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网站:橡胶人才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80|回复: 1

从专利申请看氟橡胶发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28 11:04: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胶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从专利申请看氟橡胶发展% z& T. |- P5 _! k2 ?  v+ n) s
. S1 E! {; w  y1 |4 v3 A0 T8 A
发布时间:2014-07-22 , e  ]  _1 R( }& F2 e( b
5 u  e) O8 L! m7 D3 _, f& [
( U  M; P$ L) o
判断氟橡胶产业竞争力强弱的标准不是产能的大小,而是生产企业是否具备开发氟橡胶新品种和特种单体的能力。目前,我国氟橡胶企业在产能上奋起直追。但与美、日、欧企业相比,我国企业普遍处于技术积累和成长期,在产品品种和合成技术上还存在较大差距,这个差距短期内难以消除。5 }, ?" [: T6 M( j! d

7 Y! P  o& w  o# ?2 d1 R
- ?/ m# X. \$ U% Q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k: X: q' z- t; O+ X# ~1 J
8 \* |# H; x" K/ W# o7 z% [# f$ y氟橡胶
+ `" v$ G6 j" p& h# q9 x
6 v' X5 H6 a6 u! d7 X! S
7 P( v! [% f# G/ e+ f* o
4 W: g( {! M, ~+ c. w日美占据绝对优势% Y- s8 f( U* [, X( |

8 W  \1 w+ ~4 g随着应用逐渐从军工向民用拓展,氟橡胶需求量迅速增加。与之相应,氟橡胶新品种不断研发,新的合成方法、合成原料、催化体系也不断出现。这些因素推动氟橡胶合成技术领域专利申请量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快速增长。从截至2013年5月1日的检索数据来看,氟橡胶合成技术领域的全球专利申请量共6684项。美国和日本在该领域的专利申请量占到了全球总申请量的71.1%,拥有绝对优势。这两个国家的申请人非常重视在氟橡胶合成技术方面的基础研究工作,研发和技术创新活跃,知识产权意识较强,氟橡胶合成技术领域的全球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这两个国家。0 G1 f, g$ N8 P! ^0 |9 z$ w

/ b" e" X. ~% g' z日本并不是最先研发出氟橡胶的国家,但是随着氟橡胶的广泛应用和消费量迅速增长,其在氟橡胶合成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量遥遥领先,达到3300项,占总申请量的49.4%,涌现出了大金、旭硝子、信越化学、旭化成、NOK、JSR等一大批全球知名的氟橡胶企业。+ k4 A, \9 k* k( H7 f

7 O* T' x, E8 T$ o1 H+ Q3 M美国是氟橡胶生产和研发的传统强国,申请量为1452项,占总申请量的21.7%。全世界从事含氟物质合成技术研究的单位约有400家,其中美国有150家。美国杜邦是世界最大的氟橡胶生产企业,也是最早开发出氟橡胶并成功将其商业化的公司,目前已陆续开发出多种新品级的氟橡胶。在全球50多个的氟橡胶牌号中,杜邦公司就拥有30多个。
7 R4 I  l4 R2 o' X3 t1 e9 U* k3 W' p; E+ Z3 n0 Y
中国在氟橡胶领域的申请量为423项,占总申请量的6.3%,名次仅次于日本、美国,但专利申请的量和质都有较大差距。
' W$ k' P. I1 Q3 h; i! }) p+ U
$ q  W$ L) y: n8 i0 N5 B中国成产能转移地
) C( T! h, R( d( D* \3 s8 [+ C2 }. m, C; t0 y
从在华专利申请来看,中国逐渐成为氟橡胶第一生产和消费大国,其在氟橡胶合成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量近期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但申请量仍落后于以美国和日本为代表的外国申请人的在华专利数量。
" U! A0 v# K5 C, {
& Y9 o2 n- Z$ q7 q- h  i总体上,氟橡胶合成技术领域的中国专利申请量共计1356件,其中外国申请人来华申请804件,占总量的59.3%,中国申请人申请552件,占总申请量的40.7%,国外来华申请量明显高于国内申请量。从趋势上看,中国申请人在2000年之前几乎没有申请,申请主要集中在大金、3M、杜邦、旭硝子等外国氟橡胶生产巨头手中。这表明,中国申请人在该领域的技术研发进展迟缓,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的技术领先企业存在一定差距。7 J& m9 Z9 D: `: [8 N: b5 g
7 l3 K5 r! }8 v9 A6 X' x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以及航空航天、石油、化学、军事和医疗等工业需求的不断增长,我国对氟橡胶的需求越来越大,预计2017年我国的需求量会超过1万吨。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加之萤石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便宜,我国成为了全球氟橡胶产能的重要转移地。大金、杜邦等公司将中国市场作为其全球发展策略转移的重心。
# g  {( `* f: y7 S) K0 v$ b4 @& X# m1 x' W. m1 x' _9 j
海外专利布局意识薄弱" G6 x1 ~6 I: P8 \0 \4 V
$ P2 G3 z, p/ `$ b9 y% r
美国、日本、欧洲属于典型的专利输出国和地区,而中国则属于典型的专利输入国,国内申请人进行海外专利布局的意识亟须加强。作为氟橡胶生产和消费的新兴市场,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申请人非常重视氟橡胶合成技术在中国的专利布局。中国虽然在氟橡胶聚合领域拥有一定的原创专利量,但是对外专利布局量几乎为零,海外专利布局意识相当薄弱。. p" ~, l4 x3 i- @

