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网站:橡胶人才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51|回复: 3

《得中国者得天下》连载一:从世界工厂到世界市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1 14:42: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胶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得中国者得天下》连载一:从世界工厂到世界市场 . ?' A+ s2 v4 h, J' q' ^
核心提示:
/ F: A/ T' {. N2 @" N《得中国者得天下》一书由日本知名作家周政毅主编,本书通过日本汽车产业咨询公司Fourin的独特视角,全面系统地剖析、解读了中国汽车市场的格局与竞争态势,并从不同侧面描述了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历程,揭示了汽车消费在中国蓬勃发展的背景,并对未来的中国汽车市场动态做出了大胆的展望。   H, l+ r) S+ l8 p) I
中国是一个深受汉字与儒家文化规范的拥有庞大人口的国家,因此注定将成为“世界大国”。历史证明中国曾经也是一个具有悠久辉煌历史的“世界强国”。据国际货币基金测算,在清王朝全盛时期的1820年左右,中国的实际国民生产总值(GDP)占全球GDP的33%。而该时期的美国仅占2%、英国5%,中国可谓是无可匹敌的超级大国。
* Q* X3 x9 z, |$ @& b2 Q
; R* a9 u( f) l7 k: z# {# `- M$ I不过,中国在其后却日渐衰落。在国家经济实力因长期的内战和动荡被严重削弱的同时,人口不断增长,国民人均所得及消费能力不断下降。直到1978年左右国内环境最终实现稳定时,整个国家的经济已濒临崩溃。1 Z9 f" H" J) L
( s: W' w4 H/ o4 }" f# o1 B
其后的30年间是为赶超世界而推行以出口制造业为核心的经济开放政策时期。但是,当时的经济开放并未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而是首先在部分沿海城市试行后再利用其成功经验逐步推广,直至20世纪90年代全国才实现经济开放。* k; `$ Y) T7 I* I

% Y  Q. j8 Q$ x' V0 ~/ @0 y截至2009年中国总人口约13亿,约占世界68亿总人口的1/5,但这一数字却低于0 A/ Z1 f# J! u' h1 Z
4 o! f3 I& }& p$ O" v
百年前所占的比例。这是因为印度、巴西等并未采取人口控制政策的新兴国家一直保持着高出生率。另一方面,中国占世界生产总值(GDP)的比例在2008年约为7%(名义值),创造了过去一百多年间的历史最高水平。" ~7 A* ^, K: Y( q1 l
4 ^" Z* {8 W! B( l4 O' f
中国凭借其人口规模及国土、埋藏丰富的资源,将经济资源集中投入到制造业中并最终发展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制造业大国。从21世纪初开始中国频频被外国称为“世界工厂”,正是由于以沿海地区为中心的出口型制造业的发展及迅速壮大。
& x* E. V' U5 }4 Y, z2 G
) u: _9 V: q' U+ Z支撑出口型制造业快速发展的因素不仅有工资低、工作意愿强烈的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还有沿海城市政府实施的众多“经济开发区”建设。
- K1 M# `3 T$ x8 K6 j5 u$ _, A& K1 W- T" k/ j- l
通过一系列建设举措,中国已经拥有在服装、电子机器、家电、摩托车等领域的全球最大生产规模,并且成为最大出口国。目前全世界粗钢的23%、彩电的25%、手机的27%、水泥的37%、汽车的40%、计算机的45%、摩托车的50%、电话机的53%、相机的72%、纺织品的85%产自中国,且生产份额均为全球最大。
' S( G* M7 I: A; D$ l
/ T7 H) z8 C" n% S/ [; p) ~中国将通过出口工业产品赚取的外汇投入到国内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建立起一座座现代化城市。随着外汇储备的增加,中国将其用于购买国外新设备,以此奠定发展国内高附加价值制造业的基础。最为重要的是,中国将手中持续增多的外汇的大部分用于购买美国政府的美元国债,这也使得**在G20伦敦峰会(全球金融危机后2009年4月召开)等国际场合更具话语权。
" V0 T$ b$ D$ y: b$ m
) ~1 r' V0 D' `+ M中国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到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国历经30年,而无需30年中国就将发展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市场。5 j% d- Z1 C1 b7 B
8 ~3 G9 l0 y0 j1 O$ r1 w. d* ?
曾经备受消费者欢迎的耐用消费品“三大件”,在20世纪70年代指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到了20世纪80年代则指冰箱、黑白电视、半自动洗衣机。20世纪90年代指彩电、全自动洗衣机、录像机。到了本世纪初,“三大件”的称呼已在不知不觉中淡出人们的生活,取而代之的是住宅、私家车、大屏幕超薄电视机等高价商品。
* {$ @4 M% y, G3 P5 }8 [ 5 Z/ ^: W6 Q# K$ y2 _% |# c1 w

