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网站:橡胶人才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423|回复: 0

锦湖栽了下一个是谁 轮胎行业余震不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30 11:01: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胶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在被曝光大量使用返炼胶制造轮胎一周后,锦湖轮胎终于由全球总裁以及中国区高层公开道歉,并发表了声明,承诺对问题产品申请召回等声明。
: L0 I2 ?' a* T2 Y7 s$ v9 z& X3 [8 k0 o+ O' p' p9 C2 L; U
在过去一个星期内,关于返炼胶行为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锦湖3C认证是否已被取消?召回范围及具体措施何时公布?一系列问题,已经以不同的版本,出现在各大媒体的显著位置。记者在对多家轮胎企业人员、业内技术专家的采访求证中发现,锦湖返炼胶事件,已不仅仅是某一家企业的生产流程、控制管理方面出现问题,我们试图从多角度,全方位重新审视轮胎行业生产现状。6 k, F1 c( h" v% O/ t+ d3 N4 T0 }+ C
9 J; o; [0 O9 y
“召回”细节至今没有公布
9 ]# K. k8 V7 {  R+ B2 R: ?  s5 k+ L! Z% i
记者从锦湖内部人士处了解到,他们的13张3C认证证书已经被国家相关部门暂时保留,工厂目前处于停产整顿状态,但南京工厂、长春工厂仍在正常生产中。" E' _4 m" P! h8 ^
: N/ f) j- ]. y' A% Y8 S* {4 T
据悉,该公司已确定了详细召回标准和范围。目前,所有锦湖轮胎的用户,都可以到锦湖授权的轮胎店内进行免费检测,这一行动将于召回正式公布之日同时开展。如果确认有问题,将为消费者进行更换。不过,到截稿前,锦湖未确定此次召回问题轮胎的批次、召回范围,只是表示“尽快公布”。2 e  d; L, @* H' U: }0 p: G1 m  B, g

! L8 s5 S! f& ~# o对此,有业界人士表示,人们普遍关注的锦湖究竟有没有被取消3C认证问题,对企业影响并不大。毕竟,按照目前国内轮胎企业的3C认证门槛,作为一家大型轮胎企业,再次申请并取得认证资格并不是难事。通常,3—4个月之后就可以重新进行申请。9 Q8 W( b) n3 ^% K; x2 [
! ]8 O( y- z4 u- k
配套车厂抽查南京、长春工厂产品. y. b! M( b$ O. H
' ~; K( S3 ?5 ]1 H# r
对于锦湖轮胎质量门事件,各大与之配套的整车厂,已先后发表划清界限的声明。) R6 c8 [6 t5 S3 b& @' Q
6 R- b% U+ j1 N1 W$ v
北京现代官方近日向记者表示,北京现代的车型使用众多轮胎品牌,其中包括锦湖、米其林、正新等四五家供应商。在得知3·15报道内容后,北京现代在第一时间停止了对天津锦湖轮胎厂产品的采购;其次,锦湖轮胎厂已经提出召回申请,正在等待国家权威部门的回复。对此,北京现代会敦促锦湖以最快的速度,解决消费者的相关问题;第三,北京现代在全国的经销商都开通了由专人负责的800咨询热线,承诺会在第一时间回答消费者关于轮胎的问题。) v, X8 q# ^$ Z$ [8 \3 I/ G
! I: z* E0 C: v2 I  Q3 A
至于一汽大众,目前共有7款车型使用轮胎涉及锦湖轮胎在内的五种品牌。但并不涉及天津产的锦湖轮胎,一汽大众公关部总监拱兴波表示,该公司的车型一直是由锦湖南京工厂供货,去年年底开始,长春工厂也开始供货,其采购部门和质保部门,已经派出工程师前往锦湖轮胎的南京和长春工厂进行检测,抽查了这个批次的6条轮胎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将很快会出来。他们目前已暂时调整了轮胎的配套比例,增加了其他品牌的装配比例。% c- j2 G1 S4 M

