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
- 精华
- 积分
- 75364
- 胶币
- 个
- 胶分
- 点
- 技术指数
- 点
- 阅读权限
- 200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6-5-30
- 最后登录
- 1970-1-1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胶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我国特种橡胶2010年需求预测及投资建议(一) Q4 d' q0 D j
( P X p) ]# u, j0 ~, W3 M 特种合成橡胶能力及产量虽然没有通用橡胶大,但因各自的独特性能,在国防、国民经济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某些领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特种橡胶的研制起步于50年代末,在70年代和80年代有了较大的发展。目前国外有的特胶品种我国基本都有,而且大都是自行开发的,但是在规模、产量、生产技术水平及产品牌号与性能上与国外品种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90年代,随着汽车、建筑及其它工业行业向着高性能、高技术方向的跃进,更促进了特种橡胶的应用和发展。特别是进入2l世纪以来,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的逐步实施,特种橡胶的应用领域及市场空间将会进一步扩大。
" Q _- A0 o1 j* C
* d% w% L4 ~, J1 d6 Z 本文重点对我国丙烯酸酯橡胶、聚氨酯橡胶、氯磺化聚乙烯橡胶、氯化聚乙烯橡胶、氯醇橡胶及氢化丁腈橡胶行业现状、市场需求及2010年发展预测,并针对我国特种橡胶产业存在问题以及优劣势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投资建议。
+ f6 p6 k+ N5 o. z% u, r4 ^/ s! o, Q
一.丙烯酸酯橡胶(ACM)7 M7 G* l8 _/ g R% v
, V9 Y* t7 _+ O 丙烯酸酯橡胶(ACM)是以丙烯酸酯(如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为主要成份,与少量带有活性基团的单体共聚而成的功能性高分子材料,其分子结构中主链为饱和结构,同时侧链上带有多个极性酯基,所以它具有优异的耐高温、耐油、耐候性能,可与氟橡胶、丁腈橡胶、氯磺化聚乙烯、乙丙橡胶等并用,制作高温条件下具有特别优势的耐油橡胶制品,从而获得耐高温、耐油性能及加工工艺和成本之间的良好平衡,现已成为“价格/性能”最适宜的高温耐油特种橡胶,特别适用于汽车密封制品包括曲轴前后油封、变速箱油封、气门杆油封和阀杆密封等,有”汽车胶”的美称…。丙烯酸酯橡胶根据其主要单体的不同可分为丙烯酸酯系(ACM)和乙烯一丙烯酸酯系(A1w)两大类。ACM又根据其交联单体的不同分为氯型、活性氯型、环氧型、二烯型和其它型。不同交联点的ACM又根据其耐寒级别分?曜夹停?秃?图俺?秃?汀?SPAN lang=EN-US>[NextPage]
2 Y2 e: i/ R5 S% f
( @0 P5 [2 ~2 d( M x7 p/ a 1.行业基本现状& T+ B. Q8 Z* {" G% l k( T( D% w0 v
4 z2 N0 o% `/ O1 m) }& A$ H9 {9 T ACM的生产方法主要有悬浮聚合法(以美国Goodrich公司为代表)和乳液聚合法(以日本东亚油漆公司为代表)两种。另外Du Pont公司还开发了专用于丙烯酸酯与。一烯烃共聚的溶液聚合法。
+ Z: T2 l$ x' _+ r, k3 n7 N/ f5 m" s