0 ]/ z& t! Q/ I% c. J中国的消费者如今身处的富足社会是以往人们所无法想象的。笔者每次在中国大城市购物中心购物时都会对琳琅满目的商品感叹不已。以洗发水为例,在资生堂、花王、狮王、宝洁等数家大型化妆用品几乎垄断了整个市场,而在中国的购物中心不仅陈列有本土制造商的洗发水,还有日本、美国、欧洲等世界各大化妆品制造商的产品,仅选择哪种品牌就需花费一番工夫。
/ G6 V/ P+ M' d
$ b" T0 A( E9 Z9 z  ^( b  U不管是手机、家电还是汽车,中国市场上销售的商品令人眼花缭乱。当然,真正能够享受到高
& m& X8 C2 L8 d% m" S: J! w4 p' d: _4 f* s9 y
级公寓、私家车等高价商品的也仅是中国大众消费层中的一小部分。
8 Y) b9 k! _8 k9 _+ A2 }, F7 X5 T; ^% e
但是,正如日本、韩国所经历的阶段一样,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会有更多的消费者购买高价商品,中国无疑将成为未来数十年世界最有潜力的市场,至少会是其中之一。2 t' P0 N3 F0 e$ E3 {% k
" Z0 x) y; `5 H# t2 l( }3 ?5 x4 M
中国正由世界最大的工业品供应国逐渐转变为全球最大、或者至少能与美国相媲美的世界最大市场。也就是说,“世界工厂”使中国跃进为“新兴发展中国家”之一,而今后“世界市场”将使中国跃进为“新兴发达国家”。
2 `! J. u2 S# b) ?  p6 |8 ?, R3 \$ i- K( c  H, L
汽车将是最具代表性的例子。目前全世界范围内的汽车年销量约为7 000万辆,其中美国、欧洲、中国分别为1 000万辆。但如果中国真正迈入汽车社会,汽车保有率就会以超过两位数的年增长率从目前的平均每20人一辆上升至饱和状态下的平均每两人一辆。
& n" j* f. z4 `7 d
1 M7 d  Y1 a3 i  \1 Q这就意味着中国汽车的保有规模从2008年的5 000多万辆达到饱和状态下的7亿辆,仍将净增约6.5亿辆。
% y( U% Q( @' }$ ]) L# B* q# b8 s: ~: a
当然,通常汽车的使用寿命是10年,最长15年或20年后就被报废。要使市场净增6.5亿辆汽车就必须填补报废汽车的数量,简单算来中国的汽车消费量也将超过10亿辆。
9 H: E) s: A+ I- e
& O) s( h$ H" f2 G相比之下,2008年全世界的汽车保有规模约为9亿辆。而在未来几年中,仅中国一国的汽车消费量就将达10亿辆,实在难以想象这将创造出多少个就业机会。同样的,不难想象这10亿辆汽车所带来的个人移动自由,将会为中国社会带来何种划时代的变革。
8 Z/ K( P2 b% A4 j
$ S4 M. q  n$ b" K但在另一方面,汽车社会所带来的公害、污染、环境破坏、能源问题等课题也已堆积如山。中国只要迈进汽车社会,就必须寻求新技术或新方法解决汽车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
; o' o. x5 E# ?. l6 V' S6 p' H: q4 V
5 S! \! i- H: X除中国以外,印度、巴西、俄罗斯、墨西哥等具有市场发展潜力的新兴国家也将在2010年以后崭露头角,这些国家也将加速进入汽车社会。与此前作为重要市场的发达国家相比,上述新兴国家的人口及市场规模将增加很多倍,预计舆论的中心也将从发达国家转移至新兴国家。" D2 R# S# Y' S! A# d) O
' m8 {0 a7 A8 W5 C# B: k2 ^7 T' n
从人均GDP及收入水平来看,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或将在未来数10年内高于新兴国家,但其差距将从目前的数10倍逐渐缩小至几倍,甚至低于一倍。8 V0 B2 m+ `: F8 X% L' V1 z* w