/ h8 t( I+ }5 _, T同行瓜分其市场份额1 }- H4 K: Q* M3 m8 T5 O

, i( \- D7 p$ D. q/ ]作为在中国市场配套率达到20%的轮胎企业,在锦湖“质量门”之后,对于同级别的竞争对手,他们都迎来了一个抢占市场份额的良机。
, A7 ^9 O7 j6 L; H& K9 g# l; a' K+ h6 i, u' P2 n, z) U
近年,玛吉斯轮胎在国内配套市场份额逐年上升,其内部一位销售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当锦湖轮胎出问题后,已经有很多企业开始找玛吉斯要求建立供货关系。
$ \# [# `, Z/ u$ ?0 v$ P0 j  t! ~- e' p3 \  h. E$ B
这名负责人表示,目前,玛吉斯轮胎产能为1800万条/年,去年产量为1200万条,其中OE市场约占50%比例。今年6—7月份,他们重庆工厂将竣工投产。但是,如果很多整车厂弃锦湖而找其他轮胎供应商,短期内这个空白是很难完全满足主机厂要求。9 t4 L. a$ }6 |) _' F$ Q
3 Y! E6 E* r7 g+ K* c
他解释,轮胎上一年度的生产计划,根据OE、供应售后市场及外销的计划,已经基本上做好了,想要进行大幅调整相当困难。所以,玛吉斯尽量满足整车厂的要求,但想完全满足它们的供货要求,难度相当大。
( C( C) N/ P( `, a
5 U4 s# ?: y) Z  F$ N. `3 `% S) a曾被锦湖“抢去”一半配套量的华南轮胎,也表示他们订单明显增多。目前,该企业的半钢胎产能达到1000万条,其中80%面向海外市场,在国内车厂的配套比例也会上升。目前,华南轮胎主要供应神龙富康、爱丽舍[综述 图片 论坛]、众泰、华普等品牌的车型,而之前已经合作四年,但被锦湖在前两年抢占一半份额的一汽奔腾,在最近锦湖质量门事件后,对方重新要求供货。6 ]7 s5 o4 g0 t4 t) g

. ?. t* S! _" k1 C9 X2 o: V1 V声音
2 e7 A+ z" e) x
* E0 I+ J+ V6 ^0 t& V; @行业共识:返炼胶比例不能超过20%
0 v; Z( _  T5 h1 @/ ^/ s% o' g* e' z# ~7 w
在“返炼胶”问题上,几大轮胎企业中,有人明确表态,有人保持缄默。
. i- Y) R) p0 X6 Y+ |5 f- ]: A% ~- @! N/ Y
一家韩系品牌轮胎企业内部人士,并不认同“返炼胶”是行业潜规则的说法。
/ D( W7 B$ I0 H3 q3 k. r  u" X
# p3 r$ {  K5 D. L9 Y7 e. G) O玛吉斯轮胎一名内部人士认为,各个厂家对掺不掺返炼胶、掺多少比例的返炼胶并没有行业标准,每个厂针对某个型号的轮胎产品有严格的内部操作程序,某个型号的轮胎可以掺入多大比例的返炼胶,有很严格的规定。8 w. Z( b' X& w  C
; e! J7 {: a) W
他们认为,锦湖此次的质量门事件,不是掺不掺返炼胶的问题,而是其内部操作人员没有按照操作规程操作,是管理混乱造成的问题。& [% o* V% \' r
% H0 b  j" |* }  x
华南轮胎技术部部长罗吉良觉得,掺返炼胶在业内虽然是一种潜规则,但掺得越少越好。
9 N. e# r6 o- \: {. ^' f
2 Q+ F) N6 S2 |: r6 c罗吉良补充,返炼胶是出现在轮胎制造过程最后一道工序前,将之前使用的“边角料”返回使用,关键在于控制它的使用比例。在使用上,轮胎的不同位置用料不一,各家轮胎企业有各自使用返炼胶标准。以华南轮胎为例,企业通常会将性能高的轮胎胶返炼到性能低的轮胎上,而且,同一种类型胶返炼胶掺入比例不会超过20%,不同类型胶掺入比例不超过5%。1 n* l" D% O) _) u; N
* i4 ^2 j* y3 k8 Y: @! k
若比例过大,反复返炼,自然会对产品物理性能影响较大,从而直接影响到成品质量。
& i: [8 W3 [/ D9 L9 S8 W6 j) o
4 w+ Z) z- ?5 q锦湖轮胎的“前科”7 C& g- ?& k  S% J- g  `
* F# T( o" X  r6 M
从2007年年底到2008年年初,众多车主指锦湖轮胎4606批次存在严重质量问题。2 n# G9 p' U( `+ B( j( F# L# C

