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30465
- 精华
- 积分
- 29
- 胶币
- 个
- 胶分
- 点
- 技术指数
- 点
- 阅读权限
- 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9-3-25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发表于 2009-5-28 17:25:12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技术值不值钱?”的一点思考
看了胶友们的讨论,结合现在社会的浮躁,市场经济的诱惑,能够理解大家的观点。
3 ^: k, z6 U2 e4 m/ u& e3 ?另外从人性的角度来谈谈“技术值不值钱”的话题:(下文的大部分内容来自《民富论》一书,本人很认同作者的观点,故采取了拿来主义。)& f# x2 U3 L8 G- C$ L8 {
, {3 Z, M# f# c5 b' o4 G" W! I利己是人与生俱来的本性,它归根结底源自生存的需要。因为无条件的利他若表现在食物上,会危及物种的生存;若表现在性上,会危及物种的繁衍。
- p/ n* h: z. d3 Q0 t7 S但人是生活在群体之中的,利己的遭遇和博弈的重复教育了人们:单方的利己是行不通的,互相帮助更有利,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于是产生了群体中利他的行为准则。- s q: o4 W( ^2 v0 D
企业是人的放大,在与社会的交往关系中,利己与利他是统一的,并且利他是利己的前提。这是投资办企业首先要解决的、根本性的大观念,是需要想通、想透,并彻底贯彻的行为准则。* _8 z. s- S8 @& Q. y
, ~; ]/ T: y% V! j(拿SW老板来说,有着十几亿的资产,用着一个很普通的手机,(跟当年摩托罗拉一款砖头块一样,摔一下没问题的很土的手机。)开着一辆别克君威。但在跟SHKH的生意往来,他可以大度地在事后接受索赔,接受折扣,接受一些苛刻的要求;在跟杭州的一外贸SOHO合作中,因为一票货发到国外,却没收进钱,SW老板减免了他5万多人民币的货款。我想这需要一定的气度吧。)
9 U/ r* b6 F1 n/ h
, K" F; f, _& k" O$ h利他与利己,何为目的?何为手段?做企业的人要么是徘徊于两者之间游移不定,要么是把利他理所当然地看作是利己的手段,所有利他的表现都隐藏着利己的真实,由此决定了利他的行为总是做得不像,至少是不一贯、不彻底。致使在观念上长期困惑其中,在行动上总是左右摇摆。(说到这点,个人观点,这需要一个平衡,找到一个平衡点。人不可能永远都是无私的,利他的。但如何做到利他的同时,或者将来能够利己这个需要我们自己去把握。像别人来要配方,看自己怎么去平衡,免费的给予&有偿的给予,根据自己的情况和自己的心境,去衡量哪个选择更合适。有时眼光放得更远些,心胸放得更开阔些,前面赚钱的机会可能会更多些。有层次的老板一般会懂得感恩的。)3 Z+ Q, c+ d7 H+ ?
# _6 w- G' I$ Q利他是商品经济原则的人性基础。商品经济的原则是:为了实现自身的利益,必须为社会为他人创造一种利益;为了满足自己多个方面的需要,必须为社会为他人提供一种需要。利己先利他,这一原则恰恰是以人的利己本性为基础的。7 f5 |. ?1 z) n, c( j- K
X3 I4 Q7 J5 T" w利他是实现利己的行为过程。人的初始动机和最终目的是利己的。在这两点之间的一条线是投资过程(感情投资及其它等),全部投资行为都是在这一过程中实现的,在这一过程中则只能是利他,这是实现利己的必由之路。在利他的进程中逐渐实现利他与利己二者的统一:利他——利己——利他——利己。
! {* b. }+ D5 @: F: k. N7 l; S2 z2 s
3 L2 @0 A5 K6 ?1 k6 L附:
1 I7 H' _# b$ u( w# a利己行为的五个等级
( b$ @! N2 h) n2 p1 A$ W5 a(1) 最低级是“损人不利己”。这种人的利己总是以损人开始,以害己告终,属人中的“呆傻痴”。7 t# P- v# }& s" L
(2) 低级是“损人利己”。这种人的利己是以侵犯别人利益来实现自己的利益,属百姓所言的“坏人”。7 K# c, |) P( R* [$ O+ g f& o
(3) 中级是“不损人而利己”。这种人的利己是以不伤害他人为前提,在人际关系中奉行独立原则,属人中的“老实人”。
9 r1 z; y: u+ e" Q& p* q(4) 高级是“利人又利己”。这种人的利己行为,总是寻找交往关系中的利益共同点,谋求双赢互利,属人中的“精明者”。
* n$ D9 ^' E' `3 g/ O! F(5) 最高级是“先利人后利己”。这种人的利己似乎不为人所感觉,在交往关系中习惯为他人考虑,并有一定的牺牲精神。在利益的平衡上愿意向别人倾斜,把能为别人做点什么看成是自己的责任,并从中获得快乐与满足的自然回报。是长远、稳定的精神与物质利益的获得者,属人中的“高尚者”。
" g. K! f$ f& ^4 h2 z* @6 U* _ w
; n& }3 V C8 x4 r& p1 m U这五种人的动机和目的是相同的,差别仅仅是行为方式的不同,结果则大相径庭。前两种行为方式,决定了他们总是事与愿违,无立足之地,最终丧失生存的权利。中间一种行为方式,是洁身自好,注定难成大事。后两种行为方式,必然是能有所作为的。任何聪明的投资者必然是后两种方式的信奉者与实践者。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