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网站:橡胶人才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234|回复: 18

相机:哈苏的北欧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0-19 15:47: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胶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哈苏(Hasselbald)相机与富豪汽车一起,被称为瑞典哥德堡市的骄傲。
) f/ c6 W! A! m; N' n4 m( n  哈苏相机总裁彭可富在接受中国记者访问时称:“在历史上,哈苏以记录了人类的基本哲学精神、人类的情感和人类本身的为人所铭记。”
# m2 E! b3 W; {& a, Y  哈苏相机配套镜头由德国卡尔.蔡斯(Carl.Zeiss)生产。
6 v) ~1 {9 E! B2 }2 f. ^) O6 K  Hasselbald与Carl.Zeiss两个标志的组合就代表着完美的的画质、精确的曝光、顺畅地操作以及无比的耐用性。 - k3 |7 |* _% O2 ]0 j! X
  哈苏是资深专业摄影师的宠儿,特别在风光、静物、肖像、广告及特殊用途摄影中。 . `: K% o9 @3 C2 c0 W* J
  哈苏其配件价格昂贵,动辄几万甚至几十万元人民币。 * C$ H7 s* m* k0 Z* S6 }2 ?
  对于一般摄影者而言,哈苏永远可望而不可及。 0 h7 M  Z2 k" }. i- H
  另外,由于哈苏机身体积大,所以它在新闻采访中应用较少。 以生产中画幅单镜头反光相机而闻名于世的哈苏公司创建于1841年。 - v& E  f/ I. L9 S5 y8 {
  它原本是一家经营杂货、服饰和画像材料的小商店。 ) z0 c0 q7 v0 }& ?
  1887年开始经营摄影用的感光材料。1908年成为美国柯达公司在瑞典的总代理。 ; S" ~5 {, Y3 q
  1906年出生于瑞典哥德堡市的维克多·哈苏青年时代曾热衷于鸟类摄影,并对当时市场上的徕卡、康泰时、格拉弗莱克斯及禄来等相机耳熟能详。他的梦想就是制造一台“可以更换镜头、胶片盒和取景器的单镜头反光相机”。 9 |9 U4 s0 X6 a9 b  D
  有关数据表示,中国已经取代美国成为哈苏相机最大的市场. 3 R% k( i% G+ i. I* Q5 n
  一份时尚杂志用调侃的语气写道
; i. b  u* i5 I( p  “除非不玩相机,要玩就玩哈苏。我知道好相机牌子很多,好相机很多,我也知道应当针对不同的要求挑选不同的相机,但是有什么办法呢?
6 r$ K8 R! k1 I  尼康太多的人知道,潘太克思又不被理解,只有哈苏从外形到底片都‘与众不同’,才足以衬托我等时尚人士的身份。至于拍得好坏——谁关心呢?” 3 t4 ^+ b1 P' x: z
  哈苏中画幅单镜头反光相机可靠的性能和优异的成像质量不仅很快受到专业摄影师的青睐而且引起了美国宇航局(NASA)的重视,1969年,阿波罗宇宙飞船首航月球,那张人类首次登上月球的照片就是使用哈苏相机拍摄的。
5 b6 J& H0 _. j7 N% e' ~' C  哈苏相机的外形设计几十年很少变化,但内部结构的改进和功能的增加,演绎出众多新机型。
2 x" J5 K2 w9 D8 V4 `4 N" }  哈苏中画幅单镜头反光相机可靠的性能和优异的成像质量不仅很快受到专业摄影师的青睐而且引起了美国宇航局(NASA)的重视,1969年,阿波罗宇宙飞船首航月球,那张人类首次登上月球的照片就是使用哈苏相机拍摄的。哈苏相机的外形设计几十年很少变化,但内部结构的改进和功能的增加,演绎出众多新机型。
2 b. J* X3 n# Q' b6 {  哈苏迈向数码时代的惊世之作H1,据称历时数年、耗资3500万欧元研制而成2002年9月在德国科隆全球最大的摄影器材博览会露面之后第一个巡回发布的城市选择了中国北京,其后才是纽约、东京.
5 I6 L- V& D3 H! q  m' S3 L. v  虽然相机怎么说也算高科技,但哈苏的相机基本上由手工制成,据称平均每天也就生产300台相机,管理人员说增加生产会造成质量的不稳定北欧的企业理念与美、日有很大不同,前者追求高附加值,后者希望以大规模生产降低成本。 & p( S# m) W5 A7 K& u1 H7 j5 N. m/ C
  纽约,1948年10月6日。一个盛大的照相器材博览会。器材商们发出一阵阵惊呼:“一件永恒的精品,一个永恒的成就!”“这正是人们梦寐以求的相机。”而它竟是北欧边上一个小国的工人们用手工的方法生产的。
$ s8 ~) K4 \7 [  C! |) |+ {  在半个多世纪中,瑞典哈苏制作的相机,其外形基本没有改变。
4 [1 u1 r! W# D& H) e  零件也只有400多个(后期开发的电子机零件增至1500多个)。但它的稳固可靠,它承前启后的兼容性却体现在无数根食指每一次对快门的按动中。 : Y3 c( Q& I; A  c2 r4 }
  哈苏最早专门生产军用相机。二战期间,有架德国轰炸机坠毁于瑞典。
1 e: Z9 e' M6 Q- P- s  清理残骸时军方发现了一部被摔变形了的用于侦察的相机,这在当时是世界上用于航拍的最先进的相机。
  t: n$ q8 u* r; \  瑞典国防部长立即找来了曾著有《候鸟的旅程》一书的鸟类学者和业余摄影家维克多·哈苏,问他能否为皇家空军仿造一部如此精良的相机?
( Y; C9 S  n0 V  哈苏审视观玩良久,忽然说:“不能,但我可以做出一部比它更先进的。”
. Q  v  e7 h8 g3 Q9 k3 g  今天,世界上“中片幅”1/4的市场被哈苏所占领,可哈苏公司的员工还不足500人。他们都拥有自己的工作台,工具放置得整齐顺手。在喜欢的音乐中,一丝不苟地完成手中的艺术品。
$ ^9 G( J: G; Z& Z( E; s  相机是为依赖摄影而生存的摄影师设计的,相机经久耐用。对于以摄影为职业的人或狂热的爱好者来说,只有一个简单的要求:拍摄出好照片。当然,这样一架好相机的成本就不难判断。 0 y! T+ W+ K; ^. G9 p
  哈苏相机可谓中片幅相机的极品,极佳的成像质量,细腻丰富的影调、优异的质量使其成为专业拍摄风光、人像、广告的首选相机。
* a9 ]! C) a2 @3 j  哈苏就此拥有了全球最为庞大和最为完整的中画幅相机体系,占有了中画幅相机的“半壁江山”。 0 }( t8 [* m. ]- ]4 B5 `
  1978年维克多·哈苏辞世,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相机王国仍然在不断发展壮大。
4587644.jpg
4587650.jpg
4587651.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胶分 +2 收起 理由
王贵 + 2 又听到了好故事!

