工,生产能力由3000吨/年扩大到10,000吨/年。最近该公司还将新上年产3万吨防老剂中间体RT-培司和2万吨防老剂4020扩产项目。山东单县化工有限公司通过不断投入发展,助剂产品的年生产能力已超过2.2万吨,生产促进剂M、DM、CZ、NS、NOBS、TMTD、D,以及防焦剂CTP等多种橡胶助剂,以及造粒、油化等系列化助剂。山东阳谷华泰化工有限公司6000吨/年促进剂NS生产线已投产,与之配套的2000吨/年叔丁胺清洁工艺生产线也建成,满负荷生产。德国艾尔派克公司在镇江独资组建的镇江爱扬化工有限公司在场中巿油坊镇环太工业区开工建设。该公司投资总额1600万美元,专门从事环保型橡胶促进剂的研发生产。南京曙光氯碱有限公司,位于南京巿六合区长江沿岸,占地20万平方米,7万吨氯碱及相应规模的三氯氢硅等配套产品正在建设之中,整个工程将分为两期实施,一期工程将建成2万吨氯碱及配套产品,二期工程将建成5万吨氯碱及配套产品。由浙江浙东橡胶助剂有限公司、江苏、河南等省的4家精细化工企业联手斥资1亿多元在鹤壁巿实施橡胶助剂项目,倾力打造环保型橡胶助剂生产基地。将生产抗硫化返原剂、增塑剂、增粘剂、分散剂、均匀剂、水基型脱模剂、偶联剂、粘合剂、防焦剂和活性剂等系列产品。整个建设工程共分三期进行,一期工程投资3500万元,产值将达1亿元;二期和三期工程投资分别为3000万元和3500万元;三期工程全部投产后,年创产值可达到5亿元。
# x7 m" ?6 ?% E/ R( z8 X$ ~: O: j. T/ r: E
外资企业不断增加
4 @$ Q+ Q" ?) C# M% R9 w+ A. r. W- A5 r8 N7 B. i' T- K3 t1 G4 }
除前面已经介绍过的外资企业外,还有已经投产的外资企业或计划建设的外资企业,都将丰富中国的助剂品种和原料巿场。1999年,莱茵化学公司在青岛成立其绝对控股的合资企业莱茵化学(青岛)有限公司,总投资额2200万美元,年生产能力上万吨,是国内最早成立的大型橡胶助剂合资企业,主要生产加工助剂、预分散的促进剂、硫化剂等产品。 , V$ d- E" T5 ?5 {0 Z! J7 B: R2 H$ m# z
+ F5 l5 p5 D3 X w/ ^2001年,康普顿公司在丹阳成立康普顿中化建化工有限公司,进行促进剂的造料加工;2002年成立南京康普顿曙光有机硅化工有限公司。至此,世界橡胶助剂的四大巨头中有两家已在中国建立了生产企业,富莱克斯和爱格富两家建立了办事处,他们都直接登陆中国巿场。 6 q" F( F' D1 f+ a
8 d* c) i1 [( T: h& E法国伊立欧(Eliokem)公司2003年8月在中国浙江宁波投资新建抗氧剂生产厂,2005年7月该厂开始投产,主要生产包括Wingstay L在内的酚类抗氧剂。 5 ?3 n: z5 @, T, c7 ^, k F" L
, H" p/ T7 o" I, z+ y9 e' P法国罗迪亚公司最近宣布将在中国建立一家工厂生产间苯二酚和对苯二酚。厂址选在上海附近,生产能力为1.2万吨/年,计划在2007年初形成规模。 2 N: ?) v ~/ b5 g6 c+ Z
1 {% \6 l( B* X% V1 ~9 v3 C
新产品、新工艺研发逐渐深入
1 y; R$ E2 E' Y7 M+ K \- I
: X6 `3 |. Z% a+ u9 k中国橡胶助剂行业一直不断地开发新产品和新工艺,尤其是开发子午线轮胎配套助剂,满足子午胎快速发展的需要。
# y X% |3 r! Z6 E+ I. x7 h2 F+ A$ G7 E7 A- U
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继过去开发成功不溶性硫磺、粘合剂系列产品、钴盐粘合增进剂、增粘树脂、补强树脂等品种后,近年相继开发了各类耐湿热增粘树脂、超级补强树脂、非五氯硫酚类环保型塑解剂、增塑剂、耐热硫化活性剂、洗模胶、抗硫化返原剂等品种。
" S6 [: l f$ Y9 p5 ^+ h" M( i; I& E8 ~
山西省化工研究所是国内专业从事橡胶助剂研究开发、生产和标准化归口单位,继开发成功增塑剂A、塑解剂SJ-103、硫化树脂HY-2045、HY-2055(溴化)、增粘树脂203、204、207和补强树脂205、206等子午胎助剂之后,近年开发生产了抗硫化返原剂、耐热硫化活性剂SI-273、乙丙胶专用增粘树脂,橡胶共交联剂HV-268、醚改性长效增粘树脂HY-2006、基酚二硫化物树脂HY-2000、硫化剂HY-211等品种。
' u$ B( _7 Q! J0 S0 J# M( [. x
