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网站:橡胶人才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65|回复: 0

中国橡胶市场需求分析及展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4 21: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胶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新世纪以来中国橡胶市场需求分析3 I/ C6 @& H' {5 B) w

" @) s0 V; g% V$ e  1.1近年来中国橡胶市场需求快速增长; f; t" ]2 z. Q7 a! \% u" v- }

* F5 c# b% e6 T* X3 F/ ]: i  进入新的世纪以来,中国橡胶市场消费量一直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根据中国官方统计数据测算,到2001年,中国各类橡胶的消费量在430万t左右,比2000年增长60%.其中天然橡胶约为180万t,合成橡胶约为250万t,分别比2001年增长50%和67%.* J2 K* v  y  l
" y! E5 y! z+ J, t8 Y, o4 K
  进入2005年以后,中国橡胶消费旺盛,增长格局不变,预计全年各类橡胶消费量不会少于460万t,比上年同期增长8%以上。其中天然橡胶消费量达到或超过210万t,合成橡胶消费量达到或超过250万t,分别比上年增长17%和大体持平。2005年,中国合成橡胶消费增幅明显回落,主要原因是两大类橡胶价格倒挂,合成橡胶价格高出天然橡胶价格许多。
6 Q+ s7 M8 i- r) V, b5 h, G( h
- }) ~1 A8 T: p5 o; b4 U- U  从前些年起,中国就已经成为全球消费橡胶(含出口消费,下同)最多的国家,估计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中国头号橡胶消费国的地位都不会发生动摇。/ M# E. d: B3 |1 y, B1 ]7 L' {
! C  }8 X; {9 q% B: X6 q
  1.2中国橡胶消费快速增长的因素分析
3 v; \# }) G* c7 W7 B( \( \: X9 ^. j! Q' z3 i! n! a
  分析中国橡胶消费持续旺盛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d7 I* f5 N; ]% ^9 V! v0 ^5 C
2 s" T" ]5 k9 q+ h8 x! L, j
  1.经济总量迅速扩张。从2001年到200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年增长速度均保持在7%以上;其他一些主要经济指标,工业产值年增长幅度在1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增长幅度在20%以上。由于中国现阶段正处于重工业化阶段,传统工业化进程尚未结束。随着经济总量的迅速扩张,各类橡胶的消费自然要大量增加。4 D2 K% W2 W( ?$ R5 s5 S0 A
% x2 y% l/ Z; O' a2 Y, n7 F+ e7 b
  2.汽车生产增势强劲。2001年以来,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中产阶级的扩大,汽车消费开始大量进入家庭,从而推动了与橡胶消费密切相关的汽车产量的强劲增长。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4年,中国汽车产量为520万辆,比上年增长14%,比2001年增长%.200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产量304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6.5%,继续呈现增长局面。如果按照现有月平均产量推算,2005年中国汽车产量将突破600万辆。2005年,中国汽车保有量将超过3000万辆。, K( n5 l* t; z7 {' i
7 A# B; n. ^6 z3 s8 s6 [5 c
  3.公路运输量急剧增加。经济总量的扩张,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国内外贸易的繁荣,对中国的公路运输提出了更高的数量要求;同时,十几年来持续不断的公路建设,尤其是高速公路建设,为大幅度提高公路运输提供了基础条件。据统计,2004年,中国公路行驶里程达到185.6万km,其中高速公路里程35000km,比2001年增长了80%.2004年,中国公路货物周转量为5445亿吨公里,比2001年增长了33.4%;公路客运周转量为8751亿人公里,比2001年增长21.5%.公路运输量的大幅增长,直接刺激了主要橡胶制品轮胎的消费。
9 Y# q, ?- I* Y. ~. U
. H* C+ i7 m5 ^, o  4.橡胶制品出口高水平增长。近些年来,全球重要的橡胶制品企业,如固特异、普利斯通、米其林等轮胎企业相继进入中国大陆,大量生产出口产品。与此同时,随着世界经济的增长和产业格局的变化,对中国橡胶制品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从而构筑了中国橡胶制品出口持续高水平增长的坚实基础。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04年,中国出口各类轮胎外胎19969万条,比上年增长26.3%,比2001年增长80%.2005年上半年,出口各类轮胎外胎10985万条,比去年同期增长20%.' z" l5 W2 }' x5 z

