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9384
- 精华
- 积分
- 1874
- 胶币
- 个
- 胶分
- 点
- 技术指数
- 点
- 阅读权限
- 50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7-3-10
- 最后登录
- 1970-1-1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胶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历经七年坎坷 上汽整体上市终将收官* a: S! r8 R/ \- P5 J" v& X$ g
历尽7年坎坷,上汽整体上市之路即将收官。但这家稳居中国第一、全球第八的汽车集团,同样面临着效率低下、自主品牌亏损、自主技术欠缺等重大挑战。
9 l: Z5 x: N- s) q9 U3 t 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下称“上汽”)旗下资产的彻底重组和整体上市即将完成。
2 Y0 j( H9 P+ q/ u0 P3 m
2 `8 y5 [6 _# e 届时,利用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0104.SH,下称“上海汽车”)和华域汽车(600741.SH)两大上市公司业务平台,上汽将一举解决旗下资产的同业竞争问题,同时在整体上市和资产证券化方面领跑“四大”车企。上汽亦将成为没有任何实质性资产的空壳公司,失去存在意义。
A8 N# x. |' W- t! [+ s" g5 |; C8 D& ]. x4 B3 \
但对上汽而言,如何弥补大型国企灵活性缺乏、效率低下等弊端,顺利完成机制改革,尤其是推出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同时清晰两大上市公司的主业,有效整合并实现旗下资产的协同共进,提升自主品牌的盈利水平和自主技术的研发能力,同样面临着不小的考验。
+ f. z5 P& B# \' k" ]: [3 @8 ?! C7 y/ D3 W. }+ R4 O. C( c6 u0 T
一如其整体上市进程历经7年多的迂回曲折。
1 W* i3 Y$ C! K- \' V9 w- `( D. f0 d: G0 F2 K
2011年8月2日,中国证监会召开2011年第25次并购重组审委会工作会议,有条件审核通过了上海汽车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方案。
3 e$ f$ J d& d- b+ a
/ g: M& X f6 R 根据上海汽车、华域汽车此前双双发布的报告书草案,上海汽车将斥资291.19亿元,分别向上汽、上海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下称“工业有限”)发行股份,收购上汽持有的华域汽车60.10%的股份等股权、工业有限持有的上海汽车工业活动中心有限公司100%的股权等股权。& |$ A. V# t7 N5 r2 T
7 }8 @: r6 M* O8 M3 O: z 8月3日复牌当日,上海汽车报收16.96元,下跌幅度0.18%;华域汽车报收10.45元,下跌幅度达到2.25%。
# O" a8 i7 F! }4 @0 }/ F6 P
( }/ k- b4 v5 a/ G7 Z$ _8 J 七年坎坷上市路
) }9 ~, A* @. `! V2 Y0 z1 X$ |9 M; b6 P' E6 Y. q* k
把华域汽车的大股东变更为上海汽车,是上汽重组必须迈出的最为关键的一步。
3 q. ]+ o1 l0 b1 d6 w8 K- t4 s# q2 g' e, |9 V) G( l9 V! S4 Y
这是华域汽车第二次被重组,象征着上汽的整体上市征途同样坎坷不平。2004年4月,时任上汽总经理胡茂元在股东大会上称,上汽正在对下属企业进行改制重组,打算在两年内实现整体上市。
' ^/ r$ _# g" t! R- b
s% d* T/ H0 K; v' Z) e 有消息人士透露,上汽纽约上市计划已经搁浅,接下来将会采用先H股后A股的“两步走”方案。胡茂元提出的方案有三种:一是引入战略投资者,实现股权多元化,继而谋求整体上市;二是集团直接在海外上市;三是利用现有A股上市公司,以资产重组的方式实现集团整体上市。
1 Q! L% t+ O& E- m Q8 ]' m5 X