2 }) I: O3 X' l6 N日本曾是世界最大汽车生产国,美国曾是世界最大汽车销售国,2009年两国的汽车产量及销售规模都因经济衰退导致下滑幅度超过2位数。而在2008年曾经位居全球产销量第二的中国则一跃成为同时期世界最大汽车产销国,成为带动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发动机。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 14:4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得中国者得天下》连载二:中国对金融秩序的作用

《得中国者得天下》连载二:中国对金融秩序的作用
* f* p* y2 A( t7 u* f如果将世界上创造出的财富规模,即国民生产总值(GDP)全部按照汇率换算成美元,2008年该数据为606 898亿美元(IMF公布数据)。其中,美国142 646亿美元,占全世界的23%;日本49 237亿美元,占8%;中国44 016亿美元,占7%,位居世界第三。( U; S2 N4 D) R
+ f4 b& E" w$ A" z' ]5 |3 S
作为战后的国际基轴货币,美元确立起用于国际结算、国际投资以及国际外汇储备货币的核心地位,进入21世纪后其核心支配地位仍未被动摇。) q  _2 ^( C; r' Q" W& V

6 {; L$ s- E1 ?8 U% N不过,由于欧元在2000年以后迅速抬头,国际结算及外汇储备的部分业务也开始选择欧元。但只要石油、铁矿石等重要战略物资的国际结算仍然采用美元,那么美元所具有的影响力将不会被减弱。- i: w# |1 ~/ K' B# Z4 k

/ J. I% Z. Q  R! N' X. @中国非常重视作为国家财富重要指标之一的美元储备量。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外汇储备迅速增长,并在其后短短10年内发展成为世界最大外汇储备国。截至2009年7月**公布的外汇储备额超过两万亿美元,大大超过第二大外汇储备国日本(1.192万亿美元,2009年7月)。+ {( X; X' r# p

- m9 y4 i8 Z( P. O6 J9 F而中国能在短短20年间快速积累财富,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实行与美元挂钩的汇率政策,即盯住美元汇率制度。1978年宣布实行改革开放时,中国在全球贸易总额中所占比例不足1%。同时,不仅中国在出口商品中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种类非常有限,而且实现现代化所必需的工业产品、设备、原材料等几乎全部产品均以美元为单位结算,因此一度出现进口额超过出口额等外汇严重不足的局面。* h4 h2 l8 r+ @4 X4 `" s

% ]# h8 N! {% \; [! F因此,中国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的贸易收支中,长期维持进口额超过出口额的贸易赤字局面。当时的人民币兑美元实行两种汇率,一种是人民币值高,1美元兑换3元人民币的“官方汇率”;另一种是由管理外汇交易的官方机构所采用的1美元兑换8元人民币的“外汇交易中心汇率”;而后者更接近人民币的实际价值。
! [) a* b3 R/ Q" ~8 c* l2 s! i& x7 c. b" l$ M  [  P
不过,**对采用外汇交易中心汇率实行了严格监管,这也造成中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很低。5 L$ |1 p4 F1 u) S  A1 S2 }
6 s4 S) f8 S; `" D( n1 W  q2 \8 I
但这一切都在1994年开始实行盯住美元制度后得到了解决。1994年1月中国外汇管理机构将人民币的官方汇率下调至外汇交易中心汇率的水平,将两者合二为一。
8 g9 W9 @+ y; ]- z
7 g8 y" t! ~4 u通过这次调整,中国的进出口交易开始以接近人民币市场价值的汇率进行。从中国海关公布的贸易统计数据来看,中国进出口总额在1993年为1.271万亿元人民币,而在人民币汇率实现统一的1994年则同比增长一倍、跃至2.381万亿元人民币,并在以后加速发展,至2007年已扩大至16.674万亿元人民币。
9 r3 v) A0 L1 Z; }" k: v1 e) |' z8 F2 U  E2 A$ O4 b& l
**对外汇流出实行了严格限制,因此在东南亚各国货币价值暴跌的1998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仅仅由1美元兑8.27元人民币略调至8.28元人民币,实施盯住美元制度使中国在国际经济形势激烈变动时仍能保证人民币的坚挺。- [; r# F" Q5 `3 f
$ B- c+ C' D  b4 d
因此,中国从1994年开始由贸易逆差转为贸易顺差并在其后得以延续。同时,来自国外的直接投资也持续增多,1996年以后平均每年有500亿美元海外投资流入国内,1997~2007年间的外国对华投资累计达9 545亿美元。
8 Q7 ], C9 ~4 Q1 X* N- w* G& i
: M) L2 n4 j  Y& Z  O对外贸易顺差及海外对华投资的扩大使得中国外币储备膨胀。若将中国的外汇储备全部以美元换算,1996年突破1 000亿美元,10年后的2006年突破1万亿美元,并在短短3年后的2009年7月突破两万亿美元。* l; Q( a* [: G/ R/ F% B/ h! l, g

