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
- 精华
- 积分
- 75364
- 胶币
- 个
- 胶分
- 点
- 技术指数
- 点
- 阅读权限
- 200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6-5-30
- 最后登录
- 1970-1-1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胶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我国天然橡胶市场需求预测与未来发展
, c" t/ \/ s) M5 ]; k! ]; R. J" T" i. M3 Q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905/ r0 r$ [2 k: W7 l% ~
. x8 ^, m9 B( U: M( e7 Y; p
/ W8 E" n" c. f6 B& E& H6 g
) T S% d" M& K7 {我国天然橡胶市场需求预测与未来发展
5 b& Y: X' I! Y* d: z6 D% V. C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4 文章录入:grxjxh ( H8 w" p& Z4 R1 z% ^6 s, H# x
) V1 E# R, k/ R2 }
天然橡胶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原料和战略物资,天然橡胶产业是我国热带农业的支柱产业,发展天然橡胶对于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建设以及提升我国热带地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 i5 J1 }* H) x+ `# d- R( d( n; }" k5 f) o" ~
一.我国天然橡胶产业的特点
1 y% c6 ^/ F) H* M% i) t8 X, e% t0 K- V: K; l# u
与其他的农业产业相比,我国天然橡胶业具有以下鲜明的特色和产业优势。( E. `6 o4 ^* D; Y! i
1 \+ ]0 L( C; k; O 一是典型的资源约束型产业。首先,我国适宜植胶的土地面积有限,能种植胶的土地一部分又被其他热带作物所开发利用,发展面积受到土地资源和自然条件的严重约束。其次,橡胶树是外来物种,发展受种质资源约束。第三,橡胶种植业的生产用工,尤其是割胶生产用工量大,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受到劳动力资源的约束。7 m8 S- v8 S1 O+ d8 _, @/ F# x& |% E
0 i2 l) F( Q3 a. A* T$ m 二是经济和生态效益较高的多功能产业。天然橡胶生产周期可达30年以上,可连续收获,长期受益,经济效益持续显著。在热区种植橡胶树,能充分利用有限的热区土地资源,对边远山区农民的脱贫致富具有重要作用。此外,橡胶林还可视为用材林生产木材,同时还具有固定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涵养水源、减少水土流失、维持生物多样性等生态服务功能。橡胶树的产胶过程是一个生物合成过程,它不产生污染,不消耗石化能源,是一项可持续的生产活动。! ]+ p1 `( ] u& V/ [: n' v4 C
) M/ j" b) U5 U- W2 s( c
三是开发潜力巨大、生产技术性强的产业。橡胶树速生高产,其光能利用率在人工林中最高,并适宜大面积栽种。在胶乳中,除了天然橡胶外,还含有2000余种天然产物,目前已知其中含有多种有重要开发利用价值。同时橡胶树有常年连续生产、胶乳容易采收等特点。胶乳采集和诸多生物物质的提取技术以及栽培管理、初产品加工等产业过程的各个环节,均具有很强的技术要求。[NextPage]
6 B2 \- ?' ?4 s; f. y
( p* [* ]7 x9 z/ @- Z) V) ]二.我国天然橡胶业发展现状
! Z8 T2 O& g3 p
