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1534
- 精华
- 积分
- 2978
- 胶币
- 个
- 胶分
- 点
- 技术指数
- 点
- 阅读权限
- 70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8-9-1
- 最后登录
- 1970-1-1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胶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8年18个诺贝尔奖:日本是如何做到的?7 g+ W2 I" r: D; k- i/ Z, O
1 f, |) K8 [: L0 L& c7 ]. @2 Q. l
2018年10月03日 14:30
' K, G- t1 Z0 e; [; B: K7 s- n# F! A ^
来源: 价值线 1 ^0 e$ ^9 f9 l5 p z: O1 A
: M: J: `( s3 {% W 据诺贝尔奖官网消息,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1日中午11时30分(北京时间17时30分),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授予詹姆斯·艾利森(James P。 Allison)和本庶佑(Tasuku Honjo)。
3 R$ I* _- |9 J- f2 Q7 c$ S/ x5 Q
6 K- K% D$ s. f6 {) C4 ^ 本庶佑(Honjo Tasuku),日本医生、医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日本学士院会员。现任京都大学客座教授。本庶佑于1992年发现T细胞抑制受体PD-1,2013年依此开创了癌症免疫疗法,功绩名列《Science》年度十大科学突破之,是德国医学最高奖罗伯·柯霍奖的“科霍奖”得主。因PD-1、活化诱导胞苷脱氨酶的有关研究举世闻名,曾获得首届唐奖生技医药奖、京都奖以及华伦·阿波特奖等重要荣誉。) d8 J7 t+ u" ^0 x% @# K
8 L* k3 H, ]# q0 t0 Q q7 |' u2 b' \* k
8 O: w9 @3 W0 n 进入新世纪以来,已有18名日本人获得诺贝尔奖。18年18个诺贝尔奖,日本到底是如何做到的?1 q3 S k" Q' b
) O* h1 p' T+ k3 w& j+ I0 Z8 T5 V 一; i" J$ E6 | I5 z8 M. Z
! h% {& m- m. m3 K 日本,这个亚洲最发达又低调的国家,今天,再一次被世人所关注。' Q3 R. n* @, e& _
; c1 N4 l. e9 e$ E( t$ `' S J
10月1日下午,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美国的James P。 Allison以及日本的Tasuku Honjo双双得奖,以表彰他们在肿瘤免疫疗法中的卓越贡献。$ ~0 Y! b- j! o6 _+ j. w0 g
: |0 K% F: I6 S6 r7 g! I 这已经是进入新世纪,日本获得的第18个诺贝尔奖了,相当于日本每年有一个人得诺贝尔奖。距离日本2001年提出的“50年30个诺贝尔奖”的计划,已经实现了一大半,, k) f" H) f" |% h2 t. A- {
4 ~; ` \, \8 J' m- M. H
从国际比较看,新世纪以来,美国在本土受教育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为23人;而日本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则为17人。按人均获奖比例看,日本绝对是当之无愧的诺贝尔奖“黑马”,获奖人数堪称“井喷”。
2 l9 _& P$ ?2 E" d9 G
: F$ O V1 E {# e 即使有争议,但诺贝尔奖仍然代表着人类最高智慧。它不仅仅是少数派的盛典,更是人类在见证自我荣耀。* q( n: n2 _1 }+ _3 c4 z
/ ~/ l1 g& c. d/ l) _6 [1 `4 N
二
% Y5 ?' e# C9 X' x9 x _, o3 T
& {; Y% Q c9 \# l% ?" T7 s/ @) ? 那么,为什么说日本人在诺贝尔奖的竞争中,能够创造了惊人的纪录?. S: k. ^) _" {/ d
f! P/ }3 Q5 i; ^4 H0 X' `+ r 1、日本国民崇尚教育,尊重知识,教育和科技工作者受到了全社会的崇敬。