3 G& j6 @; b. V  C6 t# }1 [' y! J+ q2008年,锦湖轮胎配套的别克凯越[综述 图片 论坛]出现“异常鼓包”现象。
" t5 i# d& y: B9 e" g9 w$ v% U/ [6 z6 C5 E* J
2009年5月,中消协2008年接到495例针对轮胎的投诉,其中较为严重的是锦湖轮胎的鼓包和侧面裂纹问题。
2 u6 L4 L, Q' Q2 w1 a, v5 _# T! {1 g& D  w( ?" E$ _4 v# D1 r2 D
2009年6月,当时锦湖(中国)轮胎销售公司总经理金炯均说:“2480万个轮胎都没有出现鼓包那只有上帝才能做得到”,并指“消费者使用不当”。
5 G* Z' b# ?& y, l4 z+ ^, F! {( y$ {9 X6 F0 [9 i& y+ P
版面联动:CⅡ17-20版
( E8 W* K. H3 m# @: x& x5 p& E) I! w$ u5 |8 ?% W9 X
锦湖轮胎事件
9 T( m! L0 Y0 X$ A8 l: E9 q2 z; `9 ~1 T  r/ N  X
记者深度调查
/ U  v, P/ }; u9 r* |+ W& D/ c9 `/ \. D) M
用轮胎技术专家罗吉良的话来说,轮胎的制造过程,就像做馒头一样,先把各种配料都准备好。
, D7 i# q0 ~& y2 v4 ?: P4 L5 ?. k# @6 {) J( n' f5 i) R
厂家将采购回来的各种原材料进行调配,主要成分包括橡胶、炭黑、各种化工料(促进剂和防老剂)和助剂(为了提高粘性、让轮胎不至于硬邦邦的)等。针对不同性能要求的轮胎产品,各种配料的比重都各有不同。% @8 t' J* E  k  ]6 ^' b

, K9 ~7 [$ s: V8 W再将混合半成品进行处理:其中,压延就是将胶片进行挤压,使钢丝、帘布进行预黏合,这个步骤类似于制造衣服时,对各个部分进行缝线,压粗就是将原来不规则的胎面用口形挤出,进行成形组合。9 i9 Y* y6 D; M9 K
3 i3 G. u# t. m5 u5 F
这个步骤完工后,产品看上去已经像是一条“光头轮胎”模样了。之后再对这条完全没有花纹的“光头胎”进行优化加工,用压力、温度做出它的花纹。最后通过硫化工序,进行成品检验。: c0 V0 b+ L4 ~
: q" o3 c1 y8 E1 x- e
上周,南都记者专程来到本地一家大型轮胎企业,目击了轮胎的整个工作流程。
% c/ K) W0 o0 c
8 a; S5 F0 |0 W- S9 s# J. s  E对于生产质量控制严格的厂家来说,每条轮胎制作的细小环节,都会受到严密监控。与此同时,现场的技术专家说,在整个生产流程中,如果任何一个部分的管理出现纰漏,都有可能导致“质量门”事件上演。6 P: V: N0 C* B' \: V" D! d' ^  E
% Q9 A0 t; C' p: F3 ]- M4 W
在整个轮胎制造过程中,大致分成六步。
& \8 g5 j- x6 V1 `
; I0 w2 @& n1 F# J) S6 Q* h9 rstep1密炼
& I$ U3 H4 y& P3 i8 R# p8 Y- _) ~8 R6 p( d; j
密炼是把碳黑、天然/合成橡胶、油、添加剂、促进剂等原材料混合到一起,在密炼机里进行加工,生产出“胶料”的过程。
5 u6 _0 @- f; J) [  A+ m% a" }: |2 q+ j
测试:所有的原材料在进入密炼机以前,必须进行测试,被放行以后方可使用。
$ k. o" d+ o! g- J  O- T
: \' G1 P  s3 C7 u3 C! b轮胎里每一种胶部件所使用的胶料都是特定性能的,胶料成分取决于轮胎使用性能的要求。同时,胶料成分的变化还取决于配套厂家以及市场的需求,这些需求主要来自于牵引力、驾驶性能、路面情况以及轮胎自身的要求。
) o8 z' d! k* {% t1 U
$ U5 H  X* u" b" b( r+ U. [! W  G7 P测试:所有的胶料在进入下一工序—胶部件准备工序之前,都要进行测试,被放行以后方可进入下一工序。, _5 n- u# I6 t& u1 w& F+ O6 b