8 j: M! `0 T- ]) j! D0 N相比之下,美国、日本和欧洲申请人相互都非常重视在对方的专利布局,究其原因在于世界上的氟橡胶研发和生产巨头都集中在这3个国家/地区,例如美国的杜邦、3M,日本的大金、旭硝子、信越化学、旭化成,欧洲地区的比利时索尔维、法国阿科玛等,他们力争通过专利保护策略来巩固市场地位。" ?7 L- [0 z9 ]: L& e8 f
0 e4 E6 Z1 S6 C8 Y
无论是国内还是全球的专利申请情况都反映出中国企业在氟橡胶合成技术领域的水平与外国氟橡胶生产和研发巨头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国内企业应学习国外企业的专利布局策略,依据自身的特点,形成拥有大量海外优质专利的专利防护体系,积极推行专利回输战略,实现保护自身权利、遏制竞争对手的目的。% ]# M7 C4 C, \; s6 v  e
5 W! E0 ~( n2 S+ ~' q3 B
技术升级迫在眉睫
6 c) f# N: w1 f+ W
5 G& R. V4 J. C; j中国氟橡胶企业不能继续走简单扩产而不重视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品质的老路。大力发展氟橡胶产业关系到国计民生、国家安全,提高氟橡胶的自给能力已是当务之急。( q5 Y" @# i  R. O$ }

4 E" [0 |( J$ m9 I! n中国企业作为技术跟随者,在引进生产线和生产技术的基础上,应当做好消化吸收工作,积极进行专利回输;分析外国公司的专利布局状况,充分利用其无权专利和无效专利,避开其有效专利的技术封锁;借鉴国外企业的专利布局经验,在自己的优势领域或者对方的弱势领域及技术空白点上构建结构合理的专利群,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专利组合,运用专利策略保护自己的市场利益。1 l# T5 \! n# n' p. |

/ J9 E. q  r( O* _( R我国氟橡胶合成技术领域的研发实力和技术水平与美国、日本、欧洲的企业相比差距较大,存在较大的上升和提高空间,因此应重点扶持企业在部分技术上形成突破。国内氟橡胶生产企业应在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与应用上下功夫,加大特种单体、合成技术工艺、硫化工艺、硫化体系、产品形态开发的力度,加快开发耐低温氟橡胶、耐高温氟橡胶、宽温域氟橡胶等新的氟橡胶品种,提升综合竞争力。
; @8 n3 q. y- C' e6 A8 W2 Q7 ~; [4 |. i6 g! a* @8 U
( o1 t7 y: k% O. K, \6 z

0 I$ D6 A8 m  j- q+ W& j3 F- x来源:中国化工报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发表于 2014-10-4 13: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一直是在模仿中超越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橡胶技术网. ( 沪ICP备14028905号 )

GMT+8, 2024-6-7 01:12 , Processed in 0.022708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