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33
- 精华
- 积分
- 8227
- 胶币
- 个
- 胶分
- 点
- 技术指数
- 点
- 阅读权限
- 90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6-7-1
- 最后登录
- 1970-1-1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胶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美国,德国,日本,中国管理的差异$ P$ l4 u) f" O" T
2 d- l4 ]1 C S* K
每个国家由于历史的原因不同,发展不同,在管理上会有很大的差异。本文着重分析了因为历史发展不同,各国企业形成的管理模式的差异。9 h* s1 f" o; Y
第一个实现经济赶超的国家当属美国,大约在1880年的时候,美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第一次超过英国,从而成为世界最重要的工业生产国家。美国不仅没有大规模向外输出商品,反而还在大规模地接受来之于世界各地的移民、特别是来之于欧洲的移民。
7 r! u5 J$ M$ U7 |6 { 由于美国人的多样性,就形成了他的管理模式:激励(以个人为主导)+实用性绩效
3 i' L5 N" j. @ 因为美国是个移民国家,美国社会崇尚个人主义,所以在企业里面也是崇尚个人主义------企业强烈的个人奋斗精神+管理创新。: x$ }, ^( U2 {/ v7 Z4 }
在美国人心目中,“白手起家”的人是英雄。像靠石油起家的约翰•D洛克菲勒、 汽车大王亨利•福特一世以及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等人都是家喻户晓的,美国式的个人主义,引发了企业管理文化中注重实用和务实的精神气质。任何一项发明或发现是否被企业接受,关键在于它能否在现实中加以应用,能否在社会生活中产生效用。8 s) A1 r. |0 y+ }0 ^
所以在美国就产生了在家里面就可以上班,美国企业管理看中的个人给企业创造的价值,说白了也就是:不管你用什么方法,我企业不管你,只要你能够完成你的职责就OK了。也就是我们说的美国管理的第二条:1 F$ o5 t& s: r
美国社会文化中的个人主义和务实精神反映了美国人的文化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反映在企业管理中,形成了美国企业管理文化的实用主义特点。 + X/ P. H! k/ i
下面就说说大家都知道比尔•盖茨的微软,微软(中国)有限公司的总裁高群耀博士在企业家世纪论坛上说过:网络创造了一个创新的模式。在这些摸不着看不见的东西,如何去管理,产生的价值如何估量,产生这样的价值的人的业绩如何考核?技术创新很重要,管理创新更致命。说明创新在美国企业里面重要性,而创新是和个人奋斗又是分不开的。那么创新结果是怎么评价的呢,那我看市场的反应,美国人的性格决定了企业创新要注重实用性。
: n% A4 P. m" r9 [! z 所以说不管,美国管理不管是个人英雄主义还是绩效注重实用,其实也都说明了一点美国企业用 “松散”个人主义管理其实是对员工一种很好的激励,而绩效考核特别注重实用性。5 ]8 e" F' x3 A1 w% }4 D s
继美国之后在经济上实现赶超的是德国。到了1913年,德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第一次超过英国而成为世界第二大工业生产国。与美国不同,德国的崛起曾经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不幸。
$ J4 q1 M( g3 u% f4 m0 {! F% N
9 @. m, T* ^2 u f3 v
$ p8 h# k1 o7 W9 `8 h/ O: a. u* s! T9 c
德国企业管理模式是:核心技术+严谨质量( q$ ~' ^; }& ?* j9 d2 [; h
先从德国人的性格说起,笔者的同事出差去德国,回来是这样和我说的:德国人讲求踏实,万事都从诚实可靠着眼,拿他们的房屋建筑为例,虽然在式样上并不美观,但朴实无华,整齐大方。每一种材料,如玻璃、锁、铰链、搭钮、开关、灯罩、窗帘、衣架等等,纵然是极微末的,也都坚牢稳固,毫不马虎。他们宁可失之笨重,极不愿敷衍潦草。德国的公园、车站以及其他公共场所用以装饰的铜像,多半是狮子、马和肌肉结实的男人,很少用女性作宣传的。这都是德国民族性格的写照。 % U; x4 W% n$ U, R
严谨的质量:7 l/ v1 ]# t+ Q' Z
其实可以看出德国人把民族的文化转嫁到企业管理上面来,德国企业管理,员工的工作态度是非常严谨的,在国际市场上,德国制造和德国标准通常代表着高品质,是消费者可以完全信赖的。在这方面,就连一向以高品质取胜的日本人都不得不甘拜下风。, }5 p+ r [9 N
德国企业非常重视产品质量,强烈的质量意识已成为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深深植根于广大员工心目之中。大众公司在职工中树立了严格的质量意识,强调对职工进行职业道德熏陶,在企业中树立精益求精的质量理念。西门子公司以“以新取胜,以质取胜”为理念,使西门子立于不败之地。就注重产品质量而言,他们认为高质量意识与员工的高素质是分不开的,十分注意培养具有专门技能和知识的职工队伍,千方百计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就拿西门子来说,他们有自己培训学校,据笔者所知苏州西门子是每年会选择5个人去德国培训,培训期是2年,培训回来发相当于中国大专文凭证书,费用是全是公司出,回来以后工资升50%,在公司服务8年才可以离开。培训回来也就是德国技师。
, X- i& f( ]9 {1 K) d" E 德国的技术:0 y! B% L% v9 {; i5 ^/ ~$ ?$ a$ d, f
德国特有的技师制度。其实德国的技术对我国严重缺少专业技术人员的国家,我认为是非常有必要的,与其花这么大的钱去培训出来什么也不会的大学生,不如大力推广技师知道。德国的技术具体体现在研究开发上,就是集中优势力量,深入研究有限领域,从而产生非凡的独创性和独特性。技师制度和研究开发中的独创性是德国企业通常采用的两种方法,这也是德国经济持久强大的根本原因之一。
8 ~& c$ Y( y9 a% \
1 G1 R3 C* h `& y, T 日本与德国经历相当。但是,日本真正的赶超与崛起是在上个世纪的70年代。1971年,日本工业生产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为5%,首次超过英国与法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