我国生产ACM主要以乳聚法为主,国产丙烯酸酯橡胶主要是活性氯型ACM,主要产品有AR、BJ、JF、BA等系列,其它品种正在开发中。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ACM总生产能力在2000t/a左右,2003年产量约1200吨。* P0 d, C9 t E
2 V; Z( y/ H r' S1 N
我国ACM的生产装置绝大多数处于试生产阶段,生产的ACM产品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不能满足我国汽车、机械、电子等工业发展的需求。我国大部分密封制品厂所用ACM主要依赖进口,产品以美国和日本产品为主,年进口量在4000吨以上。目前。国内市场上,国产胶价格在4~5万元/吨,进口价格在6~7万元/t左右。6 D% ^' L! {9 v& O. E
4 u. I: i. r; h1 I0 G/ ^, b 2.市场需求及预测1 Z7 _4 m V; N
+ {6 ~/ k7 S- S t7 P w- j5 }
从近几年我国ACM产量及进口量的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ACM的表观消费量约为6000吨,其中80%应用于汽车工业,在汽车工业应用最多的是各种高温耐油密封件。如用于制造负荷下的旋转轴油封、变速箱油封、活性杆油封、火花塞帽、散热器或加热器软管、阀杆档油器、防尘罩等。此外ACM还可用来制造飞机、摩托车等交通工具上使用的各种橡胶输油管、密封垫片、变速箱油封等部件:在电缆生产及施工中用作高压电力电缆及在地下埋设电缆的扩套材料和堵水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用作建筑密封胶等。我国合资建设汽车生产线越来越多,而且个人购车消费量持续增长,汽车产销形势好,预计未来几年国内汽车工业将以10%一15%的速度增长。2005年我国汽车保有量达到2198万~2335万辆,需求量将达到289万~336万辆;2010年保有量将达到3540万~'3760万辆,需求量480万~540万辆。ACM作为“汽车胶”,其消费量也将随之增加。据有关专家预测,2003~2010年间,国内ACM年均需求增长率将高达8%。综合分析汽车新生产量和保有量的维修对ACM的需求,2005年和2010年国内仅汽车工业对ACM的需求将分别达到0.84万吨和1.3万吨。加之,汽车外领域的消耗量,预计2005年总需求量将为0.9万吨,2010年需求量1.4万吨。
4 ^6 H8 I1 f( D+ x2 K* ]
, Z, a% X; }; }' [ 与不断增长的巨大需求相比,目前我国ACM根本不能满足下游用户的数量及质量需求。目前国产品占有率仅为20%,其余全部依赖进口。可见ACM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NextPage]
* |% u J* `) V1 ?
$ Q& K* m% ~' h# F: [ 3.存在问题及优劣势分析
' C+ q8 ^ M/ [# O7 C5 Y( C
7 D% {4 ^7 o: W( e 与国外ACM相比,无论生产能力,生产技术、产品牌号及产量,目前国内ACM行业均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国内不仅多为生产规模较小的中试装置,产量小,设备简陋、产品稳定性较低、品种牌号很少,而且有些装置现已停产,实际远远满足不了国内汽车工业发展对ACM的需求。
0 Z& ?0 v. @$ P
. b" s7 T6 u1 _6 O 但发展我国ACM工业也存在较大优势:首先目前国内多家科研单位成功开发出ACM合成技术,这些研究成果为发展ACM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储备;其次,一些有生产经验但因种种原因现在停产的装置,可通过技术开发和引进先进技术来进行恢复性生产。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ACM的市场前景极为广阔,经济效益显著。通常2000吨/年规模的丙烯酸酯橡胶装置,总投资2000万元左右,年产值可达到1亿元。目前国产AcM每吨价格约为4-5万元,而硅橡胶超过10万元,氟橡胶的价格则高达数十万元。作为耐油、耐热的特种橡胶产品,丙烯酸酯橡胶的性能/价格比具有明显优势。因此无论从国内汽车工业的需求还是投资附加值来看,我国开发生产ACM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R$ Q% U8 F/ }+ Q* Y( X- F% A