. ^3 D; E' m) rstep2胶部件准备5 F- y; u; t$ R( E

! e8 a# }7 m: Q; _胶部件准备工序包括六个主要步骤,在这个工序里,将准备好组成轮胎的所有半成品胶部件,其中有的胶部件是经过初步组装的。这六个步骤按先后顺序进行:+ I* y) [& \; ^( D( j" l
4 o( B2 C$ F' X2 M: H* r5 v. y
挤出;压延;胎圈成型;帘布裁断;贴三角胶条;带束层成型。
, w1 u' R3 o9 m2 u# ]+ G' `+ Q4 _$ V6 Z! V$ D
此后,所有的胶部件都将被运送到“轮胎成型”工序,备轮胎成型使用。/ ^0 B+ {$ l- [. l* q0 c

/ ~) j; B- B4 B# x4 n$ D/ {" y: w4 Cstep3轮胎成型. q1 s, G% }3 P; [; W4 l! Y

" z, ^" y: Q( H6 [这道工序是把所有的半成品在成型机上组装成生胎,这里的生胎看上去就像光头胎的模样,是指没经过硫化的轮胎产品,生胎经过检查后,运送到硫化工序。(测试)
% }  I. q) K$ x/ Z& m: {
- [% A) L7 d% T$ O. j! \" c* Cstep4硫化* W" |6 y# B; Y5 I8 a; Q7 Z
. w* d5 l9 K3 h& o+ M8 ?4 R
生胎被装到硫化机上,在模具里经过适当的时间以及适宜的条件,从而硫化成成品轮胎。硫化完的轮胎即具备了成品轮胎的外观———图案/字体以及胎面花纹,然后,轮胎被送到最终检验区域。' S: w9 s# h5 j; p
5 t+ W  V6 r/ B% \+ D
step5最终检验
' p% F% W2 K9 L8 ^7 L4 \+ n3 ?5 x
4 I5 B$ K9 q" o4 f8 Q在这个区域里,轮胎首先要经过目视外观检查,然后是均匀性检测,均匀性检测是通过“均匀性实验机”来完成。均匀性实验机主要测量径向力、侧向力、锥力以及波动情况。均匀性检测完之后,还要做动平衡测试,动平衡测试也是在一种“动平衡实验机”上完成。最后轮胎要“照X-光”检测,然后运送到成品库,准备发货。(测试)3 i6 i7 W: \3 \# L; h  P

& i  Y% L* Q; z1 t9 ~. \4 ustep6轮胎测试. L9 F* V0 t) w2 [* d  a
4 W8 V3 A3 _6 G
技术专家指出,对于轮胎的测试,是一种破坏性能抽检,各大轮胎厂家对在轮胎出厂前所进行的破坏性试验,检测标准均大同小异,基本上会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 f" C2 o* B3 e3 U* m1 M7 l$ B0 Q0 D
一、压穿强度:指按规定试验条件,用一定直径的端部呈半球状的钢圆棒,测定压穿胎冠中心线部位所需能量的试验,这是各家轮胎企业检验轮胎安全性的一项重要试验。9 ]* f: I+ s/ j' ~1 b$ A
: f: y9 X4 O' j2 ^/ u6 x3 i
二、脱圈强度:这主要是为防止轮胎在高速过弯时,发生轮胎与轮毂脱离的意外。+ Q2 E8 h. S( ]) \4 Z, V5 O/ U

' p( H) b1 a5 n$ B2 U6 n; k6 i8 z三、高速性能:如部分产品进行时速超过300公里以上的室内模拟测试。
* l6 j: W+ e4 i) \! [* E+ z; d, [) m. b, w9 k
四、耐久性能:主要测试轮胎的使用极限。* g! l! Q) e2 t8 c4 t, s. l
% l8 P& w, J7 m% C* y3 S
国际上通常抽查成品进行破坏性检验的比率是20000比1,现场的华南轮胎技术专家则表示,目前国内正规严谨的厂家,抽查的比率会达到3000到5000比1。
7 M; P$ B' F3 R9 Z, @1 }/ A; j* p, @  u* r
当轮胎被正式投入生产之后,企业仍将继续做轮胎测试来监控轮胎的质量,这些测试与放行新胎时所做的测试是相同的。
9 p& Z! C1 m5 V- w1 I% C9 b3 |! J, d
-行业现状
( Z$ n) f  j) g5 F8 ~) _/ ?+ e% N3 V( ~; B% ]# U3 y8 k) K- m
壁垒森严的轮胎业豪门% K( y7 Z/ I( J: w2 v
7 f# W0 C! V! j! g
洋品牌横行,本土轮胎惨被边缘化5 @: v+ t1 M& i# E) r, @: ~9 I

