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网站:橡胶人才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11|回复: 0

路虎保时捷加价售车不开发票 涉嫌巨额逃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8 06:28: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胶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路虎保时捷加价售车不开发票 涉嫌巨额逃税- f9 D0 f1 l% @0 ?( U$ N6 B6 K
豪华车路虎,最近成了中国汽车市场的众矢之的。
" Q' @9 K1 Q+ Z1 h" j% z
$ ^& `  ^3 r' r  q# ^5 k日前,据中央电视台“消费主张”栏目报道,在中国市场的路虎经销商处,普遍存在加价售车的现象,而经销商却对加价部分拒开发票。而《中国经营报》记者在调查走访后发现,这一现象的确屡见不鲜。3 r( \( s9 ]  f* K( L) u, V
; r, g- h$ A+ @
由于加价幅度大又不开具发票,路虎经销商被卷入一片“逃税”的质疑声中;而除路虎之外,记者调查发现保时捷等品牌的经销商处也大量存在加价不开票的现象。1 Y* Y/ a$ S; n$ _  g" l
# S7 C! V7 u7 A( U* X
一个一直以来被忽视的巨大的财务黑洞,正在逐渐显现。
! b8 G2 r$ V3 r0 K5 D
9 K1 k: N, O: T  a# Q) U& q, M可怕的2.6亿( |$ X5 ~! j6 Y2 L2 J# q5 c0 P

* r. I2 c0 r5 k" ?7 V! {6 d尽管被央视曝光,但目前路虎车型的加价不开票行为依然盛行。
! ^  g1 I9 A  J1 G2 Y2 r' r8 t! k8 F4 o* n7 D6 @! w. L% \1 ~8 w! D
8月3日,在位于上海龙东大道的路虎捷豹4S店内,记者以购车者身份向销售人员询问路虎揽胜运动版3.0LTD的售价。据销售人员向记者介绍,该车目前的提车周期在半年以上,而且需要加价13万元才能买到。/ p/ _, z9 f. d( g) |3 q' S, j

7 r5 H- F* I$ s/ U8 J记者了解到,路虎揽胜运动版3.0LTD车型的厂家指导价为91.8万元,但从该经销商处买车需要花费105万元,更为重要的是,经销商只能开具数额为91.8万元的发票。
0 I. }5 b( \% p: a* B
3 c. |  l, `9 O2 E  T“路虎车型货源少,而且消费者购买欲望强,所以加价很正常。”上述销售人员告诉记者,目前路虎在华销售的车型一共有四款,分别是揽胜、发现Ⅳ、神行者和卫士,“除了神行者和卫士之外,揽胜和发现Ⅳ两款车型在全国几乎所有经销商那里,都存在加价的现象,而且加价部分都不能给你开发票。”8 c- J) N, z7 E

, d+ p" l/ N  k$ F, V% n+ x+ r7 C记者随后向北京、杭州等地的多家路虎经销商询问后得知,揽胜和发现Ⅳ这两款车型的加价幅度大体都在10万元~15万元之间,在个别经销商那里,加价幅度甚至高达18万元,而跟上海地区的路虎经销商一样,上述这些区域的经销商在加价售车的同时,并不会给消费者开具加价部分的发票。
+ `6 H( h& ?/ ~5 K; p
) q% ]7 h/ s+ `) \4 J- L+ a4 z加价部分不开发票,也就意味着经销商不会对增加的销售收入进行缴税。/ U& A  {8 X$ o( H: E

6 i$ d1 `" n6 K有业内人士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2010年,路虎在华全年总销量达23459辆,而今年前5个月,路虎在华销量为13568辆,比去年同期增长47%,按照这一势头增长下去,路虎全年在华销量将超过3万辆。而前5个月的数字显示,揽胜和发现Ⅳ这两款车型的销量占路虎总销量的一半,那么,以全年3万辆计算,揽胜和发现Ⅳ的销量将达到1.5万辆。以每辆车加价12万元计算,路虎在华经销商全年依靠加价所得的收入大约为18亿元,而由于这部分收入获得时并不开具发票,因此全国路虎经销商将总共涉嫌脱逃增值税2.6亿元人民币(根据增值税的计算公式,路虎经销商逃税数额为12万元×1.5万辆÷1.17×17%=2.6亿元)。
! \* j7 v/ J+ o% C( n2 K: d并非个案8 O5 G3 Y' |# |- P3 |. p
& L. F2 g+ m& F* e0 E$ K- D
实际上,针对路虎经销商的加价不开票行为,深圳市市场监管局曾在今年3月14日给当地一家路虎4S店开出过国内首张加价售车罚单,没收违法所得140.21万元。但到目前为止,路虎加价不开票的行为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在采访中,有路虎经销商告诉记者,处罚事件之后,路虎(中国)方面对此类现象加强了监管,4S店在加价事情上也开始变得谨小慎微,“但大家也只是在加价幅度方面都有所减低,加价不开票的行为依然普遍存在。”
! _4 l+ p+ D2 Z0 B0 y! f( K+ ?- {/ x' G+ ~2 w( e9 i& j4 z  @
据一位同时经营捷豹和路虎两个品牌的经销商负责人透露:“目前,我们提两辆路虎,厂家要强制向经销商压一辆捷豹。所以,在路虎加价不开票的事情上,厂家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厂家还需要我们来卖车。”对此,路虎(中国)市场部人士仅表示:“我们今后会加强对经销商的监管力度,但加价售车的现象应该属于经销商的自主行为。”6 Q& j& n! A7 M1 Y6 i9 i- E& @2 w
2 E# ~! c% h6 v( D0 I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并不只有路虎经销商存在加价售车但加价部分不开发票的行为。# n2 A5 P3 l' p

