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85982
- 精华
- 积分
- 696
- 胶币
- 个
- 胶分
- 点
- 技术指数
- 点
- 阅读权限
- 30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3-1-31
- 最后登录
- 1970-1-1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胶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向上流还是向下流, T. w7 x0 d4 j9 S
8 f% D; k% R* ], x2 p
-----互联网在扩大世界的同时也缩小了世界,QQ、微博、网络社区的快速发展不经意间筑起了一道“傻瓜的围墙”,人们只跟与自己相同的人往来,而将其他阶层的人拒之门外,失去了很多“向上流”的机会。 / A- T. k8 U7 _
: a& k4 l$ m# ~, P! u
6 Q% W; n' K% C8 \
一个群体或者个体,在从温饱到小康,解决了吃穿用基本问题之后,都不可避免地要面对一个同样的问题,就是未来“向上流还是向下流?”
* r% U1 _2 B- ]* N! h" r 日本消费文化专家三浦展在其《下流社会》一书中明确指出,虽然日本经过经济起飞,向来以中产阶级居多、贫富差距较小而骄傲,但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日本社会的个人收入、学历、生活需求等差距越来越大,正在从“中流社会”向“下流社会”转变。
9 g- a! F U: k" k& O 作者在书中对“下流”做了自己的定义,所谓“下流”,并不是收入水平的低下,而是沟通能力、工作热情、学习意愿、消费欲望等全都较一般人低下。比较突出的例子就是“在都市郊外的新兴住宅小区里,年龄相仿、收入相近的人,居住在式样雷同的房子里,开着相似的汽车,所有人看上去都差不多,一副小康即安的样子,而这些又被视为理所当然的事情。” ) o) P% k9 _- C- G
在这种环境下,很多不甘寂寞的人认为人应该活出自己的色彩,有时间、物质条件追求自己的个性,期望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而不是违心地虚度此生;也有一些人生性朴实、不喜欢显眼、服饰不追逐流行而是展现自我风格,喜欢一个人独处,在家玩一整天电脑也不会厌倦。听起来是不是不错,但这些如果都符合的话,按照三浦展设计的下流指数衡量,可能你正在向下流,或者至少已经显现向下流的趋势。
; ?3 {6 x u- _0 i 三铺展所做的一项“欲求调查”中,有一个问题是生活中是否重视“有个性、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在阶层意识为上流的男性比例为25%,在“下流”人群中则占42%,女性中的这一比例分别是35%和52%,愿意是许多年轻人认为应该寻找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作为终身职业,因为可以在一段时间内满足于自由打工族的低收入生活,使得“以自己的方式生活”成为阻碍自身向上发展的“人生咒语”。
% k7 L; K6 c. ~- M6 q+ M9 |3 B 还有,电脑和互联网的普及,曾经被认为是扩大了人们的视野,使地球变成了地球村,但是,互联网在扩大世界的同时也缩小了世界,QQ、微博、网络社区的快速发展不经意间筑起了一道“傻瓜的围墙”,人们只跟与自己相同的人往来,而将其他阶层的人拒之门外,失去了很多“向上流”的机会。 . ^9 y, O8 f/ K& Y
从社会价值观、消费模式和思维差异划分“上流”和“下流”本身,并不能简单地评价日本“下流社会”的好坏,但在全球化的今天,“下流社会”倾向已经不是个别发达国家所独有,下流阶层的出现和扩大对任何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来说,都是值得关注和警惕的问题,如何应对社会结构的失衡和两极分化,已经变得越来越紧迫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