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92463
- 精华
- 积分
- 236
- 胶币
- 个
- 胶分
- 点
- 技术指数
- 点
- 阅读权限
- 20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4-3-13
- 最后登录
- 1970-1-1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胶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编者按:近年来,关于汽车轮胎的话题逐渐升温,从中美轮胎特保案到一些汽车厂商轮胎召回事件,层出不穷。这不仅反映了我国汽车工业发展问题,而且上游的橡胶产业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3 J1 J6 G3 F; s- d
; \- K! I6 @( K; V( J 橡胶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之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也是举足轻重的战略物资。虽然我国橡胶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成为全球重要的橡胶生产国和最大的橡胶消费国,但还存在许多阻碍发展的瓶颈。中国石油报《炼化周刊》推出专题,剖析橡胶产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9 U+ b) J! }- ^6 z' B: y2 ]0 l/ \7 a" ~5 o# [4 Z8 R8 E3 \$ k J
“锦湖轮胎大量使用返炼胶”遭中央电视台“3·15”晚会曝光已过去一个月有余,而锦湖轮胎事件产生的冲击波还在延续,国内数十家汽车企业因为使用了锦湖轮胎而被卷入其中,脱身不得。这不仅引起了人们对汽车产业的关注,而且使人们把目光转移到生产轮胎的原料——橡胶产业上。2 n. U* |/ I% E* F
9 j2 C0 Q) Z0 t- ?) p& ?
汽车大户催生橡胶大国
. T! `2 D+ p* C- W" s: Z4 b$ P+ Y* ^) J# E% b
橡胶消耗量是一个国家橡胶工业发展的标志。近5年来,世界范围内橡胶消耗量平均增速为2%到3%。而受蓬勃发展的汽车制造业带动,我国的轮胎企业迅猛发展,橡胶年消耗量增速达到7%至8%,成为全球最大的橡胶消费国。: j. J" b0 u0 X( g% n
' I$ i: l' ?. N
橡胶按材料来源可分为合成橡胶和天然橡胶两大类。我国合成橡胶产业发展迅速,而天然橡胶由于受地理因素限制产能较小。
/ Z( _4 u! H i1 M" E& B% y6 ?( G: U/ w4 U3 r5 X( [
经过近50年发展,我国的合成橡胶生产技术趋于成熟,已形成七大产品系列。“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合成橡胶产业高速发展的时期。这5年的新增产能相当于2000年前40多年发展能力的总和。截至2009年年底,我国合成橡胶生产装置能力为250万吨,主要分布在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两大石油公司。这两家公司在世界合成橡胶生产商排名已分列第二位和第十位,并在“十一五”期间产能有较大发展。中国石化装置能力从2005年的72.8万吨升至2009年年底的119.5万吨,中国石油和其他企业也分别增加36万吨和35万吨。# S* {7 [8 I/ J( t! l. s
9 p8 e& |/ y* o" l
尽管产能已大幅增加,我国合成橡胶的产量还是不能满足国内实际需求,产品自给率为60%,每年仍要大量进口。2009年,我国共进口合成橡胶138万吨。由于近70%的天然橡胶用在生产汽车轮胎上,所以,我国天然橡胶产量和进口量也逐年快速增长。2009年,我国天然橡胶产量为63万吨,进口天然橡胶171万吨,而天然橡胶表观消费量则达到336万吨。6 L/ [* r. k n) \/ ?( _
2 X! V6 r' Q- d) }+ V/ M7 \
资源稀缺阻碍规模发展
/ u% V; f2 j5 ]; f$ o" i# ]7 l% `: f3 j) N( {
目前,全球对于橡胶的需求仍在快速增加。但是,橡胶本身的资源稀缺性和物理特性,决定了无论是合成橡胶还是天然橡胶都遇到不同程度的发展瓶颈。" i% H1 Q1 V2 {3 e2 P5 d# a" X9 K% F
