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1673
- 精华
- 积分
- 26467
- 胶币
- 个
- 胶分
- 点
- 技术指数
- 点
- 阅读权限
- 150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0-1-1
- 最后登录
- 1970-1-1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胶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j/ M4 \. z! G/ C2 ]8 @
" Y9 j; R1 `; Y7 S6 N
橡胶林和割胶工人,依然是很多人对海南岛最深刻的记忆。1 i) @0 t9 I) [$ Y
; E G9 `" ~8 n, u0 k 时下正是橡胶树修养周期结束后的割胶季节,一大早南平农场的割胶工人就忙碌了起来。
) k- [2 w/ T: I: q8 V/ ~; |5 h5 d, a, M" y
记者:割胶是一门技术含量很高的工作,割胶技术水平的高低呢,直接影响到一棵橡胶树的橡胶产量,那么像我身边的这棵树呢,它已经有15年的割龄呢,那么大家可以看到,由于割胶水平比较高呢,那么它这个割面的再生皮和原生皮恢复的都差不太多了,这样呢,就可以继续保证这棵橡胶树的稳产和高产。
$ ^; ]$ Q: H* b+ _, J2 j" n6 g
( X! O& @3 w( X$ @' V; L- V 有着几十年工龄的沈夏阳师傅告诉我们,割胶看似简单,但如果技术不好,割过的橡胶树就会留下疤痕,阻碍胶水的顺畅排出。1 X- k1 p" E9 P6 t! K
0 B2 K2 k- c9 P) H( t2 N: K, A$ K 南平农场割胶技术总辅导员 沈夏阳:它必须做到四配合和三均匀,那四配合呢是手、脚、眼、神,那均匀呢是说行刀要均匀、切片要均匀,割面深浅度要均匀。
, O H, M& P7 W& N- p& z
0 v, U3 g, N: I5 }% Y: u 记者:那怎么没有胶水渗出来啊?% @- }, g1 q2 [- i# Z0 Z2 k" z
: _+ }8 H- d7 N4 ^# M( f9 q7 P+ A% ^& k
沈师傅:你还割得不够。必须下刀要均匀,所以切片呢眼睛呢要看着刀口前面的两公分。
$ I* }! G. M/ `" [( B2 v
. @5 v! Q! A) C7 a* }. B! F# }/ b& ^
7 L- ?; B/ `/ I* ^记者:啊呀,这一下子渗透出来了,那个胶水。
! x/ t7 U# l$ @) p1 z
3 [" K( E/ R7 c% V+ |0 w 说起海南的橡胶历史,还得追溯到上世纪,当时一批东南亚华侨将橡胶引入海南种植,并在这里安家落户,76岁的甘育鳞老人就是其中的一位。1958年老人来到南平农场种植橡胶,这一干就是30年。
; _/ q$ g) q8 ]5 C/ @' A& @
1 r" h- `" f% j% v# f; ~& e5 e/ L 甘育鳞:现在(橡胶树)已经长那么大了,现在产胶也很多了。我们已经搞了几十年,现在由于老了搞了不了,也交给他们后代了。5 E, x( O+ V( ~6 \ ^
3 t. z" Q! V" N
老人说,去年南平农场成为海南推行橡胶家庭岗位承包责任制的试点,儿子、儿媳一下就承包了1000多棵橡胶树。: \: q. S1 V W
+ B0 v+ \8 j" e! q L6 w2 z 海南省国营南平农场场长 李布千:从去年实施以后,变化比较大的两个特点,第一个就是责任心增强了,不再担心要岗位变动,要把岗位当做是家庭自己的。第二个特点呢就是职工的收入提高了,农场也增产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