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网站:橡胶人才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平常心

[分享] 缪老师谈橡胶人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1-27 11:37: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中。。。。。。5 A# x9 ]! A% `! V9 v" C5 ~7 [3 `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发表于 2013-11-28 11: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楼的 平常心 的帖子

谢谢分享。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发表于 2013-11-28 14:45:23 | 显示全部楼层
弱弱地问一句:缪老师是何许高人?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发表于 2013-11-28 17:05:3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发表于 2013-12-1 10:3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3楼的 玉壶冰心 的帖子

华南理工的教授,退休了,现在在中山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发表于 2013-12-3 09:0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橡胶配方心得) F- w$ M) t9 t3 Q4 g3 x1 k
华南理工大学   橡塑工程组   缪桂韶
+ k# I, `0 l1 F% H( V. w
* P2 I" Y3 G9 V( o( _4 ^
8 m: R) f" M/ d0 k  K8 \9 G! H) Q& K* j9 S# a4 p0 s6 \) a

  U# U% D+ F5 K3 L' n( `; b% r. O% V, Q$ ~
0.引言思考
3 M6 X6 v8 c; H. u" p* D2 R& q( a4 C3 V) D9 Z9 A* d/ p4 f

4 o4 J( F1 M" h  W易中天为钟道然《我不原谅》一书作序,有两段话引人深思,其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固然重要,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就更重要”。其二,“不能怀疑,不准批判,不会分析,也不去实证,当然不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更不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结果是······谁都不会独立思考,每个人都丧失了自我”2 C3 q1 e- O; V3 s9 N
/ l6 s! j- Z5 j' I  n: O5 s
" |, l/ q1 W8 n
1.橡胶人生
$ x3 x0 a7 E& O: c, {- b
- T) S( m" l2 e+ V# ?; D4 C: \& r: T4 M% F* _- {2 B
从八一年开始给大学生讲课《橡胶流变性能及其应用》,开讲之前,常常爱在黑板上写上鲁迅先生的一段话:“孩子是要别人教的,有病是要请医生看的,哪怕自己就是教师或医生,但为人处世的方子,却要自己斟酌,别人开来的所谓“良药”,有时往往是一张废纸”。
1 C2 }/ g: i; [: D
* g6 ?/ e, h8 ?. U# B4 f) A6 @' N
' a0 j. w" _9 J& N/ V" v4 `$ I对“橡胶配方设计”,2001年,2009年,2010年讲过三次话,从橡胶配方设计的“整体观念”到“橡胶工程技术人员的基本素养”,实际上谈了我对“橡胶配方设计”不同于他人的认识――“大局观”。之所以多次讲这些,更为重要的原因在于期望人们不要受“橡胶配方设计”凭长期积累的经验”之如此类害人害己的糊涂认识的禁锢,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世界性会议上已确认“橡胶加工”(属于“工程科学”,作为具备东方思维的中国人。& Q" l6 R: j% d4 ]: \
+ s, h9 o( S* }3 D0 N
: x, u8 c) f6 s6 s) e9 v5 w2 z, t
2.橡胶配方设计
7 f7 H/ Y3 u. ^1 F3 m4 [2 W
0 d! C4 a# C9 p6 h4 g7 k/ x# L# A/ v- ]+ g  v/ j, q3 L0 a+ g) R
不难明白“橡胶配方设计”同“中医”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同“工程控制论”息息相关,人们从都采用“相关性原理”,“黑箱理论”上去探视便不难明白了。就“整体观念”论:" z% P  g7 n: E( k: Z+ G, V+ t
/ S. j4 t: d3 T& s; b7 B! x
. u: k; R5 O& N) ~9 }8 f6 \# u
一.“橡胶制品配方 / 工艺历程与设备 / 制品结构,要有相对全面的认识与思考。同时要注意相对于制品的检测设备与方法。举例说,好些制品的“缩边”(烂边),流胶槽的尺寸与位置恰当与否,其效应之大,有时难以想象。这点就常被人忽视。
, e* E; K' t  w) {% J) l7 }
. V. G/ X, M' [( K
, ]5 M8 L/ F: Y% E' m& h二.就橡胶配方论,注意配方整体组合,特别要注意:材料之间的“相配”,这常常是配方的“合理性”与“优化”的所在。许多教科书与“专著”都没有对此给以足够的重视。: P+ M% ?: r- W1 {  U6 ~

$ }/ s' Q8 n, k. Q% V- z* \- m! T5 b7 G3 C
例如:NR(黑色)邵A 70°,求100℃×70h热氧老化,拉伸强度≥18.1Mpa,只要在“防老与硫化体系 / 填料组成与处理 / 硫化条件”组合相配上下功夫,甚至100℃×168h热氧化的拉伸强度也完全可以达到≥18.1Mpa。$ {1 S* d8 |. A$ i6 @

