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网站:橡胶人才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797|回复: 7

[其他] 轮胎胎里露线成因及改进措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2 18:42: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胶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轮胎胎里露线成因及改进措施, ~& O) _, F( F: W4 P- n- j
胎里露线指轮胎内表面露出或凸出帘线的现象,一般在胎肩部位发生较多,在使用中会造成内胎磨损,导致漏气,影响行车安全。6 Y; ?& ]8 z  d* w$ W+ ?
1 胎里露线对轮胎的影响+ U( _" a3 K7 D% M. @( ~
胎里露线不仅影响轮胎外观,对轮胎性能也有重大影响,具体如下。# U* s- d  M, N+ d4 `, C
(1)        增大内胎的磨损,导致内胎慢性漏气,致使轮胎因缺气而被碾坏。
# q* b) _3 h* ^(2)        由于内层胶料向外迁移,增大了胶料的无序流动,使各胶种偏离设计要求位置
2 D3 q) i2 |  B& ^! o+ g  \和初始附着物,性能不能充分发挥并降低了帘布层间的粘合力。
* }% a& W" x/ K# ]9 D1 L( A6 k(3)        各帘布层间附胶量减少,不利于抵抗帘线间的摩擦和剪切作用。
; B$ D: k( Z7 L! }(4)        胎里内层帘线浮出胶层,粘合力下降,轮胎受撞击后易造成帘线跳起。) M/ H/ N; B" V4 i8 @
2 现状分析, [1 t0 {2 d$ W
考察市场主要品牌轮胎发现,除少数几家较好地解决了轮胎里露线问题外,其余大部分厂家地产品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胎里露线问题。
- J( F5 E; c, R$ g) P$ Y轮胎外轮廓一定时,其内轮廓曲线通常与各部位材料厚度紧密相关。材料厚度(主要是胎面厚度)减少时,胎肩部内轮廓曲线半径会减少,但减至一定程度时将不再发生变化。这是由于轮胎硫化时硫化胶囊内压力由各部位帘线均匀分担,胎肩部帘线伸张至一定程度后将不再增大。目前,各轮胎厂家为降低轮胎胎肩空地发生率,再设计时均力求减少肩部胎面胶厚度,使胎肩部内轮廓曲线半径已降至最小,以致工艺稍有波动即发生严重地胎里露线现象,个别甚至在严格控制工艺的情况下,也有胎里露线情况出现。- J. R: \/ _' \. |+ e
3 胎里露线产生原因( N$ A- L" ~2 i2 ]* g/ B
3.1 设计不合理
5 J, }) y7 d' ^(1)选取的帘线假定伸张值偏大,造成成型鼓宽度计算值偏小,从而在轮胎硫化时帘线过紧,胎肩处胎里曲线弧度变大,胎坯与模具内腔间体积变大,由于胶囊内压作用,使各部位胶料(包括帘布胶)向间隙处填充,在最里层帘布就表现为露帘线。) _" M; D1 U- J' P" k; G! E7 h
(2)轮胎模具内材料分布图绘制与实际情况不符,导致半成品部件尺寸设计不合理,主要是胎面厚度或形状设计不当,致使胶料在轮胎硫化过无序流动。技术人员设计时为避免肩空力求减少沟底胶的厚度,而模具尺寸未进行相应调整,致使成品尺寸达不到设计要求。
" V3 p0 i& x/ u- Q(3)内衬层厚度设计偏小。由于轮胎经历成型到成品有一定的伸张,如果胎里内衬层偏薄,也易产生露线现象。
6 B+ `& B5 _1 `" H# [# d( f5 {(4)配方体系设置不当,胶料与帘布的定伸应力匹配。6 L# b0 [! W, e4 G# k7 |0 ]$ e
3.2 工艺不规范
9 Q! M" t% r2 |+ U% j     (1)成型时帘布层、胎面局部拉伸过大或压延帘布时出现劈缝,致使该部位材料较少,附近或内层胶料在内压的作用下向此处填充。此类情况造成的一般都是局部胎里露线。  E) d. o7 g. F) I0 X
     (2)硫化后充气不及时或后充气压力不够,由于锦纶帘线的热收缩性,造成帘线收缩过大,从而浮出覆胶。
! N. n- Z, [# F! r; q4 改进措施3 X( J- z) h5 y  t# c+ p# S9 ^3 p
解决胎里露线最简单的方法是采用增加胎肩基部胶或增大胎里覆内衬层的厚度。增大成型鼓宽度等方法。但采用这些方法一般会降低轮胎的其它性能(特定原因除外)。我们主要从改进轮胎设计和加强工艺控制两个方面来解决胎里露线问题。
* a3 S) x% U3 `1 @( S4.1 轮胎设计4 T) O% j% z0 \7 _
   (1)模具尺寸% V$ u5 Z% H& ?& S* m
