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网站:橡胶人才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029|回复: 19

[成型] 有没有关于轮胎成型技术方面的知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23 03:03: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胶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有没有关于轮胎成型技术方面的知识?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发表于 2008-3-23 06:3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没有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发表于 2008-3-24 03:5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没有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发表于 2008-3-29 00:08:08 | 显示全部楼层
橡胶工业手册里有,可以免费下载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发表于 2008-3-30 01: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想知道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发表于 2009-9-21 08:07:0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具体点,哪方面的额,工艺?技术?现场?设备?还是操作?我搞成型搞了5年多了,应该可以有所了解的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发表于 2009-9-21 14:07: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luec 于 2009-9-21 08:07 发表
- }& X, D, C+ Z6 h, b, F  j$ Z你具体点,哪方面的额,工艺?技术?现场?设备?还是操作?我搞成型搞了5年多了,应该可以有所了解的

, }, C. Y+ n9 L+ [) |3 H# ]+ o1 Q$ ]6 F4 M1 Y
我也想了解成型机的知识) x) R0 z6 M4 s- v9 D
一次法、二次法
8 b: _' q6 e" H/ J成型机的结构介绍* b' b+ Q9 ?# l. M' M) |# A- O
动作顺序0 M0 x6 g7 {) j, {( q

' a* q9 \/ `+ }0 h  H' a5 {0 c谢谢!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发表于 2009-9-23 13:56:2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体给你介绍下一次法的全钢吧,空间所限也讲不多,成型机有两鼓三鼓四鼓之分,三鼓是指胎体贴合鼓、成型鼓、带束层贴合鼓。两鼓是胎体贴合鼓和成型共用一个鼓再加一个带束层贴合鼓。四鼓是两个成型鼓。成型机的大体结构:主机供料侧有胎体供料部分、内衬层供料部分(过渡层和气密层预符合好了)、子口供料部分(其中各部分根据需要各带纠偏系统、防止打折检测、裁断系统)、胎体复合件压合装置、个别家还有胶片与棉帘线贴合装置。还有的厂家在主鼓侧加了垫胶供料贴合装置;成型鼓部分由垫胶贴合装置,胎体传递环,钢丝圈预置架、后压合装置。带束层贴合鼓侧主要有各个带束层的贴合纠偏系统,看厂家有3、4、5层不等,有的带带束层自动裁断,胎面贴合装置,胎面压辊,胎面传递环。另外还有卸胎器,卸胎小车等等。结构讲的很简略,不懂的可以再问。。。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发表于 2009-9-23 13:5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体给你介绍下一次法的全钢吧,空间所限也讲不多,成型机有两鼓三鼓四鼓之分,三鼓是指胎体贴合鼓、成型鼓、带束层贴合鼓。两鼓是胎体贴合鼓和成型共用一个鼓再加一个带束层贴合鼓。四鼓是两个成型鼓。成型机的大体结构:主机供料侧有胎体供料部分、内衬层供料部分(过渡层和气密层预符合好了)、子口供料部分(其中各部分根据需要各带纠偏系统、防止打折检测、裁断系统)、胎体复合件压合装置、个别家还有胶片与棉帘线贴合装置。还有的厂家在主鼓侧加了垫胶供料贴合装置;成型鼓部分由垫胶贴合装置,胎体传递环,钢丝圈预置架、后压合装置。带束层贴合鼓侧主要有各个带束层的贴合纠偏系统,看厂家有3、4、5层不等,有的带带束层自动裁断,胎面贴合装置,胎面压辊,胎面传递环。另外还有卸胎器,卸胎小车等等。结构讲的很简略,不懂的可以再问。。。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发表于 2009-9-23 14:05: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是成型步骤,简略一讲,不懂的可以到我的帖子下面问,我另开关于成型步骤的帖子了
5 B  _4 O+ e# w* f胎体筒贴合# |# w/ B5 C) `; I0 j
1.1贴合鼓张开至贴合直径,圆周分别定点在贴胎侧和内衬层位置( Q$ E* S" b  w
1.2已定长裁断的两条胎侧或内衬层端头通过传送带自动放置到贴合鼓的扇形板上,真空吸住端头, \; p- _) z# j
1.3毛刷辊压住端头,贴合鼓分别旋转一周
' D5 W7 _+ M' K1.4操作人甲手工接头,滚压牢固
  b) s% Y* e* A' z/ t/ N; y1.5贴合鼓圆周定点在贴子口包布位置
