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网站:橡胶人才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2486|回复: 102

脱硫的秘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17 20:05: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胶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脱硫剂中的420 ,最早发明于二战之后一直沿用至今,说明其生命力还是很旺盛的。后来又出现了450和510 ,450是420和510的
# m# L5 k3 L1 ?" Q/ l1 |0 h7 e
/ n+ W# i' u, f  中间状态,510一起强有力的渗透性深受一部分的生产者的青睐。后来又出现了480,性能更加稳定。”) E& l$ k. t3 E* Y7 O! k0 L2 _

+ m1 i( c: I8 x% A  目前国内再生胶行业基本上都是采用上个世纪80年代初~9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高温高压动态脱硫法”的生产工艺,其特点是:* A. S( Z& B9 s! O
①脱硫温度高,可再在220℃,高温下提供了足够的能量,提高了硫键断裂的效率:4 I, J: ^* h" [. j2 Z  k
( O4 ~7 Y! n2 @4 U# p3 ~8 I
②脱硫罐中的压力在1.5-2.0MPa,有利于再生剂、02、H20等向废胶粒中渗透,加快硫键断裂的化学反应;& t0 E6 G3 V3 c% j: H& _
! A6 @* l2 O1 U" }# T7 X* P4 y1 X
③在脱硫过程中物料始终处于运动状态。在废旧硫化胶的脱硫工艺中,单靠高温加热提供能量,是很难达到理想的脱硫再生目的,必须加入再生剂(包括软化剂、再生活化剂、增粘剂、抗氧剂等)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再生胶。脱硫过程中,再生剂中与橡胶具有良好相溶性的软化剂分子,首先渗透到硫化胶的交联网络中,使橡胶大分子链之间以及橡胶大分子链与填料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减弱,体积发生了膨胀,增大了橡胶分子链间的距离,有利于再生活化剂等助剂向交联网络中扩散。; O' u5 A% q9 l0 a6 V

1 m1 ^# O" l! c) k+ L) _在高温高压“脱硫”的工艺条件下,不仅交联硫键被氧化切断,而且橡胶大分子链中带有活泼氢的碳原子如叔碳原子、α碳原子也会被氧化成氢过氧化物-COOH。氢过氧化物-COOH继续分裂生成高活性的链自由基,这些链自由基不仅会使橡胶大分子链按照自由基链式反应的机理,进一步发生自动催化氧化降解使橡胶大分子的分子量降低,而且它们之间还会偶合成键或进攻橡胶大分子链上的双键,而使橡胶分子链结构化,形成更为复杂的结构(包括部分重新交联),从而使再生胶的性能劣化。8 Z3 V2 K: m5 b! e
4 ], T5 T& z& F# X" w+ M
性能优良的再生活化剂所起的作用则是在高温下能迅速地与氢过氧化物反应、终止橡胶链自由基,既阻止了橡胶大分子链进一步发生生自动催化氧化降解,同时又阻止了橡胶链自由基重新结合或进攻链上的双键,而生成复杂的、影响再生胶可塑性、粘性和流动性的结构,从而加快了脱硫过程,降低了能耗,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再生胶的机械强度及其它性能,是硫化胶脱硫再生不可或缺的重要助剂。
5 |0 @+ J) N1 B8 h
, M, l6 o( o+ W. j4 Z# u5 C  我要提出的问题是:目前的活化剂是不是真的能够达到文章中所说的只是切断硫键,而不伤害无辜!!
3 l9 I1 Z# c0 d  H& o# h7 s' T* L$ s1 {% p* }
  理论归理论,那是生产厂家的一厢情愿,复杂的化学反中理想是很难实现的!!0 M3 j9 B9 e; M% w

4 Q3 b2 ]' E+ V' Y3 Y1 l& L  活化剂厂家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百分百只杀“敌人”不杀“同志” 的,也就是说活化剂是一把双刃剑,胶再生胶胶粉因为活化剂丧失了一部分性能,怎么样才能把丧失的部分补偿回来?这是个问题,很重要。
$ _; P: e6 U7 k/ C, `1 S) B0 i. B. a9 X$ _/ A8 o- G0 W
  换句话说也就是:再生胶的强度和伸长本来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样的,应该会更好,只是被活化剂给“火化”了一部分,活化剂“火化”了胶粉的一部分活性,那部分丢失的活性意味着再生胶精炼压片之后也同样跟着丢失了相对应的那部分“强度和伸长”5 `1 ]1 u& Y8 }0 B0 v6 ]0 ~* r- \