' w' `) D( l8 _2 U$ D9 R9 \7 r* o但是采用盯住美元的一边倒制度也存在风险。据英国汇丰银行推测,在2008年中国贸易总额的2.6万亿美元中,有7成以上,即价值1.8万亿美元的部分采用美元结算。同时,中国外汇储备的相当一部分用于购买美国政府发行的国债,美元流通价值的暴跌将会在中国的海外资产当中引起连锁反应,直接重创中国该部分资产。
7 g+ m1 j3 \; e5 B! R( ~* v7 i3 c3 r: a( q/ e& Z" L* s
为此,**采取措施对盯住美元制度进行了调整。2005年7月**调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加了欧元等十几种国际通用货币,实行盯住一揽子货币的“管理浮动汇率制度”。受此影响,人民币兑美元迅速升值,并在1年后的2006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为1美元兑7.97元,2009年7月变为6.83元,人民币兑美元比2005年脱离盯住美元制度时升值约两成。% I% }  N( [* ~3 g6 V* J8 j
9 d" ~, G* v9 E5 @" l
始于2008年秋的金融危机加剧了全球对美元的信任危机,而经济实力显著增长、拥有巨额贸易盈余和外汇储备的人民币有望成为新的国际通用货币,并日益受到国际关注,人民币的国际通用化也成为国际舆论的热点。0 S- O, z# x/ R) G) m3 t1 S
  C* m" {+ q- N$ p* c! r6 t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2009年7月强调人民币的管理浮动汇率制度及其成效 “是过去几年中的重大进步”,但也指出“人民币倾向于估值过低”。6 H6 Z  D5 b$ O/ i5 h2 I
8 `/ g) J) v4 m1 E
IMF指出中国整体经济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巨大,但由于**迅速采取了有效的财政和金融措施,抑制了经济恶化,对全球稳定做出了贡献。IMF同时指出,目前全球市场正处于恢复阶段,很难消化中国生产的增长,有必要通过人民币汇率扩大中国的民间消费能力。
* c, t: T' C5 n% G- v- b
( J; f* r. E0 Y3 k/ c: ], u不仅**担心人民币升值会使出口产业受到冲击,商务部长陈德铭也曾表示“人民币的稳定对世界经济恢复起到了积极作用”,从中可以看出**并不期望人民币急剧升值。5 ?, T  u# ?8 l7 E+ v6 m; k