" B5 k8 u2 S$ w! n2 H; e
0 p3 A8 O. X6 W% r又如,NBR,浅色,邵A 80°,要求150℃×70h热氧老化,伸长率保持≥50%(参见ASTM.D-2000),如上述一样注重“硫化体系 / 防老体系 / 填料组成与处理”的“相配”,同时更加注意硫化条件与混炼方法,获得稳定的达标(与超标)就不难了。(附带说,采用所谓耐热性优的“过氧化物硫化体系”恐怕难达标!)0 h# E0 h1 u0 v( @, v( [' A; ]
: t, m& E) |6 k9 a" g: ~  P# W

; f0 i* C  _2 d0 H/ v7 e' i! G3.配方设计心得
- ]  H3 H- K) I
5 v  f  c) N/ T4 \8 C
1 r9 _% h: \8 Z) |2 J  G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 A- Z/ w2 }* r9 E; a0 l# S0 W! M4 C3 h- b$ x' \6 D. B

6 N$ n- h$ X; I2 w# V8 _  H1 d$ Z我相信有“科学的方法和科学的精神”才能走上合乎“科学进程”的路,在不断的努力中获得大进步,脱离“以己昏昏,欲人昭昭”的苦海,步入“兵无常法,阵无定势,应用之妙,存乎于心”的境界。
, T# l$ F! a) p0 N$ v. c# s
; F) c* b8 M. e* _) b1 a/ K0 h* N% X: O& U4 u
我见到八十多岁的初中的班主任时,他对我说:“你这种人也能当教师”,他说的很对!时势使然,糊里糊涂教大学二十多年,有所感触,深感从小学到大学,教的多数是“正向思维”,甚少教学生“反向思维”,讲一般性的东西,甚少讲“特例”,其时又要求学生“举一反三”,真让人“哭笑不得”。要求橡胶制品“低硬度,高(拉伸或撕裂)强度,人们往往先注力于低硬度,也就常常难达高强度。
# ]. n* _, C  Z1 ^0 }1 r) `1 p3 @( p1 z0 J8 ?" o- Q8 y3 T. k

% n# H- Z9 n! e5 @# S( ]若果先求高强度,再求低硬度,往往易得成功。(例如,NBR,黑色≤邵A 40°,≥9Mpa;NR,黑色,≤邵A 35°,≥45KN/m),除“正向攻击”之外,也应该懂得“迂回包抄”,例如,IIR硫磺硫化,杂志上有文章认定(秋兰姆类/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噻唑类)促进剂的诸多组合都无从加快其“硫化速度”,恰恰就忘记了硫化体系中还有“活化剂”,抛弃常规的“ZnO/St”,改用其它的“组合型活化体系”,不仅将t90缩短了约 1/3,还意外获得100℃×504Hour烘箱老化“不喷霜”的效果,(ZnO/St常规体系24Hour便喷白)。
" Y5 S; \1 r0 T$ R
9 o9 l' T; C; I0 ]0 x/ ~% t+ A/ F4 x: [8 T7 K
人们往往追求“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凡是皆能如此,当然最好,实际上有的也可以做到。例如“NR/BR/cb”胶料,采用“BR后冲稀法”炼胶,可以获得相对优异的“疲劳寿命”,其内因在于BR对cb的“亲和”能力强于NR,这种炼胶方法减少cb在BR中的分布量。“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实际上并不可怕,也相当正常。有时不必强追求“知其所以然”。NR的“硫/促”类硫化属“自由基反应”,自由基的类型、组成、寿命,文献中早就可以查阅,但似乎不必搞个“清清楚楚”吧!
  e5 {" n% K$ ^' {2 u  L; f. ^& i: e( G! ^
8 D" b6 O4 ]2 S1 S  `( `$ ~
“辩证法常常要等历史很久,很久”,要搞清楚“其所以然”,常常要等待“历史”,等待科技进步的。炭黑对“橡胶补强”机理方面的认识进展可作明证!我想,不妨先“知其然,用其然”,有机会时(查阅文献,向名师请教,参与科学研究实验等等)才尽力去“知其所以然”。对单一的NR、BR,采用DM、CZ、NOBS/ S硫化,BR的ts2、tc90都比NR的长;若对“NR 50 / BR 50 ”并用胶,只用DM,NR胶相比BR胶相硫化快;
9 u5 b) s' U0 F- p5 A7 }  H
- }$ q% _+ }4 I( P9 t/ ?3 p  D& N) k$ P' R0 x
只用CZ,BR胶相比NR胶相硫化快,“知其然,用其然”,对“NR/BR”并用胶采用“DM/CZ”1 Y( O; Y" l+ m$ v* J. V+ e% U6 _( v
3 D1 e/ z) O% m8 @
6 E. d& j9 t! Q  r! @# T2 K7 \
并用获取两胶相“同步硫化”,获取制品性能的效益。又如NBR海绵(黑色),单用DBP,DOP,混炼胶与硫化海绵成品都易“喷白”,若并用恰当量的“非酯类增塑剂”自然就“不喷白”了。用这个“然”,何必去管那个“所以然”呢。若果从CR胶不溶于汽油、丙酮、醋酸乙酯,但可溶于其恰当比例的“混合溶剂”去思考,实验探索或许能找出“不喷白”的“所以然”吧。- i/ `. d+ H4 G3 k
0 }: A1 H( [; \4 U1 W9 d7 `' a
* r2 P; c* e; o( J; ^' q6 z
人所共知,混炼是橡胶制品加工历程的重要工序,奇怪的是,混炼过程的“加料顺序”,文献资料中相对“迷糊”,很常显现“人云亦云”,“照抄可也”的色彩;或许,它有时恰恰是“保密成份”。实践中许多配方,对“加料顺序”相对不必严谨,“无招胜有招”,糊涂炼胶也能“生产正常”。: x. o1 {: W' W; ?