8 k2 F* \+ _0 G5 w" S; ]: U一位经验丰富的轮胎从业者告诉南都记者,早在上世纪80年代国家还有化工部编制时,轮胎行业反而有一套多达100多条细则的轮胎工艺标准,对返炼胶有严格的生产要求。但随着化工部的消失,行业对轮胎在制作流程工艺方面的控制渐弱,受到业内人士的质疑,目前,在整个生产流程中,轮胎的质量控制主要还依靠企业自律。+ c5 [  s+ W4 T! \2 P2 x, G1 R' _
) R3 H) [: q3 [" \
说起轮胎业的各大品牌,很多人都会对米其林、普利司通、固特异等洋品牌印象较深,其实,在轮胎业的诸多品牌中,由于产品的技术含量和企业实力各有不同,轮胎品牌已经各自形成了不同的用户群,定位各异。
* _8 l0 J# m3 K! O1 c3 p3 q: r) T% d4 N  F: p
如米其林、倍耐力、马牌,由于配套车厂以豪华轿车、超级跑车为主,这方面的轮胎产品价格较高,基本上都以舒适、安全的形象深入民心,米其林近年也针对经济型车市场,在省油、耐久性方面推出越来越多的产品系列。
7 x% L* C3 O+ E( v/ s# X
0 a1 e8 W8 u6 T2 H. i, Z# n% S固特异、普利司通等品牌则实施上下“通吃”策略,除了为各大车企的中高级车配套,在经济型车方面,也掌握着稳定的订单。" O# ^: j% b$ w2 G* a5 i( \" \
1 N9 r* l* |. f- m) L) m
由于日系车厂普遍对本土品牌轮胎配套厂家“情有独钟”,所以,排名前十位的国际轮胎制造商中,优科豪马、邓禄普、东洋几个日系品牌,除了和整车厂形成密切的“原配”关系外,也凭借赛车、改装界的突出表现,树立了行业地位。8 L3 J; Y8 m3 Y' {( _6 \+ ]
" y: R, N/ B& W4 Z
相比之下,国内的众多品牌轮胎企业,数量庞大,但具备综合实力的数量不多,大多主攻海外替换胎市场以及国内配套商用车市场。多数企业将南美、中东、非洲、东欧以及东南亚国家经济型车、商用车替换胎市场作为主攻目标,或者替部分跨国企业代工生产。
% c5 f  r; u2 x0 f% v# D! C3 G1 O
8 b2 G2 ?; D' H$ ?5 S以轮胎生产大省山东为例,目前,该省大大小小轮胎企业在500—600家之间,但去年国家轮胎质量检测对各家企业产品抽查,合格率只有67%。用一些业内专家的话来说,国内轮胎企业虽然多,但实力雄厚,掌握先进生产技术的太少,导致产品仅仅以价格取胜,多年来,使广大国内的消费者对本土品牌轮胎失去信心,也为洋品牌的垄断创造了条件。
) P4 M+ q! a. d% Q7 t# s1 Z
# V1 S5 V# W/ ?4 m0 a' d6 K17-20版专题撰文:
1 x* F! H1 n0 [8 L! s% T, ?2 ?. x5 _: q" K
南都记者朱中齐梁罗喆3 q- v6 J. K& ~5 F* z