2 Q+ x- q: T1 `$ z) }; V+ ~虽然如此,**仍在扎实推进人民币向国际通用货币转变的改革。2008年12月宣布在广东等省份对人民币海外贸易结算进行实验性解禁,其后上海及广东省4城市(广州、深圳、珠海、东莞)获批可使用人民币结算,中国人民银行已与香港金融管理局签订了交易相关备忘录。
3 ]; b, s( b7 u5 B6 U  y
2 y0 z' w% }# V8 p+ C+ {同时,2009年7月中国内地部分地区及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东盟(ASEAN)范围内开始联合实行人民币贸易结算试点制度,7月6日首项结算交易通过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完成。
( e# c( [. L; l( T$ m6 Q& T$ F
: M- o% U2 E4 P! K$ M4 S- F: I由此与交易对象国之间的贸易结算就无需美元介入,不仅可以节省外汇兑换手续费、缩短交易时间,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还可降低持有外汇时因汇率变动而出现的风险。
/ K+ R) \  s/ l1 G; q- Y5 U) @3 `5 Y) f
据汇丰推测,2012年以人民币为结算货币的贸易额将达到中国贸易总额的50%,年交易额也将扩大至两万亿美元。该银行指出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美元的未来走势将更加不透明,并与人民币应用范围的扩大密切相关。3 z2 a' X( I% i

: a. F/ ?" J; V' C
8 i9 _# n/ x7 v( U- T( i
8 L4 u4 Q4 @$ K- l6 g4 r但是,人民币要想在今后成为国际通用货币,就不应局限在亚洲等周边地区作为结算手段,还必须具备投资工具的功能和最终成为其他国家外汇储备货币的功能,否则人民币将仅仅是一种地区性结算货币。因此,人民币要想成为公认的国际货币,首先必须构建强大的经济实力基础,其次还要具备相对稳定的货币价值。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 14:44:37 | 显示全部楼层

《得中国者得天下》连载三:振兴汽车业的政策效果

《得中国者得天下》连载三:振兴汽车业的政策效果* x) D( I6 P+ P  c7 H6 x
在2008年中期国内经济步入调整阶段,再加上同年9月美国爆发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出现减速信号。为此,2008年11月9日**公布以拉动内需为中心的刺激经济政策。包括已纳入预算及后来追加的财政支出在内,扩大内需政策的投资规模高达4万亿元,因此该政策也被称为“4万亿元扩大内需政策”。通过对中央政府各部委的具体措施进行汇总,仅2008年度就追加预算1 100亿元,2009年以后的预算规模高达5.1万亿元,上述投资将主要用于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0 e" {# }1 G8 ?4 _# {" S" N$ [

/ T9 j, J7 B# Q& q. ]) O" X同时,中国各地方政府也响应中央政府扩大内需的号召,纷纷增加2010年预算,根据截至2009年1月的统计数据,各地方政府的公共投资规模高达18万亿元。这些财政投资将集中用于道路及能源、水利、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预计将会成为推动21世纪前10年汽车社会发展的引擎。( j6 h7 K# A2 B: B, J& S
( }; T. N( n# U, m) u
此外,**配合扩大内需政策,在2009年3月至6月先后提出了为期3年(2009~2010年)的主要10大产业(汽车、钢铁、造船、石油化学、纺织、轻工业、稀有金属、设备制造、电子信息、物流)振兴规划。8 n( e  m; P/ I

- Z# ]9 g8 z7 i振兴规划具体措施:下调购置税
0 r1 Z: q- m9 Y. T  `8 O4 B0 Z8 b; g
从2009年1月20日到12月31日,将排量1 600cc以下乘用车的车辆购置税(购置税)由10%下调至5%。0 w( t" s) p: Q+ Y6 a  i
2 [/ n" [2 ~. y" r) r3 I- g
换购补贴9 K% A" c! v1 J+ N: U
+ T4 F. G  v+ o
从2009年3月1日到12月31日,国家将补贴50亿元鼓励农民报废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并换购轻型货车或排量在1 300cc以下的交叉乘用车(仅限1次)。
  A! V$ W; K' o$ N( o4 x6 x% X; ?: k* s; R- t9 A0 ^
研发资助3 L& X# {) a* d  d& L# e# x

6 s7 @. |  J2 g, L# v今后3年中央将安排100亿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汽车企业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和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发展。
) n. \; x: X: W- J' ^9 N; ?9 y1 y0 z" \' d) c
兼并重组* p: l- v/ u# \; b3 K
  k% T% [; z" _3 q- }. r& d5 K
推进汽车产业重组,支持大型汽车企业集团进行兼并重组,支持汽车零部件骨干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扩大规模。# R2 b! K' T$ h0 T

