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9384
- 精华
- 积分
- 1874
- 胶币
- 个
- 胶分
- 点
- 技术指数
- 点
- 阅读权限
- 50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7-3-10
- 最后登录
- 1970-1-1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胶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西部汽车产业迎来黄金十年 警惕盲目扩张
4 _; ~2 U8 Y* D Q2011年,以中西部地区为代表的三、四线市场成为中国汽车市场继续增长的重要保证。; V& O9 r) f* z( o( {' d
9 a) Q+ R9 n* l D8 n1 \& g5 A; ~
众所周知,中国汽车产业历来与政策导向息息相关。2011年,中国汽车市场遭遇“滑铁卢”,更多原因被归结为众多利好政策相继到期,以及国家宏观调控对于汽车产业的影响。9 c. Q5 F2 D5 i, I* e
% j# B; E9 L5 l' Y: n3 s: C与此同时,以西部大开发政策为导向,国家政策转向鼓励汽车企业在西部建厂的措施已经初见成效。据悉,上海大众第六工厂落户新疆,华晨宝马第三工厂花落绵阳,以及众多企业开始把“十二五”规划重点投向西部。西部市场俨然成为汽车企业必争之地。
: f6 l2 t; `, l1 I, C' {: y4 d2 R2 f
未来十年高速增长
$ F. `, ^3 d. m" d% F8 N0 U8 D$ l3 ~
根据国家信息中心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测算,“以汽车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西部转移的趋势已不可阻挡,到2020年,中西部市场的汽车份额将提升到55%”。% L$ y4 t, ?: y7 w
8 Y+ M1 z' G) P! I/ f; z“目前,中国汽车市场的状况是,一线城市呈现负增长态势;二线城市处于僵持阶段,情况还不明朗;三、四线城市开始出现快速增长的趋势。”汽车行业资深分析师贾新光向《每日经济新闻》表示。1 Z. M6 j% B( C+ @
2 o7 o8 O, p0 X
但是具体到西部市场,情况略显复杂。贾新光向《每日经济新闻》介绍,目前以中部城市为代表的二、三线城市,汽车产业已经初具规模,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但是,以西部城市为主的三、四线,甚至五线城市,大部分还处于尚待开发的阶段。
% c" d* z6 T# Y
0 x) ]$ D) h" m4 O7 A O: h* k" e由于经济发展状况不同,西部地区城市发展不均衡,部分城市豪车盛行,汽车消费甚至超过发达地区。但是,绝大多数西部城市,汽车市场仍处于尚待开发的阶段,保有量极低。5 y8 x4 ~. R) O" l( U! d
: K1 W9 B7 |- c! u P
“以四川省为例,成都市场汽车消费占四川全省汽车市场近80%。”贾新光向《每日经济新闻》介绍,也就是说,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西部城市汽车市场发展空间非常大。1 Q+ u* w3 m2 b6 M6 D0 `; E
" ~( x3 m! e( J, w这种情况下,汽车产业在西部绝大部分市场还处于第一个高速增长期。分析显示,在这一成长阶段,汽车销量年均增长可达25%~30%。
! v g! ?# V* g6 F2 `8 o' F" a: I4 @2 Z& t1 v2 [, M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西部地区的汽车保有量在未来10~15年内很难达到饱和状态,也就是说,在未来十余年,西部市场的汽车销量有望持续高速增长。
/ Z" {1 b7 v J9 F! x- m. t4 i5 [0 u# K# e$ C$ M
生产基地布局西部5 y& t3 [; ?& S$ e+ ^2 |
: W# k) }; D1 A* M1 V H由于众多政策引导以及市场需求导向的共同作用,汽车企业越来越重视西部市场。无论是豪华车企业、合资企业,还是价位相对较低的自主品牌企业,都把西部市场当做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1 P9 W3 k- Y3 m" t
1 k9 k1 c. I' ]. q! K
2011年上海车展期间,一汽-大众奥迪事业部副总经理张晓军接受《每日经济新闻》专访时表示,未来两年,奥迪在华经销商数量将从170多家增长至220家左右,新增经销商基本全部在二、三线城市,甚至四线城市。3 J; L7 G2 ]* R
2 T8 Z2 M( X$ ]3 N* @& a$ M: D
此外,宝马、奔驰等众多豪华车品牌布局西部的市场战略非常突出。2010年,沃尔沃在华首家工厂落户成都。在罗磊看来,成都其实可以被划为一线市场,与北京、上海、华南地区同样发达,是中国汽车市场的“第四城”。然而,与人口密集的一线城市不同,市场呈现出多级化的明显态势。& Y' S( a4 a$ ~. @4 p. W: Q