5 ~: S" V* T$ _; h8 B: y/ l+ S3 t# }) _( n
但又无可否认,有不少配方,若果不注重“加料顺序”,炼不出合乎要求的混炼胶,有损后续工序的加工,废品率高居不下,甚至生产不出合格产品。若果没有相应的理论水准,明白“橡胶/配合剂”,“配合剂/配合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加和、协调、对抗),掌握好配合剂的加入时机,时间,数量批次,尽量多知“其所以然”,否则是难以炼出高品质而又稳定的混炼胶的。+ V2 H# z% e! K: |6 V* |

: J8 X1 }" L4 f# y/ u; w1 V  E3 W2 p2 V& U) `
学中医相比于“搞橡胶”更有条件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有多少名医的医案供人们学习、借鉴、采用;又有哪本橡胶配方集之类能切实阐明其“配方确认与采用”的精妙之处?!
! I+ O( @* t/ ^. D8 c& M1 ^' j- ]- M& {( E$ }5 E+ u* K

. m) u! ?; J1 b0 ]8 C人们谈论“当今教育”的失败,其关键所在“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的迷失,或许教师的“人格素养”与“专业水准”更起重大作用。; c9 C7 s* N9 Y3 a7 L" C

3 T& ^) j; |" B0 c' J$ M4 A5 R  p, {. \
2005年“广东橡胶科技年会上”,吴向东老师“突出奇兵”,列举国内橡胶杂志的多篇文章的严重错误,这些错误同作者的职称严重不相称,令人“苦笑不得”,或许这些类别的人只能是在“人哭亦哭,哭了半天,不知谁死”的“状态”下“生生不息”了。早些年,跟外国人叫着橡胶加工“艺术多于科学”,与此何其相似!或许,细心地去评断一些“高档次人才”的“顾问资本”,看看近年来“原材料做假”坑死多少人,总该明白点吧!% I6 t- p% c+ ~7 M& f( _/ r
( b2 {7 I, j) i5 V1 M  i
% O7 H5 C5 T* u6 _  z. f  R, ]
反过来想,大学有几年,社会上的摸爬滚打又有多少年。社会的需要总会比几十所大学更显重要,社会的人们总会有个“自我调整”的潜能,路在何方,唯有自己认真抉择!! L: d' r) O% E0 \; b

$ u0 v! Y* R) }. j/ m" R5 T9 W) u( X" Z9 O  M1 c8 C  D
古人说过,著述有三难:“淹博难,识断难,精审难”,或许世上真难得一本好书。人所共知,一般而论,写“论文”易,做“橡胶制品”难,难就难在于“真真实实的认证”,虚假不得。! W' H/ A: \) y; ?+ P5 \  l3 y! R6 M

: w$ ~- y2 F  g* K7 j5 z; ~$ e% h
9 ~! v: _1 U6 f  a& @我感到,许多橡胶专业教师读书相对多些,工厂实践相对贫乏;而工厂科技人员忙于做事,欠点“多学点理论知识的途径与力气,又不能亲力亲为,进一步积累思辨”,若再加上欠人指点,难以升华,此二者都难有长足的进步;如若社会的“浮躁”与“急功近利”迫使他们走向“偏颇”,“自闭”就更麻烦了。" i1 [: m0 _4 }$ \; O
6 J6 R4 d# D" B

* x5 H7 {3 B" N- w; o: t+ F# G( j6 y在社会上“摸爬滚打”,有二个“老师”助你成功,一是书本,尽力多读点书,不要拘泥于专业书,其它领域的书也多读几本;二是与人聊天,能否有效地由此获得真知,切实进步,就靠个人的品性与本事了。同“水浒传”中“洪教头”之类,品性、专业素养皆差的人学、聊,只能浪费青春。有个品格好、又能“一言警醒梦中人”的好老师,加上本人的悟性与勤奋,善于学习,勤于实践,才是获取成功之路。

评分

参与人数 1胶分 +5 收起 理由
平常心 + 5 精彩回复!

查看全部评分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发表于 2013-12-3 09:5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顶!!!!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楼主| 发表于 2013-12-5 07:4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3楼的 玉壶冰心 的帖子

华南理工大学退休教师,从教30多年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发表于 2013-12-5 15:50:54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讲的很精彩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发表于 2013-12-7 19: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橡胶技术网. ( 沪ICP备14028905号 )

GMT+8, 2024-6-16 18:05 , Processed in 0.032288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