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0665
- 精华
- 积分
- 23
- 胶币
- 个
- 胶分
- 点
- 技术指数
- 点
- 阅读权限
- 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8-8-10
- 最后登录
- 1970-1-1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胶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关于胎侧的一些解决措施:: P% ]' u! u% x" J% i* r. P
配方方面:
& r9 z) r1 \( O1.检查胎侧胶料和胎体胶料的T30和T90是否比较同步,若不同步,调整胶料的配方和炼胶工艺,保证2种胶料的流动性及硫化速度的同步性, l! m( x# r, R4 v" W! w
2.在胎侧和胎体胶料,尤其是胎体胶料中,使用高增黏树脂,使用高质量的天然胶
u2 n# a; f: G! v5 A2 ~' q, S3 Y; c4 g+ A6 v5 v
半成品车间; j: g1 H! `* E
1.检查胎侧和胎体挤出是否有焦烧现象
6 ]: x% K" q5 b, j( E2.增加胎侧气泡区域的半成品厚度, ~! R7 W0 A1 u7 a# j
3.考虑增加胎体压延厚度(该措施会增加成本,降低散热性,使高速试验性能降低)
) [7 W$ E5 g" Z* R0 d3 Z2 u4.检查胎体压延是否有边部稀线或厚度波动过大;检查是否因胎体标志棉线引起的气泡
- \/ s/ C* f- p* e" i4 }3 o5.检查胎面端部厚度是否过大,过大造成的台阶也会形成气泡;检查胎面图纸的肩部过度曲线是否与胎侧匹配
: B2 S' ~* \. K! h2 A+ B( v. V: u& k& O9 o& j+ U% j0 j* }6 ~
成型车间(SOT工艺)
1 @( ]2 ^- T( F" x1.增加胎体供料时的压力,增加胎体和胎侧接头压辊的压力,适当减小接头压辊缝合速度,尝试使胎体鼓的转速(供胎体)略大于传送带速度
& G/ w) o' M: p3 z+ n) J7 q0 e2.控制胎体的接头位置(防止接头过近)和接头大小(不要过大);控制PA的接头,尽量避免手动,以免因拉伸或手上的汗等造成气泡$ D: }( N$ [4 K& m
3.胎侧压合:减小预成型,成型和最终成型距离,适度增加胎侧缝合时内部的压力以及压辊的压合压力;减小压辊的移动速度和增加胎体鼓的转速;加大胎侧压合时轴向和径向的速比2 m' H1 F3 F* }# X. f& s! u6 I
4.检查胎面压合的结束位置,有些时候若胎面压合结束过晚,压到胎体,造成胎体胶料流动和帘线匹缝也有可能造成气泡
$ Q0 ]# s* w& y5.适当增加反包臂的压力和减小反包速度也有可能便于气泡的排出. m: r+ D' R& q: t* B
6.检查胎面和PA是否上正,检查半成品的尺寸和保质期(是否有喷霜现象,胎体是否过期)
: `; I6 `* X" F* j( {+ _7.增加BtoB9 t A8 j9 J6 f, Y
1 V9 |9 T6 e+ G" x, e, E硫化车间(N2硫化,B型硫化机)9 f) J8 k c$ p$ b {
使用较大的蒸汽进挡板,减缓蒸汽进速度,目的是减缓蒸汽硫化阶段的压力,使其保证各部件硫化的同步性,保证硫化初期,交联不要过快,使胶料具备足够的流动性,残留气泡均匀分散$ x; m5 N1 F" @" z
. Q) {3 T" f; {+ F: F
本人在轮胎厂工作时间不长,上述理论有讲错的还请诸位高工能不吝赐教.提供的一些观点,仅供参考和交流.对于各位高工来讲,我也就是个学前班,以后,还请诸位能多多指教,谢谢!9 y0 U- R! M- }6 Q
* ^9 d2 m9 E" j) d! K& i[ 本帖最后由 学潜水的鱼 于 2008-8-15 21:42 编辑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