, m7 x2 `; }! L; w6 q在位于上海中春路7089号的保时捷4S店内,记者看到2011款卡宴最低配车型的售价为135万元,但其官方指导价只有89.3万元,售价比指导价高了45万多元。据该店销售顾问刘先生介绍,在高出的45万元中,有30万元为加价部分,剩下15万元为加装配置的费用,“按照保时捷(中国)的要求,卡宴车型在销售时都必须要加装配置,不加装配置是不能卖的。”据了解,这些必须要加装的配置包括弯道大灯、车顶行李架、高级音响以及倒车影像等,而加装这些配置本身,对整车企业而言就是一个依靠零部件进行的盈利过程。
8 w2 [) B  H; F! W* P' _5 i1 _
( t1 I. w" U4 f! B+ ^8 w而跟路虎经销商一样,保时捷经销商对于加装配置和加价部分的金额,同样不能开具发票。“我们只能给你开裸车价格的发票,加装费用和加价费用则不能写到购车发票里面。”刘先生称。而记者随后在位于上海虹口区凉城路532号的上海美成汽车销售有限公司里看到,2011款卡宴最低配车型的售价也在135万元左右,但与之前那家保时捷经销商不同的是,上海美成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一位销售顾问告诉记者,所有购车费用(裸车车价 加装配置费用 加价费用)可以合在一起开具一张发票,但裸车车价之外的费用所产生的增值税,需要记者来支付。/ [' C# D# R  |; l2 [* j

; Z( I" ?+ T! {; f2 }8 x对此,记者向保时捷(中国)公关总监孙洁进行求证,但截至发稿时,并未得到对方的任何回复。: \7 |$ D& |' e  d7 m
9 ]7 |) ^$ e- z" q2 c
实际上,在中国汽车市场销售势头较为火爆的前几年,加价售车现象一直普遍存在,东风本田的CR-V、大众的高尔夫6、CC和途观等车型,一直都是加价排行榜上的常客。“只不过,由于加价幅度不高(一般都在5000元~20000元之间),大多数经销商还是能为加价部分开具发票的。”汽车业知名分析师钟师表示,“但路虎和保时捷等车型就不同了,由于车型价格高且加价幅度大,经销商的避税需求就会更大。”而消费者为了少交购置税,往往也默认了经销商的加价不开票行为。以保时捷卡宴加价45万元为例,消费者要为此多掏3.8万元的购置税。1 h4 {0 \$ [6 s

+ Z+ ^2 r7 D! Z; d5 {缺失的监管  k9 O4 c& `% |# j/ C' l
, w. n# ?" U' E- {' N7 U
实际上,加价售车行为本身,就已经触犯了相关法规。: ^3 p# D" r; y% g" z
" _. G! D. c) G' G
北京汇佳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中消协律师团团长邱宝昌援引国务院颁布的《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第十一条第三项称,虽然汽车这种商品允许企业自主定价,但“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商品或者收取未标明的费用的”,属于违反明码标价准则的行为,应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5000元以下的罚款。1 Q/ N3 L/ ^7 y8 A0 l/ b

% M& }; K9 e3 X9 x& y3 C+ S' }4 \据记者从相关渠道了解到,工业品物价定价问题,属于发改委的监管范围,但记者随后从发改委那里得到的回复却是:“在购车价格方面,国家没有统一的规定,一般由经销商自主定价,消费者跟经销商协商购买。”
8 o! y8 V- i$ I, L! t
' \  ^9 X* U5 \( W此外,还有法律界人士指出,加价部分不开具发票的行为,已经构成了偷税罪。根据2009年颁布实施的《刑法》第二百零一条关于偷税罪的规定: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最高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8 I- `3 C2 r2 R; m9 `1 @) M6 m$ C
但对此问题,国家税务总局方面的回复却十分“荒唐”:“加价行为是由经销商调高了售价,这种做法是可以的。至于发票开多少,一般是由购车者和经销商自行协商解决,当然如果消费者要求开具全额发票但4S店不给开,可以到我们这里投诉。”
* U. J8 u3 c) q- G
3 w. L; W9 m: B0 q8 U& y, c此间,也有人将矛头指向了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认为该协会一直宣称的“发挥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用户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并没有得到体现。但对于这样的说法,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觉得很冤:“把矛头指向我们有点牵强,中国车市的加价行为符合市场规律,它如实地反映了市场的供需关系。由于国外市场发展成熟,竞争充分,因此根本就不存在加价卖车的行为,而中国汽车市场需求正处于增长期,由供给不足导致的加价行为属于合理现象。当然,关于加价之后的逃税问题,需要由具有有监管权的工商局和税务局进行解决,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没有处罚权,只能进行相关引导。”
1 r3 D& |/ A% g# P$ X/ \$ O- H3 L: t0 ?. D' h. A: o# [6 y
相关各方各执一词,让本就杂乱无章的中国汽车价格监管问题愈发显得漏洞百出。难道,加价销售以及由此引发的逃税问题只能任由其发展下去?对此,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橡胶技术网. ( 沪ICP备14028905号 )

GMT+8, 2025-2-23 17:02 , Processed in 0.020067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