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99583
- 精华
- 积分
- 475
- 胶币
- 个
- 胶分
- 点
- 技术指数
- 点
- 阅读权限
- 20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5-6-5
- 最后登录
- 1970-1-1
|
楼主 |
发表于 2016-1-8 20:46: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马拉松赛事是一个个人参与、完成的,说到底,它的火爆源于其深厚的群众基础,背后折射的是民众难以掩盖的健身热情。. H% U+ l; I8 `: j! h
, ?3 p! i. [' H) ^# y* d! ?
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民众的健身意识不断增强,对健康、休闲以及高质量生活的追求越来越强烈。跑步门槛低,受时间、场地的限制少,简便宜行,自然成为最受欢迎、最为普及的运动项目,在“大众经常参与的体育运动”中,跑步以43%的参与度名列前茅。
: w! h: ^& ]3 Y0 m9 u, t
9 x5 D. [( R- M( \5 X可以说,有跳广场舞的大妈就有跑马的汉子。
" ~/ C- d. u# d$ v
/ ?) j* C8 @4 X* f Y2 V( e马拉松如今已成为一种全民潮流,但就初心而言,每个人参加这项运动都有着各自的诉求。有人为了挑战极限,有人觉得很时尚,那么多手机自拍都在刷存在感,有的人把它当成大秀场,还有人用跑马来治愈心情……你内心最根本的动力是什么?
( z7 ^+ a% i; r( f2 @8 ?8 m6 b9 A' a0 E6 M6 y6 x* Z, J3 [: Y
在蓬勃发展的马拉松运动背后,是一个现代的中国在奔跑。而在这条赛道上,更多的普通人试图通过马拉松寻找着自己的方向,关于健康、关于人生,总裁们的加入,让他们更加相信马拉松是平民的运动,“贫富差距最小,规则最为简单公平。一双跑鞋,一条马路就可以奔跑起来。”不论是专业选手,还是业余爱好者,不论是企业老板还是普通工人,在赛道上,他们没有差别,只是简单地在奔跑。6 O8 B/ J& `# r C' I5 F- \% [' X* s
( v( s9 e4 |( w跑马的未必都是土豪,但来参加一次马拉松,花费上千那都不是事儿。往返机票、住宿,如果再加上还想旅游一下或带个亲友团,跑一场马花几千块钱是稀松平常的。
( B- t# d9 `4 X* a
" [4 R% R F+ |( z跑步圈里流行着一句话——跑步是丰俭由人的运动,只需要一双跑鞋就可以上路。事实上,正是这句话给很多跑友挖了坑,进去后才发现,跑步是个无底洞。从40元的国产跑鞋到上千元的进口跑鞋,从几十元一件的t恤到上千元的压缩衣,难怪有跑步圈的人笑称,“有的跑友买装备是按人民币算,有的是欧元结算。”
9 J6 h( b; f: E& f: c7 `5 S) O1 P
) d. d; p' s' ?) a9 r而一些成熟运动品牌的攻坚战,早就从装备上转移到了虚拟产品上——手机软件。跑步需要记录里程数、速度,以此催生了大量的同质化软件——记录运动数据、卡路里等基本信息的软件,而如今,进阶版本的软件还兼具了社交软件的功能,除了记录里程、速度、卡路里等基本信息外,你还能在上面添加好友,你甚至还能利用软件约跑或者比赛,哪怕不是同城都不要紧,一个人在北京、一个人在成都,同样可以约跑,晒晒数据就好。6 c3 Q( ]: O. D t. W8 A8 u5 s. g( E) h
5 H g s+ a; Y$ h1 _% i更高级的软件,已经配备了虚拟教练,利用你输入的数据、平时的跑步情况,为你制定训练计划。据说,上海的3.5万跑友里,超过九成的跑友使用了虚拟教练制定的计划。全球范围内,从零用户发展到两千万用户,只用了两年时间,这是堪比“脸书”的神话,更恐怖的是,创造这个神话的运动软件,还不止一家。
0 ]) E$ G) ^) W% \( ^& Y2 Y8 z. B J( ]; Z, j
从简单的装备购买,到大数据时代的移动用户数据资料,这项看似只需要一双跑鞋的运动,却率先地在体育产业里进行了一场革命——从未有哪一项运动,能让配套的商业软件开发到如此完善、精准、细分。
& Z, a' q8 ~+ s
( f, u. I. m. r' P: P; ?# B我觉得是。比如我就偏好一个人跑步或走路或登山,不喜欢被打扰,一个人的状态可以观察,也可以想东西,听自己呼吸,跟大自然对话,跟自己对话,更像是一种修行。当然,有时也约上几位好友,一起去登山,去走路,众乐乐。. l- B: S9 h% W4 s8 i3 [9 x$ t
% V4 m; }! L% f年轻人很难控制自己、控制节奏,起跑很快,30公里后就难以坚持。反而是40岁以上的人跑得更好,因为马拉松需要意志力和自我控制,成熟的人能管理自己" v; P0 i+ P) Z4 G4 f1 q
$ P# g, y a( I1 `4 E5 v
身体疲劳加上意志涣散,“撞墙点”几乎是每个跑马拉松的人面对的最大挑战,“你心里的魔鬼和天使会不停地打架,‘我到底是发什么傻,要让自己全身湿透地跑上四五个小时?’‘还有最后几公里了,现在放弃不是前功尽弃。’‘多少人都知道你在跑马拉松,跑不完多丢人。’……”. X. F5 ^+ | L% D1 S0 y/ ~
- v7 e" O% F8 Z9 s5 n! C过程有多痛苦,跑完全程的成就感就有多大,这也是越来越多人喜欢跑马拉松的原因。在龙虾看来,“因为马拉松和其他竞技体育项目有点不一样,它有很强的精神意味,哪怕你跑得很慢,哪怕最后一个冲过终点,观众依然会为你的坚持和自我超越热烈鼓掌。”
M4 T4 q- Z$ J% k" _) a: D( 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