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70927
- 精华
- 积分
- 40038
- 胶币
- 个
- 胶分
- 点
- 技术指数
- 点
- 阅读权限
- 150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1-12-14
- 最后登录
- 1970-1-1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胶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编者按/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 {: O: @7 K V6 J/ i% ^" i3 |8 T
这绝非危言耸听。, S ?8 h9 N/ ?6 O) y: _7 `5 B
日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统计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国内汽车总销量为162.44万辆,环比下降11.65%;其中乘用车销量为127.60万辆,环比下降8.85%。在整体车市不景气等原因的带动下,自主品牌的表现更是成了“重灾区”——4月份,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只有51.99万辆,环比下降13.9%;1~4月,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为213.70万辆,同比下降5.2%,市场占有率则同比下降了3.2个百分点。3 D0 c/ K9 H) a2 o3 E* |+ U
从去年开始,自主品牌似乎就进入了下降通道:据中汽协统计数据显示,整个2011年,排名前十位的自主品牌企业中,有超过半数的企业销量都是负增长。而反观合资企业,该年排名前十位的合资企业当中,有9家企业都实现了正增长,并有7家企业的同比增长幅度在两位数以上。
, \' h7 G% R W8 j3 u“今年前4个月自主品牌的表现已经很差了,而从5月到8月又是市场的下行期,所以,今年自主品牌将不可避免地面临全年惨淡的形势。”面对自主品牌呈现出的发展困境,全国乘联会秘书长饶达颇为着急地表示,“自主品牌到了绝地反击的时候了,否则,它们将从此一蹶不振。”
. u, i1 O5 K3 Y+ _- j) c' F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自主品牌出现如此局面?市场真实情况究竟如何?企业如何自救?本期专题将就上述问题一一进行解答和分析。6 `; V9 `) q+ N' s
量、利齐降 自主品牌集体疲弱
+ c. b8 V9 C) _6 ?" I( n! j6 w本报记者 何勇 上海报道3 Z I4 }$ F4 d$ G) u) J
离今年上半年结束还仅剩一个月的时间,一份份来自各方面的数据,正在不断显示出汽车自主品牌的惨淡与不安。
8 @$ i* \4 N$ H5 @; x$ v/ y+ f日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发布最新统计数据,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同比下降幅度高达5.2%,市场份额同比下降了3.2个百分点。
. }- `5 t9 P. W2 W4 k0 s1 P3 ^这还不是全部。今年一季度,在17家重点上市汽车集团中,受自主品牌车型表现拖累,有将近8成的上市汽车企业利润出现了下滑。
$ w% S0 j8 y+ d9 y" }- u; k6 {2 H自主品牌持续一年多的越来越严重的业绩下滑表现,让业内人士惊呼“自主品牌的冬天真的来了”。0 V# Q" B- v1 L: \. _; A0 d/ P& M, ]
量、利双降; r/ ~6 y: G; X6 A5 G, f( |
相比于在销量方面的巨大降幅,自主品牌盈利方面的弱势表现似乎更为刺眼。 `6 V3 [9 b) r1 ?
据中汽协方面透露的信息显示,在中汽协重点跟踪的17家中国重点汽车企业(集团)中,只有4家企业利润总额高于去年同期,11家企业低于去年同期,两家企业亏损,业绩下滑和亏损的企业占了76.5%。* ]+ M4 H0 E) x
根据东风汽车(600006.SH)发布的一季度财报显示,东风汽车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52.1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98%,实现净利润5327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72.03%。长安汽车(000625.SZ)一季度营收为75.44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滑了7.61%,净利润只有1.46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暴跌79.73%。“目前,东风、长安以及广汽等上市企业,主要资产就是自主品牌以及相关零部件产业,因此,他们业绩的下滑其实也就是自主品牌表现的下滑。”东北证券一位汽车行业分析师表示。
