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58002
- 精华
- 积分
- 12609
- 胶币
- 个
- 胶分
- 点
- 技术指数
- 点
- 阅读权限
- 150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1-1-22
- 最后登录
- 1970-1-1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胶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当前环保之风在劲吹,欠天气陛下四十年环保旧债在还,环境治理似乎不再是搞概念,昔曰门可罗雀的环保机构,似乎也热闹起来,找标准,查资料,好像是真抓实干,有环评尚方宝剑在手,谁敢不从?照本宣科,治标的关,仃,搬,治本的从产生的源头利用各种物理法,化学法去治理,经专业机构检验达标为准,方可营业,照理讲都有章可循,蓝天白云的美景,好象短时间就能展现。有需求就有买卖。一些商业头脑机灵的人,嗅到借治理环保赚銭机会来了,于是环保科技公司,如雨后春笋在各地冒了出来。当然这里头是有不少有资质的"正规军",技术力量,加工规模,商业道德,责任担当,都具有一定水准,但更多的是不具备资质的环保设备生产与施工的"杂牌军",搞间办公室,拉到环保圈子上下的人,请两位兼职技术人员,设备零部件全部委外加工,按装外请人员,印本宣传册,网上大肆宣传,散发有銜头的名片,搞熟环评哥们,万事皆备,就可四处游说和等魚上钓了。他们专找中小民营企业下手为了拿到定单,往往声称环评能过,检测方认识人,同时报价比有资质的正规环保设备公司低得多,迎合一些为了应付环评又想少花钱的中小企业老板们。他们明知心中无底,怕日后收不了场,收不到款,所以就在合同上作文章,一些对合同不熟悉的小老板往往像歌剧"白毛女"中的贫农楊白劳一样,上了地主黃世仁的当,在不合理的契约上画押,造成日后纠葛。 @/ i' Z& @: v8 @- Y2 ~
8 S% d, [0 E( ^. @/ ]; d2 f6 {% O 近日有个关于某橡胶企业有关当事人,与某环保科技公司签订的治理炼胶车间粉尘和硫化车间废气排放治理的所谓"销售"合同,合同一经双方签订,就要付全部货款的30%,待承包方通知某橡胶企业说设备做好了,[真假不知],就要再付40%才能发运,不久这间企业就接到合同的承包方某环保科技公司电话通知,说设备已经加工好了,付款就能发运。该橡胶企业将信将疑派人到那间环保科技公司现场一看,如梦方醒,一间简陋的办公室,没有看到所要的设备,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又说设备做好了,要求付款,这次某橡胶企业学精了,由于上次失约,于是要求加工方把所有部件运到现场,再付第二次设备款,这些双方总算是如约了,剩下的流程就麻烦了,加工方请来的人七拼八凑把设备安起来就收兵了,未经双方现场验收,委托加工按装的橡胶企业,只好自行开机试运行,不少处未焊好,下大雨直接漏了滿地,最主要是根本排除不了废气。用4A打字纸放在吸气口,连纸都吸不上。车间烟雾腾腾,再三联系加工方要求解决,对方终于来了几个年轻人,在看了现场效果后,证实的确此设备不能排除废气,他们无奈,请示了他们主管后,作出了一个令人想不到的自欺欺人的"改进"方案,把起过滤作用的活性炭箱中的活性炭挖出一半,足足几百公斤!说这样废气就可以排出了!天啦!你把活性炭挖出去,那还起到净化废气作用吗?并说对付上面环保检测可以少开机,尽量减少废气产生。。。。。。面对现实,挖走活性炭,废气仍然排不出,再致电联系,对方不接了,剩余的尾款也不提了。。。。。。。环保检测在即,哑巴吃黃莲,有苦说不出,面对的是如何打点检测方,按下一个似红非红的印记。
6 w" M: V6 s- v, V6 R9 \/ z A6 r% a; R0 T( A0 k: d/ A
上述现象只是"管中窥豹"。对于环境治理,当然是展现大国形象和恵及民生的国策,也是"亡羊补牢"的无奈之举。关键是如何去"补"?头戴乌纱帽者,为保政绩,图省亊,干脆一刀切。关仃赶!也有像电影地道战中村长,手敲銅锣:平安无事啰![皆大欢喜]。还有的作出让上面下面都过得去的举措,笔者上班的工业区内,有纵橫交错河道,还设有河长管理,河中种有片片水生植物和喷水柱,但沿水道两畔都是塑料和橡胶厂电子厂,废水,污水直排河中,如遇有检查,立即通知禁排,把河道中原有水全部排干,再流进新水,喷水管大开冒出水柱,煞是好看。这样河面上显得清澈,还引来久违的垂钓者。不须几日,河水又恢复混浊,喷水也不冒了[省电]。还有的地方,睁眼闭眼,保一方经济,抬头不见低头见,乡里乡亲,你好我好大家好,中国之大,山髙皇帝远,鞭長莫及!再说咱最后还有一招,凡要在某一地举办重大国际活动,可以动用权力,方圆几十里拉电仃产,许久訧可见到蓝天白云,这叫治理环境"短,,平,快"。
6 j2 n2 ]7 }8 H7 m% }) t% u$ s
/ o' Z X; a y+ k" s0 y 还有一些地方,为实现美丽乡村,原有的乡办民企要统统搬迁到偏远山区,一提起橡胶企业,更是首当其冲。不论你又无过环评,这样问题又来了。有的企业己经真过了环评,并且实现了上辅机下辅机自动化密闭生产,厂内整齐明亮,绿树成行,并向美丽橡胶努力。他们据理力争,多次欢迎政府领导来厂参观指导,这样一来,搬迁指令无理由依据,只好另生一计:说你们厂总产值不大,光美丽橡胶,通过环评不行,还要年总产值要达到多少多少万,才可以不搬迁,天哪!这与治理环境污染风马牛不相及,完全跑题了。
- K$ c% I2 A6 y1 T/ @& K; M2 a$ E" V* J# u4 Y, j3 X
当前对于企业生产环境治理,光靠"大捧子"去推,不给点"胡萝白"去喂,那是事倍功半。真正做到由"要我治理"转化为"我要治理"才是我们想要看到的。,政府必须开出"给出路"良方,诸如国家统筹规划治理,企业出銭,国家在税收上减免,给予优惠专款贷款,由专门机构监督企业对于环保治理的设备要常态化运营,以防企业为了节省动力费用,政府环保机构来检查时开一开,平时不开,或白天开,夜间生产不开。直接归口的环境治理管理部门更要清亷执政,不为"孔方兄"而折腰。$ j% C5 A+ O4 c
' u5 k3 v' ~/ r, K 综观目前环境治理工作,方兴未艾,要全民行动,政府要对民营企业伸出关爱援助之手,拉他们一把,使他们度过难关,关仃是下下策,毕竟民营企业为国家的经济建设作出很大贡献,环保旧债要国家与企业一起还,从维稳的角度更应该帮扶一下民营尤其是中小微企业,让他们成长起来,实现清洁化,标准化,信息化,自动化!
) C& K+ E9 Z' A0 D5 b- X
$ T" I3 ?8 k x4 O7 ?9 K0 y( g$ G2 p3 h2 C3 z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