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4197
- 精华
- 积分
- 3145
- 胶币
- 个
- 胶分
- 点
- 技术指数
- 点
- 阅读权限
- 70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8-10-30
- 最后登录
- 1970-1-1
|
楼主 |
发表于 2008-11-28 13:30:12
|
显示全部楼层
轮胎翻修与利用行业工作总结
2006年是我国国民经济《十一·五》计划重要的一年,在这一年中四川和重庆的轮胎资源和循环利用行业取得了可喜成绩,为了弘扬行业精神,扩大行业影响,推动行业发展,我们秘书处精选了十件使人心动的人和事公诸于世,一方面是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另一方面是与同行交流,共同进步。
, {$ z8 X: N; o D9 V+ {! B7 p2 u8 s. m# ?, ?% Q O" A+ T
一、合理调整价格,抑制无序竞争: ]) m) T3 Z5 ?: R
$ p+ H+ B0 c6 m: L6 S6 E9 q
面对天然胶、合成胶及其他化工材料的价格爆涨,我们充分发挥协会在行业管理中的组织、领导、协调、监督的作用,按照企业成本费用核算定价法,2006年通过召开理事会协商、下发调价通知、以及分片调价等方式,制定了最低限价,进行了全行业两次调价。通过全行业统一调价,对规范翻胎市场、抑制价格的无序竞争,加强企业合作,增加行业团结,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起到积极的作用。仅此2006年5月份全行业统一调价为例,若按每标条翻胎加工费增加20元,按四川省全年翻胎产量65.7万标条计算,可为全行业增加年收入1314万元,极大减轻了企业成本增加的负担,减少企业亏损概率,维护行业整体利益.此项工作得到中国轮胎翻修与循环利用协会的称赞,同时特约反映调价的稿件《合理调整翻胎价格,抑制价格无序竞争,维护行业整体利益》入选中翻协2005年度十佳企业暨技术标准等资料汇编,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介绍。6 y4 v; `1 Z& {0 H
m0 p# {3 j; D
二、评价优秀品牌,评选优秀企业
' y/ I/ K I+ L3 E, @
2 | J/ R# g4 p! W为有效地贯彻省政府有关“四川省名牌产品管理办法”的精神,推动翻胎企业坚定不移地走“名牌兴企、名牌兴业”之路,改变全国翻胎行业无名牌产品的现状,经协会理事会商定了“四川省翻胎行业创名牌的实施细则”,从指导思想、组织管理、申报条件、评价指标、评价程序、评价费用、检查细则、质管体系考评等十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对创品牌活动进行规范。在此基础上一方面由省经委牵头成立了四川省翻修轮胎品牌评价委员会,并在委员会下设专家考核小组,由专家考核小组深入申报企业,按质量管理体系考评标准进行考核评分;另一方面组织申报企业参加全国翻胎质量监督检测中心进行翻新轮胎的耐久性试验,最后接受省翻修品牌评价委员会的评审,评审出的优秀品牌在协会会刊和网站上向社会公示一个月后,社会无不良反映即宣告成功。最后获得优秀品牌的有新都三益翻胎有限公司“三益牌”和成都簇桥轮胎翻修厂的“捷力”牌翻新轮胎;获得优良品牌的有西昌长安翻胎厂的“双飞”和眉山交通翻胎厂的“山州”牌翻新轮胎。
4 x/ Q8 \) B; w6 }. X+ m8 C0 F3 } s% Q8 b; h8 e" N! @4 k
同时我们还进行了两年一次的优秀企业评选活动,评选了2005年度优秀企业五个,他们是新都三益翻胎有限公司、重庆超科实业有限公司、成都市簇桥轮胎翻修厂、乐山亚联机械有限公司、隆昌海燕橡胶有限公司;评选出了先进企业两个,是西昌长安翻胎厂和眉山交通翻胎厂,并在会员大会上介绍他们在人才培训、技术创新、产品开发、降低成本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供会员单位学习借鉴。
) f$ A: y7 W+ H5 }2 d
3 u5 H, y; H( S4 H: v三、组建技术中心,制定管理办法
3 e% w: h( P+ p* M
