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97915
- 精华
- 积分
- 201
- 胶币
- 个
- 胶分
- 点
- 技术指数
- 点
- 阅读权限
- 20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5-2-10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发表于 2020-9-9 11:5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一篇文章里看到是关于橡胶老化的机理是这样描述的:
' g; I& v# r- w* \橡胶老化的机理和实质
* m: I. j$ X2 i7 }5 b1)橡胶老化的实质:橡胶老化实际上是橡胶分子链的主链和侧链,交接键断裂反应占主导地位。: t* v7 f4 W% @$ l# x, U+ D7 g
分子链断裂成,包括小分子NR、IIR、CHR,这样会导致橡胶的表面发黏,橡胶整体软化。橡胶分子链经过断裂反应,产生了很多新的交联反应占优势,分子链产生了许多新的,包括BR、EPDM、SBR 等的交联,所以会产生橡胶表面变硬、变脆,产生裂纹、破裂的现象。
" t+ s& r4 Y# u9 o! ]) q( ~2)橡胶老化有三种基本机理:异裂、均裂和环化反应。/ l: f3 u5 s) _8 r0 t3 M, k" B
从热化学上分析橡胶老化,必须要达到橡胶体系反应自由能G 小于反应物的自由能,发生老化的化学反应的产生才能在橡胶内部发生,通过自由能的计算公式(G=H-TS)可知,橡胶老化的过程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它其中的化学反应是一定会发生的。
; y3 F$ e( [5 _, _8 E异裂:单键断裂,会在其中一个断片上留下两个电子的称为异裂,异裂会导致另一个断片上出现两个电子空穴。碳碳键的基质为碳原子,而其起化学反应的组则为反应物,一个反应物需要携带一对电子作为供体,或获取一对电子作为受体。供体又被称为亲质子体或反应亲子体。& {8 f" X, `3 ~5 s1 y7 m
均裂:这种机理在橡胶的老化中产生的最多,产生的现象也最为明显,是指单键断裂时分别在每个断片上留下一个电子,也被称为游离基机理。! a- c5 C0 b* a% _
环化反应。 I# e# y. l1 o; q
3)橡胶老化的分解机理:分为天然橡胶的老化分解机理、顺丁橡胶的分解老化机理、聚氨酯橡胶的老化分解机理、乙丙橡胶的分解机里和氢丁胶老化分解机理。
8 \+ c, o2 y' q* d天然橡胶的老化分解:化学原理是分子链降解,分子量下降、产生低分子化合物,表现在外部则是橡胶发软发黏从而失去使用功能,这样产生的二过氧化物和氢过氧化物可以起到自动催化的作用。NR 和IR 的氧化过程中的氧化反应物中产生的物质,如二氧化碳、甲醛等,经鉴定后,是由二过氧化物和氢过氧化物产生的。
0 |- p* O! l: l# _# H氢丁胶的老化分解:氢丁胶是一种特种橡胶,它性能高,是一种本值为高分子弹性体的合成胶。在氧化反应中产生的合成胶使反应更加剧烈,断链在这些反应中占据优势,高分子链转化成低分子链,空气温度升高后氧化反应则会更强烈。
6 _1 I/ W r4 a* J& i顺丁橡胶的老化分解:顺丁橡胶的老化分解也是自动催化氧化,在进行热氧化过程中,顺丁橡胶的的分子链和交联链的断裂反应发生的同时,新的交联反应也会发生,且新的交联反应占优势,所以它在外部变现是橡胶变脆变硬,顺丁橡胶和天然橡胶的老化是一样的,它们的外部表现不同的原因是结构不同。! Z& e; H* |% Y0 a" @2 w
聚氨酯橡胶的老化分解:聚氨酯橡胶的耐水性差,它在空气中,会与空气中的水分发生作用,老化后变成蜡状物质,从而失去实用功能,而且聚氨酯橡胶在100℃沸水中的物理性能会严重下降。化学原理是异氰酸酯基和羟基进行反应产生氨基甲酸酯结构,这是它的主要反应,除此之外还会产生其他两种结构。
7 i# U5 Z: X2 s乙丙橡胶的老化分解:先发生氧化分解,进行链断裂反应,随着老化的进行再进行交联反应,且新的交联反应占优势,乙丙橡胶老化分解的外部表现为:先产生一层黏稠液,而后变脆变硬,最终失去实用功能。
1 N& P* D7 `* d' Z--来源《橡胶的老化现象及其老化机理_范丽雄》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