9 ] h _# D$ ]8 s: j 2004年11月,上海汽车成立。2006年12月,上海汽车通过定向增发收购上汽整车企业股权、关键零部件及汽车金融类资产,实现了上汽的首轮“整体上市”。同时,部分独立供应零部件业务剥离出上海汽车;由于一些企业或者亏损或者盈利状况欠佳,均不在上市之列。
" l# O4 j+ t) o$ D( d; @& M J% q2 n& u1 ?( g; K+ r' x. G* m
2008年初,上汽开始梳理汽车零部件业务,将持有的上海汽车齿轮一厂等多项汽车零部件资产转让给上海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同年8月,借壳上海久事控股的巴士股份(9.98,-0.38,-3.67%),实现了部分零部件资产的整体上市,并更名为“华域汽车”。
9 X9 n7 v- L) D# x+ V- F4 E
+ l' ^3 M/ m6 K# b. e 是时,上汽旗下东华公司下属有独立供应汽车零部件的企业共16家,以及上海金合利铝轮毂制造有限公司、上海圣德曼铸造有限公司等零部件企业,同样由于或者尚在整合之中或者亏损或者盈利状况欠佳等原因,均没有纳入上市公司。但上汽承诺,将在三年之内以并购、重组以及业务调整等方式解决由此造成的潜在同业竞争问题。
?1 {/ b9 c0 s9 C _* z2 @5 Q
* X4 D% [9 |. v9 \1 Q 如今,三年期将至。按照前述情形判断,上汽最新一轮的重组方案目前只剩证监会审核一环,在2011年年底前完成重组,已无多大悬念。届时,华域汽车的实际控制人依然为上汽;上汽将不再保有经营业务,彻底解决同业竞争的问题同时,成为继广汽之后第二家基本上实现整体上市和资产证券化的车企:除房地产等少数“第三产业”外,旗下所有经营性资产都将被上海汽车吸纳。6 ~8 N- K( e5 B* ^0 @
; |3 O( Z6 Z; R1 U8 l% ~; a( e+ P/ @ 上汽亦将不再拥有任何实质性资产,成为名副其实的空壳公司。, {! H8 G# n2 t- T9 e: r( q
- n0 s! @5 ]2 A b. m' e2 o% {
自主品牌任重道远
4 e1 d o5 t8 N
. z0 O$ q1 Q8 @7 Q: C3 d 目前,上海汽车经营整车、紧密零部件、汽车金融三项业务,华域汽车经营独立供应汽车零部件业务。在国内,两者产销量均已在各自领域位居第一。
& Z j/ Y7 Q% x/ t8 ?9 u3 N) Y0 @% t! D+ C9 T6 C! @5 {
上汽持有前者72.95%股权,后者60.10%股权。上海市国资委持有上汽100%股权。$ m$ {$ W: n" l* m
, {6 F6 ^. `& |9 Z$ t( c7 F1 O 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和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将是上汽的三个主攻方向;上海汽车和华域汽车将成为其两大平台,既有业务方向将得到进一步加强。
, m# W5 d1 v r, g6 t9 C
' o! J! z6 {- |( y 在坚守传统汽车业务阵地的同时,上海汽车在混合动力、纯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领域也下有重注。
3 U1 W% ^6 c, U2 C" P3 d* N' r, z* [7 T; k6 `# D
2011年4月举行的上海国际车展中,上海汽车自主开发的荣威550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等五款新能源车以及电驱变速箱、电控箱、电池系统等新能源核心零部件悉数亮相。上海汽车更是宣称,2012年10月将正式把旗下相关纯电动汽车推向市场。! @2 T0 L! Y! V$ a6 K& @5 T
5 U" s5 N: q6 q6 E( W$ ?1 `4 U9 e 这次重组,上汽注入上海汽车的新源动力公司,主要从事燃料电池汽车关键部位研发和生产,系“863”计划项目扶持的重点企事业单位之一。由是,上海汽车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布局趋向完整,尽管还将经过为期不短的痛苦的投入开发期,但势必促进传统汽车产品的升级换代,并抢占未来竞争的制高点。- h0 Y6 _# T# b" H8 g% H5 o' b