/ p9 B5 H V t( B* b2 v
4.投资建议及措施* C1 I! A) X- j, h, h
* S( n# ^2 T, Z( W& a
(1)虽然我国ACM的科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多数达到了中试水平,但稍具规模的工业化装置基本没有,因此在不断完善国内ACM合成技术的同时,加大投资力度,加快我国ACM的产业化进程。- D( `4 k+ ` s- l
i% B& {" R0 r0 s, s- {9 q* r; N (2)由于国内合成技术生产出的产品牌号普通且单一,在坚持自主研发的前提下,有条件企业尤其是一些大型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可以通过合作、合资等多种方式引进技术先进、规模较大、产品适应市场需求的ACM生产线。6 `: Z2 E/ b, K
( B- O4 t, z3 @% H5 J3 m; b
(3)为了促进我国ACM的发展,ACM的应用开发也应跟上其产业化进程。应用研究成果直接关系到ACM产业的市场拓展及发展速度。目前虽然国内ACM需求量不大,但不能忽视ACM改性及应用技术的研究。
6 U8 L# M# S6 j! D/ N; j9 x
; t& w! e8 E$ J! L/ G4 b (4)从目前我国ACM的市场容量及需求预测,建议选择原料优势明显的地区或企业,先建设规模约4000~5000吨/年的生产装置,以满足市场急需。之后根据市场发展,再适当进行扩能。[NextPage]
}/ b4 L! H0 z& N8 @ H8 V
! p l' @/ ]) _+ B* N/ g$ D0 E 二.氯磺化聚乙烯橡胶(CSM)1 i1 F+ _+ i0 Q% U0 m2 V/ M" p `
7 @8 u* L& [% L& i
氯磺化聚乙烯(CSM)是聚乙烯经氯化和氯磺化处理后制成的一种特种橡胶。其氯含量一般为23~47%,硫含量为l~2%。CSM以耐臭氧性优越,日光下色泽稳定性好而著称,具有良好的着色性、耐油、耐热、抗氧化性、耐侯性、耐腐蚀性、阻燃性、耐磨性和韧性,在电线电缆、防水卷材、汽车工业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K. _; p, @& k8 B8 ]" K. s' f- b
* o4 D8 I% f& \+ h0 Z
1.行业基本状况7 ] C$ h7 @+ m2 o/ B% C
7 {- u! k G( O1 w 目前,氯磺化聚乙烯的生产工艺主要有溶液法和固相法两种,其中比较成熟和常用的工艺路线是溶液法。我国基本采用以四氯化碳为溶剂的传统溶液法。: K# r5 S! w! C: J$ `
# n) _ L2 O' k( W( r. t: f) A
CSM自美国杜邦公司1951年率先实现工业化生产后,目前全球仅有3家生产企业,分别为美国Dupont Dow弹性体公司的3.6万吨/年CSM装置,中国吉林石化公司3000吨/年的装置和日本东曹公司2000吨/年装置,总生产能力/1.1万吨,产量3.9万吨左右。
) P" S' F' J: @ ` x: _+ a( ^5 S' Z& ^8 Q
我国CSM生产技术于60年代中期由中油吉林石化研究院开发成功,并在中油吉林石化公司采用传统溶液法建成中试装置,目前该公司生产能力己发展到3000t/a。吉林石化公司代表了国内目前CSM生产水平,技术比较先进,四氯化碳(CCl4)消耗定额在lOOkg/t以下。生产结构为40型约占61%,30型约占32%,45型约占5.5%,48型约占1.5%。2001年到2003年,吉林石化公司氯磺化聚乙烯生产量平均达2800吨左右,2004年产量2900吨,因溶剂四氯化碳短缺,预计2005年产量略有下降,约为2480吨左右。此外,每年均有部分产品出口。3 ?( B( _) s8 H1 m5 w& i9 B2 [
