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网站:橡胶人才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092|回复: 30

输送带粘合力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28 13:06: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胶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近期我公司生产的带子发生粘合力质量问题, 带子的下盖胶与布层粘合力很差(小于 2.0),且剥离后布层表面没有一丝的覆胶,如下图; 但是其他布层间粘合力还不错,(8.0~9.0)而且覆胶很好;
% |5 Z/ t9 Q9 Z: M3 K& E. v
  u" c! L: r" k* L4 R用显微镜对剥离完的样品表面观察,出现问题部位的 帆布表面没有了浸渍的RFL胶乳; 是帆布质量问题还是配方胶料问题? 在实验室条件下做过模拟实验,没有出现不良。
% _( E' r  ?9 M; ~
$ y2 F: B, [% x( s) A  Z, m请教各位胶友,帮忙给分析下,可能引起不良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一点覆胶都没有呢?8 d2 K  l2 c/ f  _) u
3 a8 l- S# u0 S  K- y: q
9 i/ v& _$ j$ p2 }: V5 U
C:\Users\ZhaoH4\Desktop
P6280128.JPG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3-6-28 13: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发表于 2013-6-28 13: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要看产生的普遍性还是特殊性,是局部个例问题还是普遍存在问题?是仅仅这一层的粘合力问题吗?是一条带还是多条带都发生了?
. m' J" K% F2 K- [; @% O可能存在问题:
" g* J! X* f* C$ Y1、这一层布本身的问题:如帆布存放不当,造成这一面裸露日曝光或者被污染;, ]7 M7 j1 Q/ `
2、贴胶问题:胶料配方耐热性差,其它地方如上覆盖胶与芯层、芯层之间都比较好,唯独下覆盖胶与芯层不好。这一点可以从输送带各层间粘合力数据上看看是不是有逐层递减现象;
, q1 S0 F6 x: B3、压延及成型工艺问题,是否在此过程中帆布或胶料有污染或者露白没有有效处理。

评分

参与人数 1胶分 +3 收起 理由
dazuiba + 3 精彩回复!

查看全部评分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发表于 2013-6-28 14:07:20 | 显示全部楼层
粘合体系差嘛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发表于 2013-6-28 19:40:41 | 显示全部楼层
配料估计有误了。
. v$ D+ [( }: w
! y; k4 v: X( e' @1 c你再模拟一次试试,  D3 X  N3 q. i5 }7 I) L
6 `9 ^* o! C' E% E! l$ S. K
在正常硫化,粘合良好的橡胶中。促进剂、抗焦剂等等加倍,再试验一下。或者提高硫化温度试验一下。
! `" U7 z0 l9 Z, D
8 L5 I1 D4 d" `* h8 J" F3 O9 \0 v- D) ?你立马就会发现问题了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发表于 2013-6-28 19:46:37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于其他面。用手快速剥离,或者在试验机上,用500-800mm/分的速度剥离看看,你原来覆盖好的表面,立马变差。
' Y' s, e2 h+ w. K  i+ v* b, c
1 F0 Z% g( \# K; _! J也有可能是温度太高,特别是升温太快所致。
2 b, p# r% }. Z) E估计最大的可能性就是与下盖胶接触的那面平板,升温太快了,(蒸汽压力大)或者温控失灵。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发表于 2013-6-28 19:51:23 | 显示全部楼层
也有可能,那一面贴胶的橡胶正好用错了,用了硫化速度更快,促进剂含量更高,并含有抗焦烧剂的盖胶做了贴胶,也不妨用盖胶当贴胶试验一下。注意实验室的平板升温速度较慢,将实验室硫化机的温度提到160℃进行相关的试验。
  e/ l' I/ G* T, G+ i, N) b" u& x: ^
强烈建议,不要轻易怀疑帆布的品质。: N. y$ S! ~' W5 T9 j$ g
7 s! G' l8 j! h
但这种粘合不良,肯定和帆布品质有关,估计你的帆布是大厂的EP或者市场上常见的活化丝做的EE帆布。是你的配方和这种浸胶体系不匹配所致。

评分

参与人数 1胶分 +5 技术指数 +5 收起 理由
lhx0309 + 5 + 5 精彩回复!

查看全部评分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楼主| 发表于 2013-6-29 00: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楼的 kennygu 的帖子

承蒙顾老指点,很是荣幸。
3 S6 v2 k0 Z, a2 b# I1 }  H就我所提出的粘合力不良状况,还有疑问向您请教:  我使用显微镜仔细观察了帆布样品的表面,能清晰的看到有棕黄透明树脂状涂层(我认为是RFL层),特别是在帆布表面的凹陷处; 同时我也观察了不良品剥离后的帆布表面(上图样品),几乎看不到那种棕黄透明涂层;因此我判断由于某种原因导致了RFL体系被破坏,进行剥离试验时,RFL涂层轻易从EP丝表面脱离,导致了粘合力不良且剥离后,帆布表面光秃秃的没有覆胶;如果此判断成立的话,那问题的关键就是为什么RFL会轻易从EP丝表面脱离? 是因为我的配方及硫化工艺导致了RFL的被破坏,还是帆布生产厂家的RFL浸胶体系出现了质量问题??
; [5 |' J/ A" \  |' w9 \! C恳请顾老答疑解惑,指点迷津,不胜感激!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发表于 2013-6-29 16: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从表象上看,有可能是贴胶耐老化性不足。也不能排除胶料焦烧或者帆布污染。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发表于 2013-6-29 17:30:40 | 显示全部楼层
用别的胶试试布 ,排除布的问题,然后在说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橡胶技术网. ( 沪ICP备14028905号 )

GMT+8, 2025-2-23 13:34 , Processed in 0.034138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