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
- 精华
- 积分
- 75304
- 胶币
- 个
- 胶分
- 点
- 技术指数
- 点
- 阅读权限
- 200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6-5-30
- 最后登录
- 1970-1-1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胶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象棋管理学0 l$ s# }& T: K
2 ]$ Z7 X. `+ A6 O
象棋是我国古代最富于智慧的发明之一。除了给芸芸众生提供娱乐消遣方式,它的独特魅力还体现在蕴涵于楚河汉界中的浓厚文化底蕴、穷其一生也研究不透的棋道。 ; u& F4 r. o! y0 Y. J* g
象棋的游戏规则并不复杂,每个棋子都有自己的行为规范:“将”前前后后不出九宫之门、“士”亦步亦趋,“象”飞田、“车”行线、“马”走日,“炮”打隔山子、“卒”子勇往直前。正因为各棋子角色清晰、职责明确,弈棋之士方能得心应手地调兵遣将。棋盘小天地,天地大棋盘。职场如棋场,任何组织都有它的将士相、车马炮,有它的车前卒,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何尝不是一盘棋?对于组织而言,要明白哪个职位是将,哪些职位是士与相,哪些是车马炮,哪些是小卒子?将士相、车马炮还有小卒子各自的职责是什么,担任这类角色需要哪些资格条件,需要什么样的能力和素质?这些是定岗的问题。还要了解组织中谁能掌帅印,谁是贴心士,谁是辅佐相,谁来驱车策马与驾炮,谁去修路搭桥做先行者?组织内部没有合适的人选怎么办?是招兵买马,还是闭门造车?这些是定员的问题。
6 Y9 r0 g4 Q& n/ t# q g, m3 W 棋子各就各位,战场的号角也才刚刚吹响。高明的弈棋士不会胸无丘壑、沙场乱点兵,而会事先布好局、排好阵,这是人力资源规划研究的范畴。棋势变幻无常,我们需要未雨绸缪,备枪备粮。没有规划,可能到了弹尽粮绝还浑然不觉;没有规划,棋子不知天涯何方,归乡何期;没有规划,任何组织都难以走远。 $ w6 E1 ?: ~. H; r$ f
弈棋之道在于对棋势的把握。宁失一子,不失一先;为了棋势,城池可失,兵马可弃。为了战略目标的实现,不必在乎某些战术的得失。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也是如此,任何个人和团队不能为了追求个人绩效和团队绩效而不顾组织绩效;不能为了个人和团队的短期绩效而伤害了组织的长期绩效。对于组织而言,追求组织整体的、长远的绩效才是管理正道;对于个人而言,要明白一个简单道理,个人和小团队重要,但重要不过组织。弈棋之道在于综合运用各类棋子的特性,发挥各子的优势。长车直驱,固然气势如虹,但如果缺少其他棋子的辅助,照样会空手而还。双炮将、连环马、马后炮、并排卒,说的就是如何进行能力互补,群策群力取得胜利。组织中的人力资源管理也要重视整合力量、团队合作,特别是现在商业的竞争环境日益复杂,靠单枪匹马定乾坤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E- r, `6 p6 M$ \; o; a9 O
弈棋之道在于及时为各类棋子提供力量支持,排除障碍。马别前蹄,相眼被塞,炮无驾,车道堵,都是影响兵力发挥的不可忽视的现象。要及时提供支持和帮助,棋子才不至于落单,威力才不至于打折。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亦如此,我们有很多优秀的员工,他们能力超凡,他们斗志激昂,然而我们习惯看着他们孤军奋战,看着他们演绎着独角戏,也看惯了他们的孤星泪。其实,只要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一些人手支持,帮助他们消除行动的障碍,那么他们回报于组织的将是频频战绩。
$ t4 Y* \5 b" Y- w7 _1 R: X 象棋注重守。弈棋之道更多的是守而不是攻。守有两层含义,一是守住自家的后院,别前方捷报频传,后院着火;二是守住战绩,守住辉煌,别像狗熊掰棒子,掰一个丢一个。组织管理也是如此。我们看惯了流星雨,看倦了彗星泪。我们有太多的企业,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很多企业片面追求市场占有率,追求收入和利润,无暇顾及内部的管理,特别是组织内部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经营的高增长态势常常掩盖了人力资源管理的诸多问题;一旦增长放慢,问题立马凸现,此时悔改往往为时已晚。很多企业热衷于英雄主义式的攻城略地,横跨大江南北好不风光,但常常是攻一城池、失一城池,活脱脱的一场场名人秀,这往往是管理不善带来的。
! v8 T# K: V8 c. W, u) E% s2 r6 P 象棋的游戏规则很简单,棋道却博大精深。人力资源管理之道亦然。要知道,理论总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多年来,我一直希望借助象棋这一道具谈谈自己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些粗浅认识,然而写作的冲动并不代表写作的能力,正如钱钟书先生所言:“开得出菜单并不等于摆得成酒席,要不然,谁都可以马上称为善做菜的名厨师又兼大请客的阔东道主了”。本人不才,信笔写过,有太多的谬误和疏忽,好在自己并不想担负传教布道之重任,也请不经意拿起本书的朋友们一笑了之。
0 W- T; A4 l+ C2 p& k" l9 \3 t 本书从构思、写作到脱稿,经历了三年的时间。三年来,杂事缠身,数度搁笔,其间如果没有中国人民大学谢虹霞博士在资料方面的全力提供以及帮助,如果没有中国纺织出版社林少波编辑的鼎力支持和不断催促,本书是不可能这么早与大家见面的,在此我对他们表示最衷心的谢意。 ( A' b% ~% ?4 G/ S W1 ?" J+ ]. V
陈建辉 / }! F. C7 d; o: q3 X( Y/ X( P
2006年4月于北京黄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