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网站:橡胶人才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53|回复: 0

廢舊輪胎綜合利用受制兩大“命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10 13:24: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胶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開展廢舊輪胎綜合利用,有利於緩解我國橡膠資源短缺狀況。但目前由於進口限制,以及我國廢舊輪胎供應不足,廢舊輪胎利用產業規模一直受到制約。同時,整個行業大部分是中小企業,沒有能力進行技術改造,如果隻顧及自己的生存而較少考慮環保等因素,資源綜合利用的效率很難提高7 a$ p; q; J* z) e  i
* Y8 n9 N, i* h# J& e
  中國輪胎循環利用協會2014年會近日在江蘇南京召開。記者從會議上了解到,廢舊輪胎資源匱乏、生產過程環境污染嚴重已經成為阻礙廢舊輪胎綜合利用產業發展的兩大“命門”。! o) M3 O: s6 Z! }* g
8 \# M4 ~% n6 s5 i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橡膠消費國,橡膠消耗量連續12年居世界首位。同時,我國又是橡膠資源極度匱乏的國家,每年75%以上的天然橡膠、40%以上的合成橡膠依賴進口,橡膠資源總體對外依存度遠超國家戰略資源安全警戒線。在橡膠資源日趨緊張的情況下,大力開展廢舊輪胎綜合利用,有利於緩解我國橡膠資源短缺狀況,減少對外依存度。9 v) G7 X: n* S; N2 P

1 J( d( r1 y* p+ b9 @6 m  目前,我國在廢舊輪胎資源綜合利用方面已形成4大業務板塊:一是舊輪胎翻新再制造﹔二是廢輪胎生產再生橡膠﹔三是廢輪胎生產橡膠粉﹔四是廢輪胎熱裂解。據不完全統計,2012年,我國產生廢舊輪胎2.8億條,總重量1018萬噸,數量居世界第一。而我國輪胎翻新產量僅為1400萬條,翻新率不足5%﹔再生橡膠產量約350萬噸,橡膠粉產量約30萬噸。
3 G1 _$ l: c1 ]8 j9 e6 y$ w  {. G7 @$ k3 b. {) l
  “由於橡膠資源嚴重不足,我國工業用膠對外依存度非常高。發展再生膠產業既可以彌補我國橡膠資源的不足,也可以緩解我國橡膠資源對外依存度高的局面。”工業和信息化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副巡視員黃建忠直言。
0 y! [5 J+ g+ S  \2 q( S/ M4 i: H
+ i+ O6 i: t; @* D: U' f5 V  不過,由於進口限制,以及我國廢舊輪胎供應不足,廢舊輪胎利用產業規模一直受到制約。2009年,環保部、商務部等部委聯合發布《進口廢物管理目錄》,明確對固體廢物進口實行嚴格管理,將廢輪胎列入《禁止進口貨物目錄》中。目前,我國可用於翻新的舊輪胎實行有限制的進口,質檢和海關部門在對進口舊輪胎統一編號后實施跟蹤、嚴格監管。  U3 S+ [; R/ M4 ^- T

* e. l( t. R4 W* H  原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王揚祖表示,如果能利用國外的廢輪胎資源生產再生橡膠,年產可達300萬噸,就可補充我國橡膠資源的缺口幾乎達到50%。廢輪胎是一種可以回收利用的再生資源,國外廢輪胎價格低,引進具有經濟價值。
/ s9 r) G; H: A3 _* w1 D" K' S0 f5 H& L6 Z) {* S
  中國輪胎翻修與循環利用協會會長朱軍介紹說,一條可用於翻新的舊輪胎胎體每翻新一次,相當於節省新輪胎生產用橡膠量的70%。
* [- k" g# N# O- ^' M
9 @3 m) W/ S% k  “有條件地在國際市場上配置部分可再生資源,鼓勵企業有選擇、有條件的進口可再生資源,是有效解決我國資源短缺的有力措施。”朱軍建議說,希望適度擴大可翻新舊輪胎進口試點范圍,充分發揮國內國外兩個市場配置橡膠資源的作用。
: V. `: B6 h" }4 s' ?& v  s8 X$ f) N
  然而,在急於擴大產業規模的同時,廢舊輪胎綜合利用卻不得不面臨一個嚴峻的現實。由於傳統再生膠生產工藝比較落后,從水油法到動態脫硫罐法,再加上使用煤焦油為助劑,生產過程中排放出大量的被污染的水和氣,對環境和人員健康影響極大。2013年6月,河北玉田300多家再生橡膠生產企業便因污染問題被大規模叫停。
1 n+ D! D# Z! r( M. c/ {: d. k: L0 w
: w  R8 \( E2 b# g  為解決環保問題,工信部2012年7月頒布《廢輪胎綜合利用行業准入條件》,通過提高准入門檻淘汰落后產能。條件規定,已建廢輪胎加工利用企業,廢輪胎年綜合處理能力不得低於1萬噸,新建和改擴建廢輪胎加工利用企業,年綜合處理能力不得低於2萬噸。而目前行業內近90%的企業達不到1萬噸的生產能力。
1 w0 y7 [% t" N8 O! x5 f. z6 p+ P; j% f( N; B6 L
  “現在95%的企業是在用動態脫硫罐,企業如果再沿用傳統的再生橡膠生產工藝方法來生產,就勢必被社會所淘汰。”朱軍坦言。
2 A2 U% H& T% l( F& z8 q, y
! y- w. V* ]3 W, A  總體來看,整個行業還處於“小、散、亂”局面,大部分是中小企業,沒有能力進行技術改造,如果隻顧及自己的生存而較少考慮環保,資源綜合利用的效率很難提高。對此,黃建忠透露,下一步要組織企業開展技術創新,由行業協會牽頭組織,建立技術聯盟,開展產學研聯合攻關,為廣大企業解決一家難以解決的技術問題﹔同時,還要成立節能服務中心這樣的行業機構,幫助企業做節能環保的技術診斷,整體工藝設計,幫助企業技術攻關等一系列服務。(經濟日報記者 王軼辰)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橡胶技术网. ( 沪ICP备14028905号 )

GMT+8, 2024-6-2 19:12 , Processed in 0.028591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