& |. r+ e8 y3 o' S
在日趋严格的环保法规和低价替代产品的双重压力下,世界氯磺化聚乙烯(CSM)的市场需求受到影响,有些装置被迫关闭,总生产能力从6.5万L/a降低至目前的/I.1万吨/年。但随着近年来Dupont Dow公司和东曹公司CSM新工艺先后研制成功,并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推出适销对路的专用料产品,全球CSM的消费开始有所回升。其中世界上最大的CSM生产商和供应商~美国Dupont Dow弹性体公司(目前弹性体业务隶属于Dow特种塑料与弹性体公司)控制全球90%以上的贸易量,西欧、亚洲、南非市场的CSM几乎全部是DuPont公司产品。[NextPage]$ u# Z( j: t4 k% _& s) b9 B) j
7 _7 |* `# i) p1 T$ Q5 Q$ R* x- ^' e 世界CSM消费主要集中在建筑材料、汽车零部件、电线电缆及工业制品4大应用领域、消费比例分别占总消费量的30%、25%、18%及17%。- ~1 N, b+ j: s' c5 o
~! U7 x" [9 @1 u& c0 i
近年来,我国CSM产量基本保持稳定,进口量小幅波动,而出口量相对增幅较大。但总体看,由于受到其他性能更优异的特种橡胶的冲击,以及环保要求的提高,其需求量和表观消费量均呈下降趋势。6 K- R2 y* r4 I
9 |7 V8 c& t% o3 h
我国CSM一直受到DuPont Dow公司质优价廉的进口产品的倾销冲击(欧洲售价约4000美元/吨,中国售价约2.2万元/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国产品价格的提高,目前国产品售价约为1.9~2.2万元/吨。目前国内CSM的基本消费结构为:约8躺用于防腐涂料,如用于制造工业池、槽、水库衬胶和屋面防水卷材等;约13%用于耐腐蚀电线电缆、胶管、胶板、衬里及垫片等覆盖材料,约2%与其他橡胶共混改性,如与氟橡胶、二元或三元乙丙橡胶、乙烯一醋酸乙烯共聚物、异丙基乙酸酯一乙烯基等。从产品型号看,国内40型CSM 55%用于制造胶管,10%用于制造电线电缆,5%用于其他橡胶制品;30型CSM 70%用于生产防腐涂料和油漆,30%用于生产胶粘剂;45型CSM国内尚无消费市场,全部出口美国:48型全部用于生产电线电缆。
7 d3 `1 @ k: j9 ]( @9 \
( j" I2 Q/ W& q: |! L7 w% M8 s% } 与国外相比,我国CSM在汽车配件和软管方面的应用还是空白。CSId在汽车上主要用于空调、输液系统、排气控制、燃料管路和真空调节系统上的胶管,另外还可用作火花塞帽和点火线、汽车密封条、驾驶盘底漆等用途。目前正在高速发展的汽车工业是我国支柱产业,随着我国汽车工业零配件的国产化进程日益加快,预计CSM在汽车工业中有一定的潜在消费量。3 v4 v; Z: P2 ^5 m5 y+ Y4 p
% i" d5 }# y4 d. p
分析近年来国内市场消费隋况,市场需求变化不大,虽然部分市场被同类产品氯化聚乙烯、高氯化聚乙烯等替代,表观消费量呈逐年下降趋势,总体消费量已出现负增长,但国产品国际市场竞争能力较强,出口量呈增长趋势,而且随着国内CSM消费结构的不断调整,预计2010年将保持目前的消费能力。[NextPage]8 n5 e, T. w9 M d" M' ?# m6 n
' U* \- y7 d! i9 G- g9 t 3.存在问题及优劣势分析+ A3 G1 |/ @7 y8 c% w: i' T& ^
3 B$ L, E1 e) b s, N5 } 目前,我国CSM生产技术为自主开发技术,而且生产所用的原料、催化剂和稳定剂与国外基本相同,但与国外相比,在生产工艺技术上存在着生产不连续、自动化程度低、设备性能达不到工艺要求,产品质量不稳定(如产品外观颜色不均匀,挥发分高、机械杂质多)、环境保护差等问题,总体水平仅相当多于国外六、七十年代水平。特别是所采用的溶剂一四氯化碳,存在破坏大气臭氧层的环保问题,因此这种生产工艺已受到较大冲击,发展受到限制。根据蒙特利尔国际条例,发达国家已于1995年底前关闭了CCl一氯化聚合物生产装置,并在