1 u! L" E: w9 e; y8 s5 b. M
合成橡胶约有70%的原材料来自石油,为石油化工下游产业,因此,合成橡胶工业在很大程度上受石油形势制约。由于石油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以现有探明储量,最多只能使用不足百年,世界石油资源短缺将严重影响橡胶工业发展。8 `) q% D* n$ a8 m1 d' C
, ~ Z$ d9 a" `3 a! P6 x
而国际油价的走势对合成橡胶价格也有联动效应。一般来说,只要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合成橡胶的价格就会走高。
" x* ]- K$ {( J" i2 A2 a
& r. l% ?( _: r" U 就橡胶产业本身来说,虽然在机械化自动化方面有所发展,但基本生产流程、主要工艺设备多年来并未出现根本性变革。橡胶工业长期受黏弹性的制约,难以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创新,现已成为关系橡胶工业生死存亡的大事。/ C& |$ c' z9 V8 }. ^! P
$ Z. H+ t6 F5 `5 G 天然橡胶的发展主要受到自然因素制约。天然橡胶种植受地理条件限制较大,产销受制于发达国家,价格起伏不定。世界天然橡胶生产大多集中在东南亚一带的热带、多湿和无风地区,种植地域极受限制。我国天然橡胶的主要产地在云南省。天然橡胶的提取加工技术也比较复杂,受树种、树龄、地域、季节割胶方法及加工技术的影响,产生的橡胶质量变化很大,产品供应不稳定。2 G* h* f y& g9 W$ q/ `
$ A: w/ |& S4 l1 B 高性能化将成发展趋势
6 X/ E0 o0 B2 ^: t4 O
( A. b9 g/ q9 K# g2 M 未来10年,汽车制造业将以18%至30%的速度递增。与汽车工业密切相关的轮胎制造业,年均增长率将超14%。这将导致轮胎及各种橡胶制品产量大幅度增长。再加上自行车胎、胶鞋等产量,我国必将成为世界合成橡胶及其制品的重要生产基地。: V5 u5 m# f0 Z$ m
k) L. x2 N4 q
我国合成橡胶大多用于轮胎行业。轮胎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发展直接影响合成橡胶发展。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轮胎将向子午化、扁平化和无内胎化方向发展。因此,绿色环保产品、高性能化和功能化的合成橡胶品种将是今后合成橡胶的发展趋势。
& V% D' q( s& |0 i7 h! _+ q/ M# J \" a, x' Z: {" u
随着国内市场国际化步伐的加快,我国合成橡胶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同时也带来了发展机遇。相关专家表示,合成橡胶生产企业不但要进一步扩大市场需求的品种产量,而且要使产品质量与国际标准接轨。此外,合成橡胶生产企业也要加强与下游企业的技术合作,使合成橡胶品种牌号的开发更有针对性,下游产品应用研究更有适用性。
4 t4 _; l. c& a- e6 h( m2 y& n' h6 n) I/ c
除企业自身努力外,我国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促进橡胶产业发展,如汽车振兴规划、提高轮胎出口退税份额和复合胶进口免税等政策均利于行业发展。另外,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橡胶产品在国外已有一定立足之地。随着全球经济复苏,产品出口将会继续增长。这对我国橡胶产业来说是重要保障。专家表示,尽管锦湖轮胎事件为我国轮胎生产企业的信誉蒙上了阴影,但这并不影响我国轮胎产业快速发展。从另一个角度说,这次事件带来的行业标准与监管手段的革新,或许会推动我国轮胎制造业实现新跨越。(记者 崔茉)
3 p; M; d1 x% \* e k! u* J# P! k1 g; Q5 u/ X
【案例分析】" H5 P' y. T; S8 w7 q' g: X9 d3 N: V
; d* E: V% s5 |7 C. p B( _
摸准脉搏 建东北最大橡胶基地
4 g( D; |5 l; }- B/ b/ H A: r# o' Z; c# @; J