5 L, _" M& P/ W% X9 a+ C1 b# P4 p推进电动车的产业化
4 k0 N( L9 d4 j+ H+ L1 ^- R8 \0 {8 D  ~, L  S. u8 p
中央政府将推动电动车的开发和产业化,尤其将提供财政补贴用于确立核心零部件的量产体制。
9 \* [6 _1 A0 }4 z' p* Z: g# d5 L# n+ }
其他! p4 S. x/ W( P  \3 O& R# w

3 o0 t1 S' h6 |- z! e7 C对报废汽车回收等给予财政扶持. I: |. F$ n2 [: i% Y+ ~" {9 X
+ C. J; m8 c7 X2 q1 L, Q- ^& I8 s
地方政府针对购买汽车的规定6 h8 p* \% e6 u: w% M( w
8 m% P7 U- y/ S) c0 z' q3 n. j& i4 T9 @
培育及扶持自主品牌4 [6 g6 y6 G9 }! @& g9 j

. q9 d9 E+ k* P1 K  o4 a培育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4 f/ `: N9 k; r1 \: F/ Z

$ m' M8 v7 S1 o% o振兴与汽车相关的服务业
7 g* D4 S! Q* l6 C- w7 d0 z
1 u7 {0 ^/ q9 g9 K/ [3 v. {, y6 y' p加强完善汽车信贷体制等
8 b3 ~+ ?* M! x6 s2 f8 c1 \  R9 s. X' a2 r3 ^- w; S4 b
根据原油价格下调燃油价格  R! a8 k! P$ Y( J! `, w' ]

* n" ?) p3 R& W5 ^* c- {1 e/ R' X& P其中,3月发布第一项扶持政策,即以跃居全球第二大规模的汽车产业为目标促进汽车消费的措施,该措施一经颁布便取得巨大成效。与此前**针对购买私家车所采取的消极或者说模糊态度相比,这次的汽车产业政策出现几乎180度的大转变,中央政府首次鼓励个人购买汽车,甚至提供现金补贴,获得全世界极大关注。' ]# P3 G; X7 f4 E& }
5 w& L$ v4 z  p+ Q+ A

( @" R% W2 D; [, i: E( U( I以汽车产业为对象的振兴政策设有短期目标和中期目标。短期目标是2009年实现1 000万辆的产销规模;中期目标包括到2010年保持10%的年均增长率、调整市场上的车种构成、推动大型汽车制造商的重组整合、扩大自主品牌汽车的出口、确立环保汽车量产体制等,集中体现了政府在迈向汽车社会方面的意向。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 14:45:26 | 显示全部楼层

《得中国者得天下》连载四:GDP能否由黑转绿

《得中国者得天下》连载四:GDP能否由黑转绿1 C/ r2 g/ I" {3 p8 Q
一直以来**过于看重经济发展,将GDP(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视为第一要务,地方政府官员的考核也以GDP业绩作为指标。5 N4 I+ {2 Z6 Y1 K  p8 ?

  J; Q# m* h& c3 e# a8 W5 Q9 I0 v这也造成为使GDP增高,政府官员采用一味投资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环保意识不够。
/ r. u, b7 h; `) [4 d$ ]* z! U; V
为创造出每年新增超过1 000万个就业岗位,**不得不实行牺牲环境、优先发展经济的方针,但从2006年起开始考虑环境保护问题。9 J/ K' O7 k8 ]; D2 @. |7 r

