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70927
- 精华
- 积分
- 40038
- 胶币
- 个
- 胶分
- 点
- 技术指数
- 点
- 阅读权限
- 150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1-12-14
- 最后登录
- 1970-1-1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胶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就在刚刚宣布以6亿美元投资扩大重庆基地产能的两周之后,长安福特便以极其低调的姿态公告了其在杭州的整车厂投资项目。
( J" g: O% j! K8 P这是长安福特首次走出重庆大本营(长安福特马自达南京工厂除外),此前,长安福特曾与天津市等地方政府进行过接触,但都无疾而终。
0 E I9 \# {5 ]/ B在谈到长安福特杭州工厂的车型时,重庆长安汽车一名工作人员曾对外界表示:“这个工厂主要生产中高档的福特汽车。现在福特的许多高端汽车都是以进口的方式进入国内,比如林肯轿车等等。未来,部分中高端车型将会走入国产化。”7 l$ Q' e* D6 w
而为满足国家工信部“新建汽车生产企业和异地设立分厂,必须在兼并现有汽车生产企业的基础上进行”的要求,长安、福特与杭州市政府三方曾为这一项目落地用尽全力。" p4 A0 S+ q" b% W7 {$ B, \
《华夏时报》记者独家获悉,为了获得生产目录,长安相关子公司出手收购了名不见经传的“茶花汽车”,而长安、福特与杭州市政府三方为此开出的价码则高达约4.5亿元人民币。
# H# L3 c2 V- H谁是“茶花”?5 t. V& `% F/ ~5 C
公开资料显示,“茶花汽车”隶属云南,原是军工企业。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时,生产的130轻型卡车、中巴车等轻型系列汽车曾畅销一时。不过,时至九十年代中期,“茶花汽车”生产技术落后,汽车无法量产,加之缺乏有效的改革和执行机制,公司开始走下坡路。
' X4 ~8 ~4 u5 u) R! \1 l4 L2008年,根据当年国有企业改革计划,要求非竞争性领域企业的国有资产全部退出,“茶花汽车”的母公司四零三实业有限公司也开始了改制。随后,2010年1月18日,四零三公司被云南建工集团收购,“茶花汽车”也被封存进了历史。2 u9 `, l4 t' Q$ l/ F
“我们之前曾经评估过茶花汽车的收购价值,应该在1.5亿元至到2.5亿元之间。”某车企投资领域负责人士表示,“所以长安福特这次的收购应该算是行业里一个比较高的价格。”
C8 _9 [% Y! d3 m, @据其推断,此次长安福特能够在杭州获得生产目录,其运作方式应该是由长安的关联公司或子公司出面收购了茶花汽车并借此注销掉了茶花的生产目录,随后长安福特才在国家有关部门申请到了杭州工厂的生产资质。9 W, `$ _& @9 s; b$ Q2 Q+ u
对于收购茶花一事,中国长安及长安汽车的相关发言人都表示并不知情。: x7 }; O( D2 O1 i( Q1 t
福特(中国)公共事务部也表示,关于杭州工厂的生产资质是否由云南茶花处购得,并不知情。如果林肯要引进,首先需要相关的动力总成配套,杭州工厂的进展情况现在还不能支持这一说法。
+ n7 o$ N3 ]* g b长安福特方面表示,车展期间,高层可能谈及不排除引入高端车的可能,但这仅仅是针对中国市场的发展趋势和地区属性作出的预测,对茶花汽车的情况不知情。9 ]6 y. b2 p+ a
“这在行业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变通模式,此前一汽-大众南方工厂生产资质的取得便是运用了类似的方式。”知情人士称,“事实上,车企异地建厂需在兼并现有企业基础上进行政策规定,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那些濒危企业的待价而沽。”
: v5 q) q! N1 x' [! q, s( U : _- ^* f" |/ Z* s
: z' o0 r5 u0 p( A3 k1 a! D/ M
长安福特的杭州工厂总投资将达到7.6亿美元,预计于今年下半年正式动工,首辆新车将于2015年下线,一期年产能25万辆,生产的车型会是福特的中高档乘用车。
, m, r! c, J" M( y# f8 D/ M. `林肯要来了
9 @, d9 i; i E- a m- \事实上,由于偏居西南一隅,向东部经济发达省份运输成本较高等问题,走出重庆一直都是长安福特长久以来的计划;而有知情人士透露,随着杭州工厂的尘埃落定,喧嚣已久的林肯入华计划也开始浮出水面。
7 ?0 ]6 S: a6 ^. P# V据悉,从2004年开始,长安汽车和重庆市政府就一直在为争取林肯品牌落地生产而进行努力。不过当时对中国市场仍心存保守的福特并没有把林肯带来,而是采用了将沃尔沃品牌交由长安汽车代工生产的模式。
& h! g% c" _0 r, n9 r随后,2008年,福特汽车CEO穆拉利开始计划将林肯推向全球市场,并把欧洲和亚洲作为了林肯进军世界的下一步。) h) @* j. A) T$ m1 u, y
2010年,从金融危机中喘过气来的福特开始成立一个由92位成员组成的特别小组,计划在2013年完成林肯品牌的复兴大业。而此时,凯迪拉克进军中国市场所取得的不俗成绩显然让福特在中国市场上嗅到了林肯绝地反击的大好机会。
! K: f' l7 k6 E9 P3 k' c有媒体援引接近福特的核心人士的消息称,2011年底,福特高层便曾向杭州市相关领导承诺:“长安福特杭州工厂不仅要成为福特最新款高端车型在中国的生产基地,所推出的产品还会与福特在全球的新品推出同步进行。”且该人士还表示,“福特的高端SUV车型和林肯品牌车型已经确定将落户杭州工厂,目前各方对于导入林肯品牌车型的问题已经没有异议。”
0 A# ? m {6 h$ `1 ]面临挑战4 S" _! K/ E5 M+ K
也许,作为唯一没有在中国推出豪华品牌的跨国车企,福特这次不应该再次错失良机。有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豪华车市场的增幅为68%,2011年的增幅也达到了40%。而且,“作为福特旗下唯一一个高端品牌,林肯落户中国生产可以提升福特在中国的品牌地位,并进一步拉动福特全系车型的中国销售情况。”汽车业分析师张志勇称。
0 x( M7 Z! ~. g x. X+ M(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每一个豪车品牌都在中国过上了好日子。比如本田旗下的讴歌便因为缺少车型、营销方面的支撑,而在中国市场苦苦挣扎。" U+ V; m' S8 T% y: _( w
现在,对福特来说,林肯入华的挑战之一便是其在中国市场上日益微弱的影响力。公开资料显示,2008年,福特曾根据战略调整的需要,暂停了林肯品牌在华的进口车业务。对于极其重视品牌作用力的豪华车市场而言,这一调整显然已严重影响了林肯品牌前期在中国树立起来的影响力。& k* t; t. F9 V( G. Z. f
此外,林肯的挑战还来自于竞争对手的先行一步和步步为营。就现在而言,奔驰、宝马、奥迪的比拼已经转向了全价值链的本土化,而英菲尼迪、沃尔沃和凯迪拉克也已经宣布了自己的国产化进程。
- K9 z; f) w2 @4 f, u, o0 c9 M据悉,为了提升林肯的竞争力,未来四年,林肯将总共推出七款全新或新版车型。其目的就是将林肯打造成为一个“更加生机勃勃的豪华品牌”。) v0 g8 k+ ^+ I- f$ Y8 M8 ?4 F
接下来的疑团是,在美国本土也无法与凯迪拉克竞争的林肯,能在中国市场扭转局面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