* K S- ?5 a4 P6 J; l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初步建成我国的天然橡胶产业体系。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主要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五位。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我国垦区不断深化体制改革,推动科技进步,使天然橡胶生产逐步形成了产业化经营,建成了较为完善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通过结构调整,我国已经建成海南、云南、广东三大橡胶种植基地,约150万人专门从事橡胶种植业,年实现产值达74亿元。我国天然橡胶产业的发展为保障国家战略物资天然橡胶的供应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扩大城乡居民就业,促进热区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做出了巨大贡献。据统计,到2004) Q# B* J" g3 o9 @
6 {. N g8 K9 P) S) Q
年我国天然橡胶基地已累计生产天然橡胶800万吨,上缴国家利税约80亿元。
) j/ Q) d6 b* w7 l. y# g; a8 h5 G9 {
2004年全国橡胶种植总面积69.62万公顷,开割面积45.19万公顷,干胶产量57.33万吨其中农垦橡胶种植面积41.10万公顷,民营28.52万公顷,分别占全国橡胶总面积的59.03%和40.97%。全国平均单产1 270公斤/公顷。 # R0 L& T9 ] @3 z
/ Z! W8 D; p) k9 M5 v
全国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一海南橡胶种植面积39.10万公顷,占全国总面积的56.16%;生产天然橡胶32.90万吨,占全国干胶总产量的57.39%。云南橡胶种植面积嘲公顷,占全国总面积的38.39%,天然橡胶产量21.90万吨,占全国的38·20%。
/ ~6 J4 {& N0 u, H1 r# O
5 B& t: B( g$ X9 P( t( ^- `0 ^' i 三.我国天然橡胶市场需求预测
1 l3 A) `1 e- g, t; G6 a" p: p
$ Q8 u' @5 f }/ V 首先了解全球天然橡胶的产销情况。根据国际橡胶研究组织对全球近期天然橡胶的产销预测,2005年世界天然橡胶产量为893.40万吨,比2001年的862.0万吨增长3.6%,2006年的产量为901.10万吨,增长0.9%。其中泰国2005年308.00万吨,增长5.7%,2006年221.50万吨,与2005年持平;印度尼西亚2005年218.4万吨,增长5·7%,2006年221.50万吨增长1.4%;马来西亚2005年121.10万吨,增长3.1%,2006年119.30万吨,负增长1.5%2005年全球天然橡胶消费量增长5.2%;2006年天然橡胶消费增长率3·6‰ * v5 O; l6 f) [, O) m) F
) ?7 e: a9 O( w
根据国际橡胶研究组织对世界中期天然橡胶的产销预测,2009年世界天然橡胶产量将从2004年的862.00万吨增加到968.70万吨,年增长率为2.4%。其中泰国产量达到326.50万吨,年增长率为2.0%;印度尼西亚250.00万吨,年增长率为3·9%;马来西亚123.90万吨年增长率为1.1%;其他亚洲国家2lo.70万吨,年增长率为2·0%(内印度82·20万顿,年增长长率3.9%;越南48.80万吨,年增长率3.3%);非洲43.10万吨,年增长率为2.2%拉丁美洲21.30万吨,年增长率为3.3‰ [NextPage]
9 d% f# {0 P$ w# \& w7 R6 c+ d6 l+ P
2009年全球天然橡胶消费量将从2004年的825.00万吨增加到991·50万吨,年增长率3.7%。其中北美152.80万吨,年增长率3.4%;拉丁美洲61.70万吨,年增长率4.2%,欧盟143.70万吨,年增长率2.8%;其他欧洲国家22.40万吨,年增长率3·5%;非洲12.80万吨, 年增长率1.6%;亚太地区597.80万吨,年增长率4·l‰.1 L, F* w! `5 Y2 `4 C
! G, S& |- Q1 f 关于我国天然橡胶市场需求预测情况。由于受到今年18号台风“达维”和今年期
2 D# L) _, C; x/ ` A0 N' Y
- k6 X3 x* y7 {2 d, S! I0 Z2 `旱气候的影响,近期(2005—2006年)我国天然橡胶产量将减产,到20l0年天然橡胶到60万吨左右。我国既是世界天然橡胶生产大国,也是天然橡胶进口大国和消费大国. 2004年我国天然橡胶产量57.33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1.16%,消费量177万吨,占世界的21.45%,成为世界最大的天然橡胶消费国,目前,我国天然橡胶的自给率不足1/3,今后需毒步增加后,自给的比例会更小。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列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天然橡胶的消费量还将继续增长,供需缺口会愈来愈大一在中国,天然橡胶作为一种紧缺工业原料的事实将长期存在。 / [' j8 n4 H) [$ G9 E- _( @
