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9834
- 精华
- 积分
- 2633
- 胶币
- 个
- 胶分
- 点
- 技术指数
- 点
- 阅读权限
- 70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8-7-11
- 最后登录
- 1970-1-1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胶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ZZ2型转子的主要技术特征
- K4 _: f7 l) W& A: {
3 x! z! Q7 M, @1 q: O$ U% R( } ZZ2型转子同普通四棱转子结构相比,其不同之处ZZ2型转子的两条棱分别起始于转 . Y/ K, G p7 p* ]' }
子两侧,短棱则随长棱一道起始于相同的一侧,短棱可以清洁耐磨板,长棱和短棱的
( L) H: F3 K' x3 k2 V螺旋角在35~45°之间,这种布置方式使转子上的轴向力达到平衡,形成均力剪切力, 6 G' m" k+ ~& W# @
因此转子上的推力很小,从而最终使胶料得到均力一致的混炼效果。 . O+ u7 B3 S$ j4 `
ZZ2转子的长棱并没有延伸到转子的端部,因此在棱和端板之间形成了另一个流道, t" C5 `& n5 m- L
这一流道使混炼特性得到进一步的优化,流动分布的增加使混炼加强。由于轴向的凹
3 k+ T6 ^+ ?. d# l& @' [槽,因而在靠近混炼室的两端处形成强烈的物流,使得胶料不可能在转子柱体和极端 ( n* A! T' x6 p! Q
之间形成的角落聚集,这样密封装置上也不存在超高压,相反,胶料在该流道内还会
6 ~9 m% q0 Y0 ~) q$ M受到分流器的作用,它将胶料分流成两部分,一部分在转子棱顶与密炼室之间受到剪
2 u; s! _ o# r8 U% P" b切,另一部分由被不断地捏炼和翻捣,这样就获得均布混炼的效果,大大提高胶料的
/ q/ q5 j$ T- {: q" b8 m+ {* h5 \均匀性。 + H$ D1 s$ T+ g7 F: L) a% v5 w
ZZ2型转子因长棱并不施加高压力,所以填充系数可以增加,密炼机中所炼的胶料 ! F: I( P. M- i, Q$ `
可以更多一些。从普通四棱转子的几何结构来看,它可以产生较多的能量,但这些能
. Y W- l7 V8 I量主要被用来升高胶料的温度,而ZZ2型转子则能保持较低的炼胶温度,因此在相当
( v9 ^% q* k/ `6 s" |" W& J; Z" ~长的一段时间里都可以产生很高的剪切力,而且硫化体系均无分布更快。 ( Z# u; _) T' _0 W
最近,为更进一步提高转子的冷却效果,我们又设计了一种带螺旋槽强制循环冷却
; O$ g, I# [! Q5 q, v结构的新型ZZ2转子,这种结构不但转子内表面能进行机加工,而且简化了铸造质量 0 ~& P3 Q( b e1 g2 f7 L
与传热系数,并在转子突棱部位顺着旋转方向铸造了冷却水道,显著提高了转子的冷 ; K. T I- v5 o' N& D, K* l
却效果。
& `3 ]: R' {% B: E 新型ZZ2转子生成减少和冷却效果的增强,使得胶料的热力特性得到了极大的优化,
2 Q1 g+ V, L @8 _/ ~5 R6 @; L从而充分满足了子午胎胶料的终炼要求。 ) V/ @# q& f) B9 Q3 z$ h
由于ZZ2型转子的上述优点,它能充分满足各种胶料的炼胶工艺,特别是子午胎的炼 ! M9 x9 o3 @8 N; N& l+ |5 f
胶工艺要求,使密炼机的性能上了一个新的档次。同时,对客观存在的使用的推广, 0 z. Z2 l4 v% ]8 ]
也将使我国的轮胎质量上一个新的台阶,对我国橡胶工业,尤其是子午胎的发展带来
9 f% y; n3 D( S( j* S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 ^. L/ g& R Z5 O- y4 d
4 L b2 f( W$ d5 x8 P/ c????????????ZZ2型转子密炼机的使用情况 7 k- M6 V( q0 F0 r i8 Z
9 ^) |5 s" _; ~% j8 i??ZZ2型转子密炼机在青岛第二橡胶机械厂使用后,胶料经检测,其碳黑分散度比使 0 Q U+ v$ e; y6 Z3 K% {8 c- Z; Z
用四棱型转子密炼机的分散度高且稳定,炼胶质量大大提高。他们对两种形式转子的
. V$ n0 V/ q0 t0 f. o密炼机所炼的胶,用碳黑分散仪进行对比检测。ZZ2型转子所炼胶的碳黑分散度比用四 - Z+ J( a5 K1 B9 M
棱型转子所炼的碳黑分散度高2至3个等级,达到A5等级。具体检测结果如下:
4 Y3 [6 T% d, W一、检测时间:1998年4月30日
7 ~1 D, m: {9 x0 `& `( g二、检测的胶料: " N2 t3 U0 W. v m: o
1、FB1E96一段母炼胶
$ O* S0 I4 I! G% ~# a2、FB2E41一段母炼胶 ! [: R5 J4 ?- Q+ R
三、炼胶所用的设备: , t* K( _1 d. M* H. p
1、3#GK270N密炼机(益阳产),ZZ2型转子,混炼周期4分钟。