合成橡胶是吉林石化公司的主导创利产品,丁苯橡胶产能达到年产16万吨,乙丙橡胶年产4.5万吨。多年来,吉林石化依靠科技优势,自主创新,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目前,丁苯橡胶全国市场占有率达15%,乙丙橡胶市场占有率达10%,成为东北最大合成橡胶生产基地。) {% T0 F/ L/ [1 i! s( f
! [: d2 m C% H" @" S7 g
由于受国际市场的限制,吉林石化丁苯橡胶曾一度面临被淘汰的局面。“要赢得时间,赢得市场,实现环保升级”,这是吉林石化员工的共鸣。2008年开始,这个公司组织技术力量打响了环保攻关战。2009年9月,公司陆续开发出环保型丁苯橡胶1500E和1502E,并通过持续创新实现了差别化生产、规模化生产,主动抢占国内外新兴市场。1 s2 H% R6 C; y4 @/ g8 r
' C+ U5 Z5 t' o2 o3 C% V 吉林石化年产4.5万吨乙丙橡胶装置是我国唯一的乙丙橡胶生产装置。该装置分A、B两套。为缓解国内市场对乙丙橡胶的需求压力,吉林石化“八五”期间引进了年产2万吨的乙丙橡胶装置。由于这套装置采用的是日本三井化学公司技术,原设计只能生产24个牌号产品,但大多牌号不适合国内用户需要,产品一度没有销路,处于亏损状态。+ T% t) t5 C# Q. A- V
4 N+ z( k1 W5 ~( Z# @ 如何使乙丙橡胶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4 G, V9 u5 b' v7 l$ }8 }8 ~- _( x9 ^ J
吉林石化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多方“会诊”。他们认为,除固定费用高外,一个重要原因是产品牌号与国内市场不对路,技术服务跟不上,致使产品没销路。因此,1998年初开始,这个公司自主创新,打造乙丙橡胶适销对路的新品牌。吉林石化成立了当时居于国内先进水平的应用开发实验室,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调研市场,与科研院校合作搞技术攻关,仅用近两年时间开发出J—0030等10多个用户欢迎的新牌号产品。其中,J—0050牌号产品通过了中国石油组织的专家鉴定。
$ H! [! v4 Y. o1 B1 v8 b6 i* D9 W: `3 W
吉林石化建立了完善的服务网络,让技术人员逐个厂家蹲点跟踪,与用户一起进行应用实验。2002年10月,河北省河间市某橡胶密封材料公司寄来一封感谢信。信中说,他们的橡胶密封胶条出现了反霜问题,经多次调整也没能解决,在吉林石化技术人员调整下,及时解决了问题。" ?# t( w$ \/ X: r3 \
$ `$ |# p; J) m }/ M4 j; z- t% [* P
真诚和汗水换来了用户认可。如今,这些自主品牌的乙丙橡胶产品已形成市场优势,基本覆盖了国内乙丙橡胶在润滑油改性、中低档密封条、杂品杂件和塑胶跑道等领域。目前,吉林石化年200吨乙丙橡胶中试装置和异戊橡胶千吨级中试装置建设已取得实质性进展。这为打造以合成橡胶为主导产品的综合性有机化工生产基地奠定了坚实基础。(特约记者 马世强)
2 u1 u3 C) D& T, q& j' N" _
, d# y( I3 ~( k. m 【史海钩沉】 x* G! W* ]) s/ u, z* O
2 B) }9 e% M7 M6 S' B" L i 世界橡胶工业发展四个阶段
; p' V; o3 O0 n2 }- x7 R( j( }6 \# I) ^+ ?4 b; ?4 L
世界橡胶工业发展过程中,大体划分为形成时期、发展时期、繁荣时期和稳定发展时期四个阶段。
) i7 t5 }( _$ v2 ?9 l! m8 `; E& }
形成时期 早在11世纪,南美洲人就开始利用野生天然橡胶。1736年,法国人孔达米纳在南美洲观察到三叶橡胶树流出的胶乳可固化为具有弹性的物质。19世纪20年代,英国人汉考克发现橡胶通过两个转动滚筒的缝隙反复加工,可降低弹性,提高塑性。这一发现奠定了橡胶加工的基础。他被认为是世界橡胶工业的先驱。
: ?. m/ ~2 ?. S& }% l- l0 K* |
! \; W/ J. x; m' M6 o8 W S8 X 发展时期 19世纪末,汽车及汽车轮胎的出现推动了橡胶工业的发展。1888年,英国人邓禄普制造出第一条充气自行车胎。1895年,第一条充气汽车轮胎问世。
( }5 @* u7 ^# b. M' R3 i, T1 k0 V' Q