. E8 u& M; o$ G9 X四.我国天然橡胶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V5 H; r% o+ i+ L
* A" x6 Z! ^- ]9 u 1.天然橡胶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 n' N$ d" u; V1 e: ?; t Z' p; c# J4 x0 B/ d" W
天然橡胶是我国的重要工业原料和战略物资。目前,我国是世界天然橡胶第一大消费国和进口国。2004年天然橡胶进口量达128万吨,国内产量只占消费量的1/3左右。根据我国经济发展趋势,“十一五”期间天然橡胶需求将继续保持目前的增长态势。随着需求量的增加,国内天然橡胶自给率有逐年下降趋势,供需矛盾日益突出。2 D0 ` X" `1 \- l7 X# R& m5 x
' i" C+ {/ m# r! p4 _
从世界来看,随着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全球对天然橡胶的需求量还会有较大幅度增加。而天然橡胶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正在大力发展高耗胶工业,以增加产业附加值,出口资源将有减少的趋势。由于我国天然橡胶供给高度依赖进口,因此将受到资源安全的挑战。9 q0 }9 P1 J9 a2 O9 J- H
$ p8 N7 O8 D; v- i: b 2.胶园建设投入少,低产胶园比例高
. x% i: C/ J4 K' t7 G. u3 d: N0 w2 a; H" I
目前我国待更新的每公顷产胶不足750公斤的老、残、低产胶园有1.{.33万公顷,尚未投产开割、需加强抚管的幼龄胶园近20万公顷。由于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使得老、残、低产胶园更新速度缓慢,新植胶园管理水平也有待提高,从而在整体上制约了我国胶园建设水平的提升和产量潜力的发挥。特别是海南省占全省植胶总面积34.71%的民营胶园,因其科技水平较低,品种老化,割胶制度落后,生产潜力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还需要加大投入,下大力气来改进提高。
+ X! _; E8 _+ r% b5 A. F
`- K8 i1 U1 q7 R/ n& S 3.种植区域布局不尽合理,种植品种单一老化& I$ T5 U0 @" d+ [ E6 ~. W
+ P( q. I- C) @% L: T 我国虽然早在1904年就已引种了巴西橡胶树,但真正的规模化种植和基地建设却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开始的。由于当时缺乏对橡胶树生长、产胶条件以及中国植胶区环境特点的全面认识,加上种植材料紧缺、科技支撑不足、国家需求紧迫以及橡胶树生产周期长等诸多原因的影响,从而采取了先易后难、先平地后山区的发展策略,所以在台风频繁的海南东部地区最先种植橡胶。造成目前海南天然橡胶基地不但在种植布局上不够合理,在品种和树龄结构上也都不尽合理,品种结构单一、老化,优良新品种推广速度慢,不能很好的适应不同的地域小环境对橡胶品系的要求。, j) l7 a1 i% g" s: f9 y# \8 U
0 U% _( H- V T% n5 p 据不完全统计,至2001年,20世纪50年代的国外无性系RRIM600、PRl07、GTl的种植面积约占全国橡胶种植总面积的90%,实生树和其他品种约占9%,新的具有高产抗性特点、适合我国植胶环境的优良品种所占比例极低,约占1%。而马来西亚在1998-2000年期间大规模推广的胶木兼优品种就有:RR I M900系列908、9 Il、921、936、PB260、PB350、PB355和PB359,小规模推广的胶木兼优品种共有14个。[NextPage]
1 F2 B' h: U% @6 G( \9 z8 D& `. |+ B; W7 i2 j% h( ]% c4 I, u$ k
4.产品单一,整体效益不高1 u% k3 W6 I6 h' B4 L% a