" P- ~1 [9 ^- `1.6子口包布导向架气动摆到贴合位置
* a# U' ~7 B! ^) M6 Y1.7操作人甲将两条子口包布端头贴到鼓上粘住  [) Q, `; p$ D8 [" C
1.8贴合鼓旋转一周/ p5 d0 T( i7 p/ p
1.9操作人甲用热刀手工裁断和接头,滚压牢固7 J% ?) H7 r& j$ N! B: c
1.10贴合鼓圆周定点在贴胎体帘布位置
# [7 z- J  |+ R, T! a( K4 O3 F7 l1.11操作人甲将胎体帘布端头粘到贴合鼓上
5 k% [* c1 C$ K6 ?9 O# \1.12贴合鼓旋转一周,手动用热钩刀将胎体帘布裁断
8 T! y9 K7 l4 m3 g$ W1.13操作人甲用接头机缝合胎体帘布接头
0 I# S$ |: _: b4 h& z1.14滚压胎体帘布4 J6 f5 \$ @7 C
1.15胎体筒传递环快速移到胎体筒贴合机中心位置$ E+ p5 ^1 j+ T8 v
1.16贴合鼓直径膨胀,使胎体筒与胎圈内径粘合固定
$ N; _0 Q% `, L( \8 y: Y1.17胎体筒传递环胎体和胎侧固定吸盘收缩,将胎体和胎侧在圆周上抽真空固定8 ~1 L4 r0 ]; S% o: S
1.18贴合鼓直径收缩至最小直径,使胎体筒转移到传递环内6 u# h* G1 B, r( f7 c! i
1.19胎体筒传递环快速移到等待位置+ X  D6 m% q# r$ E6 C9 a; w: U
2带束层与胎冠贴合
/ E3 U# @( j  K- p8 f$ J2.1贴合鼓张开至贴合直径,圆周定点在贴1#带束层位置
1 _/ n: p$ k6 D2 u2 J2 Q% q/ ]2.2手动调整带束层端头,贴合1",2",3"带束层,手动裁断,手动滚压带束层接头
* Q4 k# c; [: c) s" m2.3贴合鼓定点在0度带束层贴合位置
; T, X; K: Y, }! V6 v0 i& v- p2.4操作人乙将两条带束层端头引到鼓上贴合,旋转2周4 m4 @/ r8 [& u# S* x, T& T
2.5用电剪刀裁断0度带束层,接头
- U) b+ B' h) T5 w' b  f2. 6胎冠供料架前伸至贴合鼓位置
5 ^' C) q8 U# }$ _2. 7操作人乙将胎冠送到贴合鼓对中贴合位置& Y3 v' H6 R$ v, @2 ?' r8 _0 Y
2. 8贴合鼓旋转一周
! n$ R' X6 h7 [7 \, B  C4 t  m2.9操作人乙将胎冠接合粘牢
" t0 b! D* G4 z8 R: W2.10滚压带束层和胎冠3 ]$ r& W( {' n
2.11带束层传递环移到贴合鼓中心
, o/ J* L0 r3 ?" }* @2.12带束层传递环10个夹持板径向收缩,夹住带束层和胎冠部件
9 m0 \7 O( C) z1 t9 O2.13带束层贴合鼓收缩至最小直径,将带束层等部件转到传递环内) O( u! E& P$ \/ h/ |/ w  Z
2.14带束层传递环快速移到等待位置
; U4 @8 f, j+ p( W9 V& G" S( @3成型鼓* a; [4 s8 I1 l. a" n$ ?8 S7 ?
3.1胎体筒传递罩移到成型鼓中心
6 l/ c4 h' G- o9 @3.2成型鼓胎圈撑块张开撑紧胎圈
, z8 C. d. I; e3.3传递罩内胎圈夹持爪松开,间距张大
3 B2 I. w3 w# ]- ?7 i% `3.4传递罩内胎体和胎侧吸盘松开,张大. X! k7 S0 r  p8 l5 H
3.5传递环移到等待位置4 a( G8 |* i; e& l* Y
3.6胎肩垫胶供料架前伸靠近成型鼓2 `' L* q5 a2 d  V
3.7操作人乙将两条胎肩垫胶端头贴在成型鼓上
- ]3 N# u/ z* a2 l: j8 `9 e3.8成型鼓旋转一周9 ?* v% W0 D& r/ i! H
3.9供料架退到等待位置
* r6 T: k1 \3 l7 ^* f3.10操作人乙将胎肩垫胶接头
9 k4 }: W+ L' R# ~+ l: ^8 `/ d, A) G3.11成型鼓开始充气,预定型,收缩胎肩距离" |, m2 s1 t8 J6 Z  S
3.12带束层传递环移到成型鼓中心
. V2 k6 l4 e) Q# R; y3.13成型鼓鼓肩收缩到定型位置,定型充气
7 L- B8 ^5 l+ g  h1 e3.14传递环夹持块松开,移到等待位置
' y$ q9 I5 I/ N0 p6 U9 [3. 15成型鼓鼓肩收缩到超定型位置,充气定型
; a: r6 i" j. |3 f3.16压辊滚压胎冠和胎肩部分
9 j3 i5 }& T/ U5 I# x3.17机械杆反包胎侧
6 j( J% z: M# m- @3 F3.18压辊滚压胎圈和胎侧9 K4 d& J! `, G) l+ B( ?
3.19带束层传递环移到成型鼓中心
5 Z+ d' t- \1 f$ ~0 G3.20带束层传递环夹持块夹持胎胚# b% h) M, i! r) P' P# W' b* ~
3.21胎内放气,胎圈撑块直径收缩,胎肩撑块距离放大  Z8 i: w+ Q8 u- R7 N! o; q
4卸胎$ [9 M  \/ O$ x& f0 V
4.1卸胎器卸胎滚筒架自动移到成型鼓同轴位置* C) O  V9 C  i. w
4.2胎胚由带束层传递环移到卸胎器滚筒上
8 @4 `7 ]% k% G( J, y" A( M8 C4.3传递环夹持块松开胎胚,退到等待位置
% @8 \& z( T0 ^1 V4.4卸胎器将胎胚移到外面% i7 |7 V- V2 V, b
5装胎圈
: c: A; Y3 `8 h5.1操作人甲将左右胎圈装到胎圈预置架上
, u6 b- d: q5 v' s5.2胎体筒传递罩在等待原始位置
/ d) z' y" l" E- \( R5.3胎圈预置架翻进胎体筒传递罩9 l0 h7 N7 K- A" b: s1 a
5.4传递罩内的胎圈夹持块夹紧胎圈
4 w' w) S6 _3 m) K) `6 @5.5胎圈预置架夹爪松开
4 b% b& X9 O+ E5.6胎圈预置架翻转返回原位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橡胶技术网. ( 沪ICP备14028905号 )

GMT+8, 2025-2-4 03:04 , Processed in 0.036411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