9 J0 n' L+ ?: M% a8 z记者深度调查
% L" F/ c6 g3 U+ L0 X
5 }( q% c2 D3 g返炼胶的使用是锦湖轮胎的个案还是轮胎制造行业的普遍现象?返炼胶到底是什么东西?其和轮胎产品的质量和性能间又有哪些必然的联系?
4 G' b6 @& q& u( C5 Z; w. u0 H& B: _
4 I" S1 r/ i( d. m为此,本报记者上周展开了调查。结果显示,与过量使用返炼胶之后仍想找各种理由“美化”自身的锦湖轮胎相比,作为轮胎制造中普遍工艺的返炼胶,显然被“妖魔化”了。
6 B0 Y7 P" H9 G2 L9 S& e( a8 i# w" e3 x3 k5 c
“返炼胶是轮胎制造压出或压延等工序中,生产开始或结束时产生的尺寸、形状不符合规格的部材或残余部材。”普利司通技术负责人上周二向南都记者介绍。“如果这些不符合规格或残余的部材,没有发生物理性能异常、不含有异物、没有污染而且又没有焦化,它仍然可以返炼而被再次利用,这符合节约资源的道理。而且,如果能充分判断物理性能没有改变,又能遵守既定标准进行操作,在不同橡胶种类和部材中使用少量返炼胶,是不会给轮胎品质带来影响的。”普利司通相关人士表示。& H' q1 N" \+ Z' u# n

, F" q* i2 [8 M6 o* ^使用返炼胶是普遍现象
: f' A1 q! {- ]) K  G) u0 y! l
# o; p; H5 r" i* q* W上周二,正新轮胎技术人员也向南都记者坦承,“使用返炼胶是轮胎制造行业的普遍现象,每个轮胎制造厂家都会使用返炼胶。”“这是个技术性问题。返炼胶并不是废弃胶料,也不是死胶,而是因为胶料在厚度、口径或者宽窄等方面不符合标准而产生的,这些胶料在物理特性上还是可以利用的。”该人士表示。
) |' ~$ [* Z  Y4 \# B
4 T: ?9 R* x5 O) ^' T7 d6 T上周,广州市华南橡胶轮胎有限公司研究开发部部长罗吉良带领南都记者参观轮胎制造的全过程。从工序上看,轮胎制造主要经过配料、混炼、压片、压制半成品(包括压延和压出两道工序)、成型、硫化和检测等环节。而返炼胶的产生,正是在压制半成品这一环节。经过压延和压出两道工序后,有一些胶料在规格上不符合要求,产生一些类似“边角料”的胶头、胶尾。这些胶头、胶尾再次经过密炼之后,就拥有“返炼胶”这一专业术语。
+ w/ N( T. J1 l# @( B* _6 }. ]
! C: N) z+ X5 Q' F6 ^9 |/ w" L“生产轮胎就好像蒸馒头,在馒头进入蒸笼蒸之前,面粉反复揉搓几次都没有问题,但一蒸了就不能再揉搓了!而轮胎的硫化就好像是蒸,只要没有经过硫化,胶料一般不会发生物理性能的改变,这也是为什么返炼胶还能使用的原因。”罗吉良向记者形象地描述。
( C; k  {3 u/ j/ s2 }% X" l$ r9 a/ B6 i3 d- F' a) P
作为轮胎制造行业二十多年的技术骨干,罗吉良的印象中,返炼胶的使用至少有20年以上的历史了。“上世纪80年代当时化工部制定的轮胎工艺手册中,就有了对轮胎制造过程中返炼胶的使用规定了”。
: k+ I0 i  E" U+ Z- U- y5 W) c* r
, \0 i! Z# S/ p, ]# J3 i5 C罗吉良的回忆得到了中国橡胶协会的证实。中国橡胶协会在上周针对锦湖轮胎事件发出的声明中表示,“返回胶(即返炼胶)的使用在轮胎生产中是普遍工艺过程,原化工部曾多次修订过轮胎工艺技术规定,其中对返回胶都有明确要求。”这表明,在轮胎制造过程中,返炼胶并不是突然窜出的洪水猛兽,而甚至可以称得上是颇有历史传承的工艺!9 R1 P8 G) g) d0 }