# }7 t, ^+ A/ A7 M 天然橡胶产业主要产品是橡胶与木材,副产品则主要包括种子油和胶乳里面所含有的各种生化活性物质。目前全国天然橡胶产品比较单一,95%的收入来源于胶乳,其它产品仅占5%左右,产业的整体效益不高。长期以来橡胶树选育种都是以橡胶产量为主要或单一指标,而木材生长量和蓄积量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然而,随着橡胶木材防腐技术的成熟和改性橡胶木在家具制造业中的良好性能以及全球性的木材紧缺,橡胶木材的加工利用得到了迅猛发展,如马来西亚家具业所用的木材70~80%是橡胶木,2002年马来西亚的橡胶木家具出口创汇约20亿美元。目前,我国天然橡胶业使用的品种都以干胶产量为主要目标,木材产量较低,在胶园更新时(植后30~40年)商品材产量每公顷仅约34.2立方米(云南相对较高,也仅有约90立方米/公顷),橡胶树作为高大乔木的林木特性未能得到应有的体现,产业的整体效益未能得到充分发挥。而马来西亚近年来推广试种的胶木兼优品种,已能使干胶产量和木材产量得到了较好的统一,橡胶木材将成为植胶业中与天然橡胶具有同等地位的又一重要产品,产业效益将能得到成倍提高。/ s0 A5 x4 s: |6 y! _/ f
/ {1 d1 Q; c; S0 n' t! O 5.初加工规模小,根据市场要求开发系列产品能力不强% \7 N! \/ B6 L
: J! W0 Y2 I2 v) ~7 e 一是品种单一。目前全国天然橡胶初产品以鲜胶乳加工的SCR 5号标准胶为主,SCR lO号标准胶因原料限制产品较少。虽然用胶园鲜胶乳加工的SCR 5号标准胶质量符合国家“六项,,理化质量标准要求,但依然存在与国际市场不完全接轨的问题。天然橡胶的消费市场中大部分用于轮胎制造业,而普通斜交轮胎生产用SCR 1 0号和SCR 20号标准胶就能基本满足要求,倘若用5号标准胶生产就显得原料价格偏高,加大了生产成本。对于子午线轮胎生产来说,5号标准胶又不能满足其全部性能的要求。国际市场大量需要的是SCR 10号、scR 20号标准胶、烟片胶或轮胎专用胶,国产胶的主产品不能满足市场需要,造成10号、20号标准胶品种长期依赖进口,这是我国天然橡胶初产品结构与市场需求的突出矛盾。
, S- N, K4 X9 v/ k) I- Z9 m. w. c& u
+ u) B6 V+ v# H9 @! @: Y* D2 F 二是加工厂规模小。我国农垦植胶企业,无论橡胶面积大小,都建立了自己的加工厂,有的还建了多个加工厂,我国年产50多万吨干胶,由324座加工厂加工生产,胶厂平均加工能力为1600吨/年。而东南亚天然橡胶主产国的橡胶加工厂年加工能力一般都在万吨以上,泰国最大的加工厂年加工量10万吨,马来西亚年均加工能力为2~4万吨。由于加工厂规模小,造成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差,在不同厂之间和同厂的不同生产批次之间,产品性能指标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增加了用户特别是轮胎制造业的大用户工艺技术配方控制的难度。且因加工厂分散,规模小,使加工成本偏高,新产品研发能力弱,新技术也难以实施规模推广。而世界主要植胶国的产品初加工则以具有自主产权和经营权的大工厂集中加工为主体,在原材料的采购、加工产品品种结构布局和产品销售等方面具有完全的自主权,直接参与市场竞争,能主动应对市场变化,无疑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和对市场风险的抵御能力。
$ O; d1 x# N/ z B7 q. S
' g. a; I* t! W8 M 6.科研体制不顺,创新能力不强
& |; @4 J8 ]8 J( l/ \; ?3 l* T- R: x- ]2 c
我国现有部属橡胶科研机构1个(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省属4个,垦区所属4个。由于体制上条块分割明晰,使得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推广形不成合力,科研与生产联系密切程度不够,科技成果转化慢、推广难。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印度、斯里兰卡、越南等产胶国家都是由一个研究单位和若干个中心作为一个整体统一负责全国的天然橡胶科研和科技成果推广工作,有利于人、财、物的集中使用和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在天然橡胶产业科技投入上,马来西亚和法国每年都在1.5亿元人民币以上,泰国橡胶所每年的科研经费也在4000万元人民币以上,而我国仅有几百万元左右,仪器设备落后,科5 `: F# Z& N* p' _% }2 F
