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198
- 精华
- 积分
- 1084
- 胶币
- 个
- 胶分
- 点
- 技术指数
- 点
- 阅读权限
- 50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6-8-19
- 最后登录
- 1970-1-1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胶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摘要: 该文介绍的是传动带面上覆盖了纤维材料的齿形传动带。以往,供一般产业使用的是同步传动的齿形传动带以及供小型机械用,能精确定位的输送用齿形传动带。现在,该产品的用户要求它必须具有高负荷的传动力并延长使用寿命。文中介绍的齿形传动带达到了用户要求。
- R8 q# t6 n |- K: j( M* o) l8 h+ h4 `# w3 d: X
关键词: 带齿; 纤维材料; 橡胶
7 o1 e6 x, |9 Z* u* |中图分类号: TQ 336. 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28232 (2008) 0420021207
/ z2 X: F0 g3 A; a6 g
: }& c1 [# N% ^" v1 |3 `9 X如图2所示,用来粘接橡胶层和齿布的粘合组分存在于齿布4纤维之间和纤维内部。因此,可从第一粘合组分中所含的石墨或二硫化钼粉末中选用1种作为润滑材料,由纬线7和经线8编织成的纤维材料的表面、内部及其纤维之间大量存在着这样的润滑材料。被第一粘合组分包覆的齿布4表面的一侧涂布有第二橡胶层。在第二橡胶层5的内部分散着粉末状的氟树脂,因而,氟树脂6与第二橡胶层之间彼此不相结合,故其四周会全部或部分形成间隙10。被齿布4 包覆的带齿部分和带背是以橡胶为主体的第一橡胶层9构成的。
7 t( C3 j* {3 ]8 } 就氟树脂6和第二橡胶层5而言,氟树脂6仍保持着粉末状态,化学上未结合,当齿布4经受摩擦作用时,第二橡胶层5内所含的氟树脂6会相对于摩擦面大量外露,从而能有效地发挥降低摩擦系数的作用。再者,齿布4上下两面都涂布着第二橡胶层5,后者与作为胶带主体(同步带带齿部分和带背)的第一橡胶层9通过加热(硫化)实现了化学上的结合。因而,虽在第二橡胶层5中配合了大量的粉末状氟树脂,但齿布4与胶带主体的交界面11仍能牢固地粘合在一起。在第二橡胶层中有大量的氟树脂存在,而在第一粘合组分13中含有大量的石墨12,它们与构成齿布4的纬线7、经线8相互粘连在一起。就第二橡胶层中存在的氟树脂与第一粘合组分中的石墨的作用而言,首先,与同步带轮的接触面14上的第二橡胶层因与同步带轮发生摩擦而产生磨耗。由于氟树脂分散在第二橡胶层之中,与不含氟树脂的情况相比,会因其摩擦系数小,使得耐磨耗性良好的第二橡胶层的被磨耗得以延迟。其次,倘若发生第二橡胶层被磨掉的情况,在齿布4的四周还存在着内含石墨12的第一粘合组分13,从而呈现出能与同步带轮表面相互滑动的表面。另外,由于齿布4外围的耐磨耗性能优良,故与传统的同步带相比,齿布4能大大地延迟磨耗,从而大大延长齿形传动带的使用寿命。当然,用二硫化钼代替上述石墨12也能获得同样的效果。% f: ~8 a8 O2 d
...
% M& ~, b( r' G9 `' c: V...
, ]7 G; ~$ ]" n5 B; L7 i7 ~...$ g" ?4 m+ @: O+ L
结 语0 A! t' [$ k+ U0 b; C
如上所述,该种齿形传动带沿纵向以规定间距配置许多带齿部分。带背内埋设着芯线,在齿部的表面包覆着齿布,构成带齿部分的橡胶层是由氢化丁腈橡胶与不饱和羧酸金属盐以60 ∶40~40 ∶60 质量比混合而成的,从而能在精确地构成带齿的同时,还能加大跳动扭矩,提高胶带的传动能力。为使齿布的表面及其内部能相互连通,要在橡胶层上浸渍包覆第一粘合组分,该粘合组分中内含石墨或二硫化钼润滑剂,即使齿布的磨耗发生在接近纤维的四周围,也不会对齿布本身产生磨耗,因而能提高齿形传动带的耐久性。
/ `9 _9 a8 m1 n; k$ A |把第二橡胶层包覆在粘附了第一粘合组分的齿布上,将它作为橡胶层。在第二橡胶层内氟树脂虽已分散,但不与第二橡胶层相结合。把构成带齿部分和带背的第一橡胶层与第二橡胶层加压硫化,制成整体的齿形传动带。与带轮相接触的滑动面上存在着内含氟树脂的橡胶层,故胶带的初期磨耗小,从而能有效提高齿形传动带的使用寿命。该传动带中的橡胶层是由氢化丁腈胶与不饱和羧酸金属盐以60 ∶40 ~40 ∶60 质量比混合,配合了有机过氧化物0. 2~10 (质量份) ,经交联后制得的。除有机过氧化物外,还添加了炭黑5~50 (质量份) 。这样,在精确地成型出带齿的同时,还能保持较高的跳动扭矩值,因而能稳定地提高胶带的传动能力。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