查看全部评分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发表于 2010-10-19 15:54:5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提供信息。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9 15:57:33 | 显示全部楼层
神马尼康,神马佳能,都是浮云!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发表于 2010-10-19 16:2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楼主,中国现在的相机市场里面全小日本的,不过我更期等中国自己的数码单反

评分

参与人数 1胶分 +1 收起 理由
之见 + 1 很好,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发表于 2010-10-19 17: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外国的
4 |$ h5 |0 ^2 o$ |1 I; N/ g& H!!!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发表于 2010-10-19 17: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发的是专业相机,非平民可以享受的。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9 19:50:49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之所以说不提摄影,玩拍照,就是因为我看中的东东烧钱,不过准备退休后买个二手的徕卡或哈苏玩玩摄影。
FROM.jpg
尼康1.jpg
哈苏2.jpg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发表于 2010-10-19 19:57:0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那个是黑 尼康的。尼康的效果不可能那样的。再垃圾相机的效果不会那样模糊。
) p0 ?; D9 Z8 M" I! d+ `下面的才是尼康的效果样图。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9 20:0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楼的 胶大 的帖子

是第一张远景位置截图放大后效果对比。 同时代的机,当然价格不同。黑 尼康  那不太掉价了么?浮云9 N. P+ H1 E( \% I! L! e6 W

) n2 I  t. e$ L  |  _% M. I9 H) s9 W5 u       也许在未来的一天,当人们提着大大小小的旅行包漫步月球,会想起当年为了减轻重量只带走菲林盒而留守月球的12部“哈苏”,这些“古董”相机已经成了月球上的“历史遗迹”,供后人拍照留念。有趣的是,若干年过去了,这些星际游客仍旧是人手一部哈苏。
5 q) S! v" ~9 v+ Y' x- i7 R  时隔36年,已经77岁的约翰·格伦(John Glenn)再一次登上了宇宙飞船,他和其他6名宇航员乘坐“发现号”航天飞机从佛罗里达州的卡纳维拉尔角飞向太空,此时的他无疑是进入太空年龄最大的人。1962年,格伦曾作为“ 太空先锋”登上“友谊7号”,开始首次太空之旅。岁月流转,物是人非,虽然很难查知他再次进入太空的心情,但是手中哈苏相机一定会勾起他至高无上的荣誉 感,他曾像英雄一样回到祖国被人拥抱、亲吻。1969年的一部哈苏500EL/70拍下了“历史的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那些照片已经发黄,亘古不变的 是窗外的太空美景,地球是美丽的蔚蓝色,无边的宇宙如同厚厚的未被揭起的幕布。当年那架哈苏被留在了月球上,再次执行任务时,格伦手中是一架簇新的哈苏。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9 20: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便宜些,还小巧
M9.jpg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橡胶技术网. ( 沪ICP备14028905号 )

GMT+8, 2025-2-23 16:48 , Processed in 0.029325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