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网站:橡胶人才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572|回复: 0

公司人才招聘、考核、培养、激励、晋升管理机制之我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1 19: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胶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公司人才招聘、考核、培养、激励、晋升管理机制之我见; {8 r4 }+ K. H5 z4 u5 k5 R
0 m+ }# j1 @# b! k
(1)    关于招聘  Y# H1 e' I7 ~$ a+ }
5 X3 u4 d/ R& c: R/ D1 ]5 U
人才不在于多,在于精。9 b& D' H' O0 p6 G
! P7 g' |. Q8 x
进门把关不严,必然导致人力成本增加,且人数过多,跟踪服务难以到位,考核难以深入,激励和晋升无法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员工的怨言就会增加,流动就会异常,出去的人中“人才”的比例可能更高。、、、、、、! X' m) {. g- x2 O5 R, D( m% e! m

% K6 x3 o+ Q" |
+ ?9 i) r$ T$ U8 K4 f# V) ~" @/ B. z% `6 q7 n
(2)关于培养和考核
7 i' M- f, n6 [; I# {4 `; i7 M7 T. V5 Q# @- r
培养和选拔并不需要多大的平台,只需安排定质定量的工作给具体的人,结合目前的考核认真对比分析,完全可以选出一批优秀的、敬岗敬业的、工作有成效的员工,淘汰一批没有实际工作而又不主动进取、精神状态不佳的员工。9 v+ b; i) j5 O5 b8 B, V# z8 D
5 t) G  g$ v7 V& N1 M2 A$ C
怕就怕没有安排具体的工作可供考核的;怕就怕考核对比分析的工作量太大,没有人细心去做这些事;怕就怕考核逐渐沦为一种形式。
* X, \& _" b' k+ C1 z, e( X' k7 P4 k3 F& N* D6 I. j1 d: S

" n5 U# W+ N% o( S8 x3 Q, Z2 I1 ~7 v$ w
(3)关于激励和晋升# x: B4 ~1 ?, _
6 K8 O4 u4 n$ l% K! W2 t0 ^5 x
跟踪服务、激励和晋升,不能成为一纸空文。4 B' G0 U2 ~; ]0 d

+ H$ g, w! V1 e人才进来后,长期得不到关注,精神和物质得不到慰藉,同样是企业文化和管理的缺失,成为留不住人的典型企业。试想你是一个22~30来岁的本科生或研究生,在连续工作2~3年期间,公司没有给予过你任何激励和晋升,也没有听到过公司说你不好,拟解聘,但同时由于你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承担的工作越来越多,责任越来越大,你会怎么想呢?新进的大学生和研究生比工作了2~3年的大学生和研究生的工资待遇还高,新人高兴了,但又让这些有了工作经验,已在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的员工怎么想呢?两者孰轻孰重值得认真考虑。
; T6 ]+ f' ?+ H; u  T  q) V0 d/ o0 q

$ e6 A( E8 M6 N4 u% t$ W    无论是招聘、培养,还是晋升,首要的还是公平、合理的管理机制,最起码是要让绝大多数人看的懂的机制。如领导有考虑不周的地方,相关职能部门就有责任进行说明和论证,如明知不周,而不言,实为失职。

评分

参与人数 1胶分 +5 收起 理由
dazuiba + 5 优秀文章,好好学习下!

查看全部评分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橡胶技术网. ( 沪ICP备14028905号 )

GMT+8, 2025-2-23 15:08 , Processed in 0.028577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