3 k8 J3 U+ C0 b) i& T  正是上述几个方面的因素,促进了中国轮胎等橡胶制品产量的强劲增长,使得橡胶消费量不断跃上新台阶。据统计,2004年中国最主要的橡胶制品,轮胎产量(含各种外胎,下同)23926万条,比上年增长18.7%比2001年增长79%.今年上半年,中国生产轮胎14486万条,比去年同期增长28.7%,增长势头更为强劲。
# M$ O3 O9 s4 |) S: D) g( s5 ?5 z- i
  1.3中国橡胶消费的满足渠道
: k& S6 E5 @* |5 W" _! H4 q. k3 o' i- M
  中国的橡胶消费需求,主要通过两个方面加以满足。" ], k( t( O. p6 g4 f/ z

7 W1 @) D6 O7 D  一是国内生产。目前中国年产各类橡胶在200万t以上,其中天然橡胶年产量55-60万t,合成橡胶年产量150万t左右。国内橡胶产量大体能够满足国内需求量的一半。天然橡胶的主产区在海南和云南,其中海南干胶年产量33万t左右,占中国干胶年产量的一半以上。广东、广西和福建也有少量生产。1 h5 K" q7 M( V$ |, P
* |: v1 y5 U8 c
  二是境外进口。中国橡胶的国内产量,无论是天然橡胶还是合成橡胶,都不能满足消费需求,50%以上的需求依赖进口。2004年,中国各类橡胶的进口量为238万t.其中进口天然橡胶128万t,进口合成橡胶110万t.今年上半年,中国进口各橡胶116万t,比去年同期增长0.4%.其中进口天然橡胶64万t,增长6.6%;进口合成橡胶52万t,下降6.4%.6 [$ H4 E3 U, _# {

. E% y3 v$ ^* c8 e; \  中国天然橡胶的主要进口国分别为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2004年上述国家进口量分别为64万t、31万t、20.8万t,占同期进口总量的50%、24%和16%.3 Y- O' x7 g* O
2 {% G/ E& G: i( Q( f/ t' h. U
  合成橡胶的进口主要来自韩国、日本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其中从韩国、日本、俄罗斯分别进口18万t、15万t和13万t,分别占全部合成橡胶进口量的16.7%、14.1%和12.4%.) n; f" U  c2 S8 L: `0 t

) K3 Q  e/ K* t) G7 T; P  山东、广东是中国主要的橡胶制品生产地区,也是中国橡胶的主要进口省份,两省天然,橡胶进口量约占中国天然橡胶年进口量的一半。合成橡胶的五大主要进口省市是广东、江苏、山东、上海、福建,五大省市进口总量占全国合成橡胶进口量的78%.其中广东居全国首位,2004年进口40万t,占全国进口总量的36%.
" n( w  z/ Q+ L* Q+ d# z1 W$ G* X8 E6 {9 [
  2中国橡胶消费前景展望$ e' W1 L1 ^9 y% }! c
. w2 l( d( X  C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预计今后较长的一段时期内,中国的橡胶消费将继续旺盛增长,仍保持全球橡胶主要橡胶消费国和进口国的地位。初步测算,即使按照年均增长5%的幅度,到2010年,中国橡胶消费量将达到或突破550万t,比2005年增长28%.两大类橡胶消费结构中,天然橡胶消费量大约230万t,合成橡胶消费量大约320万t.! X5 I) k8 o8 `2 H: T/ j

' V* v6 e$ [2 J, q  在橡胶总需求量不变的情况下,两大类橡胶的使用构成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到天然橡胶与合成橡胶的年消费量。按照历史经验,在正常价格水平(每吨天然橡胶价格高出合成橡胶价格2000元)情况下,中国天然橡胶与合成橡胶的消费比例大体是6:4.即100t的橡胶消费总量中,天然橡胶的消费量大约是40t,合成橡胶的消费量大约是60t.2004年中国橡胶行情发生了重大变化,合成橡胶价格反而高出天然橡胶1000元人民币,从而刺激了天然橡胶消费比重的提高,两者间的消费比例大约为6:4.& T0 S; \" ^  ~7 ?3 N0 M; I* \2 M# q9 V
* N, a+ H# h8 L
  即100t的橡胶消费总量中,天然橡胶的消费量提高到60万t,合成橡胶的消费比重相应降低。这就是为什么2005年上半年中国上海期货交易所20多万t的天然橡胶库存在短短几个月内被迅速消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据这一经验,如果今后世界原油价格居高不下,长期保持在每桶60美元的价位之上,甚至进一步上涨,合成橡胶价格也将保持目前高位运行,继续高于天然橡胶价格。这样,就会刺激天然橡胶使用量的增多,因此我们对于天然橡胶消费量的上述预测值也要相应向上调整,其主要依据如下:
- _6 P* E0 f# i6 f4 o, A
# x6 z+ [/ {% w( K# b& k  1.中国经济增长的上升周期还没有结束。到2004年,中国经济已经持续了十几年的快速增长,到目前为止,似乎还没有停顿的迹象。今年上半年,经济(GDP)增长速度为9.5%.多数观点认为,到2010年,甚至更远些的年粉,中国经济都可以实现7%左右的增长水平。中国的工业化,还处于传统工业化时期,重化工业特征明显。这就决定了各类橡胶的需求量还没有达到峰顶,将随着国民经济总量的增加而增多。
# d( ^0 A4 M2 V6 {. |0 I3 N" i; ?% o
  2.中国人民总体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经济的增长,中国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都有很大提高。到2004年,中国人均GDP已经达到1100美元。尤其是近些年来,汽车大量进入居民家庭,汽车不再仅仅是生产资料,并且成为重要的生活资料。据有关部门预测,到2010年,中国汽车的年需求量将接近或达到1000万辆,年均增幅为10.9%,从而为中国汽车的持续增产提供强大动力。预计在今后5年内,中国汽车产量将超过800万辆,甚至更多。同时,全国汽车保有量和公路运输里程也会有很大幅度的增加。这样,同等的中国经济总量中,轮胎等橡胶制品的需求份额会比以前更多一些。据有关部门预测,到2010年,中国各类轮胎年需求量将达到3亿条,比2005年增长30%,这就使得中回橡胶消费具有了坚实的增长基础。
! p& t& \' A; R2 \; k
% Z: u# e+ [" O4 Z( M  因为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增加的橡胶消费增长,不仅会引起中国国内的橡胶消费增长,而且也会引起世界橡胶消费总量的增长,这是一种绝对性的增长。) x0 M8 A, [+ b8 X/ `) W* {& g3 M