. u+ e/ u9 w: `$ t% M& }0 y8 ?0 Z9 \6 [# t- i# k
工业化生产中成功实现了用新型非四氯化碳溶剂的有效替换。我国CSM行业2005年也要禁止使用ccl4,因此开发CCl4.溶剂替代品以及开发新的CSM合成技术己刻不容缓。: g1 \" b. B; Q. y# p
* d7 ]- L! ^2 n, d" E# ~* g6 L
在产品品种上,国内存在着牌号少,缺乏高性价比的品种,如高氯化CSM等;在新产品和专用料的开发上,未形成产品系列化、专用化,而国外仅应用在电线电缆的CSM已有H-40S、H-4085、rrS-530等众多产品牌号。
0 ]1 k4 }3 C1 R& w5 `
0 l" `% ]/ I2 P! W6 T8 f# g; Y CSM的替代品在某些领域已经威胁到CSM发展,CSM的部分应用领域正在被其他材料取代。在防水卷材行业,使用寿命长达50年的三元乙丙橡胶和价格低廉的聚氯乙烯防水卷材是两大替代产品;在电线电缆行业,价格低廉的氯化聚乙烯(Cl,n)是CSM最大的竞争材料,使用CPE作汽车胶管比CSM更具竞争力;CMS在粘合剂领域竞争胶种主要来自性能价格比优良的氯丁橡胶。
) O' i1 ]1 g1 s3 Q8 j
1 X T# P4 `; e" b- _" ~7 z& u 近年来,在国外对环保新技术实行保密的情况下,我国在溶液法溶剂(CCI4)的更新上的研究与开发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尽管工业化进展较慢,但已为其加快工业化进程打下了良好基础。[NextPage]$ ^+ a2 L+ x7 u6 S, ^5 ]8 P
) H- d' H) W1 V" n! u4 x) h* r
4.投资建议及措施8 k- ^! H7 Q7 F
9 V4 }6 }: p M3 @
(1)从近几年国内CSM市场及发展趋势看,新建、扩建CSM生产装置应持慎重态度,若新建装置,则必须采用非四氯化碳的环保型溶剂的新技术工艺,以适应化学工业追求环境友好的发展要求。
# K) d9 a2 t5 T9 T* t6 ^+ ^# Q+ w! N" A2 N
(2)加大非四氯化碳新型环保溶剂的研发力度,加快其实现工业化进程,同时应注重较环保与低能耗的固相法合成技术的开发,并关注水相法合成CSM的研发动向,以缩小与国外先进技术的差距。
5 V0 ?/ N* ^$ p. \5 v/ \
% L% @" v" n1 D (3)针对现有装置生产工艺及产品的低水平现状,加大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品种、优化工艺参数、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的攻关及技改力度,实现现有装置优化运行,产品品牌上做到系列化、专用化、精细化和高纯化,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 r3 @* e# `6 C+ ~$ T$ }4 P7 [
(4)CSM要拥有更大的市场空间,应不断拓宽应用领域,研制具有性能价格比优势的新产品。同时,生产高附加值的专用料是今后CSM工业发展方向。例如,同其它高分子材料一样,改性或共混也是CSM新产品开发的主要手段之一。环氧改性CSM,阻燃性CSM,与氟橡胶、乙丙橡胶、EVA聚合物、PVC等橡胶或塑料共混改性的CSM以及CSM/SBR互穿网络聚合物等各种改性CSM橡胶产品的性能更优异,应用领域更专业化,更具有不可替代性。
' A' z' u P: F$ G3 |2 x% X9 v! D- o
三.氯醚橡胶(cHc)
$ N' J% h& j1 b- G. `+ j$ O# v% @( }0 m: n: b