6 y3 h' ]; p6 U9 s: z1 { 确保上海汽车对华域汽车的控制力和协同效应的同时,华域汽车的壳资源得以保留。华域汽车也将获得上汽旗下的其它独立零部件资产。尽管目前在新能源业务和汽车电子等关键核心零部件领域尚有诸多空白,但背靠上海汽车的整车平台,华域汽车的行业地位依然可期。. d8 F+ R# z/ T& C( h, L
& m1 U* H8 o S! D/ o$ \ 2011年,上海汽车的整车销售目标是突破400万辆;上半年,实现销量200.4万辆,同比增长12.9%,时间过半,完成任务也过半。2015年,上海汽车的销量目标更是宏大的600万辆。
) [& F' J4 {5 U9 K5 k2 ]& ]! g% _$ f) x- z" I/ X$ B1 B) Q, O/ ~
值得一提的是,从前述可见,上海汽车的自主品牌销量在整体销量中所占比重极其弱小。而在2011年的目标中,也只有羞羞答答的23万辆。尽管已然起步,但仍然任重道远。6 q5 N, f' \$ q' T
6 @% `6 b/ w! t
商用车也一直是上汽的短板。上汽商用车倚重于上汽依维柯红岩,但上汽依维柯红岩2010年的销量只有3.05万辆,跟重汽、解放、东风等构成的第一阵营相去甚远。1月12日,上汽开始整合旗下商用车板块。2015年,上汽商用车产销目标是40万-50万辆。/ V7 j# j. M; x; ]
& b6 Q& C* x, C! P( z/ l4 K) S 弥补短板的样板工程$ _+ ]" R: Y7 N6 U6 m) H) w9 u( }
; T1 Y4 D: P& v* q# X. {6 Z
上汽重组,不仅有利于整合自身资源,提升体系竞争力,更具有巨大的示范效应。# w+ X% Z; L3 ^
0 a% u" y* a5 S( V& X; s2 r% \ 首先,上海市将其作为上海国资国企改革试点的样板。9 U* w' X& A1 i. a! ~
" g2 j- ~' H+ K, [$ Y: _ c 2010年年底,在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国务院国资委主任王勇说,2011年要继续推进央企联合重组并“鼓励中央企业进行不留存续资产的整体上市”。+ e7 u* ^* ^- E& s( V O& C+ n" @
* x( w7 V" w9 _+ s# j9 n% I 与之相呼应,2011年作为“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上海市国资国企改革也进入攻坚阶段,整体上市和重组联合成为两大关键词。
/ r% a% i7 _6 B. i
8 ^$ o1 N" t2 w9 S 1月12日,在上海市国资国企工作会议上,上海市国资委主任杨国雄说,“十二五”时期,上海国资90%以上的产业集团要实现整体上市或核心资产上市。产业集团90%以上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来自主业,净资产收益率稳定在6%以上。形成一批核心主业突出、核心技术领先、核心竞争力明显的龙头企业。到年底,上海市属经营性国资资本证券化率要在2010年的基础上提高5个百分点,达到35%左右,打造有竞争力的公众公司。
7 w7 ]6 z& [7 b+ r2 f( ^& l+ e* @3 [5 u+ K3 j
路径之一,就是实现集团和上市公司“二合一”,首批名单为3家,上汽是其一。1 o/ [" m) x5 Y; n/ C+ o7 F
( a# W1 y v% F' u- C1 w7 E
眼下,上汽在“市场化、证券化、透明化”道路上快步迈进,正是源于此大背景。
5 c. t q' M# j1 H! Q1 W# S4 a# x6 Y( ~; h( h0 Z; ~7 ^
但是,由于上汽目前还没有上市的资产多为亏损性资产,重组后势必摊薄上海汽车的利润。这不但增加了重组进程的难度,也不为一些机构投资者所看好。再加上普遍认为2011年行业增速将大幅放缓,这些机构一度对上海汽车进行了减持。7 m! r1 t8 w$ y9 V
& z3 y0 R' h8 {2 t T% W& d 其次,急于做大做强的国内车企,也将其作为整体上市的样板。最先效仿的是位居国内车企第五位的北汽。2011年6月,眼见整体上市遥遥无期的北汽,酝酿了“一分为四”的上市方案:除商用车板块通过福田汽车实现了上市以外,其他资产板块将纳入3家公司——囊括整车及关键零部件资产的北汽股份、零部件板块海纳川以及服务贸易板块鹏龙股份,这3家公司将在“十二五”期间先后上市,上市时间互不限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