, i K- _. J( U; K9 o$ H% b/ C技创新机制不健全,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许多基础性研究无法展开,因而许多原来我国在天然橡胶产业比较先进的领域目前也落后于法国和马来西亚。[NextPage]. V, o1 |! q$ Z, L- u
& c+ v7 p% ^0 \/ C, O2 _0 u1 N" e
7.企业社会负担过重,缺乏公平竞争条件* r' o3 S: h* U2 a7 D1 D8 q& Y( U
3 K4 \' c5 G! t- b- ?0 h3 I 由于历史的原因,当前我国天然橡胶产业的主体单位——国有农场,按现行的经营管理体制,不具备独立参与市场竞争的性质和条件。他们不仅需要作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且又几乎具有一级政府管理部门的各种职能;既要与其他企业一样上缴利税、承担各种义务,又要自办社会,除教育经费的部分支出列入地方财政预算的补贴外,还承担了医疗卫生、计划生育、道路维护、交通、通讯、广播电视、社会治安等不应由企业承担的各种费用,这不但有别于国外同行企业,也有别于国内其他企业。此外,大多数橡胶农场都是二十世纪50和60年代建立起来的老企业,离退休人员多,再加上社保制度的滞后和不完善,进一步增加了
% G, J$ K# J* G3 m
1 Q3 o9 `- e( ^% o* _企业负担,阻碍了天然橡胶产业的发展,减弱了与世界天然橡胶产业的竞争力。
. d. H* K, E3 n R: Y
/ A9 P5 C4 v5 I- o% P/ ]' P 五.我国天然橡胶业未来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
' L7 s7 |. B4 O' S- F3 G t) v Q0 j9 p
1.总体思路5 A( U) }4 X. l# N7 J, u
P7 N' h7 j2 a2 u! i
我国天然橡胶产业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有一定竞争能力的优势产业,但国内资源满足不了不断增长的国内市场的需要,现行机制体制严重制约了我国天然橡胶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因此,加入WTO后,我国天然橡胶产业必须走国内资源与国外资源相结合、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相结合、市场行为与政府调控相结合的道路,发展总体思路是:坚持以提高天然橡胶国际竞争力为中心,实施天然橡胶行动计划;完成胶园改革、加工与流通体制改革、科技创新与服务体制改革;建成产业流程畅顺的供应体系、现代的市场流通体系、完善的标准化体系和质量监督体系、拥有自我开发能力的科研体系、灵敏的预警机制及自我保护体系;天然橡胶的产业形态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生态产业的转变,机制和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其阶段目标就是:在过渡期内要集中解决机制和体制问题,整合产业体系,维护国内市场,衔接产销关系,在关键部位上加大投入,为产业发展打好基础;过渡期后全面提高产业体系的竞争力,正面出击,在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全面对接中,进行国内资源与国际资源的整体循环,实现我国天然橡胶产业的市场化、现代化和国际化。+ P$ H/ G6 d- X" H' K7 g
# g. v% }* Z" Z0 z* k$ q
2.总体目标/ _7 U5 f$ [ T8 L$ P. z
& w. n, {! Y& u$ T! d. ^+ U
“十一五”期间,天然橡胶产业要坚持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核心,通过体制改革和技术创新,推广优良品种和新的割胶技术,建设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大力更新改造低产胶园,来达到巩固提升天然橡胶生产基地的目的。继续建设和完善合理的加工体系(建成万吨以上的橡胶初加工厂35个)、现代化的产品流通体系(全部实现电子交易)、先进的质量标准监督体系(建成部级检测中心3个)、拥有自主开发能力的原始科技创新体系(形成完整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灵敏的预警机制和自我保护体系(建成高效准确的预警预报中心)。实现我国天然橡胶产业由传统民族产业形态向现代生态产业转变,实现国内资源与国际资源+ }, _7 z6 Q- u0 B( o