, R5 a5 r i' ]" u此外,尽管一汽集团尚未整体上市,但从其旗下两家上市公司一汽轿车(000800.SZ)和一汽夏利(000927.SZ)发布的业绩来看,一汽轿车在今年一季度出现了1086万元的亏损;一汽夏利的营业总收入只有20.58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32.49%。
$ E' n x2 c9 @0 m% ?除上市汽车集团外,其他自主品牌上市企业的表现也极为惨淡。
% `$ a8 n4 T& P& t% c1 y2 H T今年一季度,江淮汽车(600418.SH)净利润只有1.03亿元,同比减少69.40%;比亚迪(002594.SZ)的净利润只有2700万元,同比下降89.86%;海马汽车(000572.SZ)净利润为0.22亿元,同比降低达74.09%。
& v7 v( D4 c( t' i. l9 K盈利表现的羸弱背后,显然是具体销量的萎缩。一汽集团一位高层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一汽轿车的亏损主要来自其旗下奔腾车型销售的大幅下滑。“今年一季度,奔腾销量只有2.1万辆,而在去年同期,奔腾销量为3.75万辆。同时,再加上原材料价格上涨、管理费用及销售费用的相对增加,最终导致一汽轿车出现严重亏损。”该高层人士表示。 s v4 C. {9 \" ~! u$ T
处境堪忧. h& o- e( F# w. u
“从销量和盈利表现看,自主品牌们现在的处境是历史上最严峻的。”汽车业知名分析师贾新光表示,“自主品牌目前正呈现出全线失守的状态。”
4 [8 R2 J, C% i# ?贾新光认为,所谓“失守”,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外资品牌或者说汽车合资企业的不断挤压。与自主品牌持续走低相对应的是,今年前4个月,外资品牌乘用车系列里,日系、德系、美系、法系和韩系均为正增长,以上5个系别的销量平均增长幅度达到了9.0%,其中韩系和德系增长较快,均超过10%,德系的增长幅度甚至达16.2%,远高于其他系别的增幅。) j5 ? B7 K& R% v7 a+ N& I
而在外资品牌增长率不断攀升的同时,自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显然正一步步遭到蚕食。从中汽协的统计数据来看,今年前4个月自主品牌乘用车的市场占有率同比下降了3.2个百分点,其中,自主品牌轿车市场占有率同比下降了10.7%。
6 F; g! D" s' s) L# n, Q1 t( p4 n一位自主品牌车企高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坦陈,自主品牌现在确实面临着自身转型、市场下滑、竞争加剧三重压力,“而自从去年以来很多刺激汽车消费的政策取消、外资品牌车型价格和渠道不断下探以及合资自主品牌车型推出等因素,都是导致自主品牌生存空间不断缩小的主要原因。”8 L' i9 F5 n: O. D" Y6 {% d
据记者了解,随着外资品牌不断在中国推出低排量和低价格的车型,相关细分市场里自主品牌的处境越来越艰难。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1.6升排量及以下的轿车销量为62.56万辆,同比增长了12.6%;1.6升排量及以下的轿车销量占轿车市场总销量的比重为70.3%,环比提高了0.7个百分点,同比提高了0.1个百分点。但自主品牌车型在这一细分市场的表现却并不合拍:4月份,自主品牌在该细分市场环比下降了5.5%,同比增长幅度也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7 C- Z' U! x- f3 z; [“一般来说,小排量车市场是自主品牌的传统优势市场,但目前,自主品牌的表现却呈现出反向发展趋势。”中汽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不无忧虑地表示,“自主品牌在品牌和技术上本来就处于下风,再加上市场空间越来越受限,可以说,目前自主品牌已经到了非常严峻的时刻。”3 H6 T1 [5 C: i
何以反击?% p- l" E2 {' o& [: t% f4 H
“事实上,从去年的情况看,自主品牌的经营已经很困难了,绝大多数企业都没有完成销量目标,而且还有很多企业都是负增长的,这是多年未有过的现象。而从目前的情况看,自主品牌今年的处境要比去年还困难。”全国乘联会秘书长饶达向记者表示,“自主品牌必须从现在就开始反击,再不为所动的话,很多自主品牌企业将会被市场淘汰。”! g+ x: K+ K6 p; `0 p$ ^' R
实际上,面对市场压力,很多自主品牌车企已开始发力,今年以来不少自主品牌企业都陆续推出了高端车型,包括一汽的红旗H7、上汽集团的荣威950以及东风集团的A60等,以求在外资品牌不断下压的同时,去抢占原本主要属于外资品牌的市场。. x" T& T; T* q" x