8 z- v8 Q3 I5 ^$ D% U- r& l经省经委批准成立的“四川省轮胎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中心”体现了循环经济应遵循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三个原则。我们一方面巩固和完善了依托行业协会内的龙头企业,在技术中心下面成立的“三中心一所”即四川省轮胎翻修实验中心、四川省再生橡胶开发利用中心、四川省废旧橡胶利用装备研发中心和四川省轮胎翻修与利用技术研究所,使“三中心一所”充分发挥企业和协会双方的优势,整合双方的资源,在提高行业品位的基础上,使四川省轮胎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从粗放式分散经营向集群式集约技术管理型转化,在此基础制定了四川省轮胎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中心管理办法;另一方面我们又严格按照省经委制定的“四川省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申请书”编制申请的有关规定,协会调查,省经委审批,同意乐山亚轮模具有限公司成立 “四川省轮胎翻修装备研究所”的申请,这样,在省协会技术中心下面就形成了三个分中心和两个研究所,在四川省轮胎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中心的组织领导和协调下,既可发挥协会信息资源和行业管理优势,又可发挥挂牌龙头企业的技术力量和生产要素,是轮胎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在信息资源、人力资源、生产要素等方面的合理配置。. c% D. i% v7 I9 m
; Y6 U- ?/ d) E8 h( k" |) b四、西南“三强”企业,进入全国十强2 }8 L' Y' G: w. B' \
( ^5 \7 W! F' {1 o西南“三强”四川省新都三益翻胎有限公司、重庆超科实业有限公司和成都簇桥轮胎翻修厂,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川渝翻胎市场上呈现三角鼎立之势,在2005年三企业轮胎翻修的产量均突破十万标条,除人们称为西南翻胎行业“三强”,在中国轮胎翻修与循环利用协会对2005年行业产量统计考核排位中,成都簇桥翻胎厂产量为156916标条,名列全国产量第六位,重庆超科实业有限公司产量121303万标条,名列全国产量第九位,新都三益翻胎有限公司产量为118244标条为全国第十位,同时三个企业的翻新胎参加全国翻胎质量检测中心耐久性检测均获得甲级。! p S6 }. F0 f O0 F7 y
' w% s/ M# L5 g0 C
2006年三个企业的产量仍达到10万条以上,其中新都三益翻胎有限公司产量完成157271标条,比上年增加33.04%。中国轮胎翻修与循环利用协会对2005年十佳企业评选中四川新都三益翻胎有限公司、重庆超科实业有限公司均被入选,他们不仅是四川省行业的优秀企业,也是西南地区乃至全国的优秀企业。8 l8 e0 Z8 r" F8 U. {* g7 k
5 c1 [, b+ h1 {1 O五、橡胶再生利用,技术创新先行 G5 h5 v* I* c+ C! t
" T/ C/ ]& D8 _$ y3 Q: w
橡胶作为战略物资,可见它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废旧橡胶的再生利用正体现了轮胎资源循环利用“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三个原则。2006年四川省再生胶生产企业作出卓越的贡献。据统计2006年全省共生产各类再生橡胶约4万吨,对节约橡胶资源,缓解天然橡胶供需矛盾,推动废橡胶再生利用起到有效作用。
: G' k. b# H( b* P% Q8 K4 R
( A* C. ?! g$ |+ _- s四川省产量最大的隆昌海燕橡胶有限公司是中国西部最大的再生胶生产企业,2006年生产量突破了二万吨,达到20500吨,比上年增长13.26%,其中高品质的精细再生胶达到6000吨,比上年增产一倍;淡色和丁基等特种再生胶产量为290吨,比上年增加30%,该公司在企业内部推行ISO9001:2000国际标准,建立和完善了质量体系,技术创新实现了产品结构一次又一次的调整和升级,技术创新为“海燕”带来市场最佳化,该司又在雅安经济开发区(名山)建立了新的生产基地,产品在市场销售中空前看好,正努力成为全国行业技术不断创新的先行者。
* S" A: H5 f& p* \/ q) ]
3 A- z$ q3 J" [) V# k改变再生胶传统生产方法,在技术指标上有重大突破的彭州万成橡胶公司是一家利用各种废轮胎生产再生胶,又利用再生胶生产摩托车胎、电动自行车胎的生产企业,是一家从事轮胎资源循环利用的典型企业。该厂技术人员通过多年的研究,终于开发出一种新型再生胶——复原胶。这种高性能复原橡胶通过对废轮胎为主要原材料精心研制,其拉伸强度达到14—17Mpa,伸长率达450—480%,使废橡胶经过再生,能恢复原硫化橡胶性能的90%左右,终于攻克了废橡胶再生的世界性难题。2006年生产此种复原胶6千吨,其中14—16Mpa占70%,该厂自用20%生产摩托胎和电瓶车胎,创造良好的自身效益和社会效益。; Z6 m) u* O) }! }# f