" u x) R) R8 z4 @ |4 a0 X3 p! v, o2 r; H4 @1 B& v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认真看过日本的纸币?# F* Y: g% ?: A8 ^; \9 E. W; V) D
9 A7 J5 J* X& l. }7 P8 ^3 V
一千元日币上是野口英世,日本著名生物学家;五千元日币上是樋口一叶,日本著名文学家;而最大面额一万日元上那个目光坚毅、面色严肃的人,是教育家、思想家福泽谕吉。
6 s) X$ i( Z2 W1 v
6 e' Y8 \) @1 m. Z 野口英世
/ r6 @& v# E1 l; k0 S/ }0 X" C% Q8 ]' [* t
) C w/ v0 f$ t; {- q& N( ?* L6 P3 s; I+ l
樋口一叶! `" _) _' E5 D2 J
" P, M, c9 `; d& r% B% q6 V: O# D
1 a1 z& w; g# |& W1 M# e
福泽谕吉
' @& t. O1 n5 P3 Q$ a3 j$ Y( I6 y
+ k/ V1 G3 ~* a) ^% p/ }
- i4 E. Z/ L6 t6 p
日元上的人物,没有一位是将军,没有一位是天皇,全部是在教育,科学,文化界为日本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人。并通过这种潜在影响无形中告诉日本民众,应以学者为骄,他们应得到全社会的尊重,是值得全日本人民崇敬和怀念的。
$ V; b* v% y! N( k: Y
7 C) k6 X7 y C; B v, f% m 一位日本人曾说,把这些人物印在纸币上,就意味着日本人可以天天和这些先贤人物在一起,长此以往,这些国家英雄就会深入人心,成为日本人民思维的一部分。
" Q' h, K* p* |6 l: K+ ~; u# h
: \+ m& e v$ n 2、政府高度重视教育科研,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科研人员安心创造。* S( ]( h* W3 x {
" l! y% k! b; h7 } 从2005年到2015年,日本这十年的科研经费平均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3%,居发达国家首位,而2016年美国为2.8%,约4650亿美元。日本比美国投入比重还要高!步入科技大国的行列。, _* B' r( {: [* Z
' W4 _, |) f+ b0 g: Z
即使是在20世纪最后20年,面对着泡沫经济崩溃之后严峻的经济形势,日本政府也依然不吝啬于科研投入。
( @! V% i6 K( V( G/ t i/ @" i7 ^6 o7 I2 s( M( V
但是,绝不只是足够的科研经费那么简单。5 E1 _/ e7 O0 i
# d, w9 \3 Q1 `3 M 在日本,高校老师不会因为在一段时间内没有出科研成果而担心受到冷落或失去饭碗,在研究过程中,也很少受政府和社会的诸如考核、评价等干扰,可以长期潜心从事研究。- i' s6 j e0 R# S; z
! v6 J- w9 @- F9 ~+ F 日本大学多为研究型大学,崇尚教授治学,科研氛围浓厚,诚信重过天,很少有学术丑闻。$ Q5 z: g% f2 w2 U. Z1 S
& ^( p! G7 i. b1 f: N% @1 x 日本优秀科研人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都很高,让他们可以专注于研究,很少出现“研而优则识仕”的现象,不会因为荣升院长,校长,而导致优秀学者在科研上止步。
5 u, K7 d1 M. @, u2 P
! u* p5 u, B0 X9 R; o “50年30人诺奖计划”实施了三分之一时间,顺利完成了三分之一的目标,让不少当年觉得日本人异想天开夸海口的人,也开始佩服日本人做事的靠谱程度。其实,除了连续获得诺贝尔奖之外,在教育以创新方面日本同样有着耀眼的成绩:日本初等教育入学率为100%,中等教育入学率为99.5%,均居世界第一。
6 p9 r! O, y: X6 A% ?: i$ R4 @0 W' r) g: W& U$ x. b8 D
早在1911年,6年义务教育的就学率便达到98%;1947年,日本又将义务教育延长至9年。日本雄厚的科技实力背后是对教育的重视,基础教育的扎实发展,造就了平均文化素质高的日本国民,成为日本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最宝贵资源。# \$ C: x9 o7 B5 j% |& E
5 @' b, k; n! S- r$ { 3、日本的国民教育,重视孩子们好奇心和创造精神,鼓励全民读书的风气。