“实际上,在一个月前北京国际车展上进行全球首发的120辆车中,自主品牌的首发车就占了84辆,自主品牌不仅有整车参展,更有先进的发动机、自动变速箱等核心零部件的展示,这说明相关车企的研发实力、技术质量和品牌形象都有了一个提高,接下来就要看自主品牌企业如何实施其高端战略。”饶达称。3 g' J$ [2 T5 R1 H6 _& C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表示,以目前自主品牌的品牌地位和技术实力,做高端车型还为时尚早,单纯拉高价格的做法,显然无法吸引消费者为此类车型买单。对此,汽车业知名分析师张志勇则建议,在自主品牌实施高端战略时,要合理分配精力,切忌押宝式发展,“此外,对于二三线及以下的传统优势市场,自主品牌不但不能放弃,还要加大扩展力度,因为这些城市的市场潜力是巨大的”。
: j u2 b0 |. I/ P" p7 q" u4 \8 N9 p此外,饶达认为,自主品牌只解决产品结构及渠道布局结构是远远不够的。“目前,自主品牌车企的研发人员总和已经超过6万人,是合资企业的3倍多。自主品牌企业研发经费总和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已达到4%的水平,而合资企业研发经费加上技术引进费的总和,占主营业务收入还不到1.3%。所以说,自主品牌还是有反击机会的。”饶达表示,“但有一点不能回避的是,目前自主品牌企业都是在单兵作战,缺乏联动,很多研发成果是重复性的而且是低水平的。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对自主品牌未来的发展而言十分关键。”' v2 y8 @) T& J" `6 s
内忧外患 自主品牌节节败退3 k- ]/ M' ?' V0 c6 a y
文/特约撰稿 熊斯思
; w9 R, |- L, u2 i0 R3 Q尽管自主品牌正以不断推出新车型的方式力求快速占领市场,但实际结果却显示,无论是在销量、利润还是市场占有率方面,自主品牌的处境均岌岌可危。
" G: _! S3 O& w; h- V各方面指标的持续下挫是否预示着自主品牌在今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将一蹶不振?为了更真实地反映自主品牌的生存状况,《中国经营报》委托国内某专业汽车门户网站在全国12座城市(北京、上海、天津、济南、郑州、南京、杭州、武汉、南昌、西安、重庆和昆明)的汽车行情调查员,对自主品牌在各个城市的终端表现进行了摸底,并对市场调查结果做了详细的分析。6 o: R) q3 @. ~
生存压力向下蔓延
1 ]7 G( F) l' j& U, J5 j自北京执行限购政策开始(2010年12月),自主品牌在京城的生存压力就在逐渐扩大。据北京北辰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以下简称亚市)副总经理颜景辉透露,今年,随着合资企业产品的价格不断下探,首次购车的消费者已经逐渐转向购买合资企业产品。目前,大部分自主品牌的二级经销商已经撤离亚市,而很多自主品牌4S店也开始转投其他合资企业。6 Q, b& `8 r! T. o- q6 S! c
对12座城市进行的市场调查显示,除了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自主品牌表现堪忧之外,大部分二线城市也显示出自主品牌购买力下降的态势。
/ e2 Q3 u" X: Z) R: v5 |1 c据南京汽车市场的调查结果显示,南京市有6成自主品牌4S店在亏损,其中有4成左右处于严重亏损状态。与此同时,济南市的调查情况也显示,今年自主品牌的总体表现均不理想,很多品牌都出现下滑现象。“现在,汽车消费市场需要的产品线越来越广泛,但自主品牌却主要在A0级和一些SUV车型上有认可度,产品线较窄仍是自主品牌在竞争时后劲不足的关键。”济南市的行情调查员表示。
& t9 m& `% G' W% o. d二线品牌生命攸关) t& a3 A3 x( M6 `8 \
近两年,关于自主品牌经销商退市的消息不绝于耳,在自主品牌整体销量遭遇滑铁卢之势下,江淮、力帆、海马、华泰、青年莲花、众泰等二线自主品牌的未来更是生死未卜。
7 p+ k9 @ _8 F3 q- K3 u据中汽协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4月,只有长安、奇瑞和吉利进入了乘用车企业销量排名前十位,而很多二线自主品牌前4个月的销量都不足10万辆。( j" q8 m7 E% v( f! t
从本次对12座城市的调查也可看出,二线自主品牌的生存环境普遍变得更为严峻。天津市行情调查员对记者表示:“力帆、华晨中华等品牌在天津的情况很不好,天津唯一一家力帆4S店,每个月几乎都卖不出车。”此外,郑州市行情调查员也反映,郑州某江淮经销商年初就表示,其店里有200多辆的库存车(该店每月销量只有20多辆),而现在的库存量有增无减。重庆市行情调查员也表示,自主品牌份额正在被严重挤压,“预计未来两三年内,一些规模较小的自主品牌将会退出重庆市场。”
3 B/ w8 U. V! B% \对此,有行业人士认为,在近几年中国经济整体发展速度放缓的背景下,中国汽车市场会加快重组、整合的步伐。
' T- V& Q" p6 g# Z空间缩小、翻身艰难
7 |$ B0 ^( M5 j2 Z5 C( f对12座城市进行的市场调查显示,虽然自主品牌正在加速发展三四线市场,但资金实力更雄厚的合资企业也瞄准了这块“肥肉”,一些合资企业已经提前做好了三四线市场的布局。未来,在这些市场,自主品牌似乎也将面临“失守”的境地。' \" J+ H2 r% r, A$ c0 ]
