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网站:橡胶人才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31|回复: 0

油价之困难除 商用车用户之痛难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11 06:59: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胶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油价之困难除 商用车用户之痛难解
0 B% i, V3 h; Q% Z' S  H) g日前,记者在某烟草物流中心参观时发现,该企业物流配送用车多数采用五十铃卡车。据司机介绍,除了舒适度和安全性外,该车出色的节油能力是企业看好它的终极理由。而近来,国内的高油价成为众矢之的,不仅争议颇多,也给众多物流企业带来不小压力,很多物流用户都因油价头痛。& g4 L7 P1 n  \

# J9 d* V: i9 l) d+ a  质疑不断
3 s' E8 |. U3 ?, ?; Y
3 w3 T& g# L) e( @% e9 E  近两个月,国际油价低位震荡徘徊,国内成品油零售价却仍居高不下。中石油、中石化两大巨头旗下加油站价格坚挺,参与降价者寥寥,只有部分地区的民营加油站开始“试水”降价。
& U9 L( u9 \: |1 l6 W
6 h& A+ S+ A' ?* o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奇怪的局面?以汽油为例,北京7月下旬,每吨的批发价与此前相比,下滑了600~800元不等,加油站的利润空间因此加大。而根据发改委对成品油价格管制方案,加油站每吨油品合理销售利润应为300元,这就使得他们有了打响“价格战”的底气。
& J1 r! N' [. N' U8 \- B6 U% m$ |7 T/ F% ~; p: o. p
  也因此,很多消费者开始质疑,既然油品零售企业已有降价“动作”,为何直到8月10日都不见发改委的调价通知呢?
' o) t9 R9 T* Z2 ?7 k" }; ?( T
8 n: X8 }4 N. ]4 v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一直以来,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所指的“与国际接轨”,参考的都是布伦特、迪拜和辛塔三地的原油变化率,只有该变化率达到4%的升降幅度时,国内油价才会随之而动。而眼下,虽国际油价连续下跌,但三地原油变化率仅为-1.7%,所以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格才会岿然不动。; d, {) d+ w0 G& T' c

2 j  B; y9 O7 v3 o  高价难抑
# U$ V6 |+ x0 \- }, j# N' p. i
- j! x5 n2 p1 H1 v  按照现有定价机制,发改委始终不对降价点头亦算有理有据。但对消费者而言,却有些不理解——接轨国际油价,咋就单单接轨布伦特、迪拜和辛塔?为何不是更有代表性的纽约WTI原油期货价格?定价机制未来是否有可能改善?普通消费者又该如何解除油价之困?
/ j9 S3 x1 {& n& E; s7 o' }: L- j2 V, P: @3 D; X# @. P9 H( j
  对此,某行业机构负责人表示,虽然国内汽车市场上半年受挫,但若指望油价走低拉动销售,还是一个不太实际的想法。因为油价短期之内的偶尔走低,难以改变长远走高的态势。加之国内通胀压力仍在、央行紧缩货币政策短期内不会转向、国内整体宏观经济增速面临下滑压力等因素,都在打压成品油市场的投机需求,这也会阻碍国内成品油价格下降。
9 ^; a$ o1 w9 z9 `. R. U5 }! `" t* I+ l7 [
  至于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如何调整,发改委有关人士也曾指出,或在今年年底前推出新方案。届时,新定价机制可能将由原有22天的调价周期缩短为10天或14天,并将现有成品油价格的“审批制”变成“报备制”。也就是说,在国际原油价格达到一定程度后,各大油企可按标准自行调价,无需报备国务院,只需报备发改委即可。
$ t& \3 p5 f) ~- @  t6 m6 W, H
: C* c* y8 @0 ?  用户咋办6 q2 K* Z' y4 c- _8 d, _# C

9 f( c1 g1 P! |& ]  即便能如部分人士预言,国内油价不久将会下调,定价机制也将进一步完善,可其依然无法根治油价高企的现实顽疾,广大汽车消费者,尤其是商用车用户必须做好准备。+ |. F& T8 u7 [, |
5 H) u, O4 W7 `8 ]
  此间,有人认为,不妨从新能源汽车入手,规避高油价带来的成本难题。这当然不失为一个既推进汽车环保,又节约燃油的好办法。但细究起来,尤其是对广大商用车用户而言,其难度依然不小。因为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基础建设等条件都还不完善,短期内难以普及。% K7 L& s/ o2 l, H1 X6 b& [& q
- W# T- p% o7 E! K
  而且,对新能源商用车来说,有关部门也未出台具体的优惠激励措施,一次性购车成本相对较高;市面上产品又相对单一,仅有陕汽重卡等少数生产企业的新能源产品受到认可,用户选择余地很小。因此,对于更多物流商用车用户来讲,想要应对油价之痛,惟有在现有车辆资源上“动手脚”:
8 x- {: ?1 ~9 d5 y1 |! g) i/ x/ ]
. [: n' [  k/ ?2 |  第一,商用车用户要大力提高运输能力。据介绍,我国物流交通组织方式较为落后,导致物流成本偏高,运输能力约有40%为空载状态。一旦顺利释放这部分空载能力,物流企业的用车成本将大幅降低。
  ]9 w, H6 E$ G0 t1 k9 P5 a" y- M. v0 F. p9 H0 q" G7 A  Y
  第二,车辆需要及时更新。专家建议选购轻量化、载重能力强的高品质车辆,同时选用利于节油的轮胎等产品。+ z  A2 F6 @% Q+ S( n

( g5 N( p  I: d& s* ~4 W- h  第三,重视司机驾驶习惯,强化“以人为本”,让油费从司机脚下“省”出来。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橡胶技术网. ( 沪ICP备14028905号 )

GMT+8, 2025-2-23 16:27 , Processed in 0.031560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