' a, g, R) L% ^. S返炼胶使用标准较为滞后
* n6 r1 }% g/ P3 ~
5 W7 |" e3 R- v0 t8 `“天津锦湖确实违规太严重了,像电视画片播放的,一是返炼胶的掺入比例太高了,一是返炼胶直接拿来做轮胎气密层,太过分了,看得我们都心惊肉跳!”这是某轮胎企业相关技术人针对南都记者看了央视对天津锦湖轮胎曝光后有何感想的回答!
/ a8 f$ ?# n& Z3 H1 L! `* R; y; {" G( Y) a' S: J' }, s7 e; V% b1 F
某轮胎企业技术人员向记者表示,目前相关部门或行业对返炼胶的掺入比例并无明确规定,基本上是各厂家自行决定。
& w. y6 T3 B8 |& e
' V! W! Z  u2 A+ ^罗吉良表示,应用返炼胶关键在于控制其使用比例。轮胎的不同位置,用料不一,各家轮胎企业都有各自使用返炼胶的标准。以华南轮胎为例,性能高的返炼胶,可以用到性能低的轮胎上,同一种类型的胶经返炼后渗入同种类胶中的比例不能超过20%,而返炼后的胶掺入到不同类型的胶中的比例,则不能超过5%。5 a8 L( s) Y8 X6 d, }0 C1 L

& Y* G8 V" s) X3 V而罗对于返炼胶应用比例的说法,也得到了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的证实。记者上周五从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获悉。早在原化工部橡胶司1991年5月制定的《子午线轮胎工艺技术若干规定》(第二版)中,第二部分胎面压出工艺中第十项第10款就有明确规定:返回胶均匀掺用比例不大于20%;第三部分胎侧胶、胎肩垫胶、三角胶压出工艺中第十四项第27款规定:返回胶应按胶种不同分开回炼,出片后掺用,掺用比例不大于20%。( t, X6 E5 R( T3 u! V0 |0 x" B! O$ b
, d; ^3 R& B/ N3 C" G* k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有关专家上周还表示,“化工部撤销后,行业就没有再统一修订过轮胎工艺技术规定。而且由于轮胎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无内胎轮胎、扁平化轮胎等高性能轮胎的发展,轮胎生产工艺技术较过去有了很大提高。目前,各工厂的轮胎工艺技术规定都是生产厂根据过去的国家规定,依据本厂的实际情况和多年积累的经验,在保证轮胎质量的前提下制定的返回胶掺用比例标准。”2 k' O7 V3 A. Q, b7 z" A

+ |/ D8 |4 _2 ?! F6 R+ d过量使用返炼胶将致质量问题  g5 g! f7 k! I& `

" Q  T3 P/ D2 I+ p" d; |; t返炼胶合理使用是变废为宝,但过量使用则无异洪水猛兽。
: ]7 C8 U# D4 Y. W3 l4 C& ]/ m6 C7 E4 W8 h
“像锦湖天津那样使用返炼胶,对轮胎产品的性能和质量绝对有影响,比如说对轮胎的耐磨度、高速性能及气迷性等等,都有可能产生影响。”正新轮胎技术人员表示。% E& O' t1 E2 j% S$ K/ D- T# a3 R: U( x
. S: w2 r% J7 M# d  I
罗吉良表示,若返炼胶的使用比例过大、过滥,尤其是某些胶可能经过反复返炼,其物理性能已经受到影响,因而直接令轮胎易老化,里外层容易开裂,耐久性会受影响。+ P, k1 `) ]; W$ o. v5 C

/ k9 |! j# J+ Z; A而长期从事轮胎制造研究的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轮胎事业部主任李大为也在接受央视《消费主张》栏目记者采访时表示,“大量使用返炼胶,会大大影响轮胎的性能,首先,气密层如果这样做,可能留下慢撒气等隐患。”据李大为介绍,返炼胶掺用过多以后,胶料在加工过程中出现熟胶、凝胶,而这些现象会导致轮胎气密性的降低,会对轮胎造成比较大的质量和安全隐患。
6 U! i! z" m( ^: l% `! Q
% c$ @+ a, n( a& S* ?: T对话技术专家
2 z  b2 ^1 N6 `  q# l- w
4 ~$ b- R5 Y$ W% g0 D# P; a这回是“返炼胶”,下一回呢?/ v0 N9 R$ H6 i6 x! T% s5 k$ |