# n5 I- T* O$ Y也就是说,**开始转变方向,由曾经牺牲环境换取经济高速发展的“黑GDP”向谋求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绿色GDP”转变。$ l, x; b7 @. m. Z' O' r
- y4 w! b8 x; W* U7 \5 }2 b
2006年9月,中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与国家统计局联合公布了中国首部绿色GDP计算报告,将环境社会成本计入GDP当中。" J: f) o9 j' L& W$ E8 O7 b
: M6 O: ~" n% t, e: v8 T3 Q
这本标题为《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详细计算了与2004年度经济增长同步出现的环境污染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据该报告统计,2004年度环境污染所造成经济损失达5 118亿元,占该年度GDP总额的3.5%。
: u5 e6 G9 \% V2 G0 k" C6 ]+ r. k* ?4 B; o0 i' Q% x6 O9 |. G3 n5 g
同时,用于减轻污染及其管理的必要支出达2 874亿元,占该年度GDP总额的1.8%。如此算来,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及其管理费用需要耗费约5%的年度GDP总额,而每20年就会耗费掉一个年度的国内生产总值。8 A# o, b" H: ^% h4 Y
* i% R7 b* o5 y
而且,几乎所有被污染的环境都不能像工业品一样重新再生,长期破坏环境不仅将严重损害经济活动的活力,还会对国民的生活环境及健康造成危害。3 @4 b1 e2 j4 n( w- n- O* J
! \4 k' {8 s- D
更令人担忧的是,上述报告中相当于GDP 5%的统计数据也是根据各相关管理部分提交的保守数据进行汇总得出的。这就意味着,由于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在体制及技术上的制约,不可能将所有实际发生的环境破坏统计在案,这次仅仅对能够测算出明确数值的损害进行了统计。
, `; W/ \( e: `9 x& w& N8 Z! H# M3 @- j1 w( f9 C5 f+ F
通常,环境污染的调查对象都必须超过20项,但该绿色GDP报告有可能是为了便于突出结果,调查对象仅有10项(大气污染造成的健康、农业和材料损失,水污染造成的健康、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和污染型缺水损失,以及固体废料侵占土地造成的经济损失等)。8 l' \9 V: I; {$ @
& e% Z$ D7 C. f  L  n, Y2 ~* \
即便如此,根据**公布,在该报告调查期间的2001~2005年,中国用于减轻污染的费用占年度GDP的1.18%,低于报告提出的1.8%。因此,随着今后调查项目的增加,环境污染及公害对GDP造成的负面影响极有可能更为严重。: |+ v/ j1 q/ k7 z- D/ N

% u4 Z. m0 ?; L该报告结论认为“这种高消耗、高污染、高风险的发展方式虽然起到过应有的历史作用,但在今天,我国经济已经进入资源能源瓶颈时期,不能承受资源衰竭造成的风险;社会又进入了人均GDP 1000~3000美元的矛盾多发期,不能承受环境污染引发的社会问题”中国必须转向发展绿色GDP。工业活动增加所带来的严重地下水污染、土壤污染等重要项目,因“超出核算能力之外”而未被列入该报告的调查对象之内。
3 n: A, ^; E5 _3 U) q" l
! w3 g8 N# B1 D& |2 w" Z; m7 j( A当然,该绿色GDP报告只是中国的首次尝试,需要改善的地方很多,今后仍需花费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建立起完善的绿色GDP核算体系。
' Z; b5 U* }6 _- i, ^ # m7 [, O, F, l
. x( }" R* v! O$ p% H  k( f
从2007年起,全国范围内已经着手实施污染源调查、地下水污染调查、土壤污染调查,用做整体环境退化核算基础的生态系统损伤调查也已启动。此外,将上述核算结果反映在环境 经济管理政策当中的议程也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实现。/ Z6 h4 f' |; t1 q( f: E' C2 I
. i4 G( g8 S8 q7 A# b; {# @2 i
2009年**宣布在低能耗建筑物、高效节能交通工具、洁净煤技术领域与美国奥巴马政府开展合作,中美作为二氧化碳排量最大的两个国家所表现出的共同努力姿态值得肯定。
  _* Q2 p/ g0 }$ D, b5 ~; J7 d; T. i
虽然对于汽车保有量高达2.8亿辆的美国来说,在短期内很难削减汽车的二氧化碳排量,但美国政府宣布针对今后新车,在2016年以前将把普通乘用车的平均油耗从目前的平均每升行驶10.8公里提高到15.1公里。, R- d' E8 i+ {/ ^5 M9 h- z, z& `

4 z+ P. R3 P$ s/ p另一方面,中国为迎接即将到来的汽车社会,通过提前实施汽车燃油标准和普及节能环保汽车技术,避免重复能源浪费大国美国的老路,已经迈出了重要一步。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橡胶技术网. ( 沪ICP备14028905号 )

GMT+8, 2025-2-24 21:35 , Processed in 0.026166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