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网站:橡胶人才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94|回复: 0

警惕商用车即将到来的“内忧外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17 10:39: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胶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警惕商用车即将到来的“内忧外患”
7 {, {8 C9 x' M+ X2 w在政策退市导致国内汽车市场需求不振的今年,美国主权信用等级又被下调,全球经济陷入迷雾,“危机”一说甚嚣尘上。美国国债信用被下调的影响非同小可,连日来引发了全球经济是否被推到二次探底边缘的讨论。现在,饱受金融危机、经济危机、货币危机和债务危机伤害的全球经济会更加脆弱。
' \: f- ~- T0 I, [2 z3 b. j) _& z/ G2 r# C2 [/ d( I5 [
美国最新公布的二季度GDP环比折年率为1.3%,明显低于市场预期。截至今年一季度,美国经济环比增速已连续4个季度回落,衰退迹象明显。从全球来看,5月,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国和6个主要非成员国的综合领先指标为100.58,连续4个月回落,是典型的衰退信号。而从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来看,除日本和俄罗斯外,美国、欧元区、中国(汇丰)、巴西、印度均持续下滑,7月已逼近(美国和欧元区)或跌破50%的荣枯线。在全球经济增速持续放缓、各国政府又无计可施的背景下,世界经济二次探底的风险已大大增加。# P8 Z" F" N+ a; ~7 N/ f) [

- G* P0 G1 I& V( A4 B与此同时,全球经济减速,使得商品市场面临很大风险。钢材、矿产品、焦煤等都不排除跌落的可能性。从中远期来看,因为多种因素引发的美元贬值将占据上风,一些国家的各种“救市”措施陆续出台,抄底资金大量涌入,加之中国等新兴国家的经济基本面情况依然良好,进而共同推动上述商品价格谷底反弹,而且是较为强劲的反弹。3 d4 S) G5 F! X$ E
8 u# C0 Q0 ~6 ?" A
对于国内商用车行业来说,这一次可能出现的全球经济危机会不会再度呈现出“机遇大过威胁”的局面呢?在笔者看来,或许现在商用车行业的发展态势仍很可观,但“内忧外患”的警钟已经敲响。有分析人士认为,拿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支柱、三驾马车来说,即使出口有所削弱,我们内生的动力——投资和消费还是可持续的,是必然增长的。因为中国的城市化,不管有多大的困难,都会继续推进下去。尽管消费结构、收入结构等有很多问题,但消费升级、收入增加必然要推进。
6 I8 a" c3 {4 Z) e2 L
: c6 `& k% M: Z+ i0 ^& K不难看出,在面临可能出现的全球经济二次探底的情况时,国内需求的释放是重要的应对之策。可是,这对于国内商用车行业来说却是件很尴尬的事情。众所周知,金融危机后国家注入的4万亿元投资,在很大程度上透支了未来几年的商用车市场需求,一系列扶持政策更是让不少用户选择了提前消费。在此背景下,国内市场还有多少潜力和空间都需存疑,更勿论指望国内市场能像2008年金融危机时那样提供避风港了。
. r, W7 j1 \  o3 M6 O, p: X* b# H7 k' S# d- }- K/ t, H2 K" k2 _1 K
更为关键的是,坐拥庞大销量基础的商用车行业在“带着镣铐跳舞”,销量维稳是企业和行业不能回避的选择。排放标准即将升级,市场监管越来越严,行业升级需求若隐若现,众多因素交杂在一起,保销量的倾向势必会影响到发展质量的提升。& e  u+ t3 X8 m/ e5 Y- w- O% m9 v) n

5 A* p. f. |  O& `$ f( n6 ~7 Y此外,今年风生水起的海外市场也势必受到牵连。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中国商用车出口连创新高,大小企业都能分得一杯羹。随着国际经济走低,2009年、2010年的出口情况不算理想,今年估计不会好于2008年,一旦全球经济二次探底,刚刚恢复的海外市场将会在一定程度上遭遇遏制,这对把海外市场地位普遍提高的国内商用车企业也是个不小的挑战。4 S1 i7 q& u8 y) A
0 h$ ]0 c7 Q5 h5 h, [1 @
内无明显的市场放量空间,外有潜在的市场收缩可能,“内忧外患”之下,行业必须从战略上找准应对之道。也就是说,考验已从预警开始了。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橡胶技术网. ( 沪ICP备14028905号 )

GMT+8, 2024-5-31 22:12 , Processed in 0.021460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