3 t) e9 D0 k* [4 y) \/ F# N2、A线F270密炼机(英国产),四棱转子,混炼周期4分钟。 # Y& Y1 r! K* |* v6 M) m
四、检测所用的仪器:碳黑分散仪(DISPEPGRADER 1000瑞典产)
8 P0 \( w' a! g [) c. j3 F五、碳黑分散度检测结果: 7 M. ]/ I& Y, |1 j3 A K3 u2 m
注:数字为分散度,A为级别(国际标准为A7) 7 F6 l' b8 u5 _+ J9 o. ?- f; @
胶料代号 检测次数 3#GK270密炼机 A线F270密炼机 : Q$ `1 w7 m, ^
FB1E96 第一次 4.8 A5 1.9 A2
+ e( p) [! N% B K" qFB1E96 第二次 4.6 A5 2.2 A2
4 v5 Y) }; ~3 \+ m0 s1 MFB1E96 第三次 4.7 A5 2.2 A2
. g3 }( `0 L; o5 a) PFB1E96 平均值 4.6 A5 2.1 A2 3 C3 c# L/ G: Y% S" O9 M
FB2E41 第一次 4.6 A5 2.2 A2 % N6 o5 q; L, ^
FB2E41 第二次 4.0 A5 2.2 A2 f$ [3 c d0 M% ^0 ~
FB2E41 第三次 3.5 A5 2.2 A2
- M- e+ I' E* s5 F0 K" p* d5 t- GFB2E41 平均值 4.0 A5 2.2 A2 * @* F9 T: E' v. M2 ]5 F" }
4 O6 Z/ e, m" o
?????????KRUPP WP公司GK密炼机ZZ2转子几何形状、( L x1 X( \. C8 B5 f1 M
?????????工艺特点简介及ZZ2转子与ST转子的对比
! A! m& v2 X2 ]# b$ f2 o
' B8 t3 ~4 w3 z$ c( G1 q3 o??我们优化并具有专利权的切向ZZ2转子从中间开始运送原料,每只转子单独地向两
) b# v& l' f$ \" ]- k9 a侧输送,螺距小产生强烈的轴向流动,流动分布点的增加,使混炼加强,由于轴向的8 X3 W* ?* g8 ~( r
凹槽,因而在靠近密炼机两端处形成强烈的回流。9 }5 Y+ x& Z) A4 K
1、ZZ2切向型转子的几何形状具体说明如下:
& _/ B! @4 ]3 o切向棱顶9 a: g' N9 W) A1 r4 N% t
原料从中间向两侧曲回输送
: J# i& B( I) y' l1 Y0 F径向间隙小,并保持恒定/ W6 E9 S8 L0 L3 `5 O6 `
螺距间隙小" K1 z5 O; v% {5 s& N3 Q
流量分布点. ]: w! J( v* a. {8 U8 b+ Q5 l
2、ZZ2转子工艺特点
3 J0 `9 c1 h$ j1 p6 g不用下降上顶栓,原料进入良好
% i$ n0 N8 C, H# A. i% e填充系数高1 }3 R: J/ Z0 h9 c, V
靠近密炼室两侧料流动强烈
6 l( k; R: p" b4 z+ m径向间隙小,热性能好(刮、擦)
9 J4 n0 ]+ V7 T/ }螺距小,轴向流动性强,产生良好的热性能
6 L9 R W2 d( N7 [排料速度快,排料密实3 N& m: X" s# [" K2 l
排胶温度低% L& o1 _5 B3 |( B( M
相对功率峰值低1 X+ C0 B4 k- v, {9 Z3 v
无流动不良的区域) j# V0 z% M7 y/ d' v7 U' S/ S
破胶速度快
0 c4 G' _0 H& L2 d3 _6 H$ ]- h碳黑渗混快3 M( e; w r& Z
油料渗混快
v2 N j2 y+ d9 R填料分散塑炼好
: C" H2 c- {: f: O+ K" i3、ZZ2转子与ST转子对比情况如下: q. e0 y0 N' }2 S
??有些厂家的转子的几何形状会使料流停滞而造成不均匀的问题,因而他们会采用
4 y) y: \; q# I5 Y) G% B" c等转速克服这种毛病。
6 V/ ?7 t( X1 c7 Y+ O" h5 q??1995年WP公司林北先生,工程部主任,密炼工艺专家参加料一家大轮胎厂ZZ2转子5 Z9 t; H m) S4 o. s# c) F
的测试,把ZZ2转子和ST转子比较,我们得出下列结论;9 c6 Q. b) \3 }5 \) x! s) {+ t
3.1 ZZ2转子比较柔和,在同等转速下温升缓慢,该用户采用特殊的“ST混炼工序”。
$ C5 R7 s& w7 [. J4 _# e$ ]??例如,很关键的一步将上顶栓提升起来混炼以降低温升,在采用ZZ2转子混炼时,7 G" f1 G' I& S M ^: ~( I
??又可采用常规的方法了。: B& K; J; c- L: ~5 q! V
3.2 由于温升降低,转子可采用较高的转速,用这种方法,可以形成和其他转子同样0 ?8 z9 ?# ]3 y5 W
???的温度梯度,这种密炼方法由于胶料混炼的转数多,分布混炼的结果会更好。# F: p, e5 `! v3 I% E7 ~ i
3.3 为了获得ZZ2转子的最佳效果,用户必须要考虑到以下几点:
% _ H; \1 f5 A1 ^6 p*填充系数必须正确(上顶栓大约30秒到达最终位置)
- m! x7 q/ ?: C1 a*ZZ2的每分钟转速(rpm)必须比ST高得多: n: {. Y& Z& } K+ }) g+ {
*上顶栓的移动必须很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