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9384
- 精华
- 积分
- 1874
- 胶币
- 个
- 胶分
- 点
- 技术指数
- 点
- 阅读权限
- 50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7-3-10
- 最后登录
- 1970-1-1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胶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进口战略提速:张晓军否认奥迪增加9%股份4 [% i0 d, K" f. x
8月18日,随着奥迪品牌等级旗舰车型加长版A8 W12上市,屡遭业内诟病“车型单一”的奥迪,开始提速其进口车战略,奥迪A1、A7也将于年内登陆中国市场。1 w9 x) M, B4 B
) ^- j9 s0 x' ~6 E4 j& [
“奥迪2015年,将全系车型拿到中国市场的承诺不变。”奥迪销售事业部执行副总经理张晓军18日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他同时正面否认了奥迪将在合资企业一汽-大众增加9%股份的传闻,“销售层面确实没有得到这样的消息。”
2 X5 E- F7 d; q
. e( W$ o* G i, g6 l资源不足背后
1 W ^0 N, r# J
0 G: b# u( [/ d" H“3月份在中国上市之后,每个月销量超过1000辆,5个月的时间卖了将近6000辆,和上一代同期相比增幅达到170%。”谈及全新A8L最近的市场表现,张晓军非常得意。! z4 x/ C& t3 E1 M. ]
8 Q5 v0 {& v& d1 d u6 N* |+ b张同时列举出奥迪在进口车领域取得一系列成绩:2010年奥迪进口车数量为3.1万辆,同比2009年的1.4万辆增长109%;而今年前7个月,奥迪进口车销量超过去年全年,并将延续100%以上的增长增幅。不仅如此,奥迪进口车占据奥迪中国市场总销量的份额也从2010年的13%,扩大到2011年7月底的18%。- W9 Z! R# ^; n2 U7 b* B I$ F
" C& }$ p( J" f T. R) K9 n3 C- o. k虽然如此,肩负提升奥迪品牌重大使命的全新奥迪A8与竞争对手奔驰S级以及宝马7系单月销量2000-3000台相比,还有很大上升空间。目前,奥迪在中国高档D级车的市场份额仅为12%,与奥迪A6L、A4L、Q5所在细分市场45%以上的市场份额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 r: f0 S& k5 }) P: i! ^2 c- ^
6 `3 P" A7 g$ I8 ~/ |进口车仍然是奥迪之于竞争对手的短板,在奥迪承诺2015年全系车型拿到中国市场的时候,奔驰和宝马目前已经基本完成了全系产品的引入。A8是奥迪在进口车方面与对手存在距离的一个例子,随着在进口车战略的提速,奥迪需要向中国市场倾斜更多的资源。6 a2 x- y \4 |5 z! W; N! T; a* I
. {) o G. A2 t! x5 \
实际上,奥迪与奔驰宝马不同,随着销量屡创新高,奥迪正在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全球资源紧张是非常现实的问题。$ i0 a, m7 L: u8 } d+ M
L+ r* d$ U* O# A h# D9 u& Z在全球资源紧张的现实下,奥迪面临两种选择,第一,中国市场高于一切,资源相应倾斜;第二,兼顾其他高增长的新兴市场。显然,从利润分配的角度,让奥迪做出第一种选择并不现实,在一汽-大众的合资企业中,奥迪只占10%的股份。
1 ?. g" J# b5 f# x3 o
! M: h* C5 z7 |另一方面,奔驰和宝马目前的销售业绩并不是他们历史的最高点,二者的产能甚至没有完全释放,正因如此,他们可以有更多的资源向中国市场倾斜,进口车销量不断翻番也就顺理成章,而在利润分配方面,奔驰和宝马比奥迪具有更多的积极性。
! G7 V' ]5 D, ^8 V* Q2 S/ h* o. K! n5 s$ o
从奔驰、宝马进口车价格下降的幅度也可以看出二者供大于求的行情,奥迪进口车价格的坚挺则表明其供不应求,以及中国市场进口车资源不足的现实状态。
% ]: G# Z# C2 P
. T4 k, M) \1 z w/ U" u8 A7 T$ g) G未到打价格战之时?
: l/ R- Q8 _0 }' s; \7 d# |2 S) g% K1 p* `0 y+ q
中国高档豪华车市场的利好,为跨国品牌提供了绝佳的竞争平台。数据显示,去年中国总体市场的增速为35%左右,高档车市场增速大概是69%,今年上半年整体市场增速是12%,而高档市场的增速是39%。一般来看,高档车市场的增速大约是整体乘用车市场增速的2倍,今年已经超过3倍。
# i+ u1 H. W4 }0 Q4 X: J2 g& N1 y官方数据表明,1到7月,奥迪在中国市场共销售了166585辆,同比增长29%。6、7月份单月,奥迪销量保持在2.7万台左右。7月份,宝马品牌汽车在华销量为17800台,较上年同期增长39%。
% o' X5 E0 c+ V/ z" d( R; s% h7 P/ T0 F8 J" w' b
7月份的销售数字显示,奥迪、宝马、奔驰在中国市场上半年竞争的胶着状态已经过去。从7月份开始,奥迪重新与竞争对手拉开大概1万台的距离,而今年上半年,这个距离一度缩小到1000台左右。
5 A& {- Y8 D* E4 S/ D& Y0 Y9 Z; r/ d1 J( ~6 @
全球范围来看,宝马7月全球销量同比增长7.1%至108721辆,排名第一,奥迪7月销量增长16%至106000辆;奔驰销量增长2.7%,至100391辆。值得注意的是,奥迪凭借最高的增长幅度,与宝马的差距缩小为2000台。
) V$ u- W: A6 T1 ~( E) w% D1 T9 L) x* R) A6 t2 q" J
数据表明,在产能瓶颈暂时得以缓解之后,奥迪开始加速拉开与竞争对手的距离。“从6月份开始奥迪明显地加速了,以后这几个月我觉得也不会少,甚至可能更多。前几个月,我们和对手一直搅在一起,现在来看,我们明显地起来了,一直在往上走。”张晓军表示。
! F. s1 ~: K* h% o; f1 U* \# y6 k; I; x% a7 X. Y6 ?
值得注意的是,奥迪6、7月份销量的快速回升,并不是降价所为,而宝马和奔驰市场层面的大幅降价却愈演愈烈。来自经销商层面的消息显示,同级别的奥迪A3和宝马1,后者的价格浮动为3万-4万,而前者的价格依然坚挺。/ b3 [1 t o' {, N! M3 }) ^" S
2 d8 j8 [' _6 J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价格稳定性方面,奔驰和宝马两大竞争对手非常“羡慕”奥迪。有数据显示,奥迪的厂商指导价和市场价的价格浮动在5%左右,而奔驰和宝马的价格浮动都在10%以上。
( P0 F! i6 M; h
1 i6 g9 s# Q- g& `2 S2 W3 x奥迪最大的核心优势是大规模国产化形成的成本和价格优势,一旦市场竞争更为激烈,奥迪完全可以动用价格手段。但现在还远远不是奥迪动用价格“杀手锏”的时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