* G" V; g$ R. @& n* h  3.橡胶制品出口有增无减。今后数年内,爆发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很小,因而世界经济的增长也不会逆转。同时,全球重要橡胶制品企业产能(包括中国台湾地区)向中国大陆的转移还在继续。在这个大的格局之下,国际市场对于中国物美价廉的橡胶制品的需求不会减少。预计到2010年,中国轮胎、胶管、胶带等橡胶制品的出口年均增幅不会低于5%.这种橡胶消费实际上是中国大陆之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消费,不过转移到中国大陆进行生产而已。这种消费,虽然会引起中国大陆橡胶消费量的增长,但全球的橡胶消费总量不变,只是其他地区的生产消费减少而已,因而是一种转移性消费,是转移性的增长。正是上述两方面的增长,使得中国橡胶消费的前景看好。
7 z, N4 r; k# {, [% H
. g( o6 O( V5 i$ o  中国橡胶消费的相当部分还要依靠进口。预计今后5年内,中国天然橡胶的年产量在60-65万t之间,增长潜力不大,年进口量达到或超过150万t.合成橡胶的国内产量会逐步增加。预计到2010年,年产量将达到或超过200万t,比2004年增长30%左右。此时,将有百万吨的产需缺口,必须通过进口加以满足。
+ B( Q2 I1 B+ ^1 c9 s& S2 |% ?! Z1 C1 ]- }2 J: y
  展望今后5-10年内的橡胶进口市场,中国境外天然橡胶的主要来源地仍然在东南亚地区,泰国仍将是向中国出口最多的国家。其次分别为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值得注意的是,与中国接壤的一些国家,越南、老挝等,因为中国企业在上述地区投资橡胶园,并由于其天然橡胶种植面积的扩大和产量的增多,以及边贸方面的优势,今后向中国出口的天然橡胶量也会逐步增多,并将在对华橡胶出口排名中前移。据越南橡胶总公司提供的资料,1995-2002年,每年从越南销往中国的天然橡胶量为16万t左右,到2003年达到18万t,2004年增力降到30万t.今年前5个月达到了10万t(这个数字比中国海关统计的数字要大一些)。
& A" ~. v! n8 E. D
" @2 D1 J1 P: j. U% I+ c  韩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作为中国合成橡胶的主要来源地区,这一格局在今后数年内也不会发生大的变化。9 M7 q: v; ^3 t* `) {" f
9 V. [, e. p# K# H5 g) j
  今后5-10年内,中国橡胶的主要消费地区仍然主要集中在沿海一带。其中山东、广东、江苏、福建、浙江等省市还是中国橡胶的主要消费地区。$ I( {9 D- b/ v% n4 c2 }
  z  [3 r" _9 ]+ H" r2 \$ ?
  综上所述,今后较长的一段时期内,中国橡胶消费的前景看好。因此,全球橡胶生产国,尤其是东南亚天然橡胶主产区,面对的将是一个具有坚实基础的、庞大的、持续增长的橡胶消费市场。我们有理由对共同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橡胶技术网. ( 沪ICP备14028905号 )

GMT+8, 2024-11-23 05:41 , Processed in 0.019400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