3 l. R& H. A' y专家:使用返炼胶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无良工艺* ?- R. O1 [/ A3 k( a
3 d' e) U4 N, d/ n: ]8 L* i
在返炼胶问题上,究竟业内行家是如何看待的?在轮胎制造过程中,这回是返炼胶出问题,下一回呢?在轮胎生产过程中,是否还存在一些容易让人忽视的,有可能成为下一起安全隐患的主角?
% i3 x' t$ P- S, M- u* t+ Z
6 b; h2 K. ~4 T. T对此,记者采访了广东华南轮胎公司的技术部长罗吉良,他呼吁人们以科学的态度看待轮胎“返炼胶”,此外,他也道出轮胎制造工艺上的一些内情。0 t$ G  J9 [& T4 U
8 ]  g6 J! [+ {, \% t; Z7 J! o! S
南都记者(以下简称“南都”):使用“返炼胶”生产出来的轮胎是否一定存在质量问题?
/ Q, l$ ?4 L& a0 s  v3 L1 L" g4 D9 x2 m
罗吉良(以下简称“罗”):最近很多车主都向我提到这样的问题。其实,这样的认识并不完全正确。只要合理控制使用返炼胶的量,是能生产出质量过关的轮胎的。经过合规范的流程,使用返炼胶生产出来的轮胎在使用寿命内能提供合格的使用性能。大家无需对使用返炼胶生产出的轮胎抱恐慌的态度。使用返炼胶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那些无良企业不按照工艺流程任意更改配方比例。这种产品就很可能影响到安全驾驶。$ V2 S7 N8 T& w2 {8 y( k: o
5 V# i6 [5 u0 ^
南都:过多使用“返炼胶”会对轮胎质量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5 E. u( d. w/ l$ Q2 F# M8 C$ t/ w& k( u9 `3 g% s
罗:由于返炼胶是压出工序之后不合格的胎面橡胶层,其中混合了各种不同成分的原片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已经有较大的变化。使用少量返炼胶取代部分层的原片胶制造轮胎,并不会对轮胎质量及性能有较大的影响。而部分厂家没有在轮胎制造环节把关,使得大量返炼胶取代轮胎胎面不同层的多层原片胶,最终成品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质量问题。使用返炼胶过量的轮胎,它主要会使轮胎出现以下后果:易老化、轮胎里外层开裂,使到轮胎的寿命打了折扣,耐久性受到影响。% K" {/ o3 P( e0 h, v* V

! g3 @( m7 M0 r$ p* F南都:众多车主经常投诉的轮胎鼓包问题,也是企业过量使用返炼胶造成的吗?
& x) J! a$ q( P# I+ ]7 j  `) t* y
: N: z, q6 P7 f" Y3 l0 q. W罗:鼓包和过量使用返炼胶并没有必然联系。因为,鼓包多为外力撞击所致,除了日常驾驶不当的原因,它与企业生产流程其它原材料偷工减料有很大关系。% o8 r# W: _4 [: w$ p

$ P% }0 U! n" D  P8 I' D, |! e7 H南都:业内有一种观点,认为使用“返炼胶”是行业的潜规则,但也有人认为使用“返炼胶”是一种环保的做法,究竟是怎么样的呢?
- N6 G) @% O/ h( K2 c) x3 h
( x3 C0 _. R) r罗:在国外,这是一种环保行为,采取类似做法的企业还会得到政府补贴,生产规范的厂家会在比例上控制得比较严格。可是,到了那些拼命想节省成本的制造商手里,就成为了偷工减料的做法。
6 h7 `! s" t4 B4 V/ T3 A$ G( t/ p' ^9 J
南都:在制造轮胎的过程中,从采购到检测环节中,哪些细节如果掌握不当,还容易引起下一次“返炼胶”质量门事件?
4 w# |) n2 s% `$ X0 Y& b" P
7 k% H/ \" h% J: ^罗:其实,在制造轮胎整个流程中,从采购到最后检验,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企业以严谨的态度面对。对于那些过分缩减成本的企业来说,从采购钢丝、帘布等方面就已经存在偷工减料的现象。比如,市场上的个别轮胎产品明显比其它同规格产品重量轻,就是企业为了缩减成本,产品普遍轻量化,这体现在采购钢丝材料时,使用了劣质货。这种轮胎产品一经撞击就会产生开裂现象,特别是日常驾驶偶然被路基擦一下,就会出现意外。
! q  L; _& B) q9 ~- j# o
$ }$ ?, A0 \# Q9 a4 F制表:南都记者林憬文6 H6 f# O- [' z+ Q
* ]5 n- y$ r7 J, U- R8 o0 f: H
实习生邹倩芸陈珺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橡胶技术网. ( 沪ICP备14028905号 )

GMT+8, 2024-6-10 01:30 , Processed in 0.039472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