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9384
- 精华
- 积分
- 1874
- 胶币
- 个
- 胶分
- 点
- 技术指数
- 点
- 阅读权限
- 50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7-3-10
- 最后登录
- 1970-1-1
|
楼主 |
发表于 2011-8-30 06:52:25
|
显示全部楼层
用实力说话 “整”强“零”亦强?
1 _/ I5 X/ z1 X. J; W6 R: V+ `; J' n+ l
然而,龙口中宇机械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迟敏杰对此并不认同:“前几年,主机厂认为国内产品不如国外产品,国内企业没有话语权。但经过这几年的市场检验,证明国内企业的产品和国外品牌不相上下,零部件企业的话语权明显提高。”5 t# s5 P; U! S# i
8 Q* ]2 \2 [# v$ p) `$ s$ B
迟敏杰认为,今年市场大势不好,整车厂的销量下降,零部件企业自然受到影响,中小型零部件企业受影响更大。
8 ?" o! m0 H. R
$ n; l* \) B/ p. P* F0 G迟敏杰同时认为,主机厂的成本在上升,利润有所降低,压价现象肯定存在。这是客户和供货商之间的关系,是供需双方的博弈。“利润都在降低,量大了利润肯定要下降,我们也得让一部分利润给主机厂。”迟敏杰说。
- S% r* J$ U& Z; [5 o3 K' i& S" M U1 Q& p; x
“但关键还要看产品。如果产品质量和产品应用等方面比较超前,就不存在这个问题。”迟敏杰告诉记者。据了解,龙口中宇机械有限公司目前与整车厂仍然是按照惯例每年年底议价,频繁压价现象并不明显。% t- g5 S, h( E$ u1 L, x
# e4 F2 b2 j2 F. g) r+ n3 B5 w而从另一角度看,国外品牌的强势也成为国内品牌争取话语权的有利条件。在产品质量不相上下的前提下,国外品牌是直接将现成产品拿到国内,没有成本优势,整车厂在产品匹配上也要付出较多精力。同时,国内产品在服务上更具优势,更能适应用户需求。
, A( B! r( N+ L% {, k1 {1 H/ F+ @& T& \8 d1 `0 D+ ?
“前提是产品必须好,要实用,和国外品牌比有一定的竞争优势。”迟敏杰告诉记者:“可能在新技术的引入上,由于国外技术发展比国内快,国外品牌一开始会占据主导,比如后处理系统等。但随着降成本的需要,这些技术必然国产化,国内产品质量上来后,优势也会逐渐显现。”
3 R. i- s% B. J- [* b
8 g% \6 U& I$ R0 w随着整车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的提高,整零企业之间也需要更多技术上的衔接和研发体系的渗透,需要更密切的合作关系。“现在整车厂和零部件厂的关系更密切了,一般都是通过战略合作或签订协议等方式加强合作。我们正在做这方面的工作。”迟敏杰告诉记者。- L) J/ D. p: B" t/ F
. _5 Z0 i% [2 X7 \0 O0 O) b: v零部件企业整体仍处劣势2 D- @3 ~' C" G( h
: }! I( r' j" ^5 @8 x; s
那么,国内的整零关系究竟是有所平衡还是一方更强?“国内除了像玉柴、潍柴、法士特、汉德车桥、万向传动等几家零部件企业,多数零部件企业的生存状况极为艰难。”山东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谭秀卿表示。他认为,潍柴、玉柴、法士特等企业起步较早,市场份额较大。这部分先发展起来的零部件企业在整零关系中已经具备一定的话语权,可以和整车厂讨价还价,其利润来源和后续的研发投入都能得到保证。2 X6 L1 b* e4 ?3 i+ v& N) |3 U
: d4 b$ ^6 C9 U
“这些企业的生存没什么问题,但可以说是凤毛麟角。”谭秀卿对零部件行业的未来很是忧虑:“绝大多数零部件企业都没有核心技术,就是简单的复制,今年破产的企业很多,以后会越来越多。”
8 Z! q- t4 |3 x9 H, m4 B& k
* u# F8 c1 {$ h' q. Y' B. ]; V* f随着国际零部件品牌越来越深入地进入国内市场,将吞食更多的份额。目前真正核心的零部件几乎都是国际品牌的天下。以车辆的“心脏”——发动机为例,其核心零部件包括控制系统、燃油喷射系统和发动机后处理系统等,这些领域被博世、电装和德尔福等企业把持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