     考虑目前载重斜交轮胎大部分超负荷使用,模具设计时通过减少胎冠弧度半径。增大胎肩点高度和胎肩花纹深度来达到提高轮胎接地性能、减少轮胎胎肩部位的总厚度和肩部花纹沟底胶厚度的目的,提高轮胎的散热性。同时,减少模具外径以降低轮胎成型过程中材料的伸张,增大花纹沟边部与胎面中心的距离,减少花纹沟面积,提高轮胎耐磨性。- V8 Q6 Y- e  W) j6 m; F0 R
(2)结构
. d+ v# `; B+ X- L  l4 ?( k采用宽缓冲层结构,避免了因缓冲层偏歪造成局部材料尺寸减少。同时,针对模具外直径的减小,将帘布裁断角度相应调小,以增大成品轮胎充气后的伸张值,使成品轮胎外观尺寸符合标准要求。/ ~1 a7 T4 `7 N
(3)材料分布图尺寸
; ~5 b& g  K& T: O. d  将肩部内轮廓曲线半径调大相应的数值,内轮廓曲线半径及各部位厚度的合理选取,避免了半成品部件尺寸设计不合理。3 v7 D1 g% A2 q
(4)        帘线假定伸张值6 \1 }" y+ S+ ]# A) \9 z
将帘线假定伸张值略为调小,并根此计算成型鼓宽度。/ j2 `5 G, g# O( K. e
4.2加强工艺控制1 V6 C9 C% I8 `* x# w8 L
(1)严格控制帘布筒贴合周长和胎面长度,避免材料局部拉伸。改进帘布筒贴合设备,将通用型筒贴合机更换为鼓式帘布筒贴合机,提高了帘布筒周长的控制能力,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通过调整胎面挤出联动线的各段速度匹配来控制胎面裁断后的收缩率,并严格控制胎面长度,减少胎面贴合的拽拉现象。+ }; A1 `- T4 I; _6 O
(2)严格控制硫化开模到后充气的时间及后充气压力。将开模到后充气的时间控制在3min内,并增加对硫化后充气的检查频次。
& _/ c" J* s: Y/ m4 R(3)加强对压延、覆胶工艺的控制,降低覆胶厚度波动对胎里露线的影响。
& `9 y6 Y7 V/ C' s1 h. K4 a9 I- g5 结语
/ A0 h. {/ b/ x, I/ {   (1)调整模具冠弧和花纹沟深等尺寸、改善半成品部件尺寸减少硫化过程中胶料的无序流动,既可解决胎里露线问题,又有利于提高轮胎的使用性能。% K2 U+ p: G+ f# X/ g
(2)改进帘布筒贴合设备、加强成型及硫化后充气的工艺控制,可以降低因制造原因产生的胎里露线现象。
5 P& z  V+ `* }( k& j. K总之,解决胎里露线问题不仅要加强轮胎制造工艺的控制,更应优化轮胎轮廓设计、改善轮胎材料分布,避免因材料分布不合理而出现胎里露线现象。

评分

参与人数 2胶分 +7 收起 理由
ddc + 2 优秀文章,好好学习下!
rtiany + 5 资料不错,楼主辛苦了!

查看全部评分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发表于 2009-12-2 20:47:4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见解精辟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发表于 2009-12-3 07:4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辛苦楼主了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发表于 2014-1-3 16:4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斜交胎?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发表于 2014-1-3 16:50:4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不错哈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发表于 2014-1-10 15:43:16 | 显示全部楼层
道理是相同的,与PCR 和TBR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发表于 2014-1-11 10:41:25 | 显示全部楼层
轮胎胎里露线成因及改进措施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发表于 2014-10-12 21:30:3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学习一下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橡胶技术网. ( 沪ICP备14028905号 )

GMT+8, 2024-6-5 12:11 , Processed in 0.026855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