此外,对北京、郑州、南京、杭州、南昌等城市的调查结果均显示,合资企业在今年前4个月的车型价格下探迅速,特别是在以往被自主品牌占主导地位的小型车市场,这造成了消费群体对自主品牌的购买意愿不断下降,经销商库存压力明显扩大,北京、南京、重庆等地已经有不少自主品牌经销商表示要“退出游戏”。
" E) k( o! a, f W' c值得一提的是,综合调查结果发现,很多城市均存在持币观望消费者增加的情况,这一方面缘于很多厂家将集中在下半年推出新车型,另一方面的原因则是很多消费者认为今年终端市场售价还未到最低点。这似乎预示着今年剩下的时间里的车型价格竞争将更加白热化,对自主品牌的成本和盈利能力考验将继续加大。) j1 h" U+ l+ _; Z% `1 L! @& S
撤销高端事业部 徐留平收敛“长安系”* S Z3 K$ W0 x3 o6 t1 U2 @
本报记者 周远征 重庆报道: H- c6 Z: L8 [; H7 I
一向以激进面貌示人的长安以及长安董事长徐留平,已经在悄悄地收敛步伐。
9 y" n% m8 }. G, O% J5 L8 I. a过去两年来一直高调宣称要迅速推出高端轿车品牌的长安,最近突然踩了一脚刹车——日前,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从长安内部独家获悉,长安汽车高端轿车销售事业部已经撤销,长安将暂缓其在高端车型上的发展速度。* u3 H- h- F* Q1 Y
“长安汽车的当务之急就是进行调整。”汽车业知名分析师贾新光对记者表示,“现在来看,自主品牌做高端更多的是烧钱,而不是赚钱。现在做高端轿车,需要企业各方面条件都要跟得上,长安这两年步伐太快了,需要静下心来稳扎稳打。”
* M5 Z3 D, F. M m# E高端战略延后; m" K" q9 E/ k
据一位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近日,在长安汽车一次内部会议上,长安汽车副总裁任强在讲话中首次公布了撤销高端轿车销售事业部的信息。随后,长安汽车新闻发言人江爱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确认说:“从高端轿车的发展历史和经验来看,做高端品牌只能一步步走,我们现在对于相关事业部的调整,也是慎重起见的决定,长安将在中级、中高级车上做好之后再做高端品牌。”
$ c7 [# r. A5 w* x. J5 y" O其实,对于发展高端轿车,长安汽车一度显得异常“狂热”。2010年11月,长安汽车在北京“水立方”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品牌战略发布会,会上,长安汽车推出了新品牌体系的四大标识:企业品牌标识、乘用车标识、商用车标识和公益品牌标。在乘用车标识方面,尹家绪时代(长安原董事长,2007年由徐留平接任)推出的“盾形标”被全新的“V”标所替代。此次新标识的发布,被业内人士视为长安汽车为高端品牌铺路的重要举措之一。果不其然,几个月之后,长安高端轿车销售事业部正式成立,并由长安汽车原办公室主任、新闻发言人谢世康出任高端轿车销售事业部总经理。. L# s* x. T4 ?6 H
长安汽车高端轿车事业部成立之后,曾透露准备将高端轿车品牌在2011年底前发布,而其生产的车型也准备在长安汽车北京生产基地投产。谢世康曾信心满满地对记者表示:“长安汽车的北京生产基地已基本建设完成,预计在2012年4月,我们便会正式投产第一款高端车型,首批产量在1万辆左右。”
: q% `- o& q' ~ n8 M5 ?然而,长安汽车的时间表并没有能够实现,长安也并未发布高端品牌名称,直到现在,高端轿车事业部被正式取消。不过,长安并未完全放弃做高端品牌车型。据在近日出席重庆“渝洽会”的长安汽车总裁张宝林透露:“长安的首款高端车型正在研发中,价格会在20万元以上,享有专属标识,预计在两年后推出。”
9 E" P3 ], g$ G" R$ B+ d9 e市场机会不明& O. q! |7 k% p7 M9 K: D: }
“这两年长安有些找不到方向了。”对于长安撤销高端轿车事业部的做法,西南证券汽车分析师刘峰表示:“四面出击,可能一无所获,因此,长安放缓发展高端品牌的做法是正确的。” i2 w+ Q' o8 r/ }, e
2010年11月,徐留平在“水立方”信心满满地发布品牌战略时,显然并没有意识到汽车业的大调整即将来临。据中汽协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汽车产销分别为1841.89万辆和1850.51万辆,产销增长0.84%和2.45%,比2010年回落31.60个和29.92个百分点,产销增速为13年来最低。今年前4个月,汽车业整体产销量以及自主品牌销量也均出现了大面积的萎缩。8 b& }* w: F, M
长安也在这轮调整中遭遇了重创。日前,长安汽车发布了2011年度财务报告,报告显示,2011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68亿元,同比下降52.44%;累计完成产销169.82万辆和170万辆,同比分别下降11.13%和10.62%。而在今年前4个月,长安汽车销量为58.33万辆,同比下滑了13.3%。 |
|