+ w  @3 u. R  C0 W  l9 ?, x  ---对于强度和伸长,我们一直在努力,有人加入炭黑,但是发现强度上去了一些,但是伸长下来了,门尼上去了,甚至反弹--都是拔苗助长!. r( u+ `  n: @3 e
* r" S+ i8 [+ J4 ]# }$ y# O4 a) Q' \
  就好像是在给一个丑姑娘化妆:眉毛弄好了,发现眼线不好看,弄好了眼线又发现唇膏没弄好……最后化弄成一个大花脸,难看得很。
/ ^3 ]' ?/ D: U; d2 }9 ]$ G9 |- }( h! a$ P' o
  为什么没有人更多的去想防止生成新的自由基?为什么不更多的去关注胶粉的“补偿”这个环节呢?受到生产工艺还有原材料的影响,再生胶的强度和伸长很难再有所提高了,还是想想那些没有被关注的地方吧!4 X8 `3 L$ X5 S

1 F' v; ]0 M. v. d8 R5 T" H  (本人亲自尝试过在补偿方面下手 还收到了自己预想的效果的,特拿来与广大胶友分享,在此还要感谢胶友shizhi333的“200高温下的自动断硫理论”的提醒,谢谢)

评分

参与人数 12胶分 +48 技术指数 +22 收起 理由
huahua0219 + 2 + 1 资料不错,感谢分享!
勤恳工作 + 5 + 1
fxtx0310 + 5 + 1 楼主英明!
hlx5536 + 5 楼主的精神值得学习。
zh820825 + 3 好文章,楼主辛苦了!
davidzhao + 5 + 3 好文章,楼主辛苦了!
terryl2009 + 5 + 2 好文章,楼主辛苦了!
lhx0309 + 5 + 3 好文章,楼主辛苦了!
胶大 + 5 + 5 好文章,楼主辛苦了!
姜平辉 + 3 资料不错,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发表于 2011-4-17 20: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楼的 强度和伸长 的帖子

楼主,你好,厉害啊,做再生胶的专家了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楼主| 发表于 2011-4-17 20: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版主平常心

什么专家啊?
* A# z5 P1 Y) ^3 b只是上晚上睡不着越想越有意思,都是自己瞎琢磨的,让您见笑了。 9 V- @2 d7 z2 G5 q4 x" z( J- \
我还是个新人呢,望您多多指教。在版主的带领下早日把天然橡胶赶跑,将来让咱们的再生胶一统天下!!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发表于 2011-4-17 20: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楼的 强度和伸长 的帖子

我们公司80年代也有一个车间做再生胶的,那时候我在公司质量管理部,对于这个产品多少有点了解,不过真的没有你那么深刻啊。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发表于 2011-4-17 20:24:18 | 显示全部楼层
外行路过,学习一下!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楼主| 发表于 2011-4-17 20: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再生胶行业有一个公开的秘密,那就是每个厂子的技术都是秘密!
0 N, ]4 ^% y3 J: _9 O; A1 O谁也不愿意把自己更深层次的的东西拿出来跟大家分享,造成了行业进步缓慢。0 L" J* h4 e% A
说实话,我是整天研究着怎么把伸长和强度做上去,我觉得一定要有理论作支撑才能更好的提高制造技术,否则只会在一个比较表浅的层面徘徊不前。* a& n9 z8 y  r9 T

$ o3 u6 z6 z1 F0 ~我强烈建议大学院校开通再生胶专业,返聘版主做外聘教授!!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发表于 2011-4-17 20:5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对生产再生胶不懂,学习一下。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发表于 2011-4-17 21: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胶友.不加420一450同样可以生产出好再生胶.关建是胶粉质量好坏.大学对橡胶技术并不精通.目前国内生产15mpa..400%伸长的以有多家工业化.产量也大.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发表于 2011-4-17 21: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没用过再生胶,在这学习了。顶楼主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发表于 2011-4-17 21: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做高强度再生胶,主体原材料是关键,否则做出来的短期性能达到要求,三个月就只有原来的70-80%了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橡胶技术网. ( 沪ICP备14028905号 )

GMT+8, 2025-2-22 22:57 , Processed in 0.029120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