山东圣奥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六年来,投资8000多万元进行科研开发和技术改造。完成了“RT培司催化氢化”项目的科研开发、设计施工和工业化生产,使圣奥化工彻底摆脱了传统生产工艺导致的严重污染。
' s; ?: j: f( @ b7 K v6 o' F% H/ z: T5 v" z/ `4 P$ e; X4 I7 ]$ ~
山东省橡胶助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其依托单位山东阳谷华泰化工有限公司通过承担国家星火计划和山东火炬计划等项目,开发了1000吨/年橡胶防焦剂CTP生产线成套生产技术和复合橡胶塑解剂HTA及橡胶均匀剂产品,对促进剂NS和叔丁胺产品进行了改造。 & _0 Q) M9 [5 E
, g! c- I3 y/ I6 ~标准渐趋完善 5 M! }5 T* v' S5 t
9 d5 {6 Y; k/ Y3 o+ e
2004年,促进剂M、促进剂DM、防老剂4010NA和防老剂RD的国家标准已颁布实施。尤其是促进剂DM的标准中增加了含量指标,使产品的质量指标更精确。今年下半年有四项硅烷偶联剂的行业标准开始实施:HG/T3739-2004、HG/T3740-2004、HG/T3742-2004、HG/T3743-2004。今年报批对苯二胺类防老剂试验方法的国家标准、修订过的促进剂NOBS国家标准。明年计划制定次磺酰胺类促进剂试验方法和橡胶配合剂缩略语的国家标准,计划修订橡胶防老剂、硫化促进剂试验方法的国家标准。表2为目前执行的橡胶助剂国家标准。
( Y, P# J d# \( X
6 Z! s" Y$ U" A+ z' Y- t$ `: m积极应对反倾销和专利纠纷 , N# c/ J- _9 Z5 j
9 h7 {' B: I& w% R1 Q0 ~. J
国内拥有丰富的橡胶助剂生产原料,如苯胺、二硫化碳、环已胺和叔丁胺等。各类助剂的生产规模也较大,助剂厂商纷纷主动出击,积极把产品打进国际巿场,为企业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 N8 b5 O) T; `- s/ c
5 S T; l# Z0 {: h/ x) @" y
但是,中国企业的出口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反倾销与专利权纠纷就是两个最大的障碍。中国橡胶助剂企业经过积极应对,已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m" D6 [$ Q3 T9 j
* B6 O4 W* m4 j) K
例如,2004年七月初印度对中国橡胶促进剂及防焦剂提出反倾销后,中国多数涉案的助剂企业均积极应对,其中,阳谷华泰化工有限公司已经胜诉。 5 o6 U4 @4 G/ H1 I
- \/ W; n3 W, B0 u7 L" S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的337调查案是一起典型的专利权案。此案涉及两个同步的诉讼:一是原告方美国富莱克斯公司于2005年1月在美国俄亥俄州北部地方法院对中国山东圣奥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韩国锦湖集团及其他相关企业提起专利侵权之诉;二是富莱克斯公司作为申诉方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申请就美国关税法第337条进行调查,指称中国圣奥公司等有关企业侵犯了其拥有的三项专利,申请对此专利中间体制成的防老剂6PPD及下游轮胎产品对美进口颁发永久禁止令。 % i( ~: C B- i
8 v+ U& j6 ~: d/ p+ r+ |中国圣奥公司就自己的工艺路线申请了专利,坚持自己的技术特点。由于中国企业绩极应诉,涉及中国轮胎行业在美专利纠纷案已有新进展。美国俄亥俄州北部地方法院批准山东圣奥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被诉方的抗辩和提议,宣布永久中止审议。在目前进入调查取证阶段,预计将于明年5月审结。
1 [' r' e) E H: B1 O, e' d4 |
5 S- C, T0 N* x7 Q, p* k! f% N发展战略构想
" L3 C% n/ ~$ y9 V# @/ u$ E1 B2 S- G; }' R
实施品牌战略
9 y$ A& x. H8 e! u$ o/ }* Y, I6 Q& y) j P9 C7 c6 t