随着橡胶工业的发展,野生天然橡胶在性能和产量方面已不能满足需要,19世纪中后期开始人工栽培天然橡胶。到20世纪30年代,人工栽培的天然橡胶已逐步取代野生橡胶,成为天然橡胶的主要来源。一战期间,德国开始小批量生产甲基橡胶,用于制造硬质橡胶制品。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对战略物资的需求,合成橡胶及与战争相关的橡胶制品得到了快速发展。
: r7 L, y- F) ^- q
* u5 O! v% ~# P0 K J$ L: I. c 繁荣时期 二战后,汽车工业兴起,推动了世界橡胶工业发展。1943年,钢丝帘布轮胎问世。1948年,法国米什林公司试制成功子午线轮胎。同年,无内胎轮胎问世。1965年,热塑性橡胶开始应用于胶鞋及胶黏剂。这一系列重大技术突破,为橡胶工业大发展提供了原料和技术基础。20世纪70年代初,橡胶加工及橡胶合成的生产技术达到空前未有的高度。1950年,世界轮胎总产量为1.4亿条,1973年猛增到6.5亿条。这是世界橡胶业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 `7 f! f9 A9 b% D! O/ e
( i' R4 d5 I5 ~/ G& k# o; R 稳定发展时期 上世纪70年代中期,石油涨价冲击了汽车工业及石油化学工业。橡胶工业随之出现了危机。1982年后,世界橡胶业进入缓慢增长期。橡胶企业的注意力由扩大产量转移到提高产品质量及技术水平上。热塑性橡胶的应用,促进了传统橡胶工艺的根本性变革。; Q0 Q+ s6 x( t( B) I
: M9 E. R% k$ t5 U+ ]1 V
【业内声音】
" l' w1 }/ c/ d1 t
2 R& Z4 l, ]) y 王俊环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产业规划研究院副总工程师
( L/ p" ?) T5 @4 z% a
" ]. r1 p" w x' N$ v% J! U “我国合成橡胶市场份额并不小,只是在高端品种、特种产品等方面达不到国际先进水平。究其原因,最重要的是生产成本居高不下。”6 V6 F. d5 }; r" A& V2 s
! y, }0 {! `* b! D) M7 D( c% [
最近,由于屡次发生汽车轮胎召回案,橡胶产业格外受关注,尤其是锦湖轮胎召回事件。我认为,这个案例对上游合成橡胶生产企业影响不大。因为,2010年,我国橡胶轮胎外胎产量接近8亿条,汽车产量1800多万辆。这些需求是刚性的。从长远来看,如果国家制定再生胶掺混比例标准,现在的轮胎企业必然会增加生胶需求量,对上游企业来说反而是一个利好。5 n; Y- `5 h7 I/ B0 d
6 l$ U7 q7 K/ m* v! P% D
目前,我国进口数量增幅较大的品种有异戊橡胶、氯丁橡胶和乙丙橡胶等,用于轮胎的橡胶产品进口数量已经不大。生产轮胎的合成橡胶主要是顺丁橡胶、丁苯橡胶和高顺式异戊二烯橡胶。去年,我国丁苯橡胶产量为94万吨,自给率约为80%,并释放了30万吨产能。另外,我国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顺丁橡胶生产国。
: @* Z, v7 N' v
' `; r" H9 q. F+ e: H5 \ 所以,我国合成橡胶市场份额并不小,只是在高端品种、特种产品等方面达不到国际先进水平。究其原因,最重要的是生产成本居高不下。我国的产品成本比国外高。国产橡胶的出厂价比进口橡胶的到岸价要高不少,所以一些合资厂家要进口。而且,一般大的轮胎企业有橡胶合成工厂,所以会优先选购自己的产品。
- A% q: T" x) w( U9 W8 u2 w! f3 j$ W, L: \
近几年来,外资介入我国合成橡胶生产和加工,使合成橡胶市场竞争加剧。但这个行业也符合经济学中的“鲇鱼效应”。外资进来了,对于国内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生存能力有好处,对我国橡胶产业也有好处。
( b$ G0 N: |% l# w7 m) g7 t6 x
3 y8 i4 C+ y } 对于本土企业,我认为,要加大投入,提升创新能力,最重要的是引进人才,特别是管理人才。在这方面我更看好民营企业。但是,由于橡胶合成和炼油密不可分,因此,对于我国橡胶行业发展前景来说,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政策的开放。
6 n( A! u: L8 c0 N: I+ K% V( @9 E2 b+ X0 n( |7 z
(注:鲇鱼效应指采取一种手段或措施,刺激一些企业活跃起来,并投入到市场中积极参与竞争,从而激活市场中的同行业企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