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9384
- 精华
- 积分
- 1874
- 胶币
- 个
- 胶分
- 点
- 技术指数
- 点
- 阅读权限
- 50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7-3-10
- 最后登录
- 1970-1-1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胶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新捷达明年成都投产 一汽大众研发突围
6 |. V, W6 X# e3 N大众汽车在华发展战略正在加速变化,在新宝来、朗逸等联合研发项目取得成功之后,大众汽车继续推进在华本地化研发进程,日前一汽-大众首次对外表示,2015年将具有完备的整车研发能力。' W# W/ O1 `, t! d0 C$ g7 h
9 @. Z. O! X3 p; ^7 r, j! p4 q如果上述目标完成,一汽-大众将成为中国为数不多的具备整车开发能力的合资车企。一般而言,拥有整车开发能力,意味着该企业成为真正独立自主的汽车企业。5 z- u) X9 x; I( [8 N
2 d1 Q4 l+ [+ Z6 C$ n据了解,一汽-大众将在今年跃上销量百万辆的台阶,成为继上海通用和上海大众之后的第三家乘用车百万辆俱乐部的企业。目前,中国已成为大众汽车最主要的市场,而中国市场的需求成为其研发关注的重点。因此在研发领域,中方在研发领域的地位提升是必然结果。9 d3 z. Q# I- b" B( E
1 ?% R0 D7 E- J: O3 s+ Z/ c2 H1 g
究其原因,这是由于外方企业的成本控制与中国市场扩张的趋势造成。研发的转移与当地市场的需求紧密相关。汽车行业资深专家贾新光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本土化研发不等于本土化改造,如何在外方带来的研发技术基础上进行创新,并消化吸收成为自身的研发成果是合资企业积累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w% |: G( E5 e& O/ H& n7 \
* C4 |; j5 a! I: c9 D# O1 T I, m8 T百万辆战略后的研发突围
* [" T4 m4 f, `# U) w/ b
& N) L; F+ a5 U* q2 N3 U1 M一汽-大众总经理办公室主任王琳介绍,2010年,一汽-大众生产和销售的大众品牌在德国大众集团的大众品牌中,每生产销售7辆,一汽-大众占1辆;在全球范围内,奥迪品牌每生产销售5辆,一汽-大众就占1辆。! f9 W% w* [+ V/ J3 Y# ?9 D
! N# m' a0 h+ ^% ?因此,一汽-大众已经成为德国大众集团在海外最大的一个生产基地,同时是单一基地中生产和销售最大的一个基地。0 B! ~4 Y, y+ n. u7 W5 X
/ C5 ?7 r; H6 S; U, f/ P# ^
王琳表示,到2015年,一汽-大众会实现165万辆的产销目标,其中,大众品牌保持在100多万辆,奥迪品牌将达到60多万辆。8 j+ n( m5 J- e
' T$ S) @# T5 s' f I, i% ~这些数字说明,大众汽车势必越来越依靠中国市场以保证其称霸全球的野心。同时,保证中国市场份额和销量的增长成为其关注重点。
$ i' Z/ t- X" C, ?9 k& E8 F7 b6 |3 Z9 J1 k% b" l
正是由于这些原因,一汽-大众参与研发的速度正在加快。一汽-大众技术开发部部长王东晨告诉记者,2009年,一汽-大众产品工程部更名为技术研发部,表明合资企业从配合生产向技术研发的转变。 `3 Q2 c l& X
4 n* n" ^$ v9 v h3 l. S7 v2 x王东晨表示,按照规划,一汽-大众2012年达到车身自主设计开发,2015年具有完备的整车研发能力。
' ]# t7 }0 F7 _0 k9 i
?8 E! V+ j9 K$ V* [不难看出,从2009年开始,合资企业产销量的快速增长,造就了一汽-大众研发能力的迅速提升。王东晨坦言,到2015年一汽-大众市场的占有率和目标,要求技术开发部具备这样的能力,满足公司发展的需求。
7 t) U, O1 k0 ~/ \5 D0 T
1 R4 b7 ~; r) G' U/ l' e* T新捷达落户成都明年投产5 N9 R1 G, ^' D4 {: m2 p
; G" r% }- l# ^7 a' \/ R$ o
在研发车型方面,除月销量过万的新宝来外,一汽-大众接下来最值得期待的A级车无疑是新捷达。
& b0 L/ w. v v# `/ x: V
2 N4 |, O( k) _据知情人士透露,一汽-大众内部代号为MODELA的项目就是明年10月将在成都工厂投产的新捷达。
2 \) t1 i% [4 V/ r2 T( B: u) k9 I, q" n4 p
王东晨告诉记者,这个项目从4年前开始立项,研发投入已经超过10亿元人民币。该车型目标国产化率超过98%,是一汽-大众与德国大众同步开发的项目之一。
+ [7 Q2 o. Y# j$ N% O! ?$ U* i1 r" d: C
新捷达作为一汽-大众A级车中最大的一个车型,创造了很多第一,比如该车型上将搭载大众新一代发动机EA211。EA211作为大众汽车最先进的发动机产品之一,也同步落户成都工厂,年产能为45万台。
! M7 ]: ^& u) C新捷达之外,一汽-大众自主开发的首款车型新宝来的改型版也在研发序列之中。王东晨表示,一汽-大众目前的开发工作主要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类是自主开发的车型,比如新宝来;第二部分是引进车型的国产化改进,比如新迈腾;第三类是除对引进车型进行国产化改进外,还对其动力总成、燃油适应性,还有底盘进行匹配。; p7 _+ H4 ]8 \7 i/ C
! a9 T& _5 k- K( F$ c除对车型的改造外,一汽-大众在试制领域已经取得较大突破。王东晨介绍,自2004年7月成立试验试制科以后,一汽-大众开始建立试制能力。截至2010年11月,技术开发部本地化试验能力已经达到整车60%、车身87%、底盘60%、电器80%。6 b* z+ B r* P! d1 u
) C8 W$ q- A# W4 a. l+ H4 X
研发转移成趋势$ F- H/ s6 g* ]; H, T
' Y* Y! _* Z8 w! Q, Y$ H1 Y一汽-大众首次深度解析其研发中心,表明了合资企业的研发能力提升,同时也表明在研发领域,中方参与的程度正在逐步提升。
) \( D5 g' T7 O, y& ]; O: N
4 b4 h0 w8 t6 w4 D- u# Q汽车行业资深分析人士贾新光告诉记者,这是由于中国市场的巨大利润决定的。成为全球最大汽车消费市场之后,中国成为世界汽车企业获取利润的最佳市场。这种情况下,相应车型设计和零部件配套更适合中国人的习惯是理所应当的。, u! x+ a+ z2 b; r9 Q
. l. v) [0 l: ~6 H同时,相关分析认为,企业研发中心的建立和研发重点的转移,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合资企业降低成本和快速推出新车型的竞争要求。: c% `' A; ^5 y. S
5 U" x$ ?% c. d# f, g
在这种情况下,合资企业对核心零部件的掌握成为研发转移的焦点问题。贾新光表示,目前合资企业自主研发的核心零部件,是在外方车型技术平台进行改造再利用。
\9 d- P+ t2 ^0 i2 L0 S5 s# j& T' w
因此,对核心零部件技术的掌握是合资企业里中方关注的重点。分析认为,这是分步骤进行逐步提升的。目前,中方参与到车型设计、研发的各个环节,对于技术的掌握是逐步推进的过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