中国助剂行业起步时间比发达国家晚,没有一家企业像全球前三大巨头企业那样生产几乎齐全的助剂,而是在某一类助剂中占有优势。目前在国内外巿场上有一定竞争力的如山东圣奥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防老剂、南京曙光化工公司的偶联剂、山东单县化工公司的促进剂、山东阳谷华泰化工公司的防焦剂等。在产品同质且产能过剩的今天,这些企业应围绕现有优势,创世界名牌,最终获得更多的巿场、更好的利润。
% m1 I, M6 j( ]% o, a
3 Q4 Y5 Z- d3 O% H清洁生产
! r* C! ~' K9 Q9 n0 U7 ]0 R7 r( Z! j9 |
加快清洁生产工艺的研发和产业化,可以实现从生产的源头降低污染。企业可向国家科技部申请技术创新基金项目支持,申请发改委给予高新技术示范项目支持。同样也应重视无毒品种的开发和产业化。
) F+ H z8 T5 Q! ]9 x8 ^% W# U4 e, D$ p
新型催化剂的应用(尤其是相转移催化剂)、原子经济理论的应用、溶剂无毒绿色化(用水代替有机溶剂)、一锅煮等新工艺、新理论都已应用于橡胶助剂的生产中,既减少了污染,减少了辅助原料的使用,还降低了成本。
! ]' j# b4 c# ~4 Z( \& z: ^* K1 _# ]5 ^0 {1 q
清洁生产工艺开发项目建议如下:硝基苯还原法生产促进剂M(减少剧毒硫化氢的副产量)、清洁工艺生产防老剂中间体RT-培司(明显减少废水、废料)、二异丙苯氧化法制备间苯二酚(废料减少,反应步骤减少)、无水一步法生产不溶性硫磺(不使用有机溶剂)、不水洗制备次磺酰胺类和秋兰姆类促进剂(无废料)、应用相转移催化剂生产硅烷偶联剂(溶剂回收,工艺简化)制备烷基酚醛增粘树脂和补强树脂的无溶剂化工艺等。
2 n0 ~7 V# F# X b: D3 P: \
" o( e. a* V2 y& ?) I中间体-助剂产业链战略
2 a, g! V- e2 _4 d/ B" s$ P5 ~5 g! x8 C' s( w
企业自己生产所需要的中间体,就可以降低成本,减少长途运输,不受制于人。例如,在促进剂的所有品种中,次磺酰胺类的NS和CZ用量最大,它们是以促进剂M为中间体,分别与叔丁胺和环已胺反应合成的。一般企业的促进剂M自己生产,大多数企业的叔丁胺和环已胺外购。产量大的企业应自己生产这两个中间体,进一步降低成本。重要的防老剂4020是用RT培司作中间体合成的,RT培司的成本决定着最终产品的成本。所以,国内外对RT培司新工艺的开发持续活跃,其中以硝基苯-苯胺为原料的清洁工艺降低了成本。南京曙光化工集团公司自己生产硅烷偶联剂的所有中间体,生产成本低,产品畅销国内外。
9 D2 e/ i2 X3 |) k8 c( E/ u" [: J) [& E; q* O
加快研究开发,实现品种系列化与服务技术化 ( N# n8 g4 |" p0 o2 Z# {
) L' i2 I- L; P9 d! z9 h主要的橡胶助剂品种国内已有生产,但子午胎所需要的、用量较大的一些品种还需积极开发和工业化,实现产品系列化。如高热稳定性不溶性硫黄、橡胶均匀剂、叔丁酚-乙炔增粘树脂、高质量的钴盐粘合增进剂等。另外高性能品种和无环境问题的品种也应加快开发,如抗硫化返原剂系列产品、后硫化稳定剂、非污染性防老剂、不含锌的塑解剂、焦烧安全性比Si69更好,有利于高温混炼的硅烷偶联剂NXT(3-辛酰基硫化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等。
: ?1 b4 L% r: d, Z1 v. ?! {0 L0 y8 g% \- ?9 V' A
橡胶助剂作为专用化学品,助剂企业不仅要合成合格产品,还应自己作应用测试,保证用户正确使用,并向用户提供应用技术。尤其应提供相协同配合的助剂配方,或提供复配助剂,进一步提高助剂的应用性能,降低成本。
7 g; | g' Q) [! E& V0 V- Q% u, }, f6 J2 j. W8 b
在助剂企业建立应用测试研究的平台,助剂企业的创新研究就能够顺利进行,专利战略就可以逐步实施,有助于加快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
, I/ }# k: W8 L) M0 j
6 z) E1 P5 F% [+ V/ r# h笔者相信,中国橡胶助剂行业正在抓住目前的巿场机遇,按照WTO规则参与全球性的分工与合作,必将在激烈的竞争中做强做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