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9384
- 精华
- 积分
- 1874
- 胶币
- 个
- 胶分
- 点
- 技术指数
- 点
- 阅读权限
- 50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7-3-10
- 最后登录
- 1970-1-1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胶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中国汽车纪事 中国早期合资汽车
1 Q J [: s4 F, r1 n北京吉普9 T& J: {4 I: ~
/ Z; c8 \- L. ?: p. j0 f时间:1983年5月5日
/ o- X- E) s2 j& j4 Y2 N- @
( @2 |# U5 Z3 R" y* G1 P( k合资双方:美国AMC汽车公司(后来外方改为收购了AMC的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和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 U# Y1 H1 x+ m `
+ p3 \% K' \/ E% U. ]合资品牌:切诺基
+ o8 } P w" T. O! A5 Q0 U) O
; q! F0 R* A% }9 j+ J2 H; G合资模式:1983年5月5日双方正式签约,1984年1月15日正式开业。北京吉普开国有企业与外商合资模式之先河,即把北汽的主打产品BJ212吉普和精兵强将放入合资企业,而把剥离下来的差的设备和缺乏技术的工人都留给了中国母公司,这是中国汽车工业史上最好的合资企业。( s! B& I( {! l
# A a$ B, I7 n/ j. u! y
合资收益:当合资经营满10年时一算账,10年间的利润构成中老产品BJ212占了一半以上,切诺基只占40%,所以实际上是切诺基赚了BJ212的钱。
3 I0 C1 U# j6 P
. S. }% P) n# S7 E2 z合资影响:10年合资未给北京吉普带来任何产品开发能力,由于产品老化,北京吉普的产量在1995年达到顶峰(2.8万辆)后,逐年下降,一直跌到2001年的4780辆,并且连续数年亏损。幸好中国市场的高速成长对外资充满诱惑,导致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在2000年9月举行的北京吉普特别董事会上决定延长合资30年,向公司增资2.18亿美元并投入新产品。
) J' S Z- d3 P& A/ P) R( X
. s$ R. B4 U I- `2 a" P2 \, g/ z* O+ o4 l
6 U, L% z# f$ i3 j
上海汽车厂& Y* {& i; X o' n5 j2 m2 N
6 _' T4 R3 ?6 u6 Y8 g: V/ c) u7 A
时间:1985年3月
: N+ c0 j5 Z3 k7 y3 J" J/ t
+ c" [7 v. C+ ~合资双方:上海拖拉机厂和上海汽车厂为中方出资人,与德国大众合资成立上海大众公司。
' S- Q* n, r( Q* [) N5 h; u$ N* Z2 j: H" y5 A
合资背景:在上海市政府授意下,双方于1985年3月正式成立上海大众合资公司。成立上海大众时,作为中方出资人母体的上海汽车工业公司仍然保持着自己的产品和体系。
7 J9 @8 b: e3 V. A" l. w4 L6 S& ?7 b/ Z1 C6 ]
合资影响:1987年,中央政府对上海市和上海大众施加了空前的压力,明确表示如果三年之内国产化率达不到40%,上海大众就得关门了事,在这种压力下,上海市于1987年启动了桑塔纳国产化项目,并立下了三年内国产化率要达到60%的军令状。
8 t$ L$ N7 v! G" {. J* j2 z4 W! s+ f2 j- [, n+ b8 N
在转向以桑塔纳国产化为中心后,上海市政府和上汽公司做出了由上海大众兼并上海汽车厂的决定(兼并后放弃了该厂原来生产的上海牌轿车),并将整个上汽所属的企业全部以为桑塔纳配套为目标进行升级和技术改造。
. D. o3 {1 d0 m7 z P1 j4 I! H
* n" w- W1 K" k; Y7 L! k4 \' K到1999年,桑塔纳国产化率达到90%以上,但为取得引进产品进行国产化的成就却付出了另一种代价:上海汽车工业丧失了自己原有的整车产品、自主品牌和开发平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