* R7 h% F7 ^# U3 N6 n% ` }+ e0 W六、机械装备产品,国内国外畅销# I/ k- J8 v+ R7 P0 d
* a' o; B5 Z8 e+ A' i轮胎资源的循环利用,离不开机械装备企业的支持配合,2006年我省完成各种轮胎翻修和废轮胎、橡胶利用的机械装备795台(套),其中乐山亚轮模具有限公司生产翻胎设备210台(套),比上年增加18%;乐山亚联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炼胶机及废橡胶装备339台(件),比上年增加25.1%;乐山盛兴机械厂生产废轮胎拆解及废橡胶利用装备246台(套),比上年约增加20%。
' V9 ~' j9 w" |7 N% z/ v" L
. S4 z# x' C9 U5 ?" H X* L乐山亚轮模具有限公司生产了37R51巨型工程胎成套设备在国内同行中引起了巨大反响,用该司设备生产的37R51巨型工程翻新胎的本溪钢铁公司南芬翻胎厂已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司生产的热翻设备和预硫化设备投放国内翻胎市场并出口东南亚、欧美等国,与意大利合作生产的新一代 活络模硫化机已运销欧洲。2006年该厂产值和销售收入约4500万左右,均同比增长约50%左右。
, J; c; ?* N# v
, B% b3 o* R" q. L' j, `. |- w乐山亚联机械有限公司在做好传统生产各种橡胶塑料机械设备的基础,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废旧轮胎胶粉自动化生产线,并不断进行改进,使其处于同行业领先地位。该司2006年产值和销售收入均在五千万元左右,同比增加80%,产品还销往土耳其和台湾等到地。5 L( [( |+ Q+ N2 X9 W
' A6 |* X r( g: p- c
乐山盛兴机械厂生产的废轮胎拆解、剥离和粉碎设备具有多项技术专利,2006年生产废轮胎废橡胶专用设备246台套,产品运销利比亚,马来西亚以及香港等地,受到外商好评。
- |; P- }) t* z+ V6 x+ i" A8 f' g/ o# s
由于上述三个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不仅使四川成为全国废旧轮胎和橡胶的配套机械装备的生产基地之一,而且有力地推动了全国轮胎翻修和循环利用产业的发展。
/ |' ]4 v. u* N: {7 J/ [. ~/ n% I- J3 Q! \; x, B! j
七、“超科”实业公司,重建翻胎基地1 r3 @1 K' i3 Q, O) {
5 }: ~' V. W& C( L7 y' y重庆超科实业公司是一家现代改制企业,是国内最早从事轮胎的翻修的企业之一,目前旗下有“轮胎橡胶综合资源利用研究所”、“乐山泰和橡胶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及“超科化工有限公司”是中国协会和四川协会的副会长单位,该司董事长对行业负责,从行业发展的前途出发,走出超低价竞争的漩涡,扭转“低进低出低质量”的恶性循环局面。首先提高可翻胎体的收购价格,使胎体收购商和翻胎直接用户方得到了实惠,使旧而不废的胎体与日俱增,较好地平衡了生厂、商家、用户三者的利益,激发了翻胎市场的需求,促进了川渝地区翻胎市场的良性循环。其次,提高产品质量,对自己的产品负责,反复研究翻胎配方,创下295/80R22.5耐久性达17万公里的最高历史记录。
5 j& g. f9 T* D. b
' `) c2 S' A9 N9 K; @7 A+ k尽管取得很大的成效,但他们仍然顺从国家建设需要进行搬迁扩建,在2006年已新征地170亩,拟新增投资1.2亿,实现迁扩建工程《重点国际轮胎复新基地》和《重庆超科橡塑助剂基地》两大项目,并引进欧美最先进的翻修生产线,进口电脉冲静胎体检测机和激光全息照相轮胎检测机,建成国内著名、国际一流技术水准的轮胎复新基地,预计2007年上半年完成,废旧轮胎资源综合利用生产能力,将达到300万条(其中翻新轮胎50万条)。
( q& }: I) v0 {. t+ O" E, @4 A
- f1 R' U9 R0 V+ ^: J4 @4 p八、新闻记者专访,坦言行业呼声
: X$ z/ B. x0 ]1 K/ j" N9 d* U) ]3 I$ n