X0 T- [# ~3 E4 @) \5 k% r5 s
的整体循环,最终达到我国天然橡胶产业的科技化、市场化、现代化、国际化。在明显提高我国橡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同时,带动热区区域经济发展。[NextPage]
9 Q# A1 K3 p* M+ @5 Q) d3 l
Z9 Q0 Z5 `; O) Y4 S( X2 l 六.我国天然橡胶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D% r% Y" z( `# R! }& G
7 w& i4 L- |+ Q3 W( Q 1.积极稳妥地推进农垦天然橡胶体制改革6 N% y6 @$ K6 K' C. h$ y. Q
' z A" q+ o8 Z- q% g 体制改革的思路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产权多元化为中心,以资产为纽带,以规模化集中加工、规范化原料市场为切入点,对天然橡胶产业经营体制进行深层次改革’建立多元投资主体的、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规范运行的加工龙头企业,确定职工的市场主体地位’农场逐步建设成为龙头企业的原料生产基地,职工家庭农场与龙头加工企业建立完善的利益联接机制。( }5 C, |( j8 D! X0 x4 ]3 X; ]- _+ S
8 D9 r; e( n, _0 H5 E3 \0 @* I5 W" e 组建橡胶产业集团公司和橡胶加工股份公司。为了充分利用海南、云南、广东植胶区的资源,发挥各自的产业整体优势,强化内部管理,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开拓国内外两个市场’充分发挥农垦在资源条件、经营规模、科技水平、组织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分别由海南、石南、广东农垦总局牵头组建海南、云南、广东三个橡胶产业集团公司。
+ ~+ i( G3 C% Q+ o. O; K6 o. C0 h r- x3 O/ U: t% d
推进胶园改革。根据各垦区、各农场的具体情况,拟选择采用租赁经营与产权转让两种改革模式,确立职工家庭农场的市场主体地位,形成‘‘公司+基地+职工家庭农场”的种植经营模式。家庭经击必须是有竞争力的家庭经营,与现代农业联接的家庭农场,一是要按市场化运作。通过土地的长期承包或租赁,以及产权改革、分配制度改革、用工制度改革’落实经营自主权,实现市场化经营;二是发展规模农业。成为有规模的专业户,而不是农村那样搞均田制度;三是集约化经营。通过引进高科技和高新技术,广泛采用工程化措施’发展设施农业等,实行专业经营,而不是传统耕作的粗放型经营;四是走协会、合作联合体的组织化路子。
/ b; q- A( l. D) \
0 m) d# r+ p2 {3 X5 _ 2.加快天然橡胶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Y8 v. _- Q5 w# H* N5 @2 v$ }
* a+ S% N6 r& X i, H 加快橡胶种植品种结构调整。根据我国各个植胶区的自然环境条件,逐步扩大胶木兼优 和高产高抗新品种的比例。
+ O2 B. y3 x, J2 d- O& |
m# b) \0 Z3 d* ?- g2 [( p 加快天然橡胶产品结构调整。我国现有的天然橡胶产品品种结构不尽合理'应根据市场需求,扩大生产适销对路产品。应降低scR 5号标准胶的年产量,大力发展适于轮胎生产的胶种,增加浓缩天然胶乳的产量。将适于生产轮胎的胶种子午线轮胎胶、sCR 10号、sCR20号标准胶的生产能力逐步提高,到2010年,提高到占天然橡胶总产量的55%;浓缩胶乳逐步提高到占天然橡胶总产量的20%;胶乳标准胶SCR 5号标准胶逐步下降至20%左右;烟片胶和其它胶种保持在5%的水平。
( y) S* F' o/ E0 Q# C0 u8 R: c2 c* S t& e# I2 b9 C
3.建立现代天然橡胶产业的物流体系
, \- T, Q. B2 i
7 a# Y( A5 z5 M$ a2 T 建立完善的天然橡胶产品市场。充分利用橡胶期货市场、电子商务市场、橡胶批发市场等现代交易方式,创造条件,建立天然橡胶产销联合组织或集团。按规则、有组织地进行生产和进入市场,形成产供销一体化,促进我国天然橡胶产业现代化,适应国际经济大循环。' I, P7 z% k( L# G& u6 |