氯醚橡胶(CIIC)又称氯醇橡胶(ECO)、表氯醇橡胶(elIR),是以环氧化合物为单体,在催化剂作用下开环聚合而制成高饱和性高分子弹性体。由于CHC主键含有醚键—0一,侧链含有极性氯甲基—CH2C1,因此具有极好的耐油性、耐高低温性和优异的化学稳定性,且耐磨、耐撕裂、气透性小,综合性能优异。CHc出色的气密性(比丁基胶还高三倍)和耐介质性,尤其是耐制冷剂氟里昂性能优越,在我国致冷压缩机密封件中逐渐得到应用;良好的耐油、耐热和致密性,可用于制作大型输油管道的伸缩节和密封件:cHc在航空和船舶密封材料中也有应用。[NextPage]
9 n% d. R' b8 I! B4 ~1 l- e& H* j6 x; K" B0 c/ ]
1.行业基本现状
0 s2 n9 W% p& W6 k5 t; I$ v. t b7 m. }& w% L
氯醚橡胶一般采用环氧氯丙烷均聚或由环氧氯丙烷和环氧乙烷共聚而成。美国; }# l, k, P9 [3 O6 g
) n7 y. S( W; x* C: U9 O
Goodrich公司于1965年首先将CHC实现工业化生产。随后,日本、前苏联、英国、西德等国也相继研制生产。现在美国、日本均有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装置。6 | H. F9 _6 g; @. X
: f4 }- t4 x% N- H5 l 我国CHC的开发与国外几乎同步,自1967年锦州石油六厂首次研制出均聚CHC后,发展到今天,我国CHC的种类已包括均聚胶和二元、三元共聚胶等多类品种,主要有P(磷系催化剂)、tt(水系催化剂)等牌号。
9 c" K) A9 y1 y" S! H* Z& E* a$ d+ L6 W" Y: G5 J7 j! c
目前国内cHc主要生产厂家有2家,总生产能力约4000吨/年,其中,河北利兴特种橡胶有限公司生产规模较大,各种型号cHc的总生产能力3000吨/年,其中,均聚CHC 1800吨/年;二元共聚CHC 600吨/年,三元共聚CHC 600吨/年,目前该公司CHC的年产量达到1500吨以上,产品远销欧洲等地;武汉有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和开发CHc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形成了较成熟的工艺技术和产品技术标准,生产规模约1000吨/年,近年产量约100吨。 5 c3 d+ a* ~5 ^# N K9 I# j2 z
9 e6 E l, {& c4 T! L
2.市场需求及预测0 w0 }6 m8 ?2 U3 y6 [
' L4 A5 m g5 o3 ?# Q
近年来,国产CHc年总产量约为1600吨/年,除满足国内市场外,每年约有200吨左右的产品出口。同时,国内市场也有一定量的CHC进口产品,如来自日本瑞翁、大曹的进口CHC。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国内消费量约2000t左右。CHc受制备工艺及原料的影响,其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其发展。目前,国产品价格在3.5~1.5万元/吨,进口产品价格则高达8万元/吨。: m8 ?) f$ L3 u% ^' \8 t
5 I% a; }, f6 @3 Q5 Z: ] 目前,我国cHc主要用于汽车密封、油田机械及军工产品等特殊用途制品领域。其中氯醚橡胶以其优异的耐高低温性和耐化学稳定性在汽车配件,如空气软管、薄膜件、燃料管、控制流量软管和蒸汽胶管中的应用是其更主要的用途。国外chc在此领域的应用占消费量的70%,相对而言,我国在此领域的消耗比例相对较低。因此chc在我国汽车领域中应具有发展潜力。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和预测显示,2005年我国仅汽车工业对氯醚橡胶的总需求量约为0.227万吨,其中生产用量约0.087万吨,社会维修量为0.14万吨;2010年总需求量为0.32万吨,其中,生产用量约为0.13万吨,社会维修量为0.19万吨。加上其它领域的需求,未来几年,chc国内市场将有一定的增加。综合分析现有市场和潜力市场,按目前我国chC生产能力4000吨/年计,若满负荷开车,2010年我国CHC产能将能够满足略有增长的市场需求。[NextPage]