以成都、重庆、西安为代表的中心城市,以及鄂尔多斯等矿产资源丰富的西部城市,汽车市场已经与发达地区相似,豪华车企业纷纷抢滩布局。6 I6 S% k" K. b! n, z
, ?" C, l. j0 g) a5 [! y
此外,省会城市附近的二、三线城市,以合资企业为代表的销售网络下沉已成趋势,自主品牌企业与合资企业在这一市场的竞争与中部城市相同;除此之外,在西部大部分城市,均为汽车保有程度非常低的四、五线城市。罗磊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西部绝大多数地区正处于汽车导入期。在这期间,拥有价格优势的入门级车型优势明显。自主品牌在这一市场,将拥有比较好的机会。”
' N7 a9 w/ f7 L% m# k
; z" [7 u: b, N2 q! d产业转移不可阻挡
2 W9 v9 c2 ]: S
: T! s/ F% y% g1 A中国汽车产业历来被认为受政策影响巨大。2011年出现增速放缓的现象,重要原因即为众多利好政策的相继到期取消。在节能补贴门槛提高,新能源补贴久未出炉的情况下,西部开发政策成为为数不多的利好之一。
% L0 C7 l6 I+ m$ W0 c3 C# y
, C# I( y* `6 j' y$ D) b2 m贾新光告诉《每日经济新闻》,目前汽车企业将战略重心向西部转移,主要是由于市场需求和政策导向两部分共同作用。在政策导向方面,发改委明确提出西部汽车工业的发展,是国家开发西部的重要行业之一。此外,地方政府从各方面考虑,优惠鼓励政策众多,两方面共同作用,激发了汽车企业西部建厂的热潮。
1 u% b) f F" b$ B6 u, Q! G" p; u3 B6 Z+ K- K
从国家经济角度而言,以西部为代表的三线城市,经济增长的贡献以及所占份额呈持续增长的趋势。徐长明分析,一线城市GDP(国民生产总值)占全国的需求,每年提升5%左右,现在为37.5%,这一比例在逐年下降。而三线城市的份额在明显提升,未来这一趋势还将持续。
1 a7 S+ ] g7 S. O8 ]
% Y' X! w; a- `汽车行业分析师告诉《每日经济新闻》,据测算,未来5~10年,西部市场企业销量增幅将高于行业平均水平5%左右。在政策刺激下,这一比例可能还会有所提升。
+ `' b8 f4 l2 a. E$ |4 ]8 Q# H. S; ~1 s1 R; i9 E0 s2 @
“如果在国家层面还会出台鼓励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那么最有可能的就是针对西部市场的鼓励政策。”汽车行业资深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 z, d* y( i' U1 f
. D' s! S8 p2 E4 r
之前有消息称,上海大众第六工厂将要选址新疆。对此,就有相关分析认为,西部建厂已经成为合资企业在华扩大产能的重要标准之一。虽然并未明确提出,但是在审批过程中已然体现得非常明显。
* B. r( ?8 B3 {4 x" [$ P( V; x0 N- Y: E
警惕盲目扩张9 n; B& J& D, S
* I5 c" u/ r' g# b) V
随着重庆、成都等众多汽车产业园区的形成,多个西部重镇将汽车工业设定为城市战略。但是,上述汽车行业分析师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汽车消费和售后市场的开发,比大力发展汽车工业更为现实可行。他说,“美国全国也就底特律一个汽车中心,中国已经有长春、北京、上海、武汉等,其他地方很难再支撑起大规模的汽车投资。”6 ~! w1 l) o: |2 x4 M
- l( u) W( G; Q! f
实际上,西部市场的机会还是在于汽车市场的增长。对于汽车企业而言,重视西部市场,应该体现在西部市场的销售渠道和产品布局上。$ p) i. S# \! v( [) Q0 N$ N O
6 k- J8 ]. P. x) i8 ], V( ?. j行业分析师钟师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西部市场汽车销售的绝对值并不大,但是增速非常快。这一市场高速发展的市场,呈现起点低、空间大的特征。这些特点保证了未来10年汽车产业在西部的机会。
& N" U. a$ q( W& x* g' p西部市场中的汽车保有量较低主要还是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等因素决定的。随着西部城市经济的发展,销量上必然会有一定的提升,但这并不意味着汽车企业,就要将重心转移到西部市场。“西部市场并不能算特别的市场,实际上汽车市场本身就是全国性的,甚至全球性的。”上述汽车行业分析师告诉《每日经济新闻》。
7 z3 \6 z" }& T2 I. [ Z/ o! C) {) F/ o6 F4 k$ b+ R
在政策导向的作用下,地方政府和汽车企业对于市场可能会产生一定的盲目性,这也是发展西部汽车市场的关键问题所在。罗磊也表示,“现在的问题就是,汽车产业近来有盲目扩张的现象,应该引起各方重视”。
! w* ?5 L8 y% i8 E# L; j5 h
# S, e1 ]8 e( q7 \2 G$ J! {" M2 I相关分析认为,西部市场不能与汽车产业整体技术升级相矛盾,不能成为低价高污染高耗能产品的倾销地,地方政府在促进汽车市场发展时,也不能仅考虑汽车消费对于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