8 F" {$ p" q8 w% w j6 P- d 进一步完善电子商务交易市场。海南农垦电子商务交易中心,已成为海南农垦利用信息手段提升传统产业的重要环节。它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发展天然橡胶的电子商务,针对不同客户的需求,为广大客户传递信息、发现价格、规避风险,增加交易机会,降低交易成本,简化交易流程,提高交易效率。[NextPage]
1 Z5 u5 H; Z' T" d5 H1 i; q/ m; R
4.依靠科技创新全面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7 H& o% M# K8 }+ o! s( Q, H- V
9 Z2 T. M3 B) n8 g 本着“调整结构、合理分流、转换机制、促进结合”的原则,积极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加大对科研的支持力度,重组科技资源,向能够早出快出成果的单位和科研人员集中。对于与生产实际密切相关的科研、技术开发、服务机构,则加快进入市场的步伐,促进其与橡胶的生产经营结合。在调整结构的同时,加大科研机构的人事、分配、保险、奖励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力度,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内部运行机制。& `, F, a- h) f2 W+ h2 |7 f! O
: D9 N* Y! z$ q/ w6 E5 y
发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和有条件的科技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根据各自的特点和优势,通过进一步深化内部改革,优化人员结构,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科研运作机制。积极开展胶木兼优品种、胶乳的胶园快速凝固、微型割胶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以市场为导向,结合天然橡胶产业对科技的客观需要,加强技术改造,加快橡胶优良品种的引进与推广,注重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利用,积极开发新产品,努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把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建设纳入到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使其更加适应天然橡胶科技发展的需要。
( {# i' v1 Q# ]! K) }2 U, O% q% s- F& D+ g) i& ]5 \! V
建立有效的人才引进、培养和激励机制。重视培养天然橡胶科技人才,加强企业职工的职业技术培训工作,全面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重视管理、金融、财会、营销等专业人才和综合性人才的引进,并促使其与天然橡胶产业密切结合。要建立科学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激发现有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D0 j# h9 I1 q
+ B# U+ b( w. h! A2 x0 E% k 5.实行走出去、引进来的发展战略3 d. d3 {7 A5 a) r5 `: Q: a
# H" m3 d: V! d o: E% Y
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给我国天然橡胶产业带来一定的压力,但是我们若借此机会实施“走出去、引进来”的发展战略,同样可以发挥我国天然橡胶产业的比较优势。“走出去”就是要以我为主体,以我们的资金、核心技术和人才为支撑,以我国的开发与管理等方面的技术优势与东盟国家的自然资源优势相结合,开发利用东盟国家丰富的自然资源,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在东盟国家建立我国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这样,我国在资金和技术上的比较优势不仅可以得到发挥,而且可以有效地缓解自由贸易区协定的实施对我国天然橡胶产业的压力。。·引进来”就是引进东盟国家的资源和技术,加强我国和东盟国家的技术合作,实现互惠互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