1 w4 t1 h P/ g- Z8 t0 P. l4 o; Z) ], g; [+ n- D; S& d" A9 _
3.存在问题及优劣势分析" G1 H, u7 q! L! j6 X, N+ h S9 p, F
9 G: ~1 s+ b: N; N @9 F, K
我国氯醇橡胶的开发研制时间虽然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几乎相同,但与之相比我国的发展速度缓慢。经过30多年的发展,国外CHC工业化生产已实现了现代化自控生产,生产能力已达万吨,而我们仍处于几千吨的小规模工业化阶段,生产工艺水平、产品质量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如产品质量不稳定,加工性能差等。4 Y* e8 s, n1 C" b
}. x* O$ h' @ 从技术经济角度看,目前国内氯醚橡胶生产成本和各种消耗较高,价格较贵,加之应用领域开发较少,市场有限,从而抑制了氯醚橡胶的快速发展。9 L1 E1 `3 x5 C: J' I7 |# O3 m
! g; E% M' R' d3 N' O8 w$ ` 但近些年来,我国对氯醚橡胶的合成工艺进行了一些改进,如为了提高耐油、耐寒及其它物理性能采用四元以上混合共聚等,同时应用开发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各种并用、共混、接枝等提高高分子材料性能的研究,拓展了其应用领域。如与氯丁橡胶、丁腈橡胶等共聚物共混;与氯代烃及PE、PP、氯磺化聚乙烯等弹性体接枝等。此外针对氯醚橡胶加工性能较差的问题,国内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对橡胶制品性能影响较大的硫化体系的筛选,现已开发出乙撑硫脲(2一硫基咪唑啉)硫化剂,近年来又研究出ZISNET—F,ECHO—MB、ECOIIIDl及XI-一21等新硫化体系,解决了加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高了制品的性能。
! h$ [( R- G. a% \+ g
/ S5 B% Q: J$ y0 Z6 O 总体而言,发展我国CHC产业已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实力,而且市场需求也处于逐年增长的趋势,这也为发展CHC奠定了基础。# @* {& v4 M2 e0 i
) C a' j7 e4 K 4.投资建议与措施
. d9 W/ T/ H) Z
6 j, R: e/ V8 s+ u; ~3 R (1)作为汽车等行业高级密封配件的材料之一,CHC在国际和国内市场上始终占有一席之地。从市场发展空间看,到2010年我国CHC供需基本持平,即完全可通过提高现有装置的开工率,增加产量,来满足市场需求,因此,近期内不宜新建装置。
* t2 c3 o9 P6 ?/ z' j8 {7 N* N
4 n# M" }/ P" f, {: W2 T (2)氯醚橡胶属于小而精的品种,充分发挥其优势是其发展的主要指导思想,做精、做特、做优是氯醚橡胶的发展目标。应从其优异的气密性、耐油性等特点出发,研制、开发和生产相应制品。5 o6 d3 r/ ?0 d D9 s/ V. |
7 y* F" s+ w1 l6 r (3)由于CHC价格较贵,在部分应用领域出现了被新型材料替代的趋势,如有资料介绍,在制备汽车用空气软管时,已有使用TPO和TPE替代cHC的制品,以达到降低成本和实现轻量化的目的。由此可看出,作为汽车胶管、胶垫和胶带等制品的理想材料,氯醚橡胶已开始受到冲击。建议今后应重点开展氯醚橡胶与各种性能/价格比适中的橡胶并用研究工作,以实现生产成本的降低和制品轻量化的目的,巩固扩大其应用范围.
7 X. R. M: A0 v: Y% e+ t! }+ d; E$ M) F- [
0 o# [9 e$ p5 Y( i& 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