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9384
- 精华
- 积分
- 1874
- 胶币
- 个
- 胶分
- 点
- 技术指数
- 点
- 阅读权限
- 50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7-3-10
- 最后登录
- 1970-1-1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胶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陈志鑫披露上汽平台化战略
! }) A1 Z' \# j- u4 ?, l8 e8月18日,在上海汽车研发中心,陈志鑫展示了上汽自主品牌未来的新产品,这位曾经的上海大众总经理坚定地认为,荣威和MG的产品质量与合资企业几乎没有差距,而品牌溢价能力却相当地欠缺。' ]% ?* I# \; K# y; L
3 g* k5 w4 P7 T; u今年,中国汽车市场进入调整期,增速大幅下滑,其中自主品牌进入了最艰难时期,销量负增长和份额下滑促成了市场悲观情绪再起。数据显示,今年1~7月,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同比下降1.03%,市场占有率较上年同期下降3.06%,我国主要自主品牌企业的销量均遭受影响。6 [7 {3 }" q Y+ d- Q/ ?$ s( x& x
! E9 Z3 ~. M6 O! ]: T& l
在这种背景下,上汽执行副总裁、上海汽车乘用车公司总经理陈志鑫正面回应了“悲观论”。陈志鑫表示,现阶段正是打造自主品牌的最佳时期,打造体系核心竞争能力和提升自主品牌的溢价能力至关重要。' r( w8 k. g6 i" O# R) r# S6 G
6 h% `" V2 ]# e, m4 l) ]2 V
在市场层面,自主品牌的发展空间正受到合资产品不断下探的挤压,品牌的向上突破已与合资阵营短兵相接。上汽自主品牌在“十二五”的规划总投入将达450亿元,打造7大平台,完成十几款新车的投放。7 I+ C o' O) h" q9 `1 x% D
# _8 |, s' Z( ^. z
遭遇“滑铁卢”9 f! D2 P U$ F
. H. v" U; V/ T1 n; W
数据显示,去年自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最高的第四季度达到32%,年平均占有率为28%左右。而今年7月却下降到24%。究其原因,国内经济运行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强,曾给自主品牌带来的利好政策也渐渐退出,此外今年整体市场增速放缓,共同造成了自主品牌汽车在今年的“滑铁卢”。6 n5 |- y+ s0 l! p9 {
: y7 ~4 K& X. U7 M1 S* _
分析自主品牌的发展,汽车行业专家贾新光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中国自主品牌错过一个黄金发展期。在中国车市上一轮上涨周期,自主品牌企业以低价位占领市场,取得收益却无暇增强研发能力,造成后续能力不足。而大型企业集团,纷纷依靠合资企业赚取利润,前期并没有发展自主品牌的强烈需求。
6 @3 F. k2 H! k$ e7 x; a& q: d. @" l8 A
这种情况下,大型企业集团自主品牌纷纷以“后来者”自居。其中,相对发展较早的上海汽车通过海外收购,打造荣威和MG两款自主品牌,前期市场较为乐观,但今年1~7月完成9.1万辆销量,仅为全年目标的40.6%。同样定位中高端自主品牌乘用车的广汽传祺车型,今年1~7月,销量共计1万辆左右,不得不将全年3万辆目标下调至2万辆。对此,陈志鑫表示,销量的目标很重要,但更加重要的是上海汽车自主品牌的整体核心竞争能力。% }. o8 V' M$ m2 G; k+ C
6 R2 |/ K. R9 ?1 u2 o& L- K3 R8 k# v
最佳发展期
: W8 U; P7 y0 O+ u2 ?; q: g) {- P' t
/ T0 t) F2 S; }+ p( z* Y5 t3 Z市场环境恶化并没有减缓企业布局自主品牌的步伐。综观中国汽车市场可以发现,大型企业集团通过合资企业的盈利,反哺自主品牌研发,布局自主品牌市场的做法已初见成效。2 K$ S, ]: A7 `( d( b- f
4 @: K z: `% {陈志鑫告诉记者,“虽然今年上半年整体市场增长幅度趋缓,但从长远眼光看,汽车增长波幅波缓是有规律的,而国内消费者对汽车的刚性需求依然存在。2010年,国内汽车的千人保有量是18辆,还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因此在三四线城市,汽车消费依然在成长的过程中。”
9 ` a+ B" Y! |. b9 F: B8 d/ g9 F( [; y: @
" d3 H9 k) a# e! e基于此,自主品牌还有较大的市场机会。随着先期产品投放市场,中高端自主品牌基本处于建立品牌的阶段。一般而言,这一阶段经历了5年时间,之后将是品牌和销量共同上升的阶段。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如果在这一轮市场调整期,自主品牌可以攻克品牌和技术的瓶颈,根据市场的周期性波动,在下一轮市场增长期,中高端自主品牌有可能迎来增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