/ H( [( ~9 ^0 k; m- ^- ~; T! W" V2 G
5 q7 g1 I+ N9 w) ?9 m: [ 大隅良典总结自己的探索经历,有一段话充满了画面感——% y# K4 ]0 r9 j
2 k' O2 A M( X2 c0 N “小时候热衷于飞机模型、半导体收音机的制作,夏天喜欢在小河里捞鱼、捕萤火虫、采集昆虫,手持网子在野外一走就是一天。采筑紫、野芹菜、木通、杨梅、野草莓,能够感受自然的四季变迁。”- R Q9 n5 i( x
& j4 r+ Y3 W4 s: C; {! a+ m
对大自然和周围世界保持一颗好奇心,是引领诺贝尔奖获得者走进科研世界的原始原因。; m6 h7 y' ^$ T: ~4 a
^. e5 z9 P* A; w. ] 鼓励“全民读书”风气,更是让诺奖获得者受益终身。
! _, C3 X# P# K6 p8 z2 L
0 U% z+ ?: |6 ^4 z9 L* E2 Q 198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福井谦一在《直言教育》中写道:“在我的整个初中、高中时代,给我影响最大的是法布尔的著作,《昆虫记》、《阿维尼翁的动物》、《橄榄树上的伞菌》。。。他于我可以称为心灵之师,对我的人生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 U$ L( ~8 O5 t7 r+ x
T+ a$ D$ M& Z( w+ i% H: d w/ i- A 国家投入、科研环境、国民教育等格种种因素,扭成一股巨大的绳结,将日本的科学水平提升到了国际数一数二的地位。$ R# ^. D% c( }1 b# [8 m) T
& n4 U1 i# {" a! c3 m$ Y 4、独特的民族性格:一辈子坚持只做一件事/ A8 U7 n: @2 N& W5 F& p
p3 q# v, C8 @- q9 W/ L
大隅良典等待这个奖项,足足等了二十年。在此前二十五年的学术长跑里,他经历了博士毕业找不到工作、研究受挫、转专业、独自缩在小实验室长达九年无人问津的学术生活,但是他一直在坚持。
3 v' ]; H8 _* M# {- z/ o$ n( a6 R6 J. [- P
国家投入、科研环境、国民教育、民族性格种种因素,扭成一股巨大的绳结,将日本的科学水平提升到了国际数一数二的地位。而最关键也最亟需改变的,也许是每个个体本身。
+ l ]$ N' _" H* f N1 l f% q4 L# _* s/ b! f z
对所做事情的热爱、个人探索精神、好奇心和社会责任感不仅是科研的源动力,也是我们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的最终原因。
6 c2 E0 @3 e3 L3 b( Y1 M2 s3 z7 j6 e
发自心底的尊重我们这个社会的学者、尊重知识,是比获得诺贝尔奖要更重要的事。
! \6 g( K/ B, P1 y, ]7 b
% Y+ p) Q& p0 P8 M5 s4 c 三
6 F7 O8 v8 l* n1 o7 f. D) x4 e' M h
日本房地产的崩溃,与科技进步带来的巨大红利,充分说明:一个大国的崛起,从来靠的不是房地产,而是靠科技!- ]2 \ E' X7 T; B
) B" j% r% Z7 C' V$ ]' M. m. o
这些年,我们取得了很多进步,但毋庸讳言,在很多技术领域,我们离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比如,我们在通信产业核心技术缺乏,“缺芯少魂”的问题,就严峻地摆在我们面前。
$ {& ~, l' w! V7 I$ y% q( z/ H7 @ r
# p) c/ y+ n- r! u& Q/ d 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面对技术差距,我们既不能盲目悲观,也不能被非理性情绪裹挟,而应该激发理性自强的心态与能力,把科学教育当作民族进步的重中之重,踏踏实实、咬紧牙关、卧薪尝胆,通过不断的努力,把中国科技搞上去。: j9 {& g( L& H# V/ q/ ?
' `4 h4 Z+ Z- R l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想要进步、我们还是要正视别人的成功。我们目前还是有很多地方需要发展,我们还有很多东西要学习。这样我们才可以缩小差距,才能超越别人!
5 e2 M% T9 @2 t8 {% Y7 W2 D* G 8 l/ s* w% S. @5 g! E1 s5 D
(责任编辑:DF010)
j- V Q! [. u7 V+ z0 R1 t w7 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