四川省轮胎翻修与利用行业的发展,受到新闻媒体的关注:四川日报、成都日报和成都商报均先后报道我省行业的有关情况。在“十一五”开局之年的全国人大、政协“两会”期间,有一个份量极重的议题无不吸引着13亿人民的目光,这就是受到关注的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发展循环经济的话题。针对这个话题,2006年3月10日西部时报记者以“创建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为题采访了四川省轮胎翻修与利用协会副会长单位四川省新都三益翻胎有限公司李春晓董事长。李董事长从橡胶资源的匮乏,到轮胎翻新的紧迫;又从发达国家对翻胎的重视,到我国翻胎带来的社会效益,以主人翁的态度向世人大力宣传轮胎翻修的重要性。他说“旧轮胎的胎体相当于新胎70%,可循环翻新使用2—3次,按照现有轮胎翻新技术保障,每次规范修复后完全能够达到国家颁布的标准,不仅各项技术指标完全符合使用要求,而且售价只相当于同类型轮胎价格的1/3,社会效益非常明显,而且还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根治黑色污染,同时还说到了肩负社会责任,走自主创新的道路积极进行轮胎翻修的技术创新,为创建节约型社会作贡献。他建议政府尽快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推动轮胎翻新行业的发展。结束采访最后他谈到了“轮胎丞须翻新,观念也丞须翻新,翻新代表着与时俱进,代表着不断超越”话题。李董事长的意见代表行业同仁的呼声。
2 c* i: U7 g! _2 E+ p" j1 W" Z' t" k
九、外商青睐四川,入川寻找商机
& T+ h9 t5 C+ {' C+ j! `" d
5 m. Q) t* G3 b四川轮胎翻修与循环利用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全国同行的关注,外商也密切注视着四川翻胎行业的动向。据初步统计2006年预硫化冷翻胎生产的企业四川省达到16家,比2005年增加了五家,形成25万条生产能力;重庆市已有8家,比2005年增加了四家,形成10万标条生产能力,证明了川渝地区预硫化翻胎在快速发展,四川省2006年预硫翻胎产量约14万标条左右,比去年增加4.5万标条,增长47.37%,川渝地区冷翻胎企业的增加,产量的增长受到了国内同行的重视,2006年7月马来西亚永安树胶制造有限公司设在上海的独资企业——爱维安贸易(上海)有限公司申请加入四川省协会,并参加了协会七届六次会员大会,同年12月份马来西亚在江苏独资企业苏州顺行橡胶制品有限公司也申请入会,并在省协会七届四次理事会上获得通过。& h1 k0 \4 h P: S
" _) ]5 O' l* Q) s; v
他们加入四川协会的目的是看重四川翻胎业的发展,愿意加入协会,在协会大家庭中交流信息、交流技术、寻求商机。目前他们已获得初步的收获,预硫化胎面胶已销售到川渝地区的部份企业,同时对四川和重庆预硫化翻胎生产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3 ^- M V5 ^( W3 ?# N$ n
' G5 M$ U4 _$ o7 } Y+ R十、行业良性发展,协会功不可抹# q% M: A. [" C2 g
. y$ K" f9 f5 o( ]! Y% P+ S
四川省轮胎翻修与循环利用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正如省经委《四川经济快报》2006年第88期刊登有关协会和行业情况的报道称:“四川轮胎翻修与利用协会发挥作用好,轮胎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取得良性发展”,“协会开展各种形式的服务活动,受到会员单位一致好评,提高了凝聚力,推动了行业的良性发展。”同年9月省经委的《四川经济快报》第209期,又介绍省协会召开七届三次会员大会,表彰优秀企业、优秀品牌,还重点介绍了行业上半年取得的成绩,以及下半年将着重做好的四项工作。在一年内行业主管单位两次通过政府部门刊物,介绍表扬协会工作,实属罕见。同时对协会工作起到鼓舞和有力的推动作用。
' G) ~! _1 p( {8 v3 |& d F) [1 ]: A
在10月26日省经委召开了四川省经委委属工业协会(商会)工作会上表彰委属100个协会中10个行业协会为先进协会。四川省轮胎翻修与利用协会被评为先进协会,在会上介绍经验的有省企业家联合会、省酿酒协会、省轮胎翻修与利用协会等七个单位。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孙方寿代表协会在大会上作了“构造和谐协会,促进轮胎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发展”的发言。在会上省经委领导对协会统一调整价格和建立行业技术中心作了高度评价。
: w2 Z" m o* d0 N! C% J4 J `9 I4 b) P. _
四川在发展,四川很有希望,四川轮胎翻修与循环利用产业是全国行业的一个缩影,她的发展展示了全行业的进步,她绽放的异彩同其他先进地区放射的光芒汇